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词选讲-第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思,因为押韵的需要把词序颠倒了。从最后几句,我们可以体会到作者受到
排挤、内心十分苦闷而又无可奈何的情绪。
水 调 歌 头
过岳阳楼作
张孝祥
湖海倦游客,江汉有归舟。西风千里,送我今夜岳阳楼。日落君山云气,春
到沅湘草木,远思渺难收。徙倚栏杆久,缺月挂帘钩。雄三楚,吞七泽,隘
九州。人间好处,何处更似此楼头?欲吊沉累无所,但有渔儿樵子,哀此写
离忧。回首叫虞舜,杜若满芳洲。
前篇说到,张孝祥在赴广西途中曾有过“此行休问几时还”的感慨,流
露出不知何时才能东归的忧虑。后来,他又被调离广西,到潭州 (今湖南长
沙市)任职,过了不久,又被调到荆州 (今湖北江陵),这首《水调歌头》
便是他在旅途中的作品。但他一直都未能东归。
词的开篇就自称“湖海倦游客”,是说他在很多地方做官而奔波得疲倦
了。第二句是庆幸自己终于有了东归的机会。“江汉有归舟”是说他正乘船
沿着汉水、长江而来。三、四两句说:一路上西风吹送着他所乘的船,在夜
色将临的时候,来到了洞庭湖畔的岳阳。这两句的调子十分明快,可以看出
这时作者愉快兴奋的心情。
岳阳楼是岳阳城的西城门楼,面对浩渺无际的洞庭湖。洞庭湖汇集了湘
江、沅'yuán'江等大河的流水,是我国数一数二的大淡水湖,著名的君山(相
传因舜的妃子湘君曾游此地而得名)座落在湖中,更增添了它的秀美。“日
落君山云气”以下三句是说:太阳下山了,君山笼罩在渐渐浓重起来的云雾
之中;春风吹拂着,整个沅湘流域的草木该都在苏醒之中吧。面对这样的风
景,词人思想的奔马跑得很远很远,简直收束不住了。“徙倚栏杆久,缺月
挂帘钩”,是说作者在城楼上靠着栏杆留连了很久,直到弯弯的月亮升到头
顶,夜深了还不肯离去。“徙倚”,犹低徊,有留连不舍的意思。“帘钩”
门窗上挂帘子所用的钩子,月光直射帘钩,表示时间已经很晚了。
上片主要是记事和描述登楼所见的景色。下片主要是抒发感慨。
“雄三楚”以下三句赞美洞庭湖的雄伟气魄。这是作者感慨的第一层意
思。“三楚”,指西楚、东楚、南楚,包括湖南、湖北、河南、江苏、安徽、
… 页面 46…
江西等地。“雄三楚”是说洞庭湖的气魄可以在广大地区称雄。“七泽”,
古来相传楚地有七泽 (七个大湖泊)。“吞七泽”是说洞庭湖气势浩瀚,仿
佛可以吞掉那七个大泽。“九州”,指整个中国。“隘'ài',狭小。杜甫《登
岳阳楼》称洞庭湖是“乾坤日夜浮”,整个天地在其中浮动,洞庭湖既可以
气吞天地,那么同天地相比,中国自然显得狭小了。
洞庭景色如此雄奇,作者为之胸襟大开、激动不已。这是他登岳阳楼的
最大收获。所以作者在赞美了洞庭之后,紧接着便写道:“人间好处,何处
更似此楼头?”在世界上哪里还有比岳阳楼更好的登临之处呢?充分表达了
他的兴奋心情。这是作者感慨的第二层意思。
作者在观赏风景的同时,想起了古代楚国的伟大爱国诗人屈原。屈原是
有拘负有才能的政治家,受到楚王和朝廷里坏人的迫害,写过著名的长诗《离
骚》,后来自沉于汨罗江而死。这里的“沉累'léi'就是指屈原。(累,意思
是受冤而死的人。因为屈原是自沉而死,所以称他为沉累。)“欲吊沉累无
所”以下三句,是说自己想吊念一下屈原,竟找不到合适的地方。恰巧有渔
人樵夫在这里悼念屈原,对他在《离骚》中表现出来的忧国忧民的思想表示
同情。“哀此写离忧”,即指《离骚》中表达的爱国思想。这几句含义很丰
富,通过怀念屈原,表现了作者积郁于心中的爱国情绪和对当时朝政的不满;
通过人民的哀思,表达作者忧国忧民的心。这可以说是作者抒发感慨的第三
层意思。
结尾两句是说作者思绪万千,不禁仰天呼唤“虞舜”,那是上古的一位
帝王,相传南巡时死于苍梧之野,葬在九嶷山下 (在今湖南宁远县)。杜甫
《同诸公登慈恩寺塔》:“回首叫虞舜,苍梧云正愁。”杜甫的叫虞舜,想
苍梧,是指想念唐太宗,望唐太宗的昭陵,即怀念唐代的兴盛时代。作者在
这里借用杜甫的话,同样表达他怀念北宋的兴盛时代,感叹南宋小朝廷在走
下坡路。这种想望不免落空,看到的只是“杜若满芳洲”,只有长满叫做杜
若的香草的芳洲罢了。“芳洲”意思是长满香草的土地。最后这一笔的妙处
在于又从感慨回到了写景,这就避免了一味感慨的单调性,又把读者的目光
和思绪引向更深更远的境界。
诉衷情
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胡未灭,鬓先
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陆游(一一二五——一二一○),字务观,号放翁,山阴(今浙江省绍
兴市)人。他出生两年,北宋便灭亡于金。他生活于金兵压境、权奸当朝的
年代,自幼立志抗金、收复中原,当过枢密院编修官,公元一一七二年,在
四川宣抚使王炎幕府任职,在前线南郑(在今陕西省)一带活动,以后,又
做过几任地方官。他一生中连连遭到主和派的打击,始终得不到朝廷的信任,
可是他抗金报国的信念直到去世时也没有改变。
