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中医古典电子书 > -简明医彀 >

第61章

-简明医彀-第61章

小说: -简明医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上水煎服。 
x玉烛散x 治瘰 自消,和血通经。 
当归 川芎 赤芍药 熟地黄 大黄 黄芩 甘草(等分) 上为末,每三钱加姜三片,水 
煎,入芒硝三分,连渣服。 
x清肝饮x 治马刀生胁下。 
柴胡 桔梗 连翘 当归尾 黄芩 黄连 牛蒡子 三棱(各二钱) 甘草(一钱) 红花( 
少许)上水煎服。 
x连翘溃坚汤x 治瘰 、马刀。 
柴胡(一两二钱) 天粉(一两,酒炒) 龙胆草 黄芩(俱酒炒) 防风 羌活(各七钱) 
连翘 当归尾 芍药(各五钱) 三棱(酒炒) 蓬术(酒炒) 黄连(酒炒) 苍术 甘草(炙 
。各二钱) 
上锉一料为粗末,每服一两。水煎一料为末,水法丸,药汁送下。 
又 连翘(一斤) 瞿麦(八两) 大黄(酒煮,三两) 甘草(二两) 分六十服,每日水 
煎,卧床服,法同前。 
又 夏枯草大治瘰 ,散滞气,补养厥阴血脉,退寒热。虚者,尽可倚仗;实者,行散。佐之 
艾灸,取效。草高尺许,枝头密,开紫花,夏至即枯,鲜者捣汁煎膏,枯者煎服。 
又 桑椹黑者,捣汁,桑柴火,砂锅熬膏,卧床服。 
又 五倍子、大黄、南星、芒硝为末,等分。初起时用米醋,蜜调围,日数次,散为度。 、马刀、结核皆消。 
又 皂角刺(一升)、玄参、连翘(各一两)。水五碗,砂锅慢火熬,水尽为度。用煮皂子软者,每夜嚼三粒, 
津唾咽下。硬者为末,蜜丸噙化。 



卷之八

流注

属性:经曰∶精气夺则虚,邪气盛则实。流注之证,因于怒气郁结;或湿痰流积,或饮食劳倦,脾 
胃伤损;或房室阴虚,阳气凑袭;或腠理不密,外邪客之;或闪肭折挫,跌扑血滞;或脾虚气弱 
,风湿相搏;或伤寒失汗,邪留经络;或荣气不从,逆于肉理;或产后败血,流入关节,皆能致 
此。或发胸背腰臀,或生四肢臂膝,或结块、或漫肿、或作痛、或溃脓。若气凝滞者,散之攻之 
;腠疏脾虚者,驱之补之。最宜先散外邪,次调气血,又次生肌收口。有风湿筋挛骨痛,宜温 
经络。有脓管或瘀血者,用去恶肉方法治。如久而疮口寒不收者,更宜附子饼灸。慎起居,节饮 
食,除七情,戒房事,可安。初起用葱熨法,随服主方,驱逐寒邪,接补阳气,更宜参酌加减。 
未成者令散,已成者令溃。如抑郁所致而不痛者,宜散郁行经络;肿硬作痛者,通气和血为主; 
溃而不敛者,益气养血为主;伤寒余邪未尽者,和解为主;暴怒所致,胸膈不宽者,调气为主; 
脾虚湿热,凝滞肉理而然,健脾除湿为主;闪肭瘀血,活血调气为主;寒邪筋挛骨痛,宜温经络 
、养气血为主。 
x主方x 何首乌 乌药 羌活 白芷 防风 川芎 枳壳 当归 紫苏(各一钱) 槟榔( 
七分)水煎服。漫肿、木闷,加官桂、木香。气郁加香附、陈皮、浓朴。湿加苍术、秦艽。痰加 
二陈汤(方见痰门)。伤寒余邪,加减败毒散加小柴胡汤。寒加五积散(方见寒门)。气血虚, 
加人参、黄 、白术、芍药。肿在下部加牛膝、杜仲。 
一人因怒,胁下作痛,以小柴胡对四物汤加青皮、枳壳、桔梗,愈。 
一人腿肿,肉色不变、不痛,以补中益气汤加生姜、茯苓、枳壳、木香,煎。以附子饼熨之。 
后服流气饮,愈。虚,始用六君子汤加当归,愈。 



