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中医古典电子书 > 430-黄帝内经素问集注 >

第58章

430-黄帝内经素问集注-第58章

小说: 430-黄帝内经素问集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以滑。是有肾气。盖往来流利如珠曰滑。如丸泥者。无滑动之象。胃将死败之征也。榆荚至春而落。木令之时也。脏腑 
之气。生于胃腑水谷之精。故曰精予不足。)脉至如横格。是胆气予不足也。禾熟而死。(胆属甲子。主一阳初生之气。 
胆气升。十一脏腑之气皆升。如横格者。有如横拒而不得上下。是胆气虚而不能升也。灵枢经曰。其胆乃横。是胆气横 
而脉亦见其横格也。禾熟、秋深之时也。兆璜曰。人生于寅。天三生木。故在人脏腑阴阳之生死。应四时草木之荣枯。 
按宋史钱乙传曰。一乳妇因悸而目张不得瞑。乙曰。此气结而胆横不下。用青郁李酒饮之而愈。)脉至如弦缕。是胞精予 
不足也。病善言。下霜而死。不言可治。(弦缕者。精血虚而如缕之细也。胞精、胞络之精气也。胞络者。系于肾。少阴 
之脉。贯肾系舌本。善言者。胞气泄也。驷见而陨霜。九月之候也。九月万物尽衰。则气去阳而之阴。应收藏之气。 
而反泄于外。故死。胞主藏精血。故曰精予不足。)脉至如交漆。交漆者。左右旁至也。微见三十日死。(此承上文而 
言冲任之脉绝也。冲任起于胞中。循腹上行。为经血之海。胞精不足。冲任将绝矣。交、绞也。如绞漆之左右旁流。无 
中通一贯之象。是循中而上之冲任绝矣。精血为阴。故至三十日而死。三十日者。月之终也。兆璜曰。冲任为经脉之 
原。故亦曰微见。吴氏曰。微见。始见也。)脉至如涌泉。浮鼓肌中。太阳气予不足也。少气味。韭英而死。(至如涌泉。 
来盛而不返也。浮鼓肌中。无根外脱之象也。太阳者。巨阳也。为诸阳主气。而生于膀胱之水中。是以标阳而本寒。夫 
水为阴。火为阳。阳为气。阴为味。少气味者。少阳之标本皆虚也。盖言太阳之气不足。而水府未虚。阳生于阴。尚有 
根而可复。如标本皆少。不免于死亡矣。韭乃肝之菜。至春而英。韭英之时。更疏泄其本气则死矣。兆璜曰。太阳为 
诸阳主气。故六气之中。独举太阳。冲任为经血之海。皆起于胞中。故六腑之中。特提胞脉。膀胱者。胞之室也。)脉 
至如颓土之状。按之不得。是肌气予不足也。五色先见黑。白垒发死。(颓土、倾颓之顽土也。脾主肌肉。如颓土而按之 
不得者。无来去上下之象。是肌气受所予之不足也。土位中央。而分王于四季。当五色具见而先主黄。若五色之中而先 
见黑。是土败而水气乘之矣。马氏曰。垒作 。葛之属也。葛色白而发于春。白 发时。木气旺而颓土之气绝矣。)脉至 
如悬壅。悬壅者浮揣。切之益大。是十二俞之予不足也。水凝而死。(悬壅者。如悬痈也。揣、度也。先轻浮而度之。再 
重按而切之。其本益大。有如痈之头小而本大。此脏腑十二俞。气之不足也。夫经俞之气。昼夜环转。俞予之不足。是 
以脉壅滞而有如痈之象也。天寒地冻。则经水凝泣。壅滞之脉。再为凝泣。绝无生动之机矣。)脉至如偃刀。偃刀者。浮 
之小急。按之坚大急。五脏菀热寒热。独并于肾也。如此其人不得坐。立春而死。(菀音郁。偃、仰也。脉如仰起之刀口。 
利锐而背坚浓。是以浮之小急。而按之坚大也。夫五脏相通。精气各循序而传予之。肾为水脏。又独受五脏之精而藏之。 
是以传与之外。而又有邪气独并于肾之奇病也。有如此之脉病者。其人当至立春而死。按灵枢经曰。肾是动病喝喝而喘。 
