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中医古典电子书 > 551-随息居重订霍乱论 >

第4章

551-随息居重订霍乱论-第4章

小说: 551-随息居重订霍乱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寒热而治霍乱者,犹之弃其土地,民众而讲战守也,故列病情第一。 

卷上治法篇第二
伐毛
属性:霍乱及痧胀疫疠诸恶证,初起,即解散其发,细看。如有赤色者,急拔去之。再脱其衣 
,细看胸背,如有长毛数茎,必尽拔之。 
(热毒深入营分,发为血之余,毒焰上炎,故见赤色。甚至硬如骏鬣,余尝目击之 
。宗侄承烈绍武。) 

卷上治法篇第二
取嚏
属性:霍乱诸痧,皆由正气为邪气所阻。故浊气不能呼出,清气不能吸入,而气乱于中 
,遂成闭塞之证。浊气最热,泰西人谓之炭气,炭气不出,人即昏闷而死。然呼出肺主之, 
肺 
开窍于鼻,用皂角末或通关散。或痧药吹入鼻中,取嚏以通气道,则邪气外泄,浊气可出, 
病自松也。 

卷上治法篇第二
刮法
属性:取嚏,不论有无,随继以刮。有嚏者,肺气虽开,恐营卫气机尚痹。当刮以宣之。无嚏者 
,肺既不开,尤 
必刮松卫气,使已入营分之邪,时以外泄,而病可松也。故肩、颈、脊、背、胸、前胁肋、 
两肋、臂、两膝湾等处,皆 
宜用绵纱线,或苎麻绳,或青线,或瓷碗口。蘸菜油自上 
向下刮之,以红紫色绽方止。项下及大小腹软肉处,以食盐研细,用手擦之。或以指蘸清水 
撮之。景岳云∶凡毒深病急者,非刮背不可。以五脏之系,咸附于背也。或以盐擦背亦可 
。 

卷上治法篇第二
淬法
属性:营卫之气,为邪气所阻而不流通,则手足厥冷而腹痛,身有红点而隐约,此名斑痧,亦曰 
番痧。俗以其厥冷,谓之阴痧者谬也。宜以灯心微蘸油,点火淬之。以灯火近肉即提起, 
有声,病即松。 

卷上治法篇第二
刺法
属性:《玉衡》曰∶东南卑湿,利用砭,以针刺放毒血,即用砭之道也。凡霍乱痧胀,邪 
已入营,必刺出毒血。俾邪得外泄,然后据证用药,可以望生。 
第一宜刺少商穴。刺时,扶病患坐直,男左女右,用力将其手臂从上捋下,捋其恶血聚于指 
头 
手并刺。若神昏不醒,刮刺不松者,为邪入心包络。获撑开病患之口,看舌底有黑筋三股,男 
左女右,用竹箸嵌瓷锋,刺出恶血一点。两臂湾,名曲池穴。两膝湾,名委中穴。以手蘸温 
水拍之,露出青筋红筋。若肌肤白皙者,则露紫筋,皆痧筋也。并用银针刺出紫黑毒血。其腿上大筋不可 
刺,刺亦无毒血,反令人心烦。腿两边硬筋上筋不可刺,刺之恐令人筋吊。案谈往云∶崇祯 
十六年,有疙瘩瘟、羊毛瘟等疫,呼病即亡,不留片刻,八九两月,死者数百万。十月间, 
有闽人晓解病由,看膝湾后有筋突起,紫者无救,红则速刺出血可活。至霜雪渐繁,势始渐 
杀。余谓此疫虽奇,杀人即速且多,然无非暑热毒瓦斯深入于络耳。故轻者刺之可活,而霜雪繁 
,病自衰也。考嘉兴王肱枕《蚓庵琐语》,及桐乡陈松涛《灾荒记事》,皆云∶崇祯十四年 
大旱,十五十六经年亢旱,通国奇荒,疫疠大作。合三书而观之,其为暑燥热毒之邪,深入营分无 
疑矣。故委中之筋已突起,不待拍之而始露。详载之,以为留心民命者告。 
《玉衡》又云∶一应刺法,不过针锋微微入肉,不必深入。又以诸穴非亲见不明白,故不具 
载。而 
不 
。据云∶痧证头晕者,刺素 。穴在鼻柱上端准头,针入一寸。 
头痛者,刺风府。穴在项后入发际一寸,大筋内宛宛中,针入一寸。 
偏痛者,刺风池。穴在耳后颞 后,脑空下,发际陷中,针入一寸。 
腹痛而吐者,刺上脘。穴在脐上五寸,针入一寸。 
腹痛而泻者,刺下脘。穴在脐上二寸,针入一寸。 
腹痛而欲吐不吐,欲泻不泻者,刺中脘。穴在脐上四寸,针入一寸即愈。 
以上三穴,须用手竭力提起其皮而刺(切记),以上六穴,并不出血。 
手螈者,刺少商。穴在手次指内侧,去爪甲如韭叶,出血立已。 
足吊者,刺厉兑。穴在足次趾之端,去爪甲如韭叶,出血立已。 
刺承筋。穴在胫后足跟上七寸,出血立已。 
刺承山。穴在腿肚下分肉间,出血立已。但 
牙关紧闭者,刺人迎。穴在结喉两旁一寸五分,大动脉应手处,刺之立开。 
按张叟刺法,必有所授。荣棠得其传,故针痧极神。且荣棠之为人也,好善而率直,非牟利妄语 
者流,故余甚信之。尝刊入业书,今备录此篇,以便穷乡僻壤,皆可按证而施治也。又《转 
筋证治》云∶凡心口腰脊肾俞穴等处,切勿误听愚人妄施针刺,亲见一人因心口一针,立时 

