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唐宋词选讲 >

第2章

唐宋词选讲-第2章

小说: 唐宋词选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金子做的首饰,王侯将相都用金铸成的印,这些金子是从哪里来的呢?不都 
是穷苦人从沙里水里一点一滴辛辛苦苦地淘出来的吗?在这里作者并没有发 
什么议论,但他通过具体的形象,鲜明的对照,自然的联系,把当时社会上 
这种贫富对立的现象尖锐地揭露出来了。作者不是作为超然的旁观看来看待 
这种社会现象的。“尽是”,都是。这两个字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它流露 
了作者对于大官僚地主的强烈不满和对于劳动者的深切同情,这首词所表现 
的深刻的思想内容,在唐代作家写的词中是少有的。 

                                   忆江南 

                                                                      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白居易(七七二——八四六),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太原(在今山西 
省)人。他是唐代仅次于李白、杜甫的伟大诗人,诗歌成就很高,对词的发 
展也有贡献。 
     这首《忆江南》是他晚年在洛阳写的,词中充满了他对江南生活的亲切 
回忆。 
     江南,指长江下游以南的地区,包括今江苏、安徽两省的南部和浙江省 
的北部。《忆江南》这首小令,只有二十七个字。首尾是咏叹江南景物的美 
好,三四两句描写钱塘江的景色,色彩绚丽,令人向往。“风景旧曾谙”, 
 “谙'ān'”,熟悉。这句的意思是说,那里的风景作者过去就很熟悉。白居 
易做过杭州、苏州的地方长官。他关心当地人民的疾苦,熟悉那里的山水草 
木。拿杭州来说,那里绕城的荷花、拂郭 (城)的松树、画图似的西湖、奇 
特的钱塘江大潮、碧线毯一般的稻田……都曾写入他的诗篇。这一切是那么 
美好,使他难以忘怀。他记得,在春天的早晨,他徘徊江边,看着一轮红日 
从东方冉冉升起。“日出江花红胜火”,江边的春花沾满了露水,本来就很 
可爱,在阳光的照射下,更是红艳得胜过了火焰。江花,即江边的花朵。“春 
来江水绿如蓝”,“蓝”是一种蓼'liǎo'科植物,叶子含蓝汁,可以制深蓝 
色的染料蓝靛'diàn'。春天的水色绿得象蓝靛,这是一个很贴切很生动的比 
喻。它写出了春水的色泽和深度,这些比喻都好在真切地写出了自然景物的 
美。“能不忆江南”是用设问的语气来作肯定的结论。读到这里,热爱祖国 
锦绣河山的人们,仿佛听到了作者赞美的声音,感觉到了他的激动,很自然 

… 页面 5…

地也会产生一种共鸣。 

                                 谒 金 门 

                                                                      冯延巳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闲引鸳鸯芳径里,手挼红杏蕊。斗鸭栏杆独倚,碧 
玉搔头斜坠。终日望君君不至,举头闻鹊喜。 

     冯延已'sì'(九○三——九六○),字正中,五代广陵(今江苏省扬州 
市)人,做官一帆风顺,两次被任为宰柏,生活优裕。他的词思想内容可取 
的不多,但在艺术上对北宋一些词人影响很大。 
     这首词写的是一个妇女在思念她爱人时的复杂感情。 
     词一开头就写了主人公周围的环境。这里有一个池塘,时当春天,春光 
明媚,她深感离开了心爱的人,自己孤单单的太寂寞了。“风乍起,吹皱一 
池春水”,“乍'zhà'”,是忽然的意思。忽然间吹来一阵春风,池水出现了 
微波,象乎滑的丝绸被轻轻抖动产生了皱纹一样。在这里,作者暗示她的心 
情象“吹皱一池春水”那样引起波动的情绪。是什么引起了她的情绪波动呢? 
这里没有说明。它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余地。 
      “闲引鸳鸯芳径里,手挼红杏蕊”,这两句是倒装关系。按正常的顺序 
应说“手挼红杏蕊”“闲引鸳鸯芳径里”。写诗写词,因为格律和表现手法 
的需要,是允许这种颠倒的。她看到水边成双的鸳鸯鸟,感到自己的孤单, 
引起情绪波动。“闲引”是说无聊地逗引着。“鸳鸯(yuānyāng'”,鸟名, 
雌雄常常成对地生活在水边,所以文学作品中喜欢用鸳鸯来比喻夫妻。“芳 
径”,指池边的小路。她想逗鸳鸯玩玩,便顺手摘了一枝红艳艳的杏花,搓 
揉 (挼ruó')着花蕊来逗弄鸳鸯。 
      “斗鸭栏杆独倚”,不是写她离开了鸳鸯,又去看斗鸭了,只是写她靠 
在池边的栏杆上。“斗鸭”是修饰栏杆的,是什么样的栏杆呢?是曾经圈养 
过斗鸭的栏杆。斗鸭是使鸭相斗,那要有人逗弄,当时只有她一个人,可见 
没有斗鸭,要是她真的去看斗鸭,那她的心情就变了。可是她的心情没有变, 
是“终日望君”。所以当时没有斗鸭,只有曾经圈养斗鸭的栏杆。她独自依 
倚在栏仟上,心情不佳。因为她斜靠在栏杆上,所以“碧玉搔头斜坠”,这 
是写她低头俯视的样子。“搔'xāo'头”,就是别头发的簪'zān'子。“碧玉 
搔头”,就是用碧玉做成的簪子。“斜坠”,是说它斜露在头发外面,给人 
以一种快要掉下来的感觉。 
     作品没有直接说主人公是多么闷闷不乐,而只是写她的一些漫不经心的 
动作,这就形象地刻画出了她百无聊赖的心情。她为什么不快活呢?那是因 
为“终日望君君不至”。“终日”,整天,“君”,古代对人的一种尊称, 
这里指妇女心爱的男子。假若是平庸的作者,也许还要把她的愁写下去,可 
冯延已不这样,他笔锋一转,却写起了这个妇女突然变得高兴的心情:“举 
头闻鹊喜”。俗话说:“喜鹊叫,行人到”。把喜鹊叫当作一种预兆,当然 
是一种迷信。但这里不是要表现人物的迷信思想,而是通过她听见喜鹊叫, 
便高兴地抬起头来朝树上看这一动作,进一步刻画出她对爱人的思念之切。 

