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期刊杂志电子书 > 读者 2009年合订本 >

第286章

读者 2009年合订本-第286章

小说: 读者 2009年合订本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就在那天的晚间新闻,我看见国外传播媒体拍摄的影片,台湾人在澎湖屠杀海豚的现况。

  我一直知道,人们为取象牙而屠杀大象,为保护农作物而屠杀袋鼠,为减少的渔获而屠杀海豚,为口腹之欲而屠杀各式各样的飞禽走兽。

  曾经,我带着三个活泼可爱的小孩,去市场买活鱼。孩子们快乐牡挑选了一尾鱼,鱼被敲昏以后,在砧板上迅速地开瞠破肚。拎着鱼回家时,塑料袋仍不时挣动,孩子问我:

  “把鱼放回水里,它能不能活?”(后来我才想起那孩子的不忍和企求。)

  晚餐时,他们全体拒食那尾新鲜美味的红烧鱼。那大概是他们人生中,第一次面对的杀戮和血腥,他们觉得恐惧,或者还有厌弃吧。

  可是,经历多了,是不是也会变得无动于衷?

  我在海洋世界看见那些体型优美的海豚,聪敏灵巧,撒娇地向观众讨掌声。智能仅次于人类的动物,在所有的童话故事里,都是善良、有感情的好朋友。

  然而,在澎湖海滨的渔船上,一条活生生的海豚,未经麻醉或特殊处理,被人用锯刀削下头来,血泊之中,海豚因剧烈痛楚而弹跳,它的头便一吋一吋地支离身躯……当我看见这个画面的时候,几乎忍不住从肺腑之中痛嚎出声,肝胆俱摧地。

  但,我们的孩子呵。那些在船边围观的孩子,尖锐亢奋的叫着、笑着,这个残暴的仪式,彷佛是他们的嘉年华会。

  童年记亿,永不磨灭。孩子们长大以后,会不会变成嗜血的一群?

  人们害怕离散,苦痛,却时时将这样的噩运横加于其它生物的身上。

  根据植物学家研究,即便是树木,也能传递彼此的讯息,也有相通的灵犀。在阿里山上,有一座让树魂寄托的碑,因树林无故遭到砍伐,这样的补偿,确有庄严意义。

  如果植物都有感觉,动物便该有七情六欲了。

  国外动物保护人员在澎湖海边,发现撞港自杀的海豚,很觉惊异。推想它大概情绪低沉或受了刺激,才有厌世的做法。我却想,假若,它亲睹自己的骨肉、同伴或情人遭受屠杀,那么,它如何表达悲恸与怨愤?

  它也是有知觉、有情感、有记亿的啊!

  每一年,地球上平均有两种动物被灭种绝迹,再进步的科学,也不能再造已经灭绝的生命。

  还要过多少年,河川全遭污染毒害;山林全被破坏殆尽;动植物都无法生存,地球上没有四季。

  因为人类是聪明的,不致完全灭绝,极少数残存的人类,在外层空间飘荡着,不知多少光年,企图寻找第二个地球。一代又一代,在宇宙飞船里传授知识,放映影片给孩子看。

  这是海!海里有许多鱼,最聪明的是海豚……当然,已经绝种了。

  这是树林!这是松鼠,这是鹿……这是蝴蝶!是的,真是太美了,可惜,也绝种了。

  这是田地,金黄色的谷粒是人类的食物,这是蔬菜,这是水果,都是人类的食物。可是,人类把所有的一切都破坏了。把整个地球都毁灭了!

