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东方玉东来剑气满江湖 >

第5章

东方玉东来剑气满江湖-第5章

小说: 东方玉东来剑气满江湖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放下册子,麻木之感已逐渐由手腕延到肩头!
  一时无暇多想,只好按照书中所载方法,澄心静虑,把全身真气,缓缓运集到左腕。
  半个时辰,说来不长,但身中剧毒,生死未卜,想起自己接到大伯父噩耗,奔丧而来,
历尽艰险,九死一生之余,找到这里,原以为旷世奇遇,得到这位奇人遗留武功,此后可以
出人头地,不料书中有毒,仍然难免身死山腹岩穴之中。
  他越想越觉得心愿焦虑,半个时辰,简直度日如年!
  又过了一阵工手,许庭瑶忽然感觉肩头麻痹之感,已在逐渐消失,手腕也可以活动自如
了!
  心头大喜,知道自己已无大碍,这就缓缓睁开眼来,瞥见刚才放置身边的那册载有“各
大门派武学精华”的册子,冒着袅袅青烟,数十页纸张,正在逐渐焚化!
  这情形直瞧得许庭瑶大为惊凛,眼看一册集五派一帮武功精华的秘笈,无故着火,烧了
起来,心中深觉惋惜,但又沭于蓝衣人的许多怪异行动,更不敢去碰它一下。
  不大工夫,这册涂有剧毒,而又为武林难得一见的奇书,已悉数化为灰烬!
  许庭瑶缓缓站起身子,略一活动,发觉自己双手和没有中毒一般,连左臂也丝毫无异,
不由又惊又喜,暗想:“敢情书中剧毒,为时已久,毒性消失,自己又中得不多,所以一经
运功逼毒,就完全好了。”
  心中想着,再向那册业已化去的册子一瞧,只见最后一页,依然完好,但经烟薰之后,
纸上又露出许多字迹!这会,他不敢再用手去拿,低头一瞧,却又把许庭瑶惊出一身冷汗!
  原来这最后一页,上面写道:“汝不失为忠厚之人,此时始可正式列我门墙得我真传,
此书所涂仅为‘麻人草’并非剧毒,半个时辰之后,麻可自解,因书中杂有火硝,一经翻动
当自行化去。
  余为仇人所伤,藏骨于此,地虽隐僻,惟仍可能为彼发现,追踪寻来,其目的,当不外
谋夺师门之物,予故意作此危言耸听,谓书上涂有剧毒,来者如是敌人,必然心怀愤怒,以
碎予骸骨,作为报复,则此刻早巳横尸洞中矣。
  汝屡经奇险,终于安然无恙,即宅心忠厚,对余礼敬,可再就原地,掘地三尺,得予师
门秘笈真传,乌金箭一十三支,短剑一柄,悉以赠予。
  惟武学一道,世无速成之人,余所留秘笈,切忌携之出外,盖汝尚无能力足以自保,不
妨在洞中暂住,俟将书中所载,揣摩练熟,方可离去,届时务必先将秘笈毁去,切嘱切嘱,
箱中留有‘辟谷丹’百粒,可敷百日之用。”
  许庭瑶一口气读完纸上字迹,这才知道蓝衣人在洞中留下许多毒辣埋伏,原来是为了对
付他的仇人之用,他虽没说出如何中人暗算,但想来他寻到这所隐僻石窟之时,伤势定然不
轻,但他还能从容安排,这人生前功力之高,简直不可思议。
  他说的如果妄想动他骸骨,则此刻早已横尸洞中,想来定然另有厉害埋伏,只要触动骷
髅,就会发动。
  自己此刻才算是他的正式门人,再掘地三尺,还有一本秘笈,而且要自己在洞中练熟他
秘笈上的武功,才能离去!
