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文学历史电子书 > 尽管去做--无压工作的艺术 >

第3章

尽管去做--无压工作的艺术-第3章

小说: 尽管去做--无压工作的艺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发挥能量的能力与你放松休息的能力直接成正比。
    在这种工作状态下,你头脑清醒,积极的事物层出不穷,每个人都可能获得这种状态。要想积极有效地应付21世纪复杂多样的生活,人们对这种状态的需求日益增强。对于那些高效率的专业人士来说,如果他们希望保持工作中的平衡和积极稳定的成果,那么,这种状态必将成为一种不可或缺的条件。世界级的划船手克雷格·兰伯特(CraigLambert)曾在《碧波上的心境》(MindOverWater,霍顿·米夫林公司1998年出版)一书中这样描述这种感受:
    划船手们用这样一个词语来描述这种无摩擦的状态:摇荡。使我们回想起,在后院荡秋千时的那种惬意和欢娱—一种简单的循环往复的运动,完全凭借着来自秋千自身的冲力。秋千承载我们,我们丝毫不需要用力。我们荡起双腿,促使秋千在空中划过的弧度越飞越高,但是,这主要是地球引力的功劳。与其说我们荡秋千,还不如说我们被荡了起来。船推动着你前行,是船身渴望着快速地向前,在它的航线上,在它的自然状态中,速度在吟唱着。我们的任务仅仅是与船身并肩作战,拼命地挥桨加快速度,避免拖其后腿。而过于用力又会阻碍船速。努力变成了为努力而努力,其结果适得其反,反而在努力中又化解了其自身。形形色色一心往上爬的人拼命地想挤进贵族阶层,然而,他们挖空心思却只能够证明自己并不身属此类。贵族们并不需要努力,他们早已经到达了这种境界。荡秋千就是这样一种到达了的境界。
    “心静如水”的比喻
    空手道中用“心静如水”来形容一切就绪的状态。想像把一粒石子投入沉寂无声的池塘中,池塘中的水会有何种反应呢?答案是:依照所投入物体的质量和力度作出相应的反应,然后又归于平静。池水既不会反应过激,也不会听之任之。
    
    如果你的大脑中空空如也,总是处于一切就绪的状态,它就会向一切事情敞开大门。
    —ShunryuSuzuki
    空手道中的击拳动作,其力量来自速度,而不是肌肉,即挥拳最后阶段急剧的“爆发”。这就是为什么瘦小柔弱的人,也能够学会用双手劈开木板和砖块了。这并不是靠皮糙肉厚或者凭借蛮力,而是灵活地运用一种能够附和着高速度而产生聚集冲力的能力。但是如果肌肉紧张,动作就会慢下来。因此,在高级阶段的武功训练中,对平衡和放松状态的教学并不亚于对其他方面的要求。扫除杂念和灵活柔韧是关键之所在。
    任何造成你反应过度或不足的事情都可能控制住你,事情往往如此。不能处理好自己的电子邮件、员工、项目、未读的杂志、下一步行为的思考、孩子、或者与老板的关系,都可能导致比你预期差得多的结果。很多人对于一些事情,要么给予过分的关注,要么不屑一顾,这仅仅是因为他们无法做到“心静如水”般地行事。
    任何造成你反应过度或不足的事情都可能控制住你,事情往往如此。
    你能够在需要时进入自己的“高效状态”吗?
    回想一下上一次你感觉工作高效时的情形。很可能你当时感觉自己完全能够控制一切,丝毫没有紧张的感觉。你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去,时间的概念似乎消失了,(怎么已经到了午餐的时间了?)你明显地感受到工作上取得的进展。你还希望再次体验这样的感觉吗?
    有一件事我们可以做到,最幸福快乐的人是那些尽力而为的人,我们完全可以达到这一境界,我们能够全身心地投入。我们可以全神贯注地关注我们面前的机遇。
    —马克·范·多琳(MarkVanDoren)
    如果你确实已经远远地脱离了那种理想状态,开始感受到自己渐渐地失去了控制、压力重重、痛苦不堪,你是否能再一次回归到那种状态呢?这就是本书的宗旨,它将告诉你如何才能回归“心静如水”的境界,把全部的才智发挥得淋漓尽致,因此,本书将对你的生活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原则:有效地处理内心中的承诺。
    从事20余载的培训工作,我发现了一个最为基本的常识,即由于人们对自己作出的承诺或者承担的义务不明确,导致了他们承受着重重压力的折磨。即使那些并没有明显体验到压力的人,如果他们学会了如何更加有效地对生活中“悬而未决的问题”加以控制,毫无疑问,在放松自我、集中精力、提高效率方面也会呈现出明显的改观。
    
    恐怕你已经与自己达成了许多项协议(这一点多半连你自己也尚未认识到)。而每一项协议,无论大小,都时时刻刻地被你自身中的无意识紧密地追随着。这些就是“未完成的事情”或者“悬而未决的问题”。它们可能是大到像“根除世界上的饥饿问题”这样的重大事务,也可能是“雇佣一个新助手”之类的一般性事件,或“更换电子削笔刀”一类的琐碎小事。
    
