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算品三国-第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雄之魂与英雄之气又有什么区别?如果名词越多越表示深刻,越表示水平高,那么我们还可以一口气再说上一串:英雄之魄、英雄之心、英雄之道、英雄之德、英雄之才、英雄之胆、英雄之度、英雄之情、英雄之智、英雄之威……;有人也可以借鉴易中天的那种方法,提出五个版本的《出师表》,八个版本的《述志令》,岂不是把本来简单的问题,搞得更复杂了吗?那后果恐怕不会是惊世骇俗、振聋发聩,而成为学术界的奇闻与话柄了。
标题: 30 试析易中天讲史的特点(2)
内容: 四是见解游移,自立自破。
易中天为了树立某一个观点,可以不惜笔墨与精力,运用大量的资料,占用大量的篇幅,翻来覆去地来论证这个问题,使它终于能够自圆其说(即荀子所谓“持之有故,言之成理”)。但又说不定在什么时候(也许是几页之后,也许是几集之后),往往又会冒出一段话,把先前的说法修改或否定了。我把这种现象叫做“见解游移,自立自破”,例如:在皇帝问题上,袁绍的谋士提出了“挟天子而令诸侯”,曹操的谋士则提出了“奉天子以令不臣”。易中天认为:
“实际上,这事从一开始曹操就高了袁绍一头。高在哪里?高在格调,高在品位。……奉,是尊奉、维护;挟,是挟持、利用。‘奉天子以令不臣’的目的是要实现国家统一,‘挟天子而令诸侯’的目的是要实现个人野心。一个光明磊落,一个鬼鬼祟祟,岂能同日而语?毛玠说得对:‘兵义者胜’。不义,气度上就差了一截。”(《品三国》71页)
“那么,曹操的真实想法是什么?他是要‘奉天子以令不臣’呢?还是要‘挟天子而令诸侯’呢?曹操的谋士们显然是主张前者的。(《品三国》72页)
“在公元196年这个时候,曹操基本上还是想做‘乱世英雄’的,也是主张尊奉现任皇帝,维护国家统一的。“(《品三国》74页)
“曹操迁都许县以后,便悄悄地开始由‘奉天子’变成了‘挟天子’。……反正曹操越来越不把皇帝当皇帝,皇帝自己也越来越觉得是从‘被尊奉’变成了被软禁……。”(《品三国》75页)
现在我们就来整理一下易中天的思路。一开始,易中天说袁绍是“挟天子”,曹操是“奉天子”。“挟天子”坏透了,“奉天子”好极了。接下来又说:曹操及其谋士,在公元196年时,基本上是“奉天子”,是“尊奉现在的皇帝的。”但可惜好景不长,后来曹操变了心,高的“格调”、高的“品位”,又都没有了。什么时候变的呢?按照易中天的逻辑,曹操在196年以“高格调”、“高品位”在实行“奉天子”的策略,但在这一年又变了心。说来说去,所谓“奉天子”不过是一个“蜜月”。好比一对新婚夫妻,丈夫在蜜月里很爱护妻子,过了蜜月就拳打脚踢起来,变得这么快,能说原来是真心吗?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接下来易中天又说了一段话:
“其实,‘奉天子以令不臣’和‘挟天子而令诸侯’,并不矛盾。因为要维护国家统一,就必须铲除导致国家分裂的诸侯,而要实现自己的政治野心,也必须消灭异己。目的虽然不一样,事情和结果却是相同。这事在曹操那里就更不矛盾,因为他个人的野心已经和国家的统一大业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了。曹操很清楚,他要实现个人野心,就得实现国家统一;只有实现国家统一,他才能实现个人野心。因此,在战略上,在大庭广众之下,他必须‘奉天子以令不臣’;在策略上,在私下里,则不妨‘挟天子而令诸侯’。‘奉天子以令不臣’是口号,是旗帜;‘挟天子而令诸侯’是手段,是牌。什么时候举旗,什么时候打牌,什么时候‘奉天子以令不臣’,什么时候‘挟天子而令诸侯’,他心里清清楚楚,而且做起来游刃有余。”(《品三国》75…76页)
