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中医古典电子书 > 变态心理学 >

第25章

变态心理学-第25章

小说: 变态心理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龋欢允О艿木幸庖磐庑┓袢系窒挂值刃睦矸烙频脑擞每梢允菇孤堑那樾髟菔被航猓挥欣谛睦淼钠胶狻�
三、常见的身心疾病
(一)支气管哮喘
支气管哮喘是最常见的身心疾病之一;是一种慢性疾病;主要是支气管对不同剌激发生过敏反应;导致气道狭窄气体交换受阻;造成呼吸困难;重者危及生命不能呼吸的恐惧和生命垂危的表现引起患者和亲人产生极大焦虑;影响患者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哮喘病因很多;有遗传环境中的花粉和尘埃致敏源感染生化因素等;心理因素对本病有直接和间接的促发作用如亲人分离考试失败遭受惩罚或是生活中的过分激动等等均
可诱发哮喘发作;而亲人对患者发作的担忧对症状的过分关注和保护以及对病情的否认或忽视都会强化哮喘行为;使之症状持续反复发作;形成恶性循环过去认为;哮喘患者表现出一定的人格特征;过分依赖和被动抑郁冲动攻击性社会性发展不良焦虑水平高等;近年研究发现;患者没有特异的人格类型;但半数的患者有强烈乞求他人保护的潜意识愿望;这使得患者对亲人的分离特别敏感患者也会通过学习;;获得不良的体验;即用哮喘来发泄不良情绪;得到他人的关注或让步;以及避免不愉快的事情。
哮喘的干预除了用皮质激素等药物疗法以外;还可用多种行为疗法;如系统脱敏松弛疗法催眠与暗示生物疗法等对患者进行家庭治疗尤为重要;要打破家庭的恶性循环;改善不良的家庭成员之间的作用方式;培养患者良好个性;加强体育锻炼;增进体质与抗病能力。
(二)消化性溃疡
消化性溃疡是发生在胃和十二指肠的慢性溃疡;是在某种心理因素作用下由消化液造成的局部性粘膜组织的溃烂。
研究表明;溃疡与遗传易感倾向慢性人际冲突社会应激的激活相关患者经历的不良生活事件多;如学习工作压力亲子分离或矛盾等;吸烟和酣酒的不良习惯也是可能原因;患者具有一定的人格特征;孤独自负焦虑抑郁;凡事过分思绪;苛求完善;情绪不稳。
溃疡的治疗须综合进行;躯体症状明显时;使用制酸剂和解痊剂;以保护粘膜并促进愈合;还要注意消除心理剌激因素;调节情绪;改善饮食;生活有规律;适时锻炼;培养良好的性格与生活习惯;对患者可进行生物反馈和认知行为治疗。
(三)偏头痛
偏头痛是一种常见的头痛类型;为发作性的血管功能障碍;由头部动脉血管受压紧张和扩张所致;以反复发生的偏侧或双侧头痛为特征。
偏头痛的病因除遗传器质生化因素外;心理社会因素占有重要作用;如情绪紧张饥饿;睡眠缺乏噪音与强光的刺激气候变化等等。
偏头痛的治疗用止痛药效果很差;而用生物反馈治疗常常可收到较好的效果如把电极放在头部;使头部紧张度的信息与播放机相连;然后教患者放松头部肌肉;若能放松;通过生物反馈仪等自动控制技术;使播放机工作;放出喜爱的音乐;如头部不能放松;就切断音乐通过多次训练;患者可学会以音乐作为参考标准;控制头部肌肉;使之放松;以消除头痛还可通过类似方法;学习对手指温度(即外周血管的收缩与扩张)的控制; 进而控制头部血管的收缩与舒张;使头痛减轻。
四、患病过程的心理影响
任何躯体疾病都将影响人的心理状态;关注患病后的心理影响与结果;实施相应的心理学干预;这也是心身障碍研究的重要内容
(一)患病对人的心理冲击
患病对个人和家庭都是一种严重的应激患者和亲人不得不考虑疾病的严重性和后果;由此会出现认知和情感问题;多数患者会为疾病而焦虑;他们需要得知有关疾病的详细可靠的信息;但亲人常常瞒着病情;或是劝慰患者顺从治疗和吃药打针;这样更会增加患者的疑惑和焦虑;有时医务人员门诊处理过于匆忙;语言太专业化;医患交往过于严肃;这样也会使患者出现不良反应;一方面是拒绝服药;不遵医嘱;另一方面是过度顺从;以患病为手段;获得他人的同情和照顾因此;对患者首先要提供正确的心理支持;消除孤独感和依赖感;耐心解释病情和治疗措施;家属与医生要相互配合;积极参与治疗过程;使患者早日康复。
(二)慢性病的影响
一般将病程超过3个月以上的疾病称为慢性病;如癌症血液病心脏病和糖尿病等癌症和血液病患者通常不能正常工作和学习;面对死亡的威胁引起应激反应亲人也为患者的病情而担忧;四处求治;购买药品和营养品不惜重金应当转移患者对疾病的注意力;让他们有正常的人际交往和社会生活;避免悲痛情绪对他们的不良影响心脏病更能引起焦虑;而焦虑又加重心脏病症状多数患者在长期的患病过程中;踌躇多虑;谨小慎微;丧失康复信心应当在加强心脏治疗的同时;为患者提供及时的心理帮助与照护;安排好生活作息;劳逸结合;适时锻炼糖尿病受情绪的影响;并与灾难性的环境变化有关患者对长期尿检控制饮食和注射膜岛素会产生厌烦情绪;长期治疗也会引起家庭经济紧张;矛盾增多因此;要求亲属要有耐心;家庭的食谱要作相应调整;患者要自己学会观察血糖和尿糖水平;遵从治疗方案;参加正常的学习生活;适当锻炼。
(三)住院者的心理护理
研究表明;多数患者在住院期间产生轻度至重度的应激反应和一些行为问题其主要原因是;患者与亲人分离;不熟悉医院和医疗程序对此;学者们提出许多心理干预措施;如改变住院程序;让患者和亲人先参观;了解有关信息;亲人陪同患者住院;设立家庭病床等等这些措施使患者的焦虑和恐惧行为减少要使医院环境适合患者心身特点;医务人员要和蔼可亲;减少患者的陌生感和恐惧感;还要创造条件使重症患者和轻症患者分开;减少相互干扰;帮助家属提高护理技能家庭病床对一些慢性病患者可能比住院更适宜一些。
五、躯体残疾后的心理问题
残疾是指身心方面有缺陷;即由于生理和心理上遭受有害因素的创伤性剌激;导致躯体器官的缺失或机能瘫痪以及心理上的不可逆转的缺损;部分或全部地失去活动能力;在生活上需要得到他人照顾残疾分为躯体残疾和心理残疾;这里重点阐述视力残疾听力残疾和肢体残疾者的心理问题。
(一)视力残疾
视力残疾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双眼视力障碍;视野缩小;难做一般人所能从事的工作学习或其他活动我国提出的视力残疾分级标准参见表10…20
表10…2我国视力残疾分级标准
分级好眼的最佳矫正视力
一级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