卷上治法篇第二
拓洗
属性:生大蒜,杵烂,贴两足心。 
吴茱萸一两,研末,盐卤和,涂两足心。 
辣蓼草八两,杵烂,木瓜四两,老酒二斤,加水煎,乘热揩熨患处及手足遍身。辣蓼草乃水 
之别一种,叶狭小而光,两面皆绿梗,微赤有节,其味甚辛。合六神曲及造酒曲皆用之 
。鸡生虱,但以此草置鸡栖内即愈。 
盐卤顿热淋洗,并以手蘸。摩擦其患处(如无盐卤,作极咸盐汤可代也)。案 
,永无足疾。 
若路途患此倒地者,但以病患两脚浸溺桶中,亦妙。绵絮浸酒中,煎滚。取出,乘热裹患处。或 
以烧酒摩擦其患处,以软散为度,烧酒内入斑蝥末,力更胜也。 
脚不冷者,但以盐研细擦之。 
水煎青布拓脚膝,冷即易之。 
柏叶,杵烂裹之,并煎汤淋洗。 

卷上治法篇第二
熨灸
属性:主霍乱转筋,干霍乱之属寒者。 
炒盐,一包,熨其心腹,令气透,又以一包熨其背,待手足暖。再服神香散一钱。寒重者, 
再服(方见四篇)。或以吴茱萸,食盐各数两炒热,包熨脐下亦妙。或以芥子 
胡椒七粒,以布包之,嚼碎,纳脐中,用膏药封之,再以热手按之。盖被卧少顷,腹中热, 
有 
上盖蒜片,艾灸二七壮。危甚者,再灸脐两旁各开二寸之天枢二穴,脐上四寸中脘一穴,脐下 
寸半气海一穴。 
《外台》法∶以手挽所患脚大拇趾,当脚心急筋上,灸七壮。 
喻氏法∶凡卒中阴寒,厥逆吐泻,色清气冷,凛冽无汗者。用葱一大握,以带束紧,切去两 
头,留白寸许。以一面熨热安脐上;用熨斗盛炭火,熨葱上面。俾热气从脐入腹。甚者,连 
熨二三饼。又甚者,再用艾炷灸关元、气海各二三十壮。若腠理素疏,阴盛逼阳而多汗者,用附子 
、 
可灸。必阳虚气弱者,始可用灸。今喻氏复辨阳虚者,固宜用灸。若阳虚至于外越者,岂容再灸? 
是亦发人所未发,可补长沙之未及矣。世之不别阴阳,而妄施灼灸以伤人者,岂特霍乱为然 
乎?吁可叹已!又案∶凡腹虽痛极,而喜得温。按,唇口刮白者,乃内虚阴寒之病。宜用火灸, 
切忌针刺。若四肢虽冷而苦渴苔腻,腹痛虽甚而睛赤唇红,或烦躁喜凉者,乃热郁气闭之证 
。急宜刺血,切忌火攻。设不辨明而误用之,祸皆反掌。 

卷上治法篇第二
侦探
属性:生黄豆,细嚼,不腥者痧也。既可试病,亦解痧毒,生芋亦可。 
大赤雄鸡一只,放病患腹上,以鸡口朝其面,鸡即伏而不动。痛止,鸡自跳下。亦治尸厥中 
神清而嚼姜,不辣者,真寒证也。 

