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网络杂集电子书 > 3036-从小事做起 >

第14章

3036-从小事做起-第14章

小说: 3036-从小事做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奥秘所在吧。    
    凌向明同学从制定超出自己负荷的“时间表”,到制订符合自身实际的“时间表”的过程,也就是他学会利用时间的过程。学习计划的安排只有适合自己、张弛有度,学才会驶上快车道。    
    细节小锦囊: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    
    1.在计划中留出机动安排的时间    
    在每天的学习计划中,应该至少留出半个小时,作为机动安排。主要是用来回顾与复习,把前一段时间学到的知识点串起来,整理成一个系统,以加深印象,更牢固地掌握,把基础打得更坚实。在每周的计划中,也可以留出周末半天的时间,来对一周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    
    2.根据各科成绩,合理调整时间安排    
    学习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个别科目拖后腿的现象,这时就需要在计划安排上有所侧重,在成绩差的科目上多花一些时间。最好是在不影响正常计划的前提下把机动时间用来查漏补缺,每天至少要解决一个问题。重新调整各科目的时间安排,在保持好科目成绩不退步的前提下,尽量多分些时间给不好的科目。    
    3.每个学期要对学习计划的执行情况做一次总结    
    每个学期结束以后,根据自己考试成绩来考察,自己的学习计划是否得到了很好的执行,有什么具体的问题,在新的学期应该怎样调整。    
    4.根据突发事件,及时调整学习计划    
    当出现生病等突发情况时,需要制定出新的学习计划,在最短的时间内把落下的功课补上。原则上是不要被突发事件打乱学习进度。    
    


第四部分:灵活调整学习计划亲近老师 理解老师

    老师是孩子学习的指导者,甚至是人生路上的指路人。如果不注意和老师的和谐关系,不能和老师很好地交流,就无法最大限度地获得老师的帮助和指导,这对于需要引导的孩子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损失。    
    用心理解老师    
    上中学后,越来越多的同学会觉得老师偏心,或者不怎么关心自己。其实,小学的时候,老师或许也会偏向成绩好的同学,上课时也更注意他们。只不过那时年龄小,自己不懂事,感觉不到而已。    
    其实,有时候觉得老师偏心,只不过是我们对老师不够理解。我们只是感觉到老师没有对自己特别关心。事实上,一个班有那么多学生,老师怎么关心得过来?    
    我们不妨想一想,假设一个班有50名学生,各科老师一共有10个。    
    如果每个老师特别不喜欢的学生只有一个,那就有10个学生被老师反感,几率是1/5。如果每个老师不太喜欢的学生有5个,几率就是1/10,10个老师加起来,几率就等于100%!也就是说,孩子想被所有的老师都喜欢,几乎是不可能的!校园生活里不是只有笑脸和阳光,还有别的。    
    如果老师一个月说一句刻薄、批评的话,半年下来,扣除假期也应该能说5次,10个老师加起来,正好50次,平均每人一次。也就是说,每个孩子每年有两次机会被老师批评。    
    每个孩子都会有受批评的时候,也没有一个孩子能让所有老师都喜欢。但是我们在受批评的时候,就会觉得只有自己是不被关心的那一个。    
    当然,有的老师的确会偏心,比如喜欢成绩好或者性格好的小学生。不仅如此,各个老师的个性特点都不一样,课上的氛围感觉也都不相同。所以,要求老师去适合你,因你的喜好而改变,这是不可能的。所以,我们需要理解老师,主动去适应老师,多发现老师的优点,而不是一味地抱怨自己没有受到重视。    
    


第四部分:灵活调整学习计划加强和老师的交流

    我们要理解老师,相信老师,但是,我们也不应该被动地等待老师来注意自己,来更多地指导自己。我们应该主动争取和老师交流的机会。只有多和老师交流,才能让老师发现自己在学习上的不足和错误,从而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    
    考入名校的李晶同学认为,人是通过交流而相互了解的。有时与老师处不好,正是因为交流不够。她提出两条具体建议:    
    首先,上课时注重眼神交流。有些同学上课听得极其认真,笔记记得一字不落,没什么可写了还是两眼直直地盯着书。这样的听课方式得改变。一方面,这样子很容易走神;另一方面,说得功利点,也不利于老师对你有印象。    
    李晶同学说,到后来,她发现,老师上课时会对那些和他有互动的同学特别关照。比如解答完一个费解的问题,他会问:“懂了没?”如果你一直低头打禅,谁知道你是懂还是没懂呢?其次,下课后多总结,并把结果和老师交流。    
    很多同学总是做很多课外题,然后拿着厚厚一叠追着老师问。其实,老师更喜欢善总结、会思考的学生。大家知道,很多题目的答题思路是有规律可循的,很多题目设置的陷阱是似曾相识的,很多题目考查的考点无非是有限这几个。如果一个学生会自己总结、自己思考,老师怎么会不喜欢呢?    
    在学习上,与老师多做交流是很重要的。因为老师教书这么多年,见到过各种各样的学生,对不同的学习方法、学习状态也很了解。多与老师交流,一可以获得很多在课堂上老师没有讲深讲透的东西,二可以在与老师的交流中找到自己的学习不足和缺陷,加以解决,三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的学习状态、心理状态,四可以让老师注意到自己,愿意帮助自己,可谓一石四鸟。    
    怎样与老师做交流呢?最重要的是对自己有自信,要主动而积极。老师非常繁忙,不是特殊情况是不会找你谈话、沟通的。这就需要你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找到老师,大胆说出你的疑问、你的想法。老师对这样的学生是很欢迎的。因为他知道他的课你认真听了,也思考了。另外,与老师的交流分为一般的课下交流和专门指导两种。一般的课下交流就是老师上完课之后,你在听课过程中有什么问题,有什么想法,马上找到老师谈一谈。这种交流要注意不要跑题,应该紧扣你的问题,简单清楚地谈完就算,不要拖住老师,影响其他同学和课程。而专门指导更需要你“磨”老师的耐心。与老师订一个特定的时间,将你需要解决的问题想清楚,写下来,然后与老师一起探讨。在探讨中可以运用发散思维,更深更广地讨论。    
    总之,无论是哪种交流,得益的都是你自己。所以,我们千万不要畏首畏尾,该出口时就出口,多与老师交流,找到自己的一片天空。    
    