卷之八

胃痈

属性:证由寒气隔阳,热聚胃腕,寒热不调,血肉腐坏,气逆于胃,令人寒热如疟,咳嗽呕脓、吐 
血。脉洪数,脓已成,急宜排脓之剂;脉迟紧,属瘀血,可下之。否则毒瓦斯内攻,为害非细。 
x主方x 射干 山栀 赤茯苓 升麻(各一钱) 赤芍(一钱五分) 白术 连翘(各五分) 
上水煎服。 
x薏苡仁汤x 治风热唇口润动,或结核,或浮肿。 
防风 薏苡仁 赤小豆 甘草(炙。各等分) 
上水煎服。 



卷之八

肺痈

属性:肺痈者,由风寒伤于肺经,其气结聚所成也。肺主气,候皮毛,劳伤气血,则腠理开豁,而 
寒邪乘虚入之,寒搏于血,蕴结成痈。积热不散,败血为脓。其人喘咳,则胸内满,隐隐痛,兼 
右胁痛而战动,咽干,口内辟辟燥而不渴,时时出浊吐腥臭,久久吐脓如米粥者难治。上寸脉紧 
数而实为肺痈。治法∶ 
初起宜先服小青龙汤(方见寒门),只一剂,以散风邪;次服 
x主方x 黄 桔梗 贝母 薏苡仁 百合(各一钱) 当归 枳壳 栝蒌 桑皮 防己 
杏仁(去皮尖) 甘草节(各七分)上加姜五片,水二钟,煎服。大便秘加大黄(五分)。 
又方 知母 贝母 生地 阿胶 桑皮 射干 桔梗 天门冬 杏仁 薄荷 白芨(各七分) 
甘草(五分) 乌梅(一个) 
姜三,枣二,水煎,食后服。痰盛加南星、半夏。风寒加防风、白芷、紫苏。 
排脓补肺∶黄 (一两)水煎服。或甘草、桔梗多煎服。 
又 葶苈枣汤宜服(方见喘门。) 
x简便方x 槿树皮水煎服。或乌农树皮煎服。或薏苡仁煮粥食。 
又 白芨为末,每二钱白汤下。或槿皮、白蔹煎服。或苇叶煎汤作饮。 



卷之八

臂痈

属性:证发臂上如鸭蛋状,皆由荣卫不调所致。急宜消散,否则上下筋骨交连,举动不便,垂手坠 
痛,痛极彻骨,或致筋伤拳缩。若发臂内,名曰鱼肚,宜活命饮加羌、独活、桂枝、桔梗,水、 
酒各半,煎服。或夺命丹、紫金锭兼用,壮者可下。若漫肿无头,服败毒药不散者,十全大补加 
桂枝、桔梗托之。若肘之内生痈,属三阴经,乃心胞络郁火,引经用黄连、升、柴。肘之外生痈 
,属三阳经,乃手大、小肠 
积毒,引经用 本、升、柴。并用黄连消毒散、活命饮之类;后用托里大补之药。又有 臂表里 
俱赤,惟肘节处差小,俗名藕包,以内外分阴阳,俱同上治。 
x主方x 赤芍 羌活 防风 金银花 独活 桔梗 桂枝 水、酒煎服。接服白芷升麻汤( 
方见总门。) 
x油泥膏x 治藕包。 
桐油(三两) 盐泥信(盐泥裹信, ,一两和匀,)鹅毛频扫。 



卷之八

腹痈

属性:证困膏粱之变,七情久郁,脾虚气滞而成。发于肚腹,皮里膜外,腹肿痛甚,易至溃腐。先 
宜隔蒜灸法,内服活命饮,次用托里药。若红肿无脓,托里消毒散速其溃;如不溃,代针丸或针 
刺破。如漫肿坚硬,色不红肿,用托里十宣散,次服主方。戒克伐凉药。如溃后,必用十全大补 
汤,倍人参、黄 ,加干姜、附子补托。 
x主方x 人参 白术 茯苓 白芷 枳壳 当归 川芎 黄 (各等分) 甘草(炙,减半) 
上水煎服。 



卷之八

臀痈

属性:证属太阳膀胱部分,阴中之阴,位僻道远,气血难及,宜急治之。切宜慎起居,绝房室,旬 
日平复,乃保无虞。稍迟多成冷漏,则难治矣。始用葱熨、蒜灸等法,内服败毒散、活命饮、次 
托里消毒饮,次 
十全大补汤之类兼服之。 
x主方x (治臀痈肿痛) 羌活 黄柏(各一钱) 防风 本 肉桂 连翘 甘草(炙) 
苍术(各八分)上水、酒各半煎,空心服。 