卷上治法篇第二
策应
属性:新汲井水,百沸天泉,各半和服,名阴阳水。《濒湖》曰∶上焦主纳,中焦腐 
化,下焦主出。三焦通利,阴阳调和,升降周流,则脏腑畅达。一失其道,二气淆乱,浊阴不降, 
清阳不升,故发为霍乱吐利之病。饮此即定者,分其阴阳,使得其平也。案∶汲井泉以上升 
,天雨水而下降,故汲者宜新,而降者宜熟也。以之煎疟疾药。盖取分解寒热之邪,而和其阴 
东壁土煎汁饮。(《圣济》) 
锅底墨煤、灶突上墨煤(各五分)百沸汤急搅数千下,以碗覆之,通口服一二口。 
生扁豆(研末)入醋少许,新汲水和服。(《普济》) 
丝瓜络(一斤)白霜梅肉(一钱并核中仁用),共研烂, 
梨树枝 煎汁服。(《圣惠》) 
海桐皮 煎汁饮。(《圣济》) 
路旁破草鞋,(去两头,洗三四次,)水煎服。(《事海文山》) 
生藕 捣汁饮。(《圣惠》) 
陈仓米煮清汤,稍稍饮之,治霍乱大渴。(《永类钤方》) 
冬瓜 水煮清汤,俟凉饮之,(半痴。)案∶陈仓米,虽云清热止渴,惟霍乱已止者,服之为宜。 
邪势方张,吐下未平之际,尚嫌其守。冬瓜,甘淡微凉,极清暑湿。无论病前、病后,用以 
代饮,妙不可言。即温、湿、暑、疫、泻、痢诸病,皆可用也。 
芦根、麦冬,水煎服。(《千金》)案∶单用芦根煎饮,亦止烦渴,或与竹叶同煎,更佳。 
梨肉 煮汤服,渴甚,捣汁饮。(梦隐) 
莱菔 煮汤服,或生嚼咽汁,吐去渣。(梦隐) 
生绿豆急火煎清汤,凉服。(梦隐) 
枇杷叶(刷去毛) 浓煎,徐饮。此方不但解霍乱之渴也,若深冬采之,刷毛洗净切碎,净锅炒 
干,瓷缸密收,常以代茗,可杜暑湿时疫,及噎利诸病。(梦隐) 
以下治霍乱转筋。 
雄鸡矢白 腊月收之,为末,水和温服。(《金匮》) 
地浆(掘干净地作坎,深三尺,以新汲井水沃入搅之,少顷取清者)饮三五杯。(《千金》)案∶ 
谦甫云∶霍乱乃暑热内伤,七神迷乱所致。阴气静则神藏,躁则消亡,非至阴之气不愈。 
坤为地,属阴,土曰静顺,地浆作于阴地坎中,为阴中之阴,能泻阳中之阳也。愚谓得罗氏此 
言,治霍乱,已思过半矣。蒋式玉称其勤求古训,洵不诬也。 
新汲井水 徐徐冷冻饮料之,外以一盆盛水浸两足,忌食热物。(《救急良方》)案∶果系暑热炽盛, 
扁豆叶一握捣绞汁一碗,饮。(《广笔记》) 
桑叶一握煎汁服。(《圣惠》) 
木瓜一两水煎服。余汤浸青布,裹其腓。本方加桑叶七片尤良。(《圣惠》) 
龙脑薄荷 煎汤饮。(《圣惠》)案∶有汗者,此方勿服。 
青钱(四十九枚) 木瓜(一两) 乌梅(炒,五个) 水二盏煎,分温服。(《圣济》)案∶此方专治风木 
行脾之证。时行重感,非所宜也。 
盐梅 煎汤,细细饮。(《如宜方》)案∶方义与上同。 
垂死者,用败蒲席一握(切),浆水一盏,煎服。(《圣惠》) 
原蚕沙(一两)阴阳水煎,澄清、温服。(梦隐)案∶蚕沙乃桑叶所化。夫桑叶主息风化湿, 
故《圣惠》方以之治霍乱转筋也。既经蚕食,蚕亦主胜风去湿。且蚕僵而不腐,得清气于造物者独 
纯。故其矢不臭、不变色,殆桑从蚕化,虽走浊道而清气独全。《金匮》以鸡矢治霍乱转筋者 
,鸡,属巽,虽不溺而矢独干,亦取其胜风湿,以领浊气下趋也。蚕沙,既引浊下趋,又能化浊使之 
归清,性较鸡矢更优。故余用以为霍乱转筋之主药,颇奏肤功。嗣见治痧飞龙夺命丹,用人中 
白一味,领诸药迅扫浊邪,下趋阴窍,较他方之藉硝以达下者,更 
觉贴切。故奏效尤捷。制方 
无溺者,西瓜绞汁饮。(梦隐) 
(凡阳气遏抑在内,虽热证亦无汗,西瓜汁当慎用。此特标汗频二字,最确当。谢 
渴而气机不舒者,金银花、蒲公英、丝瓜叶、丝瓜,并可捣汁服,或用干者,煎 
渴而肤有赤色者,益母草,或紫花地丁,捣汁饮。或以干者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