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中医古典电子书 > -简明医彀 >

第21章

-简明医彀-第21章

小说: -简明医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x香棱丸x 治五积六聚,二焦痞塞, 癖诸积。 
三棱(四两,醋炒) 青皮 陈皮 蓬术(煨) 枳实 萝卜子 香附子 浓朴(各二两) 
黄连 肉桂 神曲 麦芽 山楂肉 槟榔 益智(各一两) 干添(炒烟尽) 木香 砂仁 桃 
仁(各五分) 
上为末,醋糊丸桐子大,每服七十丸,空心姜汤下。 
x玄白丸x 治五积六聚,胸膈胀满,痞闷吞酸,心疼腹痛,胁下刺痛。遇风寒、怒气、食生 
冷、发气之物,劳碌忧愁则积。攻动大痛,得热熨暖气痛减者,宜服此。 
黑丑 白丑 良姜(各四两) 砂仁 红豆蔻 陈皮 三棱 蓬术 干姜(各二两) 青皮 
草豆蔻 肉桂 玄胡索 五灵脂(各一两) 
上为末,用真阿魏五钱锉细,米醋浸研化,拌入末内,醋煮面糊丸桐子大。每服百丸,空心 
姜汤下。 
x简便方x 治诸积。瓦楞子火炼七次为末,酒调服。即蚶壳。 
酒食积∶平胃散加丁香、神曲、麦芽、香附、砂仁,共研末,每二钱,姜汤下。 
酒积酸呕∶神曲 麦芽(各一两) 黄连(五钱) 巴豆霜(一钱)同研为末,汤、丸每一 
钱姜汤下。 
鱼蟹积∶紫苏 陈皮 山楂 香附 煎服。 
粉面积∶萝卜子炒研煎服。 
癖 结及诸虫∶马齿苋和盐、醋煮一碗食,有虫尽出。 
膜外 及气块∶玄胡索为末,猪胰一具切碎,炙熟拌食。 
痰食积块∶风化锻石丸服(陈者尤妙)。 
食脍成瘕∶马鞭草(捣汁),入姜汁服。 
熨 法∶吴茱萸一斤擂碎,酒煮,干布包熨,冷再煮,炒至移动。 



