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崛起-俄罗斯-第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它是俄罗斯和彼得一世的荣耀。
它是彼得改革的目标,也是开放的最高物质形态,更是俄国强盛的标志。
此时,东方的另一位大帝——中国的康熙皇帝在废止禁海令32年之后,又重新下达禁海令。一度开启的大门,被重新关上,直到200多年后被欧洲战舰上的大炮轰开。
开明专制
克里姆林宫圣母升天大教堂,是历代沙皇加冕的地方。
彼得大帝死后,在短短37年内,俄国先后有6位沙皇在这里戴上象征权力的皇冠。其间沙皇频换,宫廷政治斗争激烈,政局不稳,经济滑坡。几位沙皇不仅少有建树,有的还开起了改革的倒车。
将国家的发展寄托在某一个个人身上,而不是形成制度保障,这是俄国出现倒退的原因。国家的道路取决于君主的个人意志,这是俄国发展过程中始终潜在的问题。一旦君主不是个“明君”,国家命运就出现危机。
但是,此时俄国的发展仍然在依靠君主的个人力量。
正如别林斯基后来描述说:“人民中那些曾为改革付出巨大牺牲的精英们已因参与改革而备受打击,从前野蛮时代的复辟使他们胆颤心惊。俄罗斯好像早就预感到了这一黑暗年代的出现,那时它不得不在彼得开创的大路上踟蹰不前;它仿佛感觉到,在地平线上与叶卡捷琳娜女皇一道重又升起的灿烂的太阳将长久地照耀着它,从此不再遗弃它……”
1、叶卡捷琳娜皇后在某种程度是俄国的救星,也是欧洲的救星。
1762年,又一位女皇在圣母升天大教堂戴上了皇冠,彼得的改革终于有了忠实的继承者,俄国再次回到发展的轨道上来。这位女皇被称为叶卡捷琳娜二世。
她是德国人,却成为俄国历史上第二个被拥戴为“大帝”的人。
她踏着丈夫的尸体走上宝座,却成为彼得大帝的真正继承者。
她两手空空来到俄国,却使俄国版图扩大了63万平方公里。
1744年,一位年仅14岁的普鲁士少女仅仅带着几件随身衣服出现在俄国宫廷。她叫索菲娅·奥古斯特,出身于普鲁士什切青的一个小公爵家庭,她是作为俄国王储夫人的候选人来到俄国宫廷的。
但是没人想到,就是这么一个事件改变了俄国的历史和这个少女的命运。
索菲娅曾受过良好的欧式教育,并随母亲游历欧洲,拜访各国宫廷,见多识广,娴于礼仪和宫廷斗争。索菲娅从众多候选人中脱颖而出,成为17岁王储的妻子。
很快,索菲娅就得到了许多俄国人的好感。她改了个俄国名字——叶卡捷琳娜,她努力学习俄语,还改信了东正教,不久她就能用标准的俄语虔诚地朗诵东正教的经文,在场的大主教和教徒们听后十分感动,并流下泪来,因为人们知道这个小女孩是怎样学习的。
叶卡捷琳娜半夜经常半夜起床复习俄语老师布置的功课,为了避免被睡魔打搅,她不穿外套,赤足在地上行走,她曾因此受凉,生命垂危。这种不惜生命学习俄语的传奇故事传布出去之后,叶卡捷琳娜赢得了宗教界、政界以及普通民众尊敬。伊丽莎白一世女皇对此也大加赞赏,亲自照料叶卡捷琳娜,送给她钻石项链、金耳环和贵重衣物。
这位14岁少女如此坚定的行动动机何在?叶卡捷琳娜后来回忆说:“我的心里并没有什么好兆头,支撑着我的只是功名心。在我的内心深处老是隐藏着一种东西,使我坚决相信,凭我的主动精神,我可以成为俄国女皇。”
此话虽有夸大之嫌,但这位少女在堂皇而富丽的俄国宫廷、辽阔而深沉的俄国大地无疑感受到了权力的力量,她所说的功名心,也就是野心在滋长,她知道要想长久呆在俄国,并对俄国发挥影响,那么自己首先得变成一个俄国人,在这一点,她获得了极大的成功。