  石窟旧路已断,又不知如何出去?但一想到这位蓝衣人行事神奇莫测,自己照他所说去
做,谅来不会再有差池。
  一念及此,心头顿时放宽了许多,这时就恭恭敬敬跪在地上,拜了几拜,一面默默祷告
道:“弟子得蒙师父垂恩,练成武功之后,决尽一己之能,行侠仗义,行道江湖,不负师门
之恩。”
  叩拜完毕,再次抽出短剑,又向下挖掘,这次泥土较坚,时时出现山石,越往下挖,自
然越为吃力。
  许庭瑶武功虽然已有根底,但也累出一身大汗!看看又快挖到三尺光景,似乎碰到一件
东西,这次,他有了经验,拨开泥土,果然又是一只铁盒。
  取出铁盒,然后把泥土山石,重新填好,回到原处坐下,打开盒盖,里面果然又有一本
薄薄的手抄本,上面写着“黔灵真传”四字,另外一个玉石葫芦,想来就是“辟谷丹”了。
  许庭瑶心知这本书上,不会再有古怪,这就取出书本,翻开首页,只见写着“司马长春
恭录”等字样,敢情是蓝衣人的名字了。
  前面所载是练功秘笈,和打暗器的心法,自己从小练功,当然也学过内功,但看了书本
上说的运气法门,和自己所学,有许多地方竟然大相迳庭,尤其打暗器的手法,奇妙狠辣,
简直闻所末闻!下去是十三式剑法,附有详细图解。最后一页上,却是一式身法,叫做“乘
隙蹈虚”,底下还有几行字,大意是说天下武学,不论练到如何精纯,百密一疏,难免都有
破绽,只是自己不易察觉而已!
  “乘隙蹈虚”,只是一式身法,但熟练之后,已可破解任何招式,游刃有余,所以那册
“各派武学精华”,当日搜集虽已非易事,毁去了也并不足借,何况那只是诱敌之计。
  许庭瑶看到这里,暗想:“自己这位师父,口气好大!”
  同时心中也暗暗地泛起怀疑,从这本“黔灵真传”的武功路数上看来,只怕并非正派武
学,但继而一想,武功那有什么正邪之分,自己练成之后,只要行得正也就是了。
  放下书本,又过去取起十三支乌金小箭,只觉入手甚沉,式样打造甚是精致,还有一只
鲨皮的箭套,可以套在腕上,随手取了一支,朝石上一刺,毫不用力,就刺入坚石之中,心
  头更是惊喜,原来它和短剑同样锐利,无坚不摧!
  这一阵折腾,石室之中,光线已逐渐暗了下来,可能已快是傍晚时分。
  许庭瑶因师父遗书上曾经说过,不准把秘笈携之外出,要自己把书上所载武学,全都学
会方可出去,自己死里逃生,心中一直挂念着二伯父和褚家妹子,追赶贼人,不知如何了?
  他们不见自己回去,可能正在四出找寻,但自己这千载难逢的奇遇,自然是不能轻易放
过,一时只好暂且放下。
  心头这一安静下来,顿觉腹中饥饿难耐,当下打开葫芦,倒出一粒“辟谷丹”,吞了下
去,口中觉得甚是干渴,暗想:这里如要找不到水喝,岂非活活渴死?
  目光转动,只是向四处打量,忽然发现石壁右侧转角之处,有一条狭斜石缝,壁上正有
一股涓涓细流,沿壁而下,不由大喜过望,连忙用手捧着喝了几口,精神顿觉一振。
  如今,饥渴的问题,总算都已解决了,剩下来的,只是自己能够把书上武功学会,就可
出去,虽然如何出去,还是一个难题,但也只好到时间再说。
  天色越来越暗,索性找了一处壁角,倒头便睡。
  从第二天起,许庭瑶一心一意照着秘笈所述心法,仔细参研起来,读到第三日上,秘笈
所载武功,已是完全不同的路子,但他从小武功已有根基,司马长春的细字注释,又是十分
详尽,自然一点就会。
  因为他急着想要出去,虽然照着秘笈一路地练下去,其实他只是每句句段,研究通了之
后,一面练习,一面默默背诵,把它念个滚瓜烂熟,再接着往下做去。
  那知练到第五日,却遇了大难关,秘笈中所载运功心法,虽有图形,但不是词句晦涩,
便是奇奥难解,任你如何解释,再也无法解释得通,只好囫圃吞枣般,把图文记熟,略过不
练。
  暗器手法,原是大同小异,书中所载,虽是奇妙,那也只是手法奇特,自己功力不到,
虽无法做到书上的要求,但也不算太难,许庭瑶练了四五天,各种式样都记熟了。
  接下去是十三式剑法,那是这册“黔灵真传”中唯一整套的武功,自己父亲虽以“判官
笔”山名,但自己学的却是长剑,剑法对自己可说正是所长,照式一练,初时还不觉什么,
练到后来,转折起伏,点刺削劈之间,总觉有什么不顺,出招的部位姿势,都没有错,一切
都按功诀指示,练了几次,总是不对!