卷之八

肠痈

属性:证因荣卫不调,或瘀血停滞,或下焦积热,多患妇人、处子。致脐腹强急,按之若有水声, 
小便如淋,时时汗出,微觉恶寒,身皮甲错,大腹如鼓,或绕脐生疮,二便不通,口渴引饮,甚 
则痛如刀剜,小腹硬痛。脉迟紧小者,有瘀血,未有脓也。用大黄汤下之,次兼败毒散加秦艽、 
连翘。脉芤涩,四物汤加桃仁、红花、玄胡索、木香。小腹软痛,脉洪数者,已有脓也,用薏苡 
汤排之,次用诸方。脓从脐出,或大便出,为害匪轻,急服药消之,不出脓为愈。 
x主方x (初起脐腹肿痛) 大黄 芒硝(各一钱) 牡丹皮 桃仁 栝蒌仁 薏苡仁(各 
二钱)水煎服。 
大便未通,硝、黄加用,以通为度。小便不通加滑石。痛甚加玄胡索、五灵脂、赤芍药。口 
渴,食悉尼或萝卜。 
x薏苡仁汤x 治肠痈。烦躁渴,腹满不食。 
薏苡仁 栝蒌仁(各三钱) 牡丹皮 桃仁(各二钱)上水煎服。 
x神效栝蒌散x 肠痈、瘰 、便毒、一切肿毒,效。乳痈尤为最神验。 
栝蒌(大者二个,连壳捣细) 当归 甘草(各五钱) 乳香 没药(俱另研。各一钱) 
上作二帖,用好酒三碗,煎二碗,分二次,调乳、没服,渣罨患处。 
x龙胆泻肝汤x 悬痈、下疳及肠痈、乳痈,因郁怒致肝经邪实者。 
柴胡 泽泻(各一钱) 车前子 木通(各五分) 生地黄 归尾 龙胆草(酒浸,炒黄。 
各三钱) 
上加灯心二十枝,水煎,食前服。 



卷之八

悬痈

属性:经曰∶气伤痛,形伤肿。患于肛门之前、阴囊之后者,悬痈也。因于七情郁怒,气滞血凝, 
有强忍败精,有情欲不遂,皆能致此。治之不早,鲜不伤生。凡觉肿痛,急用大赤皮甘草连节数 
两,取长流水煎汁,空心饮。更制入药。先服败毒散,如寒热 痛,清肝解热,小柴胡汤;如痛 
肿之甚,肝经湿热,龙胆泻肝汤。诸方皆制甘草为君,外用隔蒜灸法,脓成不穿,针之。 
x主方x 甘草(五钱) 龙胆草 当归尾 金银花 生地黄 柴胡(各三钱) 泽泻 车前 
子木通(各五分)水煎,空心服。 
小便涩,倍车前子、木通、泽泻,加茯苓、黄柏、知母。发热加黄连、青皮。阴虚加四物汤 
。小柴胡汤(方见伤寒)∶次服此方,以制甘草为主。不溃,用八珍汤加制甘草。无力,清心莲 
子饮(方见便浊。)以上诸方,悉制甘草为君。久不收,服大补药,外用豆豉饼灸。 
x制甘草法x 治悬痈肿痛,发热,不问肿溃,俱效。 
甘草(赤皮,大者用四两,切十段) 用涧流水一大盏浸透,慢火炙干,又浸又炙,水尽为 
度。每服一两,无灰好酒一碗,煎七分去渣,空心服。 



卷之八

囊痈

属性:证属厥阴肝经。阴道亏虚,湿热不利,浊气下注,流入渗道而然;有腹肿渐流入囊,水液不 
分而致。甚有脓溃皮脱,睾丸悬挂,囊裂水流。惟在治理得宜,亦可平复。先疏肝除湿,次滋阴 
补养气血。有醉后饮水入房,乃汗出遇风寒湿毒,乘聚于囊,先以导水丸二服,水去小便如常, 
以胃苓汤倍白术、茯苓。 
x主方x 归尾 龙胆草 生地(各三钱) 柴胡 泽泻 木通 车前子 茯苓(各一钱)上 
加灯心,水煎,空心服。 
未效加黄柏、金银花、皂角刺、白芷。脓成不破,针之。次服参、 、归、术、四物汤加知 
母、黄柏。外用紫苏末敷。或杉炭末敷,紫苏叶包裹,仰卧养之。久不收敛,服大补药,外以附 
子饼灸。 



卷之八

脑疽

属性:脑后 肿,属太阳膀胱经积热,或湿毒上壅,或肾虚阴涸。初肿痛甚,烦渴,脉洪数。肿硬 
未作脓者,宜除湿解毒。痛甚属湿热,宜黄连消毒饮之类。大痛或不痛,隔蒜灸,服真人活命饮 
(方见前)。如便 
秘,邪在内,宜泻之。不甚痛,不作脓,宜四君子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