与她相反,从小在德国长大的彼得非常崇拜普鲁士军事制度与德国文化,对俄国却毫无感情,他到死也说不了几句俄语,甚至认为俄国是个讨厌的国家。
同时,彼得也不喜欢自己的妻子,总是把她抛在一边,甚至在新婚之夜,他无视妻子的存在,兴致勃勃地在婚床上玩他的玩偶士兵。后来,他又耽于享乐,甚至公然把情妇带回家。
叶卡捷琳娜生活在危机四伏之中,面对随时会被废掉、杀死的命运,她非常痛苦,在写给母亲的信中说:“我无时没有书本,无处没有痛苦,但永远没有快乐。”
面对生死存亡,她只有一种选择,那就是隐忍待时,一面刻苦读书学习如何治国之术,一面组建自己的班底,在政界和军队中扶植拉拢亲信,并将情夫们都安排到重要部门。
而在对俄罗斯文化的学习中,叶卡捷琳娜发现俄罗斯的总体思想文化水平低于西欧,她逐渐产生了一个信念,一旦可以对俄罗斯施加影响,她的国家(俄国)必须像彼得大帝一样向西方学习,缩短俄国与欧洲的差距,使俄国获得与它国土相匹配的地位。
1762年伊丽莎白女皇去世,彼得三世继位,在居丧期间,他不穿丧服,频繁组织宴会,通宵达旦地作乐,这引起俄国人的极大反感。而此时的叶卡捷琳娜却穿着丧服,在女皇灵前不断地祈祷、哭泣,她在民心中再得一分。
彼得三世对此毫不在意,他凭着自己的好恶随意处置国事,他命令在与普鲁士作战中节节胜利的俄军停下来,退出所占的普鲁士土地,与普鲁士国王腓特烈二世签订和约,因为他是腓特烈二世的崇拜者,他甚至准备“亲自率领一部分军队,听从腓特烈二世的指挥”。令军界对此一片哗然, 许多传统盟国也对彼得三世极为不满。
在国内,彼得三世打算让俄罗斯人改信路德教,放弃东正教信仰,宣布东正教教徒为异教徒,没收东正教会的财产,一时人人自危。
法国使节麦尔希伯爵在一封信中说:“宫廷革命将是俄国的幸福,特别是它的盟国的幸福。叶卡捷琳娜皇后在某种程度是俄国的救星,也是欧洲的救星。”
1762年7月8日夜,在近卫军的拥戴下,叶卡捷琳娜二世发动宫廷政变。士兵们簇拥在新女皇叶卡捷琳娜周围并且冲上前吻她的手、她的脚和衣服下摆。女皇置身于欢乐的喧嚣中。许多俄国人高呼“叶卡捷琳娜!我们的母亲叶卡捷琳娜”。
宫廷显贵、各国公使、神父争先恐后地欢迎他们的新女皇。 7月18日,叶卡捷琳娜二世在枢密院正式宣布就任俄国沙皇,就在同一天,传来了彼得三世暴死的消息。据说:当一些人按照俄国风俗亲吻彼得的遗体时,这些人的嘴唇却奇怪地肿了起来。
普鲁士国王腓特烈二世评论说:“彼得就像被打发上床睡觉的孩子一样,轻易地让人家把他赶下了皇位。”
2、贵族女皇
踏上皇位的叶卡捷琳娜没在胜利中喜悦多久,就不得不面对当时俄国的恶劣状况,据她后来在回忆录中说:
驻在国外的主力部队长达八个月都没有领到饷银了,陆军一片混乱,海军舰队被遗弃;预算赤字高达1700万卢布,更要命的是居然无人知道国库的收入情况;国内枉法、贪污、舞弊盛行,一方面司法可以买卖,另一方面不管是弥天大罪还是小小过失都要受到严刑拷打,人民怨声载道;约20万属于厂矿和寺院的农奴揭竿而起,暴动此起彼伏,形势严峻。
整个官僚机构的运行效率低下,有一次,叶卡捷琳娜派一名近卫军军官到莫斯科查一起受贿案。为此,这位军官需要有一个通行证。于是,这位身负女皇重任的军官为了取得一张通行证,不得不从一个办公室跑到另一个办公室,浪费了整整三天时间。而此时莫斯科那几个贪脏枉法的官员拥有了消灭一切罪证的时间。