  心中渐渐怀疑,自己也许资质太差,练不成上乘武功,也只好把口诀背熟,以后慢慢再
去磨琢。
  这就再练那式“乘隙蹈虚”,虽然只有一式,却化了几天功夫,还是不大对劲,不由暗
自感叹,自己虽有旷世奇遇,看来确实不成!
  这一段时间,晃眼已过了半个来月,许庭瑶业已把书上口诀,背得熟透熟透,但除了几
手打暗器的手法,功力虽差,还勉强有些心得,其余的武功,只是白费心力,一无所成。
  这天,许庭瑶决心离开这座石室了,师父为了怕秘笈落入敌人手中,要自己在离去前焚
毁,自己虽没练成武功,但总算把秘笈读熟,这就恭恭敬敬向司马长春遗体,叩了几个头,
然后打起火种,把秘笈焚化。
  一会工夫,这册“黔灵真传”,已在熊熊火光中,渐渐烧尽,但烧到最后一面,突然起
了一阵嗤嗤异响,火光骤熄!
  许庭瑶心中一惊,只当又有什么古怪,正待放手,瞥见从纸灰中落下一张薄薄棉纸,不
知浸过何种药物,居然在火烧之后,丝毫不损,纸上却密密麻麻写着许多小字,却又是一页
武功图诀。许庭瑶仔细瞧了一遍,再和秘笈中许多不解之处互相参照,立觉全部贯通!
  最后纸上还写着练好武功,可由壁后夹缝直上,再沿壁而下等语。尤其是那式“乘隙蹈
虚”,共有两式,另一式叫做“瞻前忽后”,前者是攻敌身法,后者却属攻敌于趋避之中,
更是神妙。
  心中不禁大喜,暗想难怪师父要自己离去以前,焚化此书,如果自己不遵照他的遗嘱行
事,不但学到的只是一些皮毛,而且还不知如何能出此洞。
  于是又留了下来,把书中所载武功,从头温习了两天,虽然这短短时间,说不上什么火
候,也总算全学会了。
  许庭瑶满心欢喜,在师父面前,把那页烧不着的武功图诀,用手撕碎,收拾妥当,拜过
师父,就朝壁后夹缝走去。
  这条夹缝,里面甚是黝黑,他除了口渴时,接些水喝,从没进去瞧过。
  这夹缝入口,又斜又狭,侧着身子,还须吸气缩腹,才能勉强挤入,连头也只好贴着石
壁,丝毫不能转动,只觉脚下好像渐渐朝上。
  这样走了约莫顿饭光景,抬眼已可隐约看到光亮,石缝也逐渐宽阔了些,地势还是一路
向上,又走了二三十步,前面已到尽头,左边石壁约在一人高处,果然有一个面盆大小的石
洞,宛如窗口一般,抬头望去,外面白蒙蒙地,好像还有细微雨丝,从洞口飘洒进来。
  “这准是出口了!”许庭瑶大喜过望,双手攀住洞口,身形踪起,探头朝外瞧去!这一
瞧,但觉一阵目眩心惊,心中大是作难!
  原来洞外一片云气,最多也只能瞧清一丈光景,敢情这个洞口,是在百丈削壁之间,上
不见天,下不着地,不知究有多高?石壁上寸草不生,光滑如镜,别说自己,就是武功最高
的人,只怕也无法下得去!
  许庭瑶弓着身子,瞧了一阵,更是想不出如何“沿壁而下”?
  但他目前对这位师父,早已佩服得五体投地,相信师父对任何一点细节,似乎都预有安
排,那么他指示自己“沿壁而下”,也绝不会错,那么该如何下去呢……
  他双手一松,身子落到地上!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