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文学历史电子书 > 世界现代前期经济史 >

第4章

世界现代前期经济史-第4章

小说: 世界现代前期经济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他西欧国家也相继架设起有线电报线路。1846年,英国伦敦成立了电报公 

司。1847年,德国人维尔纳·西门子成功地在柏林与波茨坦之间修建了一条 

电报线。同年,他又与机械师哈尔斯克在柏林创办了“西门子——哈尔斯克 

电报机制作所”。该所后来成为欧洲颇有影响的电讯企业。1869年又完成了 

横贯伦敦经由普鲁士、俄国、波斯到达印度的电报线路。美国为应用莫尔斯 

的发明,于1856年创办了西方联合公司。之后,又创办了更多的电报公司。 


… Page 12…

     海底电缆的铺设,始于1845年美国人科尔特铺设从火岛到纽约的跨海电 

缆。1850年在英国和法国之间铺设了第一条海底电报电缆。从 1857—1866 

年美国大东公司铺设了从纽芬兰到爱尔兰的第一条横跨大西洋的电缆。 

     电话是美国人贝尔于1876年发明的。1877年他创办了贝尔电话公司, 

到1880年美国已安装了5万多部电话机。同年,在美国相距80公里的城市 

之间已有长途电话。贝尔集团发展成为世界最大的电话公司,后来发展为美 

国电话电报公司。1881年初,德国也开始建立城市电话网,到1910年,已 

拥有100万部电话机。 

     无线电技术的发明,是通讯技术的一个飞跃。意大利物理学家马可尼于 

1895年成功地实现了1英里距离的无线电通讯。1898年无线电通讯即投入实 

用。在这期间,俄国物理学家波波夫也发明了无线电通讯。 

     总之,这一时期,随着电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电报与电话日益广泛的 

运用,电讯工业便迅速地发展成为世界资本主义经济的一大行业。 



     (3)工业化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 

     由第二次技术革命所掀起的工业化运动,通过国际贸易、国际资本流动 

和国际移民等等途径,由工业先进的国家向工业后进的国家扩展,从而促进 

了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世界工业生产和交通运输等迅猛发展。 

     1870—1913年期间,世界工业生产增加了4倍多 (见表1),超过以往 

任何时期的发展速度。在世界工业生产中,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生产的比重占 

到87%以上,而亚非拉绝大多数国家所占的比重极其微弱。 

            表1 世界工业生产指数(以1913年为100) 

           1860年    1870年     1880年    1890年    1900年    1913年 



            14。7       19。5      26。9      41。1      58。7      100 



      (资料来源:W。W。罗斯托:《世界经济:历史与展望》,得克萨斯大学 

                    出版社,奥斯汀,1978年版,附录A。) 

     这一时期,一些重要产品的数字也表明世界工业生产的高速增长。英、 

美、德、法四国煤产量从18910万吨,提高到112670万吨,增长了4。9倍多; 

世界生铁产量,1870年为1203万吨,1913年达到7915万吨,提高了5。6 

倍,其中,英、美、德、法四国的生铁产量由1036万吨,提高到6645万吨, 

增长了5。4倍;世界钢产量,1870年仅为52万吨,1913年则达到了7635 

万吨,提高了145。8倍。 

     19世纪末20世纪初,交通运输业也取得了显著的发展。这种发展主要 

表现为蒸汽船替代木帆船和铁路网的普及。 

     这一时期船舶数量的增长情况如下表。 


… Page 13…

           表2 1870—1910年世界船舶数 

                   (单位:百万净吨) 

                           帆 船           汽 船 

           1870            14。1              2。7 



           1880            14。5              5。5 



           1890            12。0              10。2 



           1900            10。0             16。2 



            1910             8。4            26。2 



      (资料来源:库钦斯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史研究》(中译本),北 

                    京:三联书店1955年版,第106页。) 

     上述统计数字表明,到1910年时,全部船舶的总吨位增长到3460万吨, 

比1870年的1680万吨增加了一倍多,其中汽船已占75。7%。航运业不仅在 

数量上取得了巨大的增长,而且基本上实现了运输工具的机械化,进入了汽 

船代替木帆船的时代。从主要资本主义船运大国来看,蒸汽船吨位超过木帆 

船,比利时是在1880年,英国、法国和荷兰是在1890年,美国和德国是在 

1900年,挪威是在1910年。这一时期,在世界航运史上还发生了两个具有 

重大意义的事件,即1869年苏伊士运河和1914年巴拿马运河的竣工通航。 

这两大运河的通航大大缩短了东西航海的距离。例如,苏伊士运河使英国伦 

敦至印度孟买、法国马赛至印度孟买的航程都缩短了40%多。此外,由于轮 

船在航运业中逐渐取得优势,从 1870—1913年间,航运费用下降了一半以 

上。世界航运业的发展,进一步把各大陆联结起来,这就极大地便利了国际 

间的经济交流,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从而也推动了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 

