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算品三国-第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来的晚,不也出道很晚么?孔子50多岁才当了司寇(公安部长),姜子牙70多岁才遇到了文王。诸葛亮才27岁,还小呢!诸葛亮很矜持,有个知识分子的穷酸架子,正像徐庶所说:“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三国志·诸葛亮传》)如果刘备不来请三次,他也可能终老在家,也可能晚些时候再出来。这没有什么新鲜,那年头,出来做官也未必是知识分子的首选,诸葛亮隐居时的忘年之交庞德公和司马徽(水镜先生)不也到老也没有出仕么?那水平也不比诸葛亮低。如果诸葛亮够得上博士,人家还相当于博导呢!
标题: 19 三顾茅庐纵横谈(2)
内容: 第二. 刘晓说:刘备虽然急需人才,但在遇到诸葛亮以前,他需要的是一群人,即一群“贤臣”,并不一定非得是谁不可;而诸葛亮需要的却是一个人,即一个“明君”,那就是刘备。诸葛亮的选择余地更小,甚至别无选择。(《品三国》150页)
我说:说刘备在遇到诸葛亮以前,他需要的“贤臣”,并不一定非得是谁不可,这是对的;但诸葛亮怎么非得就是刘备不可呢!诸葛亮认为刘备是自己最好的“老板”,那是“三顾”以后的事,“三顾”以前未必心里有数,怎么就非他不可呢!诸葛亮在没有和刘备促膝谈心之前,还真不知道这位自称“皇族”的人是不是“注水猪肉”,怎么竟会痴心到非他不嫁的程度呢!就算是“一见钟情”,也得“一见”啊!
第三. 刘晓说:以诸葛亮之敏锐,他发现刘备应该比刘备发现他早。既然机会对于他只有一次,他又岂肯在隆中坐等“三顾”?何况当时形势急如燃眉,哪里还有在隆中摆架子的时间?(《品三国》150页)
我说:诸葛亮和刘备谁先发现谁,我们现在并不清楚,这问题也许永远不会清楚了。你怎么知道诸葛亮先发现的刘备?有什么考古新资料?“敏锐”就应该先发现?别说当时交通闭塞,信息不灵,就是现在住在一个楼门的人,还有互相不认识的呢!刘备在荆州不过是驻守在新野的卫戍司令,那名声也未必比卧龙凤雏还响亮,诸葛亮为什么就应该先发现他?就算诸葛亮先发现了刘备,就应该主动去见刘备吗?如果像现在大学生求职一样,在招聘会上排队等候叫号,那就不是诸葛亮了,也就没有“三顾茅庐”的千秋佳话了。你说机会对诸葛亮只有一次,那不过是我们后人研究历史所得出的结论,因为事隔一千七八百年以后,那段历史已经沉淀了,我们才能得出这个结论。而当时在诸葛亮的前途上,还有许多未知数,他怎么知道“机会只有一次”?至于说“当时形势急如燃眉”,那也是事后之言,也是我们在历史沉淀之后得出的结论,当时诸葛亮怎么会预测到曹操何时来攻打荆州?如果公元208年赤壁之战以前,曹操得头风病死了呢?还会发生赤壁之战么?历史是有很多变数的,不能用事后之言来规范历史人物的行动。
总之,我认为:既然“三顾茅庐“之说见于正史《三国志》,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自己也加以证实,陈寿在《上〈诸葛亮集〉表》也说:”左将军刘备以亮有殊量,乃三顾亮于草庐之中“,我们还是应该相信”三顾“说的。另外,《黄陵庙记》也说:“遂蒙刘氏顾草庐”。《黄陵庙记》一文,相传为诸葛亮作,但学者考证乃是南宋以后的伪作。不过至少可以说明:南宋以来的古人是相信“三顾”说而不相信“自荐说”的。
有的学者考证:《魏略》一书的作者鱼豢。生卒年代不详。他写此书的时间,应在魏齐王曹芳嘉平年间(公元249…254),是记载魏国历史的专著。裴松之注《三国志》,共采用《魏略》160多条,有关蜀事的只有12条,其中7条是记载与魏国人有关的事,5条记载蜀国人事(包括这条诸葛亮自荐),多与正史有出入,经不起推敲。(《诸葛亮研究会资料汇编、诸葛亮与三国》第一辑,张云轩文)所以我们研究“三顾茅庐”事,根据《魏略》是靠不住的。