坐而欲起。其人不得坐者。肾气伤也。冬令闭藏。以奉春生之气。肾气已伤。再至春而泄之。肾气绝矣。张兆璜曰。 
菀热、久郁之气。寒热、新积之邪。盖久则寒亦化热。故曰菀热。按此与病能之义。大略相同。病能篇论五脏之邪气。 
循序相传。此论五脏之寒热。独并于肾。盖精气之有传有并。而邪亦随之。此论气予不足中。突提邪并一节。经义微妙。 
学人大宜体会。张应略曰。因精气之传予。故邪亦从而传之。因肾藏五脏之精。故寒热亦独并于肾。)脉至如丸。滑不 
直手。不直手者。按之不可得也。是大肠气予不足也。枣叶生而死。(直值同。如丸滑而不值手者。圆活流利。似于无形。 
故按之不可得也。大肠为肺之府而属庚金。其脉宜 弱轻浮。气予不足。故脉至若此。枣叶生于夏。火旺则金铄矣。)脉 
至如华者。令人善恐。不欲坐卧。行立常听。是小肠气予不足也。季秋而死。(脉至如华者。如华之轻微也。小肠为心之 
府。而属丙火。其脉当来盛。反如华者。气予不足也。腑气不足。则脏气亦虚。神虚则恐惧自失。神志不宁。故坐卧不 
安也。小肠之脉。入耳中属听宫。常有所听者。如耳作蝉鸣。或如钟磬声。皆虚证也。遇金水生旺之时而死。下经曰。 
诊合微之事。通阴阳之变。章五中之情。定五度之事。如此乃足以诊。夫五中之情。决奇恒之病也。五度之事。度奇恒 
之脉也。本篇先论奇恒之病。后论奇恒之脉。与经常之脉证。大不相同。故曰大奇论。兆璜曰。大奇脉解二篇。皆无君 
臣问答之辞。而曰论曰解者。乃伯承上章解论奇恒之脉病也。) 

卷五
脉解篇第四十九
属性:太阳所谓肿腰 痛者。正月太阳寅。寅太阳也。正月阳气出在上而阴气盛。阳未得自次也。故肿腰 痛也。(此篇论 
奇恒之势。乃六十首。盖以三阴三阳之气。各主六十日为首。六六三百六十日。以终一岁之周。阴阳六气。各自盛衰。 
而能为经脉作病。故名之曰脉解篇。然此篇之论。与诸经之论阴阳。各不相同。乃解奇病之脉也。太阳为诸阳主气。生 
于膀胱水中。故以太阳之气为岁首。正月阳气虽出于上。而阴寒之气尚盛。阳气未得次序而出。故太阳所谓肿腰 痛者。 
因太阳之气。尚为阴气所郁。故肿腰 痛也。此论阳气之微也。兆璜问曰。奇恒之势六十首。已释于诊要篇中。但脏 
腑阴阳之气。与此篇各有异同。请明示其旨。曰。诊要篇中论五脏之气。各主六十日为首。而取刺诸俞。各有浅深之法。 
所谓度脏度俞也。此篇论三阴三阳之气。分主一岁。各有盛衰。而能为经脉作病。所谓度阴阳气。度人脉也。阴阳之道。 
有名无形。数之可十可百。推之可万可千。明乎阴阳常变之理。然后可与言医。)病偏虚为跛者。正月阳气冻解地气而出 
也。所谓偏虚者。冬寒颇有不足者。故偏虚为跛也。(此言太阳之气。生于冬令水中。寒水之气有所不足。以致太阳之气 
亦虚。而为偏枯跛足也。夫正月阳气解冻。从地气而上出。则阳气当自次而盛矣。言有所谓偏虚而为跛者。又缘冬令寒 
水之气颇有不足。以致所生之阳气偏虚。而为经脉作病。上节论阳气微而为时所遏抑。此论根气不足。而所生之气亦虚。 
以下论阳气之渐盛。)所谓强上引背者。阳气大上而争。故强上也。(强上引背者。头项强而引于肩背也。太阳之脉。上 
额交巅。从巅别下项。挟脊抵腰中。阳气大上而争扰于上。故使其强上也。)所谓耳鸣者。阳气万物盛上而跃。故耳鸣也。 
(此言阳气之更盛也。春三月。所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天地万物之气。皆盛上而跃。而人之阳气。亦虚于上。 
是以经脉上壅而耳鸣也。)所谓甚则狂巅疾者。阳尽在上。而阴气从下。下虚上实。故狂巅疾也。(此言阳气之盛。极于 
