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永不言败:我挑战了麦当劳 >

第3章

永不言败:我挑战了麦当劳-第3章

小说: 永不言败:我挑战了麦当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次海南之行,对我的人生几乎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和影响。
  我开始从一个军人向大酒店总经理,从一名教师向一个商人转变了。换句话说,我开始“读懂”顾老板,开始明白赚钱的秘密了。
  在海南整整一个月的时间,一直是顾老板接待我,陪伴我。他给我留下了人生中最深刻的印象。我似乎悟出了“下海”的真正含义,懂得了人们为什么把经商叫“下海”:就是要人们学习海的精神——海最大,海最深,海最低,于是,百川才能滚滚东去流大海。财富如水,它也向低处流。正是这个道理,人们才把经商叫“下海”。
  老子《道德经》第七章曰:“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意思是说,水位于万物之下,对万物有利,最能体现道的精神。
  过去我只是把“下海”理解为:危险大,竞争激烈。可是海南之行让我有了新的理解。
  我一到海南,顾老板就告诉我,这次让我来这里,是晋总有意安排的,与其说是开会,不如说让你来“洗洗脑”。接着他说:“晋总认为,从一个军人到酒店总经理,肯定有段距离,他不是怀疑你的能力,而是你的经历。晋总说,‘酒店总经理是吃出来,住出来的。你没有住过、体验过人家四星级、五星级酒店的服务,没当过顾客,不懂顾客的心理,你怎么让客人满意?’他要求你在海南必须缩短这段距离。”
  在海南期间,顾老板还给我讲了当初王遂舟刚出任亚细亚商场总经理时遇到的“尴尬”故事,引起了我的兴趣。
王遂舟的尴尬 
  1988年,亚细亚商场正在筹备,晋总要在广州白天鹅酒店召开一个小型会议,开会时间到了,只有亚细亚商场总经理王遂舟未出现。其实,王总早已到达白天鹅酒店,由于他“衣冠不整”,被白天鹅的门卫拦在门外不许进入。王总也是个转业军人,生活非常节俭,皮鞋旧了也舍不得买双新的,就在鞋后跟上加了块“铁掌”,而白天鹅酒店绝对不允许穿带铁掌的皮鞋进出酒店。这时,王总就跟门卫发生了矛盾。这次会议是研究亚细亚商场的专题会,主角没到,大家都很焦急。于是顾老板就到楼下去迎王总。一到门口,就看见王总正在门外跟门卫理论。
  顾老板把这个情况告诉了晋总。晋总一听就急了,说:“身为亚细亚商场的总经理,自己的服装都跟不上时代,怎么领导商场的新时尚?今天上午的会不开了,由你顾老板带王遂舟到广州最好的商场按万元以上的标准把他给我包装一下,同时带他到最好的商场参观、学习!”
  通过这件事,让晋野意识到,任用老总不能单纯的做事情,更要注意全方位地培养和“包装”他们。
  这个故事对我很有启发。事实上,那个时候我比王遂舟还“王遂舟”。记得我刚出任焦作亚细亚总经理时,总部要我去上海出差,我竟然拿了一个上面还能隐约看到“忠”和“毛泽东思想万岁”字样的公文包就“进军”大上海了。后来,与我同行的一位建筑设计师给我开玩笑说,我当时简直就像个乡镇企业家。依我现在的观点看,可笑的不是那个包,而是当时的生活方式和审美意识,当时竟没有觉察到这样不太得体、不太协调、不太“时尚”!
