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 2008年合订本-第45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做一辈子的好人
马鞍山的哥的义举深深打动了南京城里的同行。
南京的爱心车队“巾帼车队”队长张国华得知消息后,立刻与电台主持人联系,在确定会合地点后,带领3名队员赶往宁马高速南京出口迎接。
“从来也没开过这么快的车,120公里的时速!人命关天,一点不敢松懈!”
从马鞍山到南京,全程50多公里的路程,黄辉只用了20多分钟。12时30分,黄辉驾驶的富康出租车一下高速路口,就听到张国华对着他们大喊:“黄师傅,你们辛苦了,为了不耽误时间,请跟在我们后面走!警方为您到市区已经开辟‘生命绿色通道’!”
接着,张国华立刻带领5辆出租车向市区驶去。
等到了集庆门附近,马路上的警察已经封锁道路,早已守候在此的雨花台110警车警灯闪烁。带领他们向新街口方向呼啸疾驰,在几分钟内将黄辉送上了新街口献血车。
至此,为了帮助黄辉尽快赶到南京市区,电台、车队、交警完成了动人心魄的生命接力,两地一个小时的车程,只用了半小时就顺利到达。
医生对黄辉检查后开始抽血。
“医生,请你们务必多抽一点,我身体棒,救人要紧!”这已经是黄辉第三次无偿献血了,当针头抽出300毫升鲜血时,40多岁的黄辉仍要求医生再多抽一点。医生婉言拒绝了:“300毫升献血已经是高量,人体不能一次性失血过多,否则会影响健康,非常感谢!”
13时整,300毫升RH阴性O型血在南京交警二大队警车的开道下,沿着长江路、珠江路、北京东路,快速开向江苏省血液中心。经过严格的血液质量安全检测后,17时,连同两名南京市民捐献的600毫升RH阴性O型血一起上了送血车。在警车的开道下,风驰电掣地赶往江苏省人民医院。
17时15分,900毫升稀有血抵达江苏省人民医院ICU重症监护室。此时,沃美玲年轻的生命已经到了极限,体内的各个器官都出现衰竭,当血液缓缓输进她的体内,生命得到滋润,奇迹出现了,原本躺在床上一动不动的沃美玲,胳膊突然颤动了一下,接着嘴唇、双手、双脚也有了反应,令医护人员欣喜万分。
18时20分,心跳监视器上显示,病人心跳从原来的每分钟120次降为104次,血压也开始慢慢上升,身体各项机能都在好转!20分钟后,前后昏迷了60小时的沃美玲,在无数颗爱心的召唤下,终于苏醒过来了!
患者的丈夫欣喜若狂,泪水盈眶。当他向医生询问救命恩人时,曹主任告诉他:“马鞍山的献血人早走了!”
“我都不知道恩人的姓名和联系方式,这个世上还是好人多啊……”
原来,黄辉献完血后,悄无声息地离开了南京。在归途中,黄辉感觉身体疲惫浑身直淌虚汗,车子一直由朋友驾驶。当天吃过晚饭休息时,电台的主持人兴冲冲地打来电话告诉黄辉:“病人已经脱离危险,家属正在找你想当面致谢呢!”黄辉欣慰地说:“没啥,换了别人都会这样做的,救了一个人,我的心里也很踏实啊。”
之后,沃美玲依然在ICU里接受治疗。陆续有南京市民献血,累计汇集了6400毫升“熊猫血”,用于沃美玲康复治疗。
8月17日,沃美玲病情稳定,转到普通医院。9月1日,沃美玲手术创伤痊愈,可以下床走路了。得知无数陌生人为了挽救自己而做出的努力,她非常感动。
这对小夫妇说:“我们要做一辈子的好人,尽量多做好事善事,报答这些恩人!”