  人类是什么?我也问过我的老师,可是,没有答案。孩子们,我想,人类一定是邪恶贪婪的可怕力量。他们毁了一切,必然也毁了自己。

  如今,我们不停地流浪飘泊,就是在找寻另一个地球。

  那已经是好久、好久以前的事了,曾经,有一个地球。

  本文摘自《读者》2007年第16期P06






贪婪的魔鬼(外二则)

朵 拉


  贪婪是个丑恶的字眼,但这魔鬼不放过任何一个人。

  这句话是许多画家敬仰的画家凡?高说的。

  佛教说贪嗔痴是苦的源头。这三种令人受苦的根源,贪婪排在第一。就算不提佛陀,也不必提大画家凡?高,平常人何尝不清楚,贪婪是害人不浅的的魔鬼?只是大家都脱离不了欲望的摆布。

  有了钱,希望拥有更多;有了爱,期待获得更多。有了很多很多,人生路上,虽然边行走边左拥右抱,却总是觉得不够,不够,还不够。

  知道简单带来满足,满足可以带来快乐,晓得无欲则刚的道理,明白贪婪的面貌丑恶无比,但是,这魔不放过任何一个人,而人们不设防。

  原来它离我们太近了,就住在我们的心里。

  一生的身体

  生病的时候才认真思考,身体是我们自己的,但我们对它到底了解多少?

  很多时候,我们日常做的各种事情,其实是在伤害自己的身体,却又是处于不知道的情况下。待健康一旦出现问题,即表示事情已经分明,总是让人措手不及。

  我们读书,求学问,因为想知道更多人情,或是要对世故了解更透彻些。然而,对待自己需要用上一生的躯体,我们一无所知。

  就这样,也过了一生。

  躺在病床上,我清晰地听到,我的身体正在发出嘲笑我的声音。

  雪球的传言

  世俗人生,有人相聚一起,不免要在言谈间说人,至于内容,真假不计,说的人口沫横飞,听的人津津有味。

  传言像滚雪球。

  一句话说出来,另一人带着走,不必走远,马上就再交给另一个,这样接力赛般累积下来,一句瘦瘦的话可以膨胀得很快,而且减不了肥。大家都忙碌地把一句话再加几句,越加越多,最终不能收拾。于是推卸责任,个个把肥肿的话留下,自己潇洒地走开。

  相信或者不相信,并不重要。大家只是闲聊时,讲来好玩罢了。看不开的人当了主角,生气愤怒,流泪悲伤,是你太傻。在人世间行走,需要每天携带日本作家佐久间象山《省言录》中的一段文字在身边;“人之赞我,于我未加一丝;人之损我,于我未减一毫。”这样,方能微笑面对滚雪球般的传言。

  本文摘自《读者》2007年第16期P05






莎士比亚的最后时刻

杨开显


  1616年4月,莎士比亚家突然来了两位客人———剧作家和诗人本。琼生和诗人德雷顿。他们两人是莎士比亚的老朋友,专程从伦敦到斯特拉福镇来看望他。身体不适、精神不快的莎士比亚设下家宴,款待久别重逢的文朋诗友。

  酒逢知己千杯少,于是3人开怀畅饮。不知不觉地,莎士比亚喝了不少莱茵白葡萄酒,吃了很多腌鲱鱼和其他菜。莎士比亚觉得脸有点发烧,身上也开始冒汗,但他不想破坏这个难得的欢乐气氛,于是“舍命陪君子”,继续喝。送客时,他的妻子安妮叫他披一件外衣出门,4月天,室外还很凉。但他揩了一下脸上的汗,说还热着哩,到户外透透气,凉快凉快。他有点步履蹒跚,他醉了,又受了风寒,于是迷迷糊糊地倒下睡了。第二天,他像是患了急性肺炎,后来又请来医生诊治,病情未见好转。莎士比亚的病情急转直下。大女婿霍尔医生看过后,悲伤而又无可奈何地说:“没救了,上帝已经召唤他了。”这一天——1616年4月23日(这一天恰巧是他的生日),刚满52岁的莎士比亚永远闭上了他睿智的眼睛。