  记住:总经理的形象和生活方式直接影响着企业形象和企业前途。
  一个当老总的,要特别重视自己的素质修养,要懂时代的“语言”,生活方式绝对不能陈旧。不能落后于时代,要特别精通“时尚”、“潮流”。比如,现在的流行服饰是什么?流行音乐是什么?流行的语言是什么?流行吃什么、喝什么?时尚的艺术、时尚的文化、时尚的生活方式是什么?如此等等。不懂这些就很难赚大钱。就拿麦当劳来说,它之所以能获得全球成功,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创始人克罗克非常清楚20世纪人类最时尚的“生活方式”——左手可乐,右手汉堡。这种饮食方式体现了20世纪的时代精神和时尚理念:“方便、省时、快捷、简单”。跟它一起流行的还有:一次性打火机、一次性照相机,微波食品,牛仔裤、T恤衫,摇滚乐、滑板、街舞,等等。总之,时间是最稀缺的资源,只要省时,就能赚钱。
  晋野是非常高明的董事长,他非常注重对总经理的培养。他不仅让我去海南“洗脑”,改变我的生活方式,而且还给我规定:出差必须住三星级以上的酒店,否则,不予报销。
  他认为,一个合格的三星级酒店总经理,是吃出来的,住出来的,不能只研究管理,还要学会“消费”——吃、喝、玩、乐;要了解社会,了解人,特别是要了解“女人”。
  女人是消费主体,“男人挣钱,女人花钱”是犹太人经商的逻辑起点。女人不爱去的酒店,一定是不赚钱的酒店。
  记住:不了解“女人”的酒店总经理基本是不合格的。
  晋野有句名言:“女人都不了解,能了解钱吗?”当初我不太理解这句话的含义,觉得很刺耳。后来明白了,觉得这句话很精彩,越琢磨越有味儿,接近经商的真理。犹太人5000年的经商经验就两句话:“瞄准女人”;“瞄准嘴”。
“我给你40万!” 
  顾老板那时已经是千万富翁了,但他很谦虚,尊重他人,非常爱交朋友,对人诚恳、热情。只要朋友们有困难,他总会想方设法给予帮助。
  不管朋友们是吃喝还是玩乐,只要顾老板在场,所有费用一定是他抢着买单,他决不让别的朋友掏腰包。有一次我问他为什么这样,他说,之所以他有今天,多亏朋友们的帮忙。人要知道感恩,你只有真心感恩了,才会有更多的朋友,记住,每个朋友都是“机会”。
  人在世上,一定要有低姿态,对父母要孝敬,对老人要尊重,对朋友要忠实。这样你才有生意做,才有钱赚。其实,一个人生意做得怎样,就是人做得怎样。为什么百川最后流大海?答案很简单:因为大海最低。水是往低处流的,财富具有水的特征,所以,就有“财源滚滚”之说。
  这就是顾老板发财的“秘密”。
  当然,后来我与顾老板的关系,不再是“甲方”和“乙方”的关系了,而是很好的朋友,是好兄弟。1994年我离开亚细亚后,他也给我提出过很好的创业意见。
  以后近一年的时间里,我们偶尔也通通电话,由于他很忙,一直未能见面。但我相信,他肯定关心着我的发展。
  我决定把红高粱这件事告诉顾老板,希望得到他的支持。
  那天给他打电话时,他刚下飞机到郑州,我们约好晚上一起吃饭。
  吃饭时,我把红高粱的创业计划向他和盘托出,他对此很感兴趣。吃完饭我就带他去考察了健力宝黎元大酒店的位置。
  他兴奋地对我说:“乔老弟,这个项目肯定发财,别着急,我帮你解决这笔资金。我给你40万!”
  我们分手时,他要求我那年春节一定要到他的家乡江苏丹阳去过,还告诉我郑州和北京一些金融界的好朋友们也要去丹阳过年,希望我们也能认识一下。我欣然接受。
  春节过后,顾老板来到郑州,帮我解决了40万元,又帮我成立了红高粱快餐有限公司,并确立了下一步的发展问题。
  顾老板对我开餐厅、运作公司、搞营销都挺放心,对我的赚钱能力也毫不怀疑,但最让他不放心的是“我刚会走,就想跑”。
  于是,他拿出了相应的“对策”,给我介绍了经验老道、行为稳重的好朋友们,一边扶持,一边监督,要求我稳步发展——既要创业,更要守业。
  可笑的是,由于红高粱一开业生意太火爆了,原计划8个月收回投资的,结果不到4个月就收回了。这下乐坏了那些“稳重”、“老道”、制约我“盲目”冒进的朋友们,他们已经兴奋得再也坐不住了——乔赢!你要快速连锁!