我们研究完了刘晓的文章,再研究一下易中天的说法。易中天说:
“看来,《魏略》和《九州春秋》的说法,也是轻易否定不了的。而如果既要接受《魏略》和《九州春秋》,同时又不否定《出师表》和《三国志》,就只有一种可能,即两种说法都是事实,而且“登门自荐”在前,“三顾茅庐”在后。也就是说:诸葛亮先去找刘备,刘备也接受了他的建议,但仍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于是诸葛亮就又回去了。等到刘备意识到诸葛亮的价值时,只好亲自出马“三顾茅庐”,重新把诸葛亮请了出来。正因为有前面那个曲折,这才需要亲自出马,也才需要“三顾”而不是“一顾”。这可是历史上不曾有过的说法,但这个猜想是不是太大胆了一点呢?”(《品三国》151页)
标题: 19 三顾茅庐纵横谈(3)
内容: 我们说:确实是太大胆了一点。两种说法,一个出于魏人的“异国传闻”,一个出于诸葛亮的自述和有“良史”之称的陈寿《三国志》的记载,怎能和稀泥、掺和在一起?这种和稀泥的说法,和比较可靠的一些记载来对照,是不通的,那就会把这段历史搞得乱七八糟,简直是愈理愈乱了。
为了展开下面的讨论,我们把几条有关的资料抄录在下面:
《三国志·诸葛亮传》:“徐庶……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诸葛亮《出师表》:“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谘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三国志·诸葛亮传》裴注引《襄阳记》:“刘备访世事于司马德操,德操曰:‘儒生俗士,岂识时务?识时务者在乎俊杰。此间自有伏龙、凤雏。’备问为谁,曰:‘诸葛孔明,庞士元也。’”
通过上述资料,我们发现了什么问题呢?
第一. 刘备先是听到了徐庶和司马徽(德操)的推荐,才去拜访诸葛亮的。如果诸葛亮自己早就跑来见过刘备,二人是老相识了,徐庶和司马徽还向刘备介绍诸葛亮干什么?岂非多此一举吗?
第二. 司马徽说这里有伏龙(即卧龙),凤雏,刘备还不知道这两人是谁;另外从徐庶“将军岂愿见乎”的话头来看,刘备在以前是没有见过诸葛亮的。
第三. 如果诸葛亮以前见过刘备,刘备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诸葛亮又回去了,这回刘备醒了腔,又去登门拜访,徐庶和司马徽就应该这样说:“将军过去对孔明没有重视,使人家前来投奔的热情受到了打击,现在诸葛亮还在隆中等着你,看你是否提高了认识。将军不要犹豫了,赶紧备好礼品去看看人家吧!”
第四. 先前刘备的不重视,已经伤了诸葛亮的心。好马不吃回头草,我若是诸葛亮,别说你“三顾”,就是“八顾”我也不出来。惹烦了我,我还要报警,说你骚扰我的正常生活呢!
第五. 从诸葛亮“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的话来看,诸葛亮是感激刘备的“三顾”才出山的,如果先前不重视,现在又来回访,诸葛亮能这么感激么?
第六. 陈寿对刘备的评价是:“先主之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盖有高祖之风,英雄之器焉。”(《三国志。先主传》)如果对送上门来的诸葛亮都看走了眼,不予重视,让人家乘兴而来,败兴而返,还算什么“知人待士”有“英雄之器”?