  莎士比亚看起来身体还不错,怎么竟承受不了几杯水酒和一点风寒!其实,莎士比亚的死并不能说是突然的,它也是有前因的,有一个渐进的过程。

  莎士比亚功成名就之后,衣锦还乡,荣归故里。撇开这之前父母和27岁的小弟埃德蒙先后逝世带来的悲伤不说,多年前11岁的独子哈姆内特之死造成的伤害使他回乡后心口仍隐隐作痛。同时,绅士的头衔和富有的生活并未给他带来好运,相反,家里却接连发生了一系列的不幸。1612年2月3日,莎士比亚的大弟吉尔伯特逝世,终年45岁。1613年2月4日,莎士比亚的二弟理查德逝世,终年39年。莎士比亚的3个弟弟均未结婚,没有留下后代。排行老三的莎士比亚为弟弟们的早逝而悲伤,尤其对他们没有为莎士比亚家留下子嗣而痛心。莎士比亚的大姐琼恩和小妹安妮均死于童年,二姐玛格丽特不足1岁即死去,只有大妹琼恩(与大姐同名)活了77岁,她与一个制帽商结婚,才使得莎士比亚家族的血脉延续了下去。看着亲人一个个离他而去,特别是独子和弟弟们的过早去世,给他打击很大。看来莎士比亚这个姓氏似乎注定要消亡了,莎士比亚男系这一支也要绝后了。这使莎士比亚陷入一种深深的痛苦之中,而且常常不得不进入一种迷信的悲哀状态。难道是莎士比亚这个姓氏不吉利吗?莎士比亚——Shakespeare,由shake(挥动)和spear(长矛)构成。挥动长矛是一副好战的形象,好战者常常是死于非命的,很难得有正常寿终正寝的。可是,莎士比亚和他的家人都是善良与温和之辈,为什么一个个都短命而去呢? 

  早在他40多岁写《李尔王》和《雅典的泰门》等悲剧时,莎士比亚就感到神经开始处于一种焦躁状态,常常有神疲力乏之感。莎士比亚离别长他8岁的妻子后,在伦敦事业有成,声名日隆,有不少女人心仪于他。他每次从伦敦回斯特拉福镇可以走另一条路,但他却选择经牛津回乡这条路。牛津有一家皇冠旅店。他选这条路回乡的目的,是要在皇冠旅店停留。旅店的店主叫达文南特(后于1621年做过牛津市长),他的妻子美貌异常,才智出众,能言善辩。她对莎士比亚早已芳心暗动,莎士比亚对她也暗恋已久,于是两人演绎了一个为人们津津乐道的爱情故事:莎士比亚与达文南特太太有了爱情的结晶,这个私生子也与莎士比亚一样取名为威廉,叫威廉。达文南特。此人继承了莎士比亚的事业,成为17世纪英国著名的诗人和戏剧家。

  另外,还发现了伦敦圣克莱门特丹麦人教堂埋葬记录中有“简。莎士比亚,威廉之女,1607年8月8日”的文字,不少人认为可能是莎士比亚的私生女,存疑。此外,莎士比亚长年在外,不免也有艳遇,甚至寻花问柳。这也弄得他身心疲惫,且不经意间染上性病,加上他又有点血管栓塞,使得他健康每况愈下。

  莎士比亚就这样带着疲惫的身心和染病的躯体回到了家乡。回到家乡后,看着家人一个个走在他的前头,感到自己的日子也不多了,于是立下了遗嘱。可是,二女儿朱迪思的婚事大伤他的面子,使他感到十分难堪,令他心情抑郁,健康进一步受到影响。他为此修改了拟好的遗嘱。

  莎士比亚一直为二女儿朱迪思久未出嫁发愁。而朱迪思在31岁时才嫁给了一个27岁的酒店老板奎尼。本来,两家既是邻居又是朋友,关系不错。但莎士比亚对这门婚事心里很不高兴。女儿的婚事像是步父亲的后尘:女大男小,而且匆匆忙忙,让人生疑。1616年2月10日正处于需办特别许可证的那段时期,这足以证明婚期的急迫。莎士比亚当年与安妮办的特别许可证是通过正常手续从主管此事的伍斯特主教那里领来的。而奎尼与朱迪思的特别许可证却是从斯特拉福教区牧师那里办来的,这是不合教规的。为此,伍斯特宗教法庭传讯奎尼,奎尼未出庭,结果被罚款,并逐出教门。莎士比亚怀疑二女儿与奎尼有鬼,实际上朱迪思是清白的。但奎尼却在9个月前与一女子有染,并使女子怀孕。这桩丑闻在朱迪思嫁给奎尼一月余后暴露了:那女子和她产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