没有她,可能也就没有红高粱 
  有了好位置,又有了钱以后,接下来就是人和技术的问题了。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比资金还重要。
  对红高粱来讲,如果没有帖汉卿这个烩面大师和王福林这个餐饮内行的加入,红高粱可能不会一开始就那么成功。
  帖汉卿,加盟红高粱时已经61岁了。老人原是郑州饮食服务公司一家餐馆的技术管理人员,是河南羊肉烩面的配方拥有人,研究羊肉烩面已有30多年,是河南羊肉烩面的绝对权威。她为了探索羊肉烩面的配方,一生孜孜不倦地研究《本草纲目》,对羊肉烩面既有真知灼见,又情有独钟,一直希望能把羊肉烩面发扬光大。
  但是,直到退休,她也没有实现自己的理想。
  老人带着太多的失意,太多无可奈何的心情,退休了。
  1994年12月,红高粱基本有了眉目后,我找到原郑州市饮食服务公司的总经理王福林老先生,请他出山。王福林时年62岁,是郑州餐饮界的“大哥大”。我跟他女婿曾在同一所大学任教,是同事、战友。王福林愿意一退休就来帮助我,但他说:“这个项目没有帖汉卿不行,她是当之无愧的烩面大师。”
  一天,红高粱正在装修的时候,他带着帖汉卿来到了红高粱。
  我给帖汉卿老人家讲述了红高粱的理想和前景,为了打动她和王总,我“眉飞色舞”、“舌绽莲花”,把当讲师的演讲水平都使出来了,心想这次肯定打动她了,她一定会加入红高粱,共同实现创中式快餐红高粱的理想。
  结果,她不仅对我的话无动于衷,还说了一段差点把我脖子给气歪的话:“我老了,不干了。再干,还不是又多了一家羊肉烩面馆,没啥意义。”
  谈话结束,我决定再做努力,不指望一次成功,先给她一份《红高粱快餐的创业计划书》,待她看后再定。老人家带着报告怏怏离去。
  帖汉卿回家后就把《红高粱快餐的创业计划书》仍到桌上。她根本不理解,也不相信我说的“红高粱快餐概念”。于是乎,对计划书自然也不感什么兴趣。
  世界上的确有很多事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的。这不,帖汉卿“无心”,他丈夫却“有意”,看上了这个计划书。
  他丈夫是何许人也?
  他是帖汉卿的“主心骨”,在郑州大学工作,是家里的文化人。帖汉卿没文化,老伴却有文化,这叫“阴阳互补”。大半辈子过去了,他们家的大事情,都是由“文化人”决定,帖汉卿绝对是个 “好兵”,坚决服从。
  她老伴拿起《红高粱快餐的创业计划书》,认真地看了起来——
  …………
  一、整个中国人的“吃文化”悄悄地发生着一种变革
  1、从传统的饮食向现代的饮食文化转变——即从吃的“饭”到吃的“文化”(气氛、环境、艺术、理念),是一种质的飞跃。(吃什么?)
  2、从大桌大菜、宴会酒席向特色营养食品转变。
  3、从慢吃慢喝向省时方便的快餐转变(怎么吃?)
  以上现象不难看出,人们的生活观念发生了变化,生活方式、生活节奏加快,在中国市场,开设速食连锁店势在必行。可以预言,中国速食连锁时代已经到来。
  我深信:谁抓住这个机会,领先市场半步,谁就会财源液滚滚……
  那么,这里提出一个问题:在中国这么丰富的饮食当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