第四部分:灵活调整学习计划细节小锦囊:慢慢学会亲近老师

    1.给别人当老师    
    在课外兴趣小组,或者在课余时间,我们可以尝试着给其他同学当老师,甚至在每个周末,自己给父母讲一堂课。如果要把课讲好,就需要我们准备备课笔记,把要讲解的知识编成大纲。讲完课,要帮助自己的学生解决不懂的问题,还要留作业,并且批改。这样,我们就能切身体会一下做老师的难处与辛苦,也能对老师多一份理解和体谅。    
    2.理解老师对自己的严格要求、甚至责骂    
    俗话说:爱之愈深,责之愈切。老师批评你,管你,是因为老师心里有你,在乎你,老师心里对你有一份责任,就像父母一样。老师批评你,老师什么好处也得不到。如果你能长记性,改正错误,真正得到好处的是你自己。所以,如果能理解这些,你就能够更好地理解老师的心情,也可以缓解自己被批评时的坏情绪。    
    3.把老师当成朋友    
    孩子不喜欢某个老师,是因为只看到缺点,看不到优点。如果我们能把老师当成朋友,就会更多地关注和发现老师的优点,找到老师身上值得欣赏值得尊敬的品质,同时,人非圣贤,孰能无过。错误在所难免,如果能把老师当成自己的朋友,也就能够一定原谅老师的错误。    
    4.帮助老师    
    我们可能会对某个老师的突出缺点耿耿于怀,有的时候甚至会认为老师专门和自己过不去,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更要通过交流去解开心里的疙瘩。老师教你知识,是在帮助你,所以,我们在看到老师不足的地方,也可以尝试着对老师提出来,帮助他改正,这样做能够加深自己对老师的感情,也能使老师对你另眼相待。    
    


第四部分:灵活调整学习计划建立良好的同学关系

    良好的同学关系,是取得优良学习成绩的必要条件。同学之间的互相关心和帮助,远比一个人孤军奋战的学习效果要好得多。    
    帮助同学等于帮助自己    
    良好的同学关系,是取得优良学习成绩的必要条件。在学习中,每个人都会遇到各种问题。老师和家长不可能随时在身边,向同学请教就是一种最好、最便捷的办法。在生活中每个人也会遇到各种困难,只要把困难向同学说出来,通常都是会得到帮助的。    
    然而,有一些孩子却认为,别的同学都是自己的竞争对手。如果帮助了别人,别人就会超过自己。这无疑是一种错误的思想,在学习上,帮助同学就等于帮助自己。同学碰到的难点,往往也是自己容易疏忽的地方,为同学讲解清楚了,自己也可以加深印象。至于对那些基础太差的同学,要想讲解得让他完全明白,自己是需要花一些心思的,怎么把知识点连成系统,怎么把解题技巧讲得深入浅出。这样的讲解比自己的系统复习效果还要好呢!最起码自己容易遗漏的重点,会在同学的提问中不断得到加强。    
    一些教育专家发现,凡是学习成绩优秀的同学,80%以上与同学相处较好,而且都愿意主动去帮助别人。对此,考入名校的李向阳同学谈到了自己的体会,他的经验是:大胆与开放。他说:    
    与同学交往,首先要大胆。在这学习繁忙的阶段,与同学交心的机会也许会明显减少。当你们想找一个人说说心里话的时候,总会想到别人是否很忙,是否会耽误了别人的时间。其实交流是双方都需要的,而如果都怕影响了对方的学习,那就不太妙了。因此我建议你大胆地说出来!据我的经验,其结果往往是正中对方(一定是好朋友)心坎!对此我有一个观点:正是因为更忙了,才需要这些朋友间的交流;而不是因为更忙了,减少甚至放弃与人交流的机会。    
    与同学交往,心态要开放。有的同学,特别是学习不太突出、自认为不太受老师重视的同学,往往产生一种对“好同学”的嫉妒心理或者怀疑。向学习好的同学问问题时,如果这位同学刚好也不会而不能回答,那他就会认为这同学太小气,不肯将方法告诉别人。其实不论别人心里是怎么想的,你生一肚子气又有什么用呢?况且我在大学所见的各省市“精英”们往往都有一种开阔的胸怀,不肯告诉别人的极少。拿我自己的经历来说吧,我高中时候数学很突出,因此我的周围全部是班里面数学不是很理想的同学,每天我都要应付他们许多问题,但是我从来不会推辞,因为我觉得这是一种互惠,我在帮别人解答问题时自己也有许多收获,特别是他们有时候会找出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