他的词大都抒写抗金理想和壮志难以实现的苦闷,风格豪放。
… 页面 47…
这首词是在充满英雄气概的回忆中开始的。“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戌
梁州”。当年,四十八岁的陆游,远离家乡,慷慨从军,奔赴抗金前线南郑。
他以东汉名将班超自比。班超幼有大志,投笔从戎,出使西域,立了大功,
被封为定远侯,实现了别人说他将“封侯万里之外”的预言。“觅'mì'封侯”,
寻找被封为侯爵的机会,指为国建功立业。“匹马”,是说他单人独马地前
往。“戍'shù'”,驻守,指担任军职。南郑,古时属于梁州。这两句词真实
地再现了作者当年壮志凌云、勇赴国难的情景。
往事如此值得自豪,而现实又怎么样呢?“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
裘”。关塞和河防,这些前线的工事,只有在梦中才能看见,一梦醒来 (梦
断),就根本看不见了。他在军队中穿过的貂裘'diāoqiú 皮袄',由于长久
不穿,已经落满灰尘、陈旧变色。这表明他早已脱离了军队。字里行间,流
露了他对前线的异常关切,和对脱离军队的万分遗憾。“貂裘”是用典,战
国时代,谋士苏秦多次向秦王献计,经过很长时间,他穿的黑“貂裘”都破
旧了,计策也没有被接受。作者在这里很自然贴切地引用了苏秦的典故,使
这句词除去表明他已脱离军队很久而外,又兼暗示作者象苏秦那样长期未能
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
如果说,作者的意图在上片主要是通过前后两个生活场景显示出来的
话,到了下片,就转入了悲愤感情的直接抒发。
最使他痛心的是,“胡未灭,鬓先秋”。古人称北方民族为胡,这里指
南侵的金贵族。南犯的金兵还没有讨平,而他的鬓发却已经变得象秋天雕零
的草木那样斑白、疏落;他已经无能为力了。这里用“秋”字,既增加了形
象感,也是出于声律的要求。
想到这里,他只有“泪空流”。他悲泣,然而他也明知于事无补。一个
“空”字,增添了他的悲痛的分量。
陆游于六十五岁被罢官,以后曾担任过闲官,绝大部分时间都是闲居在
家乡山阴的镜湖边。对于陆游这样以身许国、胸怀壮志的人,这种生活使他
难以忍受。他不能理解,也万没有想到,为什么国难当头,他竟然报国无门,
而落得心系前线、闲老家乡的境地。因此,在词的结尾,他以天山 (在今新
疆维吾尔自治区)代指南宋抗金的西北前线,以沧洲 (历来泛指隐士居住的
水边之地)代指自己闲居的湖边,痛苦地发出了“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
老沧洲”的呼喊。这是爱国诗人内心矛盾的自白,也抒写了他对南宋统治集
团的强烈不满。
卜算子
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
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古来的咏物诗词有两种:一种本意就在于刻画歌咏的对象;一种是借歌
咏的对象作为比拟和象征,寄托另外的寓意和感情。这首咏梅词属于后一种。
作者采取拟人化的手法,用梅花比喻自己,借以表现他的信念和品格。
词的上片写梅花的处境。作者所歌咏的梅,不是游人云集的园林中的梅,
… 页面 48…
也不是文人雅士庭院中的梅,她是生长在穷乡僻壤的一株无人理睬的野梅。
“驿外断桥边”,这就是她生长的地方。“驿”是驿站。驿站本来就已经远
离繁华的城市,而这株梅树还不属于这个驿站,她生长在驿站之外的一个断
桥旁边。桥断而没有修,可见那里的荒凉偏僻了。自然,她只能“寂寞开无
主”。她孤单一株,自开自落,没有人观赏,也没有人养护。这里使用了“寂
寞”这个形容人的感觉的词语,就是把梅当作人来描写的。“无主”是没有
人过问的意思。“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著'zhuó'”,加上的
意思。黄昏的降临和自己的无依无靠,已经使她陷于愁苦之中。然而,她的
苦况并不是到此为止,她又遭到了风吹雨打的摧残。花而知愁,自然也是拟
人。“已是”和“更著”两个词,透露了作者对于这株梅花悲惨遭遇的深厚
同情。
环境是这样险恶,遭遇是这样不幸,那么,这株令人同情的梅花,究竟
怎样?她又是如何对待这一切的呢?词的下片作出了回答。“无意苦争春,
一任群芳妒”。“无意”,是不打算、无心的意思。“苦”,这里是说千方
百计、煞费苦心。“争春”,是在春光中争妍斗艳。看来,有些花是在那里
费尽心机地卖弄姿色,希图在装点大地的春色中争一席之短长。而这株梅花
却全然没有这样的心计和打算。她无意去争春,对于来自百花的庸俗猜忌,
也不屑一顾而听之任之。这两句词,从对比中突出了这株梅花纯洁自爱、不
同流俗的高贵品质。作者虽然完全没有从梅花的外貌来刻画,读者还是可以
从字里行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