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文学历史电子书 > 世界现代前期政治史 >

第16章

世界现代前期政治史-第16章

小说: 世界现代前期政治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产生的社会阶级斗争所强加的;只有建立起消灭人剥削人的社会主义社会 

制度才能结束军国主义,建立各国人民之间的和平;代表大会要求各国工人 

持久地强烈地反对一切好战企图和反对一切服务于这种企图的同盟,并且持 

久不懈地努力通过成立国际无产阶级组织,来加速社会主义的胜利。 

     布鲁塞尔代表大会以后,无政府主义者采取了一系列恐怖活动措施,在 

巴黎等地的议会和公共场所投掷炸弹,暗杀统治阶级的个别人物。马克思主 

义者为了同无政府主义者划清界限,不同意无政府主义者参加大会。因此只 

邀请承认进行政治斗争和有必要建立独立工人组织的那些组织参加 1893年 

的苏黎世大会。大会讨论的主要问题是社会民主党的政治策略问题。恩格斯 

亲自参加这次大会并主持了闭幕式。大会关于“社会民主党的政治策略”的 

决议指出:鉴于政治行动仅仅是无产阶级取得经济 解放的一种手段,代表 

大会援引布鲁塞尔代表大会关于阶级斗争的各项决议声明如下:①为了反对 

剥削制度把各国工人在全国范围内和世界范围内组织到工会和其他组织中 

去乃是绝对必要的。②不论是为了宣传鼓动和公开阐明社会主义原则,还是 

为了争取迫切需要的改革,政治行动都是必要的。”①决议充分肯定了议会 

斗争这种政治斗争形式,驳斥了无政府主义者否认政治斗争的谬论。但是, 

决议却片面夸大了议会斗争的作用。决议中说,各国工人利用政治权利“在 

一切立法机构和行政机构中实现工人的各种要求并且取得政权,并把这种政 

权从资本统治的手段变为无产阶级解放的手段。”②苏黎世大会之后,无政 

府主义基本上被击溃了。普列汉诺夫于1894年写了《无政府主义还是社会 

主义?》一书,对无政府主义进行了彻底的批判。 

     1896年的伦敦代表大会,拒不接受无政府主义者为第二国际的成员,一 

向接近无政府主义的纽文胡斯分子为抗议开除无政府主义者而退出了代表 

大会。至此,第二国际各国党反对无政府主义的斗争取得了重大的胜利。 



                       3。1896—1914年的第二国际 



      (1)反对伯恩施坦修正主义的斗争 

     爱德华·伯恩施坦 (1850—1932年)出身于柏林的一个火车司机家庭, 

当过银行职员。他于1872年4月加入德国社会民主工党(爱森纳赫派)。 

1879年,他在瑞士的苏黎世同赫希伯格、施拉姆一起,共同写作《德国社会 

主义运动的回顾》,并以3颗星花署名,在 《社会科学和社会政治年鉴》上 

发表。该文主张党不应是片面的工人政党,而应是“一切富有真正仁爱精神 

的人”的全面的党;党不应走暴力的、流血的、革命的道路,而应走合法的 


… Page 57…

即改良的道路。这些主张,受到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严厉批评。之后,伯恩施 

坦在倍倍尔的引见下,专程到伦敦向马克思和恩格斯表示悔悟,重新获得马 

克思、恩格斯的谅解和信任。从1881年至1890年任党中央机关报《社会民 

主党人报》主编。曾在宣传马克思主义、揭露统治阶级“鞭子”和“蜜糖” 

