贝壳电子书 > 文学历史电子书 > 自然风光摄影指南之曝光篇! >

第6章

自然风光摄影指南之曝光篇!-第6章

小说: 自然风光摄影指南之曝光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2挡:轻微深

               …1挡:深

             …1 1/2挡:非常深

              …2挡:极度深

              …2 1/2挡:纯黑

  纯黑  例如,如果你对绿色区域测光并使用测光表建议的读数进行拍摄,不管实际的绿色是怎样的,在底片上都会被记录为“中等绿色”。测光表就是告诉你怎样把被摄对象记录为中等色调的。开大一挡可以在幻灯片上呈现“浅绿色”,比测光表读数减小一挡可以呈现“深绿色”。比测光表读数开大1 1/2挡,现在底片上会记录为“非常浅的绿色”,而比初始的测光表读数减小1/2挡会得到“轻微浅的绿色”。可以理解这个概念吗?测光表只是给出了建议的中等色调的读数,通过增减挡位可以使测光区域呈现不同的色调。当然,你同时只能对取景框里的一个的位置正确曝光,其他的部分只能做出一定妥协。因此,你必须检查每个构图里你认为最重要的部分的曝光是否正确。

  这里有一个可供练习的场景。假设有两个人挨着站在一起,并在相同的光照环境下。其中一个人穿的是深蓝色的衬衫,另一个人穿的是浅蓝色的。该怎样测光才能得到正确的曝光?先选择一个区域进行测光,选择哪里都没关系。比如我们选择对深色的衬衫测光。对深色的物体测光后,怎样使底片上记录的也是深色呢?先对它测光,然后减小一挡光线拍摄,这样它就会记录为深色的了。但对深蓝色的衬衫又会怎样呢?它同样也会被正确的曝光。当深蓝色的衬衫记录为深蓝色时,浅蓝色也会被记录为浅蓝色,反之亦然。只要一个颜色的色调曝光正确了,那其他的颜色也同样会正确。如果觉得很奇怪,可以这样想一想,当你对中等色调的物体测光时,比如对灰卡或中等绿色的草丛测光时,发生了什么?当用测光表的读数拍摄时,中等色调的被记录为中等色调的,深色被记录为深色的,同样浅色也被记录为浅色的。

  这里还有另一个测试可以帮助你理解这些概念。假设在你前方有一个物体,它有从“极度浅”到“极度深”的一系列色调。这个物体的所有部分都处在相同的光照条件下。当你用点测光对唯一的一块中等色调区域测光时,测光表建议的曝光读数为1/60秒和f/11。现在对深色区域测光,并在测光读数基础上减小一挡。现在得到的曝光值是什么?然后再对浅色区域测光,并在测光读数基础上开大一挡。现在的曝光值又是什么?继续,再对“极度深”色区域测光,在测光读数基础上减小两挡。现在的曝光值呢?对“极度浅”色区域测光,在测光读数基础上开大两挡。得到曝光值是什么?其实在上述每一种情况下,得到的曝光值都是一样的:1/60秒和f/11。因为照射到此物体上各部分的光线是一样的,我们只是对不同色调的部分进行测光,并根据不同的色调对测光表读数进行了调整。

  拍摄过程中经常需要在不同的挡位之间转换,这也是为什么我比较喜欢在取景器里有以模拟方式显示测光表读数的相机的原因,很多相机都有类似的功能。这是一种通过在取景器里显示测光结果与“零”值或中间色调的相对关系来显示测光读数的方法。模拟方式的测光显示类似下面这样(这个例子中的测光显示有1/3挡的增量):| 。 。 | 。 。 | 。 。 | 。 。 |

              +2 +1 0 …1 …2

  测光时,会有一个指示棒或箭头标记出测光结果与“0”点(也就是中间色调)之间的差距。通常,在显示范围的两端还会各有一个箭头,标记测光结果是否已经超出了显示范围。你可以把这种模拟显示的测光结果看作是上面我提供的曝光表的另一种表示方式。

  假如你对一个区域测光,并想把这个区域成像记录为深色调,例如前面例子里的深蓝色的衬衫。你不必先让测光表的指针先指到“0”,然后再减小一挡,而是可以直接通过调整光圈或快门让指针指到“…1”的位置。此时,如果你把镜头指向那件浅蓝色衬衫,测光表的指针应该在“+1”的位置。

  我经常使用这个指针范围来判断在不同画面中我所希望记录的色调是怎样的。我先用点测光对一个区域测光,并把它设置为我所希望的色调,然后我只需通过移动镜头指向其他的区域就可以了。这时,取景器里的测光表指针会随着镜头指向的不同区域而变化,并显示出每个区域之间会有多少挡曝光的变化,以及这个区域将被记录为什么色调。假设我正在森林里拍摄,我最担心的是透过树叶照到被摄对象上的斑纹状的阳光。我很担心这些光照很强的部分,这些强光对于拍幻灯片来说绝对是件坏事,所以我需要确定整个画面是否能被底片记录下来。首先,使用点测光对取景画面中我认为最重要的部分进行测光(也许是一些附近的树之类的),并把它设置为我希望的色调。现在把镜头指向那些明亮的强光部分。真讨厌,测光表指针显示这些强光部分有比“+2”还要大的值。现在我可以知道,如果我按下快门让底片曝光,这些强光部分会成像为“极度浅”的颜色,甚至更浅的颜色,这是非常烦人的。与其这样拍摄,冲洗出底片后也是要扔掉,还不如在按下快门前重新构图后再拍摄。为什么要在一个不利于拍摄的情形下浪费底片呢?

