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大道-第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中国管理哲学,汉朝陆贾说得十分清楚,就是“大学以经之,中庸以纬之”。我们以往解说“大学”、“中庸”,多半侧重其“德性”的一面;现在让我们从“管理”的一面,来加以探讨,便不难发现中国管理哲学的精义,兹分别说明如后:(一)管理之道,在修己,在安人,在时常调整大学首章,开宗明义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之道,可解作“管理之道”,亦即“管理的最高原理”第一要“明明德”,就是“明其明德”的意思。“明德”为我国初民的重要观念之一。人一旦成为人,就有了善恶的分辨能力。选善的意志,可以说是与生俱来的。中国古书,从易经、书经开始,一直在提倡德行。尧典说:“克明俊德。”人生来便具有道德的根基,天生德于人,这德就叫做明德。明即明白,明德指“能够明白道理的一种天赋本能”。禽兽、草木并没有这种明德,因此对一般动植物讲道理,是永远讲不明白的。只有人类有此明德,你对他讲道理,经过一段时间,他总会点头的。第一个“明”字,为动词,可解释为“表明”、“表彰”或“发扬光大”,亦即把人本来具有的明德来“刮垢磨光”,便是“修身”或“修己”。
管理是“修己安人的历程”。修己是管理的起点,大学所论格、致、诚、正、修、齐、治、平,乃“从内发扬到外”,教人由“内部做起,推到平天下止”的管理哲学。管理者必先修己,才能正己正人。所以管理之道,以“修己”为第一纲领。
其次要“亲民”,用相亲相爱的方式来正人,就是孔子所主张的“安人”。论语所载孔子言论中,其以“尧舜其犹病诸”为评语的,仅有两处。雍也篇记载:“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另一则为宪问篇叙述子路问君子的情形:“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博施济众系就事业言,安百姓则是它的成果,这等事虽圣如尧舜,犹恐不能完全做到,可见“安人”乃是管理的最高理想。
管理者可以“逞权威、施压力”来“管人”,但作用力越大,反作用越强,不能使追随者心悦诚服。表面或许顺从,内心殊为不乐。因而暂时忍耐,应付了事。管理者也可以用“敬重、信任”来“理人”,比较容易收到“敬人者恒敬之”的效果。追随者深感知遇,当然会加倍努力。管理者最好以“关怀、珍惜”来“安人”,时时抱持“患不安”的心情,使追随者身安心乐而又安居乐业,则大家自动自发、分工合作,必能各尽心力,做好应当做的工作。
“安人”以“仁”。仁字从二从人,郑玄释为“相人偶也”,与孔子所说“已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正相吻合。管理者称其自我为己,称其追随者为人,而“仁”即盘旋系织其间而无阻。“仁”就是“相亲相爱”,“亲爱”而能达于“交相”的境界,己安人亦安,所以说:“为仁由己。”管理者“仁”以安人,“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管理者好象天的北极,静居在那里,满天的星斗自然都环绕着它而运行。追随者近悦远来,自然人才济济而又人尽其才了。
“修己”及“安人”,都应该采取至善的立场。因为立场至善,而至善表示此时此地的合理点,才能执两用中,以明明德、亲民,使其更因而臻于至善。所以第三纲即为“止于至善”。
“止”就是“立”,现代叫做“立场”。传之三章说:“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管理者站在“仁”的立场,追随者站在“敬”的立场,无论组织内外,都要坚持“信”的立场。这样,各方面便站在最为适切的立场,而“止于至善。”“至善”的意思,是至佳、至当、适时、或适切。怎样才能站在至佳、至当、适时而适切的立场呢?这就需要不断的调整,发挥“不停滞”的精神。
儒家的形上学,以易经为基础,易经乃是一本讲宇宙变易的书。孔子在川上,说:“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宇宙是一个如川一般的大流,事物皆飞逝不已。管理者必须具有“动态”(Dynamic)的观念,才能不穷而久。
宇宙间变易之道,目的在于生生。易经繋辞词说:“生生之谓易。”宇宙间的一切万物和现象,都在于使生物发生,而又在于使人能够生存。管理者应当体认“永续”的价值,如何使其立场经常保持“事理当然之极”,以确保组织的永生,这才是“止于至善”的真意所在。
大学三纲领,示意如下图1现在我们站在管理的立场,同样地可以找到三大纲领:“管理之道,在修己,在安人,在时常调整。”示意如图2:止于至善时常调整明明德亲民修己------安人(二)管理的共同任务,在发扬人类最高的文化,表现人类最高的道德。
西方管理,所秉持的“竞争”原则,很容易导致一种功利的、拜金的管理观。我国思想,如大学所说:“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个人、家庭、企业、国家、天下,都有其共同的任务,就是要发扬人类最高的文化,表现人类最高的道德。