的两手策略、维护党的理论原则和革命策略方面做过不少有益的工作。当形 

势发生变化, 统治阶级改变策略时,他由迷惘而至疑惑。1888年,他随报 

社从瑞士迁往伦敦后受费边社的影响很大,开始对马克思主义学说发生怀 

疑。1895年,恩格斯逝世后,他进而公开攻击马克思主义。 

     1896—1898年,伯恩施坦在考茨基(1854—1938年)主编的《新时代》 

上,以“社会主义问题”为总题目,发表了一组文章。1899年,又出版了《社 

会主义的前提和社会民主党的任务》一书。在这些文章中,他对马克思主义 

的三个组成部分进行了全面的“修正”。从此就有了“修正主义”这一名称。 

在哲学方面,否认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提出“回到康德 

去”的口号,企图以唯心论代替辩证唯物论,以简单的、平静的进化论代替 

革命的辩证法;在经济学方面,用“经济发展的新材料”来抹煞和掩盖资本 

主义固有的矛盾,主张用柏姆·巴维克的边际效用理论代替马克思的剩余价 

值学说。鼓吹资本主义的卡特尔和托拉斯可以防止和避免经济危机,否认资 

本主义必然崩溃的发展趋势;在科学社会主义即政治方面,反对马克思主义 

的阶级斗争学说以及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理论,主张“阶级合作”, 

鼓吹资本主义“和平长入”社会主义。伯恩施坦攻击暴力革命是“布朗基主 

义”,无产阶级专政是“属于较低下的文化”等等。“最终目的是微不足道 

的,运动就是一切”,伯恩施坦这句风行一时的话,要比任何长篇大论更能 

表明修正主义的实质。临时应付,迁就眼前的事变,迁就微小的政治变动, 

忘记无产阶级的根本利益,忘记整个资本主义制度,忘记整个资本主义演变 

的基本特点,为了实际的或假想的一时的利益而牺牲无产阶级的根本利益, 

这就是伯恩施坦修正主义的政策。伯恩施坦修正主义的出现,是19世纪后 

期资本主义长期和平发展的产物,是资产阶级世界观及其影响在工人运动中 

的反映,其社会基础是当时德国和欧洲其他一些国家中存在的工人贵族阶层 

和因破产而涌入工人队伍的小资产阶级。它一出现就成为一种国际现象。列 

宁指出:“英国的费边社分子,法国的内阁派,德国的伯恩施坦派,俄国的 

批评派,都成了一家弟兄,他们彼此称赞,彼此学习,大家一起攻击 ‘教条 

式的’马克思主义”①。 

     各国党的革命左派为了捍卫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为了推进工人运动 

的发展,在国际范围内展开了反对伯恩施坦修正主义的斗争。在德国党内, 

1898年10月在斯图加特代表大会上,在讨论日常政治斗争和最终目的的关 

系问题时,卢森堡、蔡特金、倍倍尔都批驳了伯恩施坦关于最终目的和运动 

问题上的修正主义谬论。1899年1月,伯恩施坦的《社会主义的前提和社会 

民主党的任务》一书出版后,受到资产阶级的普遍欢迎,伯恩施坦的追随者 


… Page 58…

也欢喜若狂。但是,德国的马克思主义者却对这部修正主义的代表作进行了 

严厉的批评。卢森堡正式出版了《社会改良还是社会革命?》一书,指出伯 

恩施坦的理论,是劝大家放弃社会民主党的最终目的即社会主义革命,反过 

来把社会改良从阶级斗争的一个手段变成阶级斗争的目的。卢森堡对伯恩施 

坦的经济观点和策略观点做了深刻的批判。 

     在俄国,普列汉诺夫于1898年发表《伯恩施坦与唯物主义》一文,揭 

露了伯恩施坦修正主义抹煞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原则界限,企图以康德主 

义代替马克思主义的实质。 

     继卢森堡、普列汉诺夫等之后,考茨基也于1899年在《新时代》上发 

表了一系列文章,同伯恩施坦公开论战。同年秋,他还出版了题为《伯恩施 

坦与社会民主党的纲领:反批判》的著作,对伯恩施坦的观点作了全面的分 

析评论。 

     1899年6月,法国独立社会党人米勒兰,未经党组织同意擅自加入瓦尔 

德克—卢梭内阁,任工商部长。同镇压巴黎公社的刽子手加利费(财政部长) 

一起共事。米勒兰入阁事件,得到饶勒斯和布鲁斯的支持。但受到盖德、瓦 

扬等“反入阁派”的批评。由此引起法国社会主义运动的分裂。列宁把米勒 

兰入阁称为“实践的伯恩施坦主义”①。 

     1899年10月9—17日召开的德国党汉诺威大会,首次将“伯恩施坦问 

题”,即“关于对党的基本观点和策略立场的攻击”问题,正式列入议程。 

倍倍尔就这一议题作了长达6个小时的报告。这个报告得到与会多数代表的 

赞同。会议通过了倍倍尔《关于对党的基本原则和策略立场的攻击》的决议。 

     1900年9月23—27日,第二国际在巴黎召开代表大会。会议代表对米 

勒兰入阁事件进行了激烈的辩论。盖德、瓦扬、费里等人认为,必须禁止任 

何社会党人参加资产阶级政府。饶勒斯则极力为米勒兰入阁开脱。会议通过 

了考茨基起草的决议案《关于夺取社会权力和与资产阶级政党联盟的决 

议》。一方面,这个决议指出:“个别社会党人参加资产阶级政府,不能认 

为是夺取政权的正常开端”,强调“在政府实行集权制的国家里,政权是不 

可能一部分一部分地夺取的。”另一方面,决议又指出:“如果在某种情况 

下,政治形势要求作这种冒险的尝试,那么,这是一个策略问题,而不是原 

则问题,国际代表大会不应对此发表意见。”①史称“橡胶性决议”(旧译 

 “橡皮性决议”)。 

     1901年9月召开的德国党卢卑克大会,通过了倍倍尔提出的、首次点名 

直接谴责伯恩施坦的决议。 

     1903年德国社会民主党在德累斯顿召开的代表大会上,由倍倍尔、辛格 

尔、考茨基向大会提出的决议案,比第二国际巴黎大会决议更鲜明地提出了 

社会党人不能谋求在资产阶级社会内部参与政权的条款。而且把德国党内的 

 “伯恩施坦问题”上升为一般意义上的修正主义问题。 

     1904年8月14—20日,第二国际在阿姆斯特丹召开第6次代表大会。 


… Page 59…

大会经过激烈辩论,通过了《关于社会党策略的国际准则的决议》。该决议 

几乎全部复述了德国党的德累斯顿决议,首次提出了在国际范围内反对修正 

主义的问题,从整体上否定了入阁主义的“新方法”,并为坚持党的最终目 

标、实现当前任务,向各国党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俄国布尔什维克党第一次 

参加国际大会,支持了这个决议。 

     列宁在1899年8月写成的《俄国社会民主党人的抗议书》和1902年3 

月发表的《怎么办》等文章,批判了伯恩施坦修正主义及其在俄国的变种“经 

济派”。列宁团结第二国际中的左派,与以伯恩施坦为首的右派和以考茨基 

为首的中派继续进行了多年的斗争。 

      (2)关于殖民政策和军国主义 

     殖民政策和军国主义是第二国际历次代表大会经常讨论的两个议题。 

     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已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主要帝国主义 

国家已将世界瓜分完毕。1900年,所有资本主义国家占据的殖民地面积,已 

达7300万平方公里,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55%;人口5。3亿,占世界人口 

的35%。因此,殖民政策问题,已尖锐地提到国际工人阶级及其组织面前。 

     1896年的伦敦大会通过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