生产。 

     在这个时期,铁路运输业的发展更为迅速。 

                   1850—1913年世界铁路营业里程增长情况 

         表3                                                 (单位:万公里) 

     年 份    全世界      欧 洲      美 洲      亚 洲     非 洲     澳 洲 



      1850      3。9        2。4        1。5         …         …         … 



      1860     10。8        5。2        5。4         1         …         … 



      1870     21。0        10。5       9。3        0。8       0。2       0。2 



      1880     37。2        16。9       17。5       1。6       0。5       0。8 



      1890     79。0        28。4       40。2       6。0       2。0       2。4 



      1910     103。0       33。4       52。6      10。2       3。7       3。1 



      1913      110。2      34。7        56。7      10。8       4。4       3。6 



      (资料来源:库钦斯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史研究》(中译本),第 

103页。) 

     1870年世界铁路营业里程为21万公里,到1913年增加到110。2万公里, 

增长了4。2倍。同期间,欧洲铁路营业里程从10。5万公里增为34。6万公里, 

增长了2。3倍;美洲从9。3万公里增为近57万公里,增长了5。1倍。与此同 

时,亚洲、非洲和澳洲的铁路也有了很大的发展。这3个洲的铁路营业里程 

数占世界铁路营业里程数的比重,从1870年的5。7%提高到1913年的17%。 

在这一时期,欧美国家都建成了联结各主要地区或重要城市的铁路干线,形 


… Page 14…

成了铁路网。铁路网的普及,推动了统一的国内市场的形成和各国经济的增 

长,促进了对外经济的联系和世界市场的发展。 

    此外,汽车工业、航空工业和电讯工业的发展,大大缩短了时间和空间 

的距离,加速了经济信息的交流和工商业务的发展,促进了城乡间及国际间 

的经济交流,从而逐渐将整个世界经济联成一体。 



                     3。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化 



     (1)美国 

    美国在南北战争之后,经过30年的时间,在全国范围内完成了工业革 

命,并实现了工业化。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重工业的发展超过了轻工业。美国的工业化也是从轻工业开始的, 

在南北战争之后,重工业的发展速度大大超过了轻工业。从轻、重工业产值 

增加的倍数来看,1880年至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美国重工业产值增 

加了5倍,轻工业只增加了3倍。作为重工业发展水平标志的铁、钢、煤的 

发展速度更快。1870—1900年,煤增加了7。1倍,生铁增加了7。2倍,钢则 

由7万吨增加到1035万吨。从工业部门结构来看,1860年时,美国工业中 

领先的是轻工业部门的面粉业、棉织业、木材加工业等工业部门,1900年, 

美国工业中领先的是钢铁、屠宰和肉类罐头、机械制造、木材加工业。钢铁 

业和机器制造业分别跃居第一位和第三位。重工业的快速发展为国民经济各 

部门提供了技术装备。 

    其次,新兴工业部门迅速发展。随着工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美国不 

断出现新兴的工业部门,并且得到极其迅速的发展。其中尤以石油、电气和 

汽车制造业表现得最突出。美国石油工业的发展始于1859年。1860年美国 

石油产量只有50万桶(每桶原油为42加仑),1900年增为6362万桶。1900 

年之后,石油工业获得了巨大的发展,到 1910年,石油产量增加到20960 

万桶,成为世界主要产油国之一。电气工业是在70年代随着各种电器的发明 

和应用而发展起来的。70—80年代,发明家爱迪生和威斯汀豪斯,分别创立 

了爱迪生通用电气公司和威斯汀豪斯电气公司(有的译为西屋电气公司)。 

80年代初,美国建立了第一个发电厂。此后,电气工业便飞速发展起来。到 

90年代,电动机在工业中已经得到普遍应用。到1914年,电器器材总价值 

达35943万美元,1879年时才只有265万美元。美国的汽车制造业是19世 

纪末发展起来的。1895年美国正式开始生产汽车,当年产量为300辆,到1900 

年为4200辆,1913年便增为486000辆。1904年开始生产载重卡车作为工业 

中的运输工具,促进了工业的发展。此外,化学工业,炼铝工业等新兴工业 

部门也开始迅速发展。 

    再次,工业发展速度超过了农业。19世纪最后30年,美国工业以年平 

均4。7%的速度增长,农业以3%的速度增长。到1884年,工业净产值第一 

次超过农业而占工农业净产值的53。4%,1899年占58。3%。工业成为美国 

经济中最主要的部门。对外贸易从1894年开始由主要输出原料(棉花、小麦、 

羊毛及少量矿产品)转向主要输出工业制成品。如果以工业产值在工农业总 

产值中的比重占相当优势,并且重工业有相当发展,使整个工业在国民经济 

中起主导作用,作为美国资本主义工业化的主要标志,则可以说,到19世纪 

末20世纪初,美国已经从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了。 


… Page 15…

       在工业化时期,美国工业的发展速度远远超过了英、法等老牌资本主义 

  国家。在70年代初,美国超过了法国,到80年代初又超过了英国,跃居世 

  界工业首位。美国的钢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