中庸说:“仁者,人也。”孟子尽心篇则说:“仁也者,人也。”人为宇宙万物之一,其所异于禽兽的地方虽然不多,而这极少的差异,却是人之所以成为万物之灵的特征。孟子说:“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不过就是知仁、义而已。所以易经说:“立人之道,曰仁与义。”人也是一种动物,所以离不开兽性,人性很少。我们要人类进步,必须造就高尚的人格。要人类有高尚的人格,就在减少兽性,增多其人性。中山先生认为人性的进化,应该分成三个阶段,如图3:兽性减少---人性增多--神经发生所谓兽性,是指人性中所含的动物性本能,原本无所谓善或恶。但在人的社会中,如果纯依动物本能去行事,则人与人间必然发生冲突,于是道德的规律便有其必要。所谓减少兽性或消灭兽性,就是要使人性中的动物本能,服从理智的指导,使其合乎道德的要求。人类在“竞争”之外,必须觉悟生存“互助”的原理。中山先生说:“惟人类则终有觉悟之希望。”可见能否觉悟,乃是人类与禽兽分界的问题,亦为人性进化的起点。至于神性的发生,就是指道德进步到极点。那样,人能修达至仁,必将无往而不自得,而直成其所以为“人”,即完成其人格。“仁者,人也”的“人”字,意味着“完人”,而寓“应然”(oughttobe)于“实然”(tobe)。孔子以“仁”为道德目的,实际上便是由“人应当如人”推论而来。
中山先生说:“达尔文氏发明物种进化之物竞天择原则后,而学者多以为仁义道理皆属虚无,而竞争生存,乃为实际。几欲以物种之原则,而施之于人类之进化。而不知此为人类已过之阶级,而人类今日之进化,已超出物种原则之上矣。”管理者如果“以物种的原则,施之于人类进化”,于是强取豪夺,强凌智诈,根本不把人当做人看待,那里谈得上“管理人性化”呢?孟子所说的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管理者应该把它视为“应有的表现”,因为“道德仁义者,互相之用也”,管理者必须具有恻隐、羞恶、恭敬、是非的表现,才是心之“为用”,实施合乎人性的仁道管理。孔子以“仁”为全德,为他自己“一以贯之”之道。仁代表天地之心,也代表人心的德纲。超越竞争原则的仁道管理,才能显现人类最高的道德。
每一个人,就相当范围而言,都是“管理者”。论语颜渊篇记载,齐景公向孔子请教治国的道理。孔子答以“君君,臣臣”后,又加上“父父,子子”。所谓“父父”,意即做父亲的要明白做父亲的道理,要实行做父亲所应该做的事情。因为在家庭中,父母就是管理者,应善尽家长的责任。
中国传统管理,依安人范围的大小,区分为“齐家、治国、平天下”。“齐家”就是“家庭管理”,“治国”就是“行政管理”,而“平天下”则为“教化管理”。现代特别重视职业生活,不妨把以往“齐家”范围内的成家立业划分开来,“齐家”之后,增加一项“立业”,亦即“企业管理”,如图4:儒家“天下一家”的理想,从家庭开始,实行尊重秩序的“家长制度”,逐渐推广到宗族、乡党、企业、国家,乃至于天下。父亲是一家之长,为最高之权威,但他必须以“为父难”为戒,体认到父亲的艰难与责任的重大;而且要明白“天下无不是之父母”的真义,在于“天下的父母都是人,都可能犯错,只是子女有所不便,不敢明白说出来”。不能自以为对子女的所言所行,无一不是,子女不得有所违背与抗拒。却应该时时自省,所言所行是否有背于理?儒家伦理特别重视个人对家庭的责任,然而重视家庭并非就是忽视个人,孔子伦理重视家庭的目的,其实即在实现个人,亦即实现个人的人性或仁心、仁性。因为每一个人的仁心仁性,其最直接的发源地为家庭,人既由家庭获致人性,亦悉由父母所生,所以在家庭中善尽孝弟的责任,便可以培养与发展人性。可见重点仍在个人,并不在家庭。儒家的家庭意识,绝非自限于私的生物本能,为满足个人的声色货利动机而成立,也不受人类自私的权力意志所控制,乃依人的仁心与公心而建立。家里人与人的关系,不论父子、夫妇、兄弟,都应该尽自己的义务,做到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有礼有义,秩序井然,才能叫做“齐”。
把“齐家”的道理应用到企业、国家,凡一组织,其上下(父子)、前后(兄弟)、左右(夫妇)诸关系,均能相互亲爱,则此一组织必富有团结力。孟子说:“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再庞大的机构,也不过这“五伦”而已。假若大家都能够切实按照正道去实行,则社会自然太平,天下也会统一成为一家。这才是人类文化的最高境界,中国管理哲学的可贵亦在于此。
(三)决策的过程是:止、定、静、安、虑、得。
大学说:“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能后能得。”知止,就是知其所当采取的合理立场。陈大齐教授深研安的道理,指出人生的根本要求,即在人生的安宁。管理者任何决策,都应该以“实现安宁”为基本立场。但是安宁的情况,自其范围的广狭而言,有“寡安”与“众安”的分别;自其程度的高低而言,有“小安”与“大安”的差异;从其维持时间的短长来看,有“暂安”与“久安”的不同;再由其效果的虚实来比较,也有“虚安”与“实安”的差别。寡安不可害及众安,小安、暂安不可害及大安、久安,否则只是不安,不得滥称为安。
然而在久安、大安、众安、实安尚未达成以前,只要不是饮鸩止渴,暂安、小安、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