这才是明白话,这才合乎逻辑!但既然是这样,你前面兜了那么大一个圈子干什么?。如果你一开始就说:其实“奉天子”和“挟天子”是一样的,曹操和袁绍方面的提法并没有那么大的区别,曹操名为“奉天子”,其实也是在“挟天子”,该有多么干净利落!也省得读者跟你走了那么一程冤枉路。
再如:易书写曹操南征荆州,诸葛亮到柴桑去会见孙权,易中天在前面亮出了一个观点:这场战争乃是曹刘之战,曹操打的是刘备,和孙权没有关系,孙权是被诸葛亮拖下水的。(语见易书195…198等页)
但他绕来绕去,在200…201页谈到曹操写恐吓信时说曹操针对的就是孙权,不管曹操写没写那信,曹操的矛头所指就是孙权。这件事我们在前面已经提过,现在就不多征引了。
标题: 30 试析易中天讲史的特点(3)
内容: 这种自立自破的写法,前后矛盾,不断地偷换论点,既浪费笔墨,也扰乱了读者的思维,何苦来哉!但易中天为什么好这样说话呢?我用小人之心,度君子之志,产生了两个印象。一是他对自己的某些观点信心不足,不能用响当当的、义无返顾的态度来支持自己;二是态度圆滑,左右逢源,正反两方面的意见我都说了,从哪个角度来说,我都是无懈可击的。但都说了,也等于全没说,只是引导读者(观众)同你走冤枉路而已。
五曰偏颇化,情绪化
研究历史要有一个严谨、公正的态度,居高临下,站在客观的角度来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一不向潘,二不向杨”(河北梆子《潘杨讼》台词),既不可偏袒某一集团和人物,也不可夹杂自己的个人情绪来叙述历史。从已经播出(出版)的这一部分内容来看,给人的印象是有偏袒曹操、边缘刘备、丑化袁绍、拔高诸葛亮的倾向。而且研究问题和叙事过于情绪化,什么“可爱的奸雄”、“漂亮的草包”等提法,都是他偏颇化、情绪化的表现。而且为了给曹操多积分,竟迁怒于我们尊敬的老前辈司马温公,说《资治通鉴》有许多“猫腻”。也许是因为老夫孤陋寡闻,鼠目寸光吧,直到如今,还真没听说谁把大史学家司马光及其史学巨著〈资治通鉴〉贬低到这种程度的!不管是内行、外行、还是准内行、超内行,对待古代文化遗产的态度,还是平实一些为好。
标题: 1 三国历史并非扑朔迷离
内容: “这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这是一段扑朔迷离的历史。”(《品三国》1页)
易书在开宗明义第一章《开场白·大江东去》里,就以“扑朔迷离”的字样,给三国历史罩上一层神秘的面纱。
三国历史是否“扑朔迷离”?答曰:也是,也不是;归根结底,不是。
为什么说“也是”?逝去的历史时光,对后人来说,有一定的模糊性。不仅三国历史如此,所有朝代的历史无不如此。因为历史是不能重演的,不能完全复原的,你想要把一切问题都弄得清清楚楚,那是不可能的。过去有“燕瘦环肥”的说法,说五代的赵飞燕,是个瘦美人,唐朝的杨玉环 (杨贵妃),是个胖美人。于是有人就研究杨贵妃究竟有多胖,体重多少斤。研究来研究去,浪费了许多时光,也只能是徒劳无益。这种研究不仅毫无意义,而且也不可能得出什么结论。其实,我们不仅不知道杨贵妃体重多少,从孔夫子到孙中山,包括秦皇、汉武、唐宗、宋祖,谁又能知道他们体重多少?不仅此也,现在的许多歌星、影星、球星、超女,谁又知道他(她)们体重多少?(有的明星公布“个人档案”,说自己是多少斤,但大部分是个谜。)往大处讲,历史事件的许多细节,今天你硬要都搞清楚了,那也是不可能的。不用说一千多年以前的三国时代,就是你个人的历史何尝不是如此。