(李敏摘自《中国青年》2007年第19期)
一条路
狴月
这是个古朴的小山村,错落有致的田舍掩映在苍翠的林木之中。出村有一条路,长约10里通邻村。这是古时的官道,南50里通洛阳,北30里抵黄河,是连接黄河南北两岸的唯一通道,60多个村庄的5万多村民都需要走这条小路。
60年前,这条路是条繁盛的“罗马大道”,拉水的牛车、赶路的商人、推独轮车的苦力都走这条路。新中国成立后黄河公路大桥建了起来,从孟津到洛阳也修了条公路。但这条隐藏在山间的土路,仍是“穷人”的必走之路,也是通往洛阳和黄河北最近的路,而走公路要绕十几里,坐车还是要花钱的。
这条羊肠小道,弯弯曲曲,路面不到1米宽,路两边杂草丛生,整条路被丘陵环绕,村头路的一端是50米长的陡坡。
1949年,村里有了各种热闹时,60岁的老人许三默默地为自己选了一件事:修路。这条“官道”,也历经了战争创伤,人走得蹦着走。他想,新中国成立了,这条路就得修好。他每天都推辆独轮车,上面放着馒头铁锨和铁锤钢钎,从村头修起,缺的补上,陷的填上,挖好水沟栽上树,再一步一步地铺石条垫石子。他不要人帮忙,说这条路他包了,保证一天比一天好走,别的人就去忙别的事吧,能解放不容易,好日子要大家一起努力。后来村长要给他工分,他不要,他说啥事都要报酬,还叫啥新社会!饿死人的那3年,他还是天天修路,谁也劝不住,6次饿倒在路上,家人全给他跪下了。说你就停停吧,天都不让人活了,一条路能咋?他缓过劲来就吼:“修路就是敬天!谁说天不让人活了?”就在第一场大雨降临的那天,74岁的许三在挖渠排水时,突然从陡坡上滚了下去,摔断了腿,第三天去世。
许三下葬后的第二天,65岁的老人许来来到许三家里,对着许三的遗像说了句:“老哥,我接你的班来了!”说完出屋,推了许三的独轮车就走,修路。
许来是个乐观的老人,也很倔。他天天修路,路边还放着一个收音机。老人一边修路一边听着收音机,高兴的时候,还会喊上两嗓子。家里人都很生气,因为,他连最忙的时候也不帮家里了,修路成了专职。他也气,不回家吃饭。家里人还得送饭给他,不笑着给他,他还不吃。后来村里各家都不断地给他家送点儿东西,家里人觉出了人心的温暖,有时还跑去帮老人干。“文革”时,村里天天斗人,家人劝他别再修了,社会都乱成啥了,修不出啥功果!许来吼:“地乱天不乱!我为的是儿孙后代!”
1978年,80岁的许来老人就在路边坐着走了,笑着,身边的小收音机还欢唱着。
这次的接班更干脆,就在人们抬许来的尸体回村时,62岁的老人许运民推了那独轮车回家了。第二天早上,修路的老人就是许运民了。
许运民老人一直在外地工作,退休后回到老家。他在家里是一家之主,家里倒没人敢说什么,但他干农活少,修路这事儿对他来说就是最苦的了。前两位老人已做出了规矩,不让人帮忙,他也不能让人帮忙。补路、挖渠、铺石,如果碰到大暴雨,路面就会冲出几米深的沟,有时一条沟就得填几天;把所有的沟都填满后,再用铁锨使劲拍拍,把土夯实;最后,还要挖一条排水渠,将路面上的水排出去,先通修一遍让人走,回头再一步接一步铺石头。
时代不同了,阻力更大了。村里有人在城里发财了,人都变得呱呱鸡上南坡——咯咕咯(各顾各)了,义务修路就成了奇怪之事。许运民的家一直发不起来,老妻弱子死守田园,地里的萝卜长不粗发不大,他算是家里唯一一个能干点儿来钱营生的人了。儿子怄气,妻子跪求,他吼:“我是路老三,大哥二哥能修到死,我也能!”2000年,各家自愿,村长出面,将5万元送到许运民家,说此路大家走,大家帮不上人场就帮个钱场!许运民一下子就火了:“我家没饿死人!这条路只能是穷人走的小道,穿山过沟没啥开发余地,要钱干啥?拿走!”