还有一个问题:刘备“三顾茅庐”,是见了三次,谈了三次呢?还是见了一次,谈了一次呢?史学界对此看法不一,易中天参照尹韵公的说法,认为是见了三次,谈了三次。他的理由有三点,我以为都是站不住脚的。
第一. 他说:诸葛亮的《出师表》和陈寿的《上〈诸葛亮集〉表》,一则说:“三顾臣于草庐之中”;一则说:“乃三顾亮于草庐之中”,都是去了三次,见了三次的意思。但我认为:三顾是去了三次,但不等于见了三次。因为《三国志·诸葛亮传》的“凡三往,乃见。”是去了三次,只见了一次的意思。
第二. 他又说:“至于《诸葛亮传》说‘凡三往,乃见。’也不是去了三次才见到。这个‘乃’和‘乃三顾臣于草庐之中’的‘乃’一样,是‘于是’、‘就’的意思。因此,‘凡三往,乃见。’应该翻译为:一共去了三次,就见面了。”但你不觉得这么翻译太别扭了吗?哪有这样说话的?应该翻译为“去了三次才见面”。这和“我找了三个地方才找到你。”“我来了三回才见到你”的语势是一样的。
第三. 易中天引用了唐代大诗人杜甫的诗句:“三顾频烦天下计”,说刘备多次光顾隆中,向诸葛亮“再三”、“频繁”地请教当世之事。不过,这如果是诸葛亮自己做的诗,倒可以说明刘备来了三次,谈了三次(或来了多次,谈了多次)。但这是唐朝人的诗啊,距离三国已经四、五百年,怎能当作三国时期的史料用呢!
标题: 19 三顾茅庐纵横谈(4)
内容: 在没有其他证据之前,我还是宁肯相信《三国志》的“凡三往,乃见。”去了三次,最后一次才见面。只有这样,才能和后面的《隆中对策》有机地结合起来,不然有许多问题便不好解释了。例如:既然常来常往,刘备在《隆中对》前面的那一番开场白岂不显得多余?《隆中对》是在哪一次谈话中提出的?其它两次谈话的内容为什么一句也没有传下来?
研究历史和写小说不同。小说要求细节的细腻生动;研究历史则首先要求真实。有的问题史料非常丰富,能做到细腻生动当然更好;但大部分问题的记载却是简单笼统的。你硬要把它细腻化、具体化,并没有史料支持你,那就只能用推理的、附会的、想当然的方法得出逻辑性的结论,恐怕那就要失去真实性了。因而我们在描述某些历史事件时,是宜粗不宜细的,不能分解的太烦琐了。因为客观上并没有那么多资料,你非要设置那么多的问号,谁能解答得了?如果硬要解答,那就不可避免地就要混入主观的东西,争论起来会无尽无休,一万年也解决不了。这样的争论,只能是浪费精力,糟蹋笔墨和资源,是毫无意义的。就我们现在讨论的问题而言,是“三顾茅庐”或“自荐”,涉及古代用人政策以及知识分子风度形象的方方面面;而见了几次、谈了几次,并没有太大的意义,而且研究起来又难得要领,似乎不必太钻牛角尖了。
标题: 20 所谓《隆中对》的四个版本(1)
内容: 在易书第十七集《隆中对策》中,说是《隆中对》有四个版本。除了诸葛亮的《隆中对》之外,还有曹操版的《隆中对》、袁绍版的《隆中对》和孙权版的《隆中对》。现在我们就把诸葛亮《隆中对》以外的三种版本抄录如下:
1. 曹操版:初平二年(公元192)
(毛)玠语太祖曰:“今天下分崩,国主迁移,生民废业,饥馑流亡,公家无经岁之储,百姓无安固之志,难以持久。今袁绍、刘表,虽士民众强,皆无经远之虑,未有树基建本者也。夫兵义者胜,守位以财,宜奉天子以令不臣,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