如果我们要追求历史的每一个细节,那三国史确实是扑朔迷离的,任何朝代的历史,都是扑朔迷离的。但如果我们不过多地追求那些没有记录,难以复原的细节,而着眼于研究历史上的重大事件,掌握一些基本史实,那就像许多朝代一样,三国的历史也并非那样扑朔迷离。尽管我国古籍散佚的情况非常严重,保留到现在的古书,连原来的十分之一也没有,但毕竟还有许多史书和其它古籍可供我们参考。仅以研究三国史的主要资料来说,据我不完全的统计,今天我们所能看到的便有《后汉书》、《后汉纪》、《三国志》、《华阳国志》、《晋书》、《资治通鉴》,以及《三国志》裴松之注引录的140多种古书的片断(原书大部分失传),还有诸葛亮、三曹、孔融、嵇康、王粲……等人的诗文集以及散见于类书、丛书中的零星资料,所以我们至今对于三国历史不仅能树立起来一个完整的框架,也能知道主要的历史情节和历史人物的概貌,三国历史并非那么“扑朔迷离”。我们反对历史不可知论和历史虚无主义,也反对把基本清楚的历史时代说成扑朔迷离。当然,三国史上不能确知的事确是不少,如:刘备有多少个老婆?刘备的孙夫人回吴后下落如何?诸葛亮到柴桑后都和东吴方面的什么人会过面?诸葛亮的岳父是黄承彦,他的岳母是谁?诸葛亮还有大姨子、小姨子吗?和谁是一担挑?周瑜死后,小桥(乔)是守了活寡,还是改嫁了?……这许多问题,没有人能够做出回答,确是扑朔迷离的。但哪个朝代不如此?但是,框架完整,事实基本清楚的历史,就不能算是扑朔迷离,切不可在这个问题上危言耸听。
标题: 2 孙权称帝,不在公元222年
内容: “孙权称帝,是在公元222年。”(《品三国》1页)
按:在魏、蜀、吴三国中,第一个正式称帝的是曹操的儿子曹丕。
公元220年正月,66岁的魏王曹操病逝。当年10月,曹丕以“受禅”(接受汉献帝的禅让)为名,篡汉称帝,国号魏,改元黄初,历史上称为魏文帝。
第二个称帝的是刘备。他在第二年,即公元221年4月,在成都武担山之南登极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改元章武。刘备在历史上称蜀昭烈帝。
孙权在最初,对称帝之事是比较低调的。因为在这以前,孙权夺取荆州,杀害关羽,和蜀国处于交战的状态中。为了取得魏国的支持,便投靠了魏国,名义上是魏国的藩属。据《三国志·吴主传》:在刘备称帝这一年(公元221年)的11月,魏文帝曹丕封孙权为吴王,名义上仍然是臣服于魏国。公元222年,孙权开始脱离魏国而独立,建立了黄武的年号。但这年并没有称帝,名义上仍然是吴王。到了下一年,即吴黄武二年(公元223),夏4月,“权群臣劝即帝号,权不许。”(《三国志·吴主传》)一直到了公元229年,就是曹丕称帝9年之后,刘备称帝8年之后,孙权才正式称帝,改年号为黄龙,孙权在历史上称为吴大帝。
看来在魏、蜀、吴三国中,孙权因为曾一度投魏,和魏国有臣属关系,惧怕魏国的征伐,在称帝问题上是最克制的。由于孙权的称帝,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才最后形成了。
标题: 3 谗言怎能变赞歌?
内容: “周瑜的气量是很大的。《三国志》对他的评价是“性度恢廓”,也就是性情开朗,气度宽宏。同时代人对他的评价也很高。刘备说他“器量颇大”,蒋干说他“雅量高致。”(《品三国》3页)
在《三国演义》上,周瑜是一个心胸狭窄、嫉妒成性的人,最后竟被诸葛亮气死了。这与历史上的周瑜是不符的。正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