不久,84岁的许运民老人也走了。
这回接班的是70岁的老人陈光。他推那辆独轮车时一句话也没说,低着头推了就走,好像怕人笑话似的。村里人都默默地看着他,不少人都流泪了。他是村里最穷的一个老人,和孙女相依为命,孙女在外打工,他身体不好,在家闲着。如今,修路好像少了许多理由,不是过去那种做好事人人理解的年代了。再说,富了的人家都不走这条路了,自家有车,绕一绕走大路也很好的。这条路只有穷人走,起早赶集卖个鸡蛋呀什么的,省几元车票钱罢了。但有人走就得修。
陈光和三位老哥的心是一样的:先保证这条路天天能走,再一步一步地铺石头,10里路也就快铺好了,然后还要铺别村辖区的路,一直铺进城里,穷人的日子就会好过一点儿,至少可以骑带筐的自行车进城做小买卖了。80里路,再有个二三百年也就铺通了!
现在,陈光已修路6年了。村里的景况和他想的一样,富的更富了,穷的还穷着。路不能不修,后面接班修路的村人已排上了队,56岁的许万全、51岁的许根发、42岁的张全义、35岁的王帆……已“挂号”38名。
这是一个无法张扬的故事,这是一条并无巨大前景的小路,这是一种心照不宣的心灵约定。4个老人,也许还有二三百年中的几十个老人,他们铺的不是一条小路,而是一种经福历劫都执著不改的善良与坚韧,一种支撑世道人心永不颠覆的根与柱,一条从天堂通往天堂的为人之道!
(小宝贝摘自《现代周刊》)
嫁给有钱人的秘方
王悦编译
一个年轻漂亮的美国女孩在美国一家大型网站论坛金融版上发表了这样一个问题帖:我怎样才能嫁给有钱人?
“我下面要说的都是心里话。本人25岁,非常漂亮——是那种让人惊艳的漂亮,谈吐文雅,有品位,想嫁给年薪50万美元的人。你也许会说我贪心,但在纽约年薪100万才算是中产,本人的要求其实不高。
“这个版上有没有年薪超过50万的人?你们都结婚了吗?我想请教各位一个问题——怎样才能嫁给你们这样的有钱人?我约会过的人中,最有钱的年薪25万,这似乎是我的上限。要住进纽约中心公园以西的高尚住宅区,年薪25万远远不够。我是来诚心诚意请教的。有几个具体的问题:一、有钱的单身汉一般都在哪里消磨时光(请列出酒吧、饭店、健身房的名字和详细地址)?二、我应该把目标定在哪个年龄段?三、为什么有些富豪的妻子看起来相貌平平?我见过有些女孩,长相毫无吸引人的地方,但她们却能嫁入豪门。而单身酒吧里那些迷死人的美女却运气不佳。四、你们怎么决定谁能做妻子,谁只能做女朋友(我现在的目标是结婚)?”
——波尔斯女士
下面是一个华尔街金融家的回帖:
“亲爱的波尔斯:我怀着极大的兴趣看完了贵帖,相信不少女士也有跟你类似的疑问。让我以一个投资专家的身份,对你的处境做一分析。我年薪超过50万,所以请相信我并不是在浪费大家的时间。
“从生意人的角度来看,跟你结婚是个糟糕的经营决策,道理再明白不过,请听我解释。抛开细枝末节,你所说的其实是一笔简单的‘财’‘貌’交易:甲方提供迷人的外表,乙方出钱,公平交易,童叟无欺。但是,这里有个致命的问题,你的美貌会消逝,但我的钱却不会无缘无故减少。事实上,我的收入很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