上也。所谓狂癫疾者。乃阳气尽甚于上。而阴气从之于下。不得与阳气相和。下虚上实。故使狂癫疾也。本经曰。阳盛 
则狂。又曰。气上不下。头痛癫疾。以下论阳气之从下而上。自微而盛。由盛而极。太过不及。与时消息。而皆能为病。) 
所谓浮为聋者。皆在气也。(此申明经气之有别也。如阳气盛上。而所谓耳鸣者。因气而病经也。若所谓浮为聋者。皆在 
气也。按此篇名曰脉解。而篇中上论三阴三阳之气。并不言及经脉。盖解释经脉之气。三阴三阳之气也。经脉之病。三 
阴三阳之气所致也。故曰所谓。曰者。言所谓有如是之病者。乃阴阳气之盛衰。而证见于有形也。若所谓浮为聋者。皆 
在气而不涉于经也。兆璜曰。曰所谓。曰者者。释脉解篇之解字而言也。)所谓入中为喑者。阳盛已衰。故为喑也。(此 
言阳盛于外。而复归于阴也。阴阳离合论曰。天覆地载。万物方生。未出地者。命曰阴处。名曰阴中之阴。则出地者。 
命曰阴中之阳。阳予之正。阴为之主。是阳气离阴而出于地。盛极于外。当复归而与阴相合。所谓入中为喑者。阳盛已 
衰。入中之气不足。则阴虚而为喑矣。)内夺而厥。则为喑俳。此肾虚也。(内夺者。谓阳盛于外。内夺其所藏之气则肾 
虚矣。俳当作痱。痱之为病。四肢不收。盖不能言而兼之四肢不收。此肾虚厥逆之所致也。兆璜曰。阳受气于四末。 
阳盛已衰。故四肢不收。肾气不足。则为喑也。)少阴不至者厥也。(少阴之气。肾所主也。承上文而言。肾虚以致少阴 
之气不至者。则手足厥冷也。兆璜曰。少阴之气。阴中之生气也。阳盛已衰。则肾虚。肾虚。则少阴之气不至矣。)少 
阳所谓心胁痛者。言少阳盛也。盛者。心之所表也。九月阳气尽而阴气盛。故心胁痛也。(按少阳之气。当主七月八月为 
首。九月少阴心脏主气。少阳为君火之相。故至九月而为心之表。其气更盛者也。然此时天之阳气。尽归于下。而阴气 
正盛。君相之火。为时所遏。故心胁痛也。兆璜曰。少阴主心痛。少阳主胁痛。诊要经终篇曰。九月人气在心。)所 
谓不可反侧者。阴气藏物也。物藏则不动。故不可反侧也。(九月之时。万物之气。俱收藏于阴。物藏则不动矣。是以少 
阳之气。亦不能枢转。故不可反侧也。上节论少阳正盛之气。为时气所遏。此言少阳之气。随万物收藏。而不能转运其 
枢。)所谓甚则跃者。九月万物尽虚。草木毕落而堕。则气去阳而之阴。气盛而阳之下长。故谓跃。(此言少阳之气正盛。 
不肯随时而藏于阴也。夫九月少阳为心之表。其气正盛。然此时万物草木。尽皆衰落。则人之气。亦当去阳而之阴矣。 
但少阳之气正盛。阳气入之于下。而仍欲上长。故病多跳跃也。夫人之阴阳升降。随四时寒暑往来。此气独与天地万物 
之气相忤。故谓之奇。兆璜曰。所谓六十首者。三阴三阳之气。各以六十者为首。自微而盛。盛而极。极而衰。非仅 
主六十日也。故少阳之气。至九月而正盛。)阳明所谓洒洒振寒者。阳明者午也。五月盛阳之阴也。阳盛而阴气加之。 
故洒洒振寒也。(阳明乃盛阳之气。故主五月为首。五月阳盛而一阴始生。故为盛阳之阴。阳盛之气。为阴气加之。故洒 
洒振寒也。)所谓胫肿而股不收者。是五月盛阳之阴也。阳者衰于五月。而一阴气上。与阳始争。故胫肿而股不收也。(五 
月阳气始衰而下。一阴始生而上。阴与阳交争。以致经脉不和。而为胫肿不收也。)所谓上喘而为水者。阴气下而复上。 
上则邪客于脏腑间。故为水也。(阴气下而复上者。谓冬至一阳初生。阴气下降。至五月而阴气复上也。邪、水邪也。谓 
阴气下归于水脏。至阴气从上而渐盛。则水邪随气而上升。上客于脏腑之间。故喘而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