    现在,你内心很有可能已经承担了比你自己所意识到的还多得多的工作。想想看,有多少微乎其微的事情你必须去改变和完成。比如,你需要以某种方式回复电子邮箱、语言信箱以及工作中的新信息;你知道有无数的工程项目将会被划分到你的责任范围内;你还需要确定某些目标和方向,经营自己的事业,在总体上平衡自己的生活。
    任何没有找到应有的位置和恰当的存在方式的事物,都会盘踞在我们的脑海中,成为悬而未决的问题。
    为了能够高效地应付这一切问题,首先,你必须收集所有那些“经常唤醒你模糊记忆”的事情,然后着手计划如何一一地解决掉。这看起来似乎极为简单,但在实际操作中,大多数人都难以始终如一地坚持下去。
    管理承诺时的基本要求
    如果希望出色地管理好所有的工作,那么,你需要做到下面
    几点:
    首先,如果这件事总占据着你的头脑,你的思维就会受阻。任何一件你认为没有完成的事情,都必须置于一个客观可靠的体系中,或者是我称之为“工作篮”的工具之中—必须经常回访并且清理它。
    第二,你必须明白你的工作到底是什么。你还必须作出判断:需要采取什么行动来推动工作的发展进程。
    第三,一旦决定了需要采取的行动方案,你必须在某一个你会经常查阅的体系中安排组织好这些行为的提示信息。
    检验这种模式的一个重要训练
    我建议,你拿笔记下来目前盘踞在你大脑中的那些最重要的工作或事情。哪一件事最让你心烦意乱?哪一种情况最能够分散你的注意力?哪一个问题令你兴趣浓厚?或者哪一种局面以其他的方式消耗了你大量的注意力?也许,正是某一件“摆在你面前的”工作或者问题需要解决,而且越早处理越好。也许,你马上就要背上行装外出度假去了。出发之前,你还有几个重大决策要敲定。或许你刚刚继承一笔600万美元的遗产,而你不知道该如何处置这些现金等。明白了吗?好,请用简单的一句话来描述一下,你希望得到的理想结果是什么。换句话说,怎样才算得上是“完成”了呢?这可能非常简单,就像“去夏威夷度假”,“处理有关客户X的事情”,“与苏珊协调大学里的情况”,“弄清新的分区管理结构”或者“实施新的投资策略”。你现在都清楚了吗?好极了。
    现在,请写下为了推动事情的进程,紧接着你需要采取的具体行动是什么。如果你目前除了要马上结束这件事,再无其他的事情要处理,那你现在打算去哪里?打算采取什么行动步骤呢?
    你会不会打一个电话?会不会走到计算机前敲一封电子邮件?会不会坐下来,取出纸和笔,心血来潮地写上几笔呢?有没有可能与你的配偶、秘书、律师或你的老板面对面地谈上一会儿呢?还是去五金商店买一些钉子呢?是什么?
    你找到答案了吗?好极了。
    你能从这短短2分钟的思考中挖掘出什么有价值的东西吗?如果你同那些在参加研讨会时完成了这个训练的大多数人一样,那么,你就会体验到,至少你的控制力增加了一点点,精神放松了一些,注意力更集中了。此外,对于某些长久以来一团乱麻的局面,你似乎也会增加动手解决它的冲动。设想一下,在生活和工作中,这种驱动力放大1000倍时将会是怎样的一番景象。
    像实干家一样思考问题,像思想家一样付诸行动。
    —亨利·伯格森(HenryBergson)
    如果这个小小的试验能够对你产生一些积极影响,请你想一想:究竟是什么发生了变化?根据你的经验,是什么促使局面得到了改观?事物本身并不会向前发展,至少在这个物质世界中这一点是千真万确的。当然,事情还没有结束呢。恐怕,所发生的一切只是,你更加明确地了解到你所期盼的结果和确定了下一步需要采取的行动方案。
    然而,是什么创造了这一切呢?回答是:思考。你并不需要进行很多思考,仅仅需要一些,能够把你所承担的责任和投入的资源凝聚到一起就绰绰有余了。
    “知识工作”的本质
    欢迎参与到“知识工作”的真实经验以及意义深远的运作原则中来。原则是:你对工作投入的思考必须比你认识到的多得多,但是又比你所担心的工作量少得多。就像彼得·德鲁克所描写的那样:“在知识工作中,任务没有被指定,它需要被确定。‘这项工作的预期成果是什么?’这是一个提高知识工作者工作效率的关键性问题。这个问题可能导致一些极具风险性的决定。通常,没有正确的答案,只有不同的选择。想要获取高效益,一定要明确地认定预期结果。”
    行动来源于思想。
    —拉尔夫·沃尔多·爱默生(RalphWaldoEmerson)
    要弄清人们工作生活中涌现出的各种事物的真实面目,要决定为此需要采取的种种行动,都将消耗人们大量的气力。因此,许多人都对此产生了抵触情绪。实际上,我们从来没有学过在开始行动之前进行周密的思考。大部分的日常活动(如一家人的吃喝拉撒,照顾孩子)早已被明确地定义出来了,但几乎没有人认为,他们有必要先花些气力屏气凝神地思考一下,明确预期的结果。然而事实上,思考后果是促使希望转化为现实的最为有效的手段之一。
    为什么有些事情总是萦绕在你的心头
    在通常情况下,你对一些事总是念念不忘,这是因为你希望它们当前的状况能有所改善,另外:
    *你还没有确切地认定它们的预期结果是什么;
    *你还没有决定你下一步的具体行动到底是什么;
    *你还没有把后果和即将采取行动的提示信息存入你所依赖的体系中去。
    这就是为什么你忘不掉这些事情的原因了。直到你澄清了所有的问题,作出一切必要的决定,并把结果存储到那个系统中去,同时心里十分清楚,需要时你能够随时调用查询这个系统,你的大脑才会放松下来。你可以骗过所有的人,但是你却无法愚弄自己的大脑。它能够明察秋毫:你是否已经作出了必要的决定,是否已把预期的结果和行动的提示信息寄存于一个安全可靠的地方,以便这些信息能够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