… 页面 6…

把她转优作喜的感情变化,不仅写得跃然纸上,如见其人,而且也使作品: 
更有余味了。 

                                  风流子 

                                                                    孙光宪 

茅舍槿篱溪曲,鸡犬自南自北。菰叶长,水葓开,门外春波涨绿。听织,声 
促,轧轧鸣梭穿屋。 
     孙光宪,贵平(在今四川省仁寿县)人,生长在五代的后唐和北宋初期。 
他很勤学,博通经史。这首 《风流子》,在他的八十多首词中,是别具一格 
的。它描写了田园、村舍的风光,生活气息很浓。 
     在一条小溪拐弯的地方,有一所周围围着槿'jǐn'树篱笆的茅舍(草房)。 
鸡鸣狗吠之声,时断时续,从草房的南边和北边传来。水边的茭白 (即菰'g 
ū'的嫩茎)的叶子已经长大,茭白也可以采来做成美味的菜了。那水葓'hóng' 
即红草,叶呈红色,也已开放。门外池塘里荡漾着碧波。虽然,在茅舍外, 
看不见那忙于织布的农家妇女,但她那“轧轧鸣梭”的急促的织布声,却从 
房屋里传到外边来。 
     我们读了这首词,好象也看见了那有声有色的农村画面,有一种清新爽 
快之感。“门外春波涨绿”,从“春波”二字可以看出,词中所写的应是春 
天里田园、村舍的大好风光。 

                                  清平乐 

                                                                      李煜 

别来春半,触目愁肠断。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雁来音信无凭, 
路遥归梦难成。离恨却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李煜'yù'(九三七——九七八),字重光,五代时期南唐中主李璟第六 
子,公元九六一年继位于金陵(今江苏省南京市),历史上称他为南唐后主。 
他在位十五年。公元九七五年,宋灭南唐,他被俘虏到汴京 (今河南省开封 
市),过着囚徒一般的生活。他擅长音乐、书法、绘画,尤以词著名。他前 
期的词,主要写宫廷的享乐生活;被俘以后,大都抒写失去昔日生活的悲痛。 
他的词,语言清新,形象丰满,艺术性相当高。 
     这首《清平乐》,表现了作者在恼人的春色中,触景生情,思念离家在 
外的亲人的情景。 
     分别以来,现在已进入了春季过半的时节,举目所见,没有一处不勾起 
他难过的心情,使他觉得好象肝肠都快要断了。作者就这样开门见山地写出 
了特定的环境和心情。使他最为触目伤情的莫过于那台阶(砌)下的落梅了。 
那白色的梅花从树上纷纷飘落,令人心烦意乱。而他站在树下,陷入沉思已 
经很久了。他就象是站在花雨之中,一会儿身上就撒满了落花,刚刚用手拂 
拭干净,随即又披满一身。”砌下落梅”两句,既写了时当春半,使人肠断 

… 页面 7…

的景致,也写了久立花下,离愁满怀的情绪。纷乱的落花,使人联想到愁绪 
的烦乱,落花拂了还满,又使人联想到离愁萦怀,排遣不开。作者把白梅的 
落花比作雪花,突出了一个“乱”字,花落在身上,拂之不尽,突出了一个 
 “还”字,这就在看来平常的景物中,寄寓了作者特有的感情。 
     他为什么久久地站在花下呢?他在思念远方的亲人。“雁来”两句把他 
的思念具体化了。原来他在盼信,并希望能在梦中见到亲人。古代有大雁传 
书的故事。西汉时,苏武出使北方,被匈奴扣留多年。但他坚贞不屈。汉昭 
帝派使臣要匈奴释放苏武,匈奴谎说苏武已死。使臣知苏武未死,假称皇帝 
曾射下大雁,雁足上系有苏武的书信说他正在匈奴的某地。匈奴听了,只得 
将苏武放回。所以作者说,他看到大雁横空飞过,为它没有给自己带来书信 
而感到失望。他又设想,和亲人在梦中相会,但“路遥归梦难成”,距离实 
在是太遥远了,恐怕他的亲人在梦中也难以回来。古人认为人们在梦境中往 
往是相通的。对方作不成“归梦”,自己也就梦不到对方了。梦中一见都不 
可能,岂不叫人更思念万分吗?这就强烈地表现了作者的思念之切。 
     他怀着这种心情,向远处望去,望着那遍地滋生的春草,突然发现,“离 
恨却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却如”,正象的意思。“更行更远”是说 
无论走得多么远,自己心中的“离恨”不就象那无边无际、滋生不已的春草 
吗?无论你走到哪里,它们都在你的眼前,使你无法摆脱!这个结句,比喻 
浅显生动,而且通过形象给人以离恨无穷无尽、有增无已的感觉,使这首词 
读起来显得意味深长。 
     公元九七一年秋,李煜派弟弟李从善去宋朝进贡,被扣留在汴京。九七 
四年,李煜请求宋太祖让从善回国,未获允许。据说李煜非常想念他,常常 
痛哭。这首词有可能是从善入宋的第二年春天,李煜为思念他而作的。 

                                  相见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