  现在,让我看看评价测光是怎样工作的。当使用评价测光时,评价计算的软件会在中间色调测光读数的基础上进行增加或减少曝光量的调整。问题是你并不知道它调整了多少。假设你对一个区域测光,并希望把它记录为“浅”色的,需要把测光读数开大一挡。对于使用非评价测光模式,只要把对这个特定区域的测光读数开大一挡就可以了。不错,现在被测光的部分会成像为浅色调。这也适用于评价测光吗?是该开大一挡?还是半挡?还是更多?我们对所发生的事情并不了解。当评价测光的结果显示给你时,曝光值已经进行了调整。所以你得到的测光信息并不能作为中间色调的参考。举个例子,Nikon相机在它的使用说明里说,使用分区评价测光直接瞄准拍摄时,不需要使用曝光补偿,无论是增加曝光量还是减少曝光量。

  我的经验是,如果所拍摄的整个画面的色调都在一挡范围之内,那么评价测光还是可以正确工作的。如果跑出了这个范围,也就是说画面中很大部分的色调在测光表刻度的两端,那你最好还是不要用评价测光,最好还是根据我提供的5档色调范围来调整曝光值。有一个很简单的方法快速检查评价测光是否准确:到户外对着雪地测光。纯白色的雪应该比中等色调读数开大两挡,所以先用中央重点测光模式测光,然后再用评价测光。两种测光方式的读数一致吗?评价测光建议的曝光值可以使雪地记录为白色吗?我的经验是,评价测光对雪地测光时,会比中等色调读数开大1挡。这个色调是你手掌的色调(译注:这里说的应该是白种人的手掌,俺们东方人的手掌应该接近中等色调吧),显然雪的色调比你手掌的色调还要浅。

  因此,是否你可以简单地在评价测光读数的基础上再加大一挡曝光?答案显然是否定的。这也许适用于某些情形,但不一定适合所有情形。因为评价测光软件使用的算法在不同品牌的相机之间是不同的,甚至相同品牌的相机的不同型号的评价测光算法也是不一样的,所以我建议你在野外使用评价测光之前先做一些实验。先使用点测光或中央重点测光,把读数调整到你希望的色调,然后在使用评价测光模式,比较两者的测光结果。不久以后你就会学会在什么情形下,你需要使用曝光补偿功能来增加或减小曝光量。我使用Nikon F5的经验是,在大多数时间你最好还是不要不用曝光补偿,但补偿的范围大概在1/3挡之内就够了。然而,我需要再重复一次,如果你拍摄的画面是以很浅的色调为主,或者是以很深的色调为主,建议你还是去使用我提供的5档色调范围来调整曝光值。它在任何情形下都是可以使用的。


            一些特殊情形下的测光

  如果你已经理解了前面讨论的挡位的概念,并能根据测光表建议的中等色调的读数调整曝光值,以记录比中等色调更浅色或更深色的被摄对象,那你就可以在野外应付绝大多数的拍摄情形了。但是,根据我以往教授摄影课程的经验,在两个特殊的环境下,许多摄影者都会有问题:一个是在深冬的雪地里拍摄,一个是拍摄日出和日落。我读过各种说明关于如何在这些情形下测光,也听说过许多进行正确曝光的方法,还看到许多摄影师使用每一挡f值进行包围曝光。但每一种方法都非常复杂。曝光就是曝光,你可以像在其他情形下进行曝光一样,在雪地或日出、日落的条件下进行曝光。

               拍摄雪景

  让我们先从冬天开始。我听到最多的说法是,冬天是最难拍摄的一个季节,因为找不到中等色调的东西用来测光。如果相信你的测光表而使用测光表的读数作为曝光值,那拍出来的所有照片都会变的很暗,白色的雪会接近中等色调的蓝色。需要时刻铭记的是,测光表并不知道你所拍摄的对象是什么。相机上并没有微型麦克风可以让你对它说:“嘿,Canon哥们,我正在拍雪景,请把它拍成白色的。”测光表会一丝不苟的工作,它会把能让雪成像为中等色调的曝光读数告诉你。接着你只好对着你的照片失望了。

  解决的办法其实很简单:你所要做的只是对着雪景测光,然后把它调整为你希望它成为的色调。这听起来很容易,因为雪是白色的,所以你需要先测光然后再开大两挡,对吗?但这还不够。在这里你需要先问自己一个问题:雪的实际的色调是什么样的?如果它是纯白色的,那用测光表仅仅对纯白的部分测光(要使用小区域的测光模式,比如点测光),然后在测光表读数的基础上开大两挡就可以了。但是,如果雪地上还有一些细节,比如是侧面光照时,开大两挡就会使曝光结果太亮了。对于侧面光照的雪,你可以看到各个表面上透明的结晶状的雪片的细节,这些不是纯白色的。所有这些细小阴影加在一起,实际上使这些有层次结构的雪景的曝光量只比中等色调亮了大约1 1/3到1 1/2挡。在有太阳的晴天里,阴影下的雪景比中等色调大约大1挡,而阴天的雪景根本就没有细节可言了。

  我曾经听许多人建议说,如果想记录雪景的细节,只需要把对雪的测光读数开大一挡就可以了。但你还记不记的,你手掌的色调与中等色调也相差一挡。那雪的颜色是比你手掌的颜色深还是浅呢?当然,在我身边的世界里,雪的颜色是比手掌浅的。如果手掌的色调是开大一挡,那有层次感的纯白色的雪就要开大两挡,而在阳光下的学应该在这两者之间。

  还需要说的是,我也经常听到在阴天拍摄时也有这个“一挡”的说法。但真正能使雪景呈现细节并使雪片晶莹通透的侧面光。换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