但这位甫登帝位的女皇对此毫不畏惧,她一登基,就显示出彼得式的勤政。她废寝忘食,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要处理的文件有时摆满9张大桌,由4个秘书轮流念,由她独自决断。据米尼赫元帅说,她登上皇位以后,每昼夜工作15小时。诗人杰尔查文赞美她是“永远站在岗位上的……哨兵”。
女皇将雷厉风行的作风带入俄罗斯的行政系统,她刚开始执政就发现,在研究国家最复杂问题的参政院,居然连一张地图都没有,因此一些边远城市的命运,是在不知底细的情况下决定的。参政官们有时甚至不知道这些城市到底在哪,是在白海边,还是在黑海边。叶卡特林娜立即自掏腰包,写信给科学院,要他们买一张价值五卢布的地图。
女皇登基后,首先解决的是迫在眉睫的经济问题。她采用西方国家的经济政策,大力推
动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
叶卡捷琳娜年代,对外开放战略正是她成功扭转俄国颓势的关键。
面对前几任沙皇留下来的巨额外债,她与西班牙、葡萄牙、丹麦、英国、法国签署了一系列商务条约,并废除出口税大力推进对外贸易,保障经济有序发展。
她运用西方经济政策,大力推动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她颁布法令保护私有财产,并规定莫斯科和圣彼得堡以外地区的任何居民都可以自由办厂,结果一大批手工工场雨后春笋般出现,到18世纪末,达到了1200家。
俄国经济稳定发展。在执政三年之后,女皇将高达1700万卢布的财政赤字变成了550万卢布的盈余。到她去世前,国家税收增加到5600万卢布,比登基之初翻了一番。
为了进一步加强自己手中的权力,也为了让国家行政体系更为有效地运转,叶卡捷琳娜改革了国家统治机器。
1763年底,她把参政院划分为6个委员会,自己直接主持三个最重要的委员会——陆军、海军和外交。为防止参政院权力过大,她用总检察官监督参政院。1868年,又成立最高宫廷会议,作为沙皇的咨询机构。
1775年,她把国家的省、州、县管理体制改为省、县两级管理体制,把全俄23个行省分为50个行省。省长和两个副省长都由沙皇直接任命,并直接对沙皇负责。
省、县设地方议会,选举行政官员,议员必须由贵族担任。省议会向相应中央委员会报告,由参政院监督。省上面由沙皇任命若干总督,掌管几个省的军政大权。叶卡捷琳娜选拔官吏,把那些有才干而廉洁的官员放到重要位置。
1763年6月,英国公使布金哈姆通过国务大臣沃隆佐夫想同俄国签订商业条约,他在递送呈文的时候,送给沃隆佐夫两千英镑的报酬,他认为这是十分自然的。
但是俄国国务大臣的回答是:“我请熟悉无耻商贾的人考虑一下,出卖我女皇的利益,是否值两千或二十万英镑。”这种回答在前几任沙皇的大臣中是不多见的。
通过这一系列措施,使女沙皇能够通过参政院、总督、省长等几条线控制整个帝国,叶卡捷琳娜手中的独裁权力日益庞大,官僚运作虽然还不是那么完美,但比之以前的确好了很多,而她的地位也日渐巩固。
但她并不满足,她希望甚至在心理上也能牢牢控制住整个俄国。为此,她的目光盯在俄国的贵族的身上,在她手中,俄国贵族逐渐摆脱了彼得大帝时代规定下的种种义务。
1763年,她就下令确认彼得时代的贵族权力。她还授与贵族垄断酿酒权,规定任何贵族服完兵役后,都可以得到军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