卷之三

血证

属性:(吐 衄 咳 咯 唾 便 溺血等) 
经曰∶心出血,肝纳血。又曰∶卧则血归肝,目受血而能视,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 
,指受血而能摄。所以动言视听,无非血养。又曰∶怒则气逆,甚则呕血。夫吐血者,多因大怒 
伤肝,忧愁思虑伤心;酒色过度,阳盛阴虚,水不制火;或浓味醇酒,以动胃火,感受之由不同 
,无出于火载血上,错经妄行。凡荣卫太虚,腑脏易损,血脉空竭。因而恚怒惊忿,暴气逆溢, 
不循经络,血脉流散,是证作矣。诸失血多属于君相二火、诸经之热,煎逼其血而出诸窍也。色 
赤紫为热极。凡血上行者为逆,复而下行变痢为顺。药兼降气,则血归经。脉多芤涩,沉细者顺 
,洪大者逆。身凉脉静者易治,身热脉盛者难治。 
x主方x 犀角(磨汁或镑) 牡丹皮 赤芍(各钱半) 生地黄(二钱) 黄连(一钱五分) 
上水一盏,童便一钟,煎服。 
如血不止加茅根汁,磨京墨汁各半钟和服。吐血出于胃加天门冬、黑山栀、阿胶、焦荆芥、 
蒲黄;浓味动胃火加石膏、枳壳。衄血鼻出,咳血,痰中血丝皆肺火,加黄芩、连翘、玄参。唾血 
咯血皆出于肾,加黄柏、知母、熟地、黑山栀。凡血紫黑成块,胸中气塞加大黄、桃仁。大便血 
,脏气伤,风邪入,下血,面黄时热加防风、枳壳、柴胡、升麻、槐角、地榆。小便血,小肠与 
心为表里,心热则尿血, 
兼有膀胱火,山栀、滑石、瞿麦、木通。诸见血,药中可用藕节汁、扁柏叶、山茶花、大小蓟; 
甚不止,暂用广西三七、真花蕊石、发灰、白芨,可以为末,调服三钱。止后多用郁金、山茶、 
桃仁,以清瘀血,心无后患。有吐多神昏不省者,乃阴气暴绝,孤阳欲飞越而去,不能独存,急 
用人参一两,煎浓汁半钟灌下,气复则苏。如血止火降,胸宽气和,止是虚弱无力,参、 、白 
术、归身之类补之。 
x地黄饮子x 治吐血、衄血、下血、溺血等证,皆属于热。 
生地 熟地 枸杞子 地骨皮 黄芩 天门冬 芍药 黄 甘草(等分) 
上咀,每服七钱,水二钟,煎八分,去渣,食远服。如脉微身凉恶风者,加桂二分。 
x必胜散x 治男、妇错经妄行流溢,或咳或衄血,并治。 
小蓟 人参(肺热减去) 蒲黄(炒黑) 熟地黄(酒洗) 当归 乌梅 川芎(各一钱) 
上咀,作一服,水二钟,煎一钟,不拘时服。 
x麦门冬汤x 治思虑伤心,吐血衄血。 
麦冬 天门冬 远志 当归 白芍药 生地黄 人参 黄 牡丹皮 阿胶 藕节 炙草( 
各一钱) 
上作一服,每服水二钟,姜一片,煎一钟,不拘时服。 
x刺蓟散x 治衄血诸血,经日不止。 
刺蓟 苦参 黄连 栀子仁 生地黄 侧柏叶 大黄(炒。各一两) 
上咀,每服五钱,水二钟,入竹茹五分,煎八分,温服。 
x槐榆丸x 治大便下血,诸痔及脱肛。 
槐角子 地榆 枳壳 黄芩(条) 防风 当归(头,等分) 
上为末,水法丸桐子大,每服二钱,空心白汤送下。 
x四生丸x 治吐衄血,阳乘于阴,血热妄行等证。 
生艾叶 生薄荷叶 侧柏叶 生地黄(等分) 
上俱捣烂,丸如鸡子大,每用一丸煎,去渣服。 
x十灰散x 治痨证,诸失血,嗽血,先服此。 
大蓟 小蓟 荷叶 侧柏叶 茅根 茜根 山栀 大黄 牡丹皮 棕榈皮 
各烧灰,纸包盖,地下过宿,等分发,研匀。先以藕节汁或萝卜汁,磨京墨调末五钱,服。 
甚有去升斗不能止者,花蕊石、发灰、三七、白芨、研末暂服。神昏服独参汤。 
x简便方x 治吐血。 
藕节 荷叶顶(各七个) 水煎,入蜜一匙服。 
又 鲜地黄汁(一升) 姜汁(半合) 和服。或生地酒煎服,或生蜜汤服。 
又 百合捣汁饮,煮食亦可。又熟猪肝蘸白芨末食;或单白芨。 
又 生藕、生地黄、大蓟各捣汁三合,入蜜一匙服。 
又 萝卜捣汁和童便(或盐少许,或酒同服。) 
舌上无故出血∶槐花末敷。 
止吐衄血∶白芨末,凉水调盐花贴鼻 中。或贴印堂及鼻,纸封,频以凉水润之;或湿纸搭 
颈项或顶心,频以凉水润之。茅根(煎)、京墨(磨)、藕、萱草、马鞭草、车前草(并捣汁)、 
百草霜(或锅煤)、栀子(炒研)、黄葵子、炒黄糯米、发灰 并可研末,凉水调下皆效(随用一 
味。) 
止衄血∶槐花(末)、莲房(烧灰)、发(烧灰)、鸬 粪(烧灰)、栀子(烧灰),皆可吹入鼻。萝卜(汁)、车前 
(汁)、葱(汁,皆可滴入鼻内。石榴花瓣、墙头苔藓,皆可塞入鼻。 
咯血疙瘩∶杏仁(研细),青黛作饼,以柿合湿纸裹煨,慢嚼,米汤下。 
大便下血∶乌梅 五倍子(炒焦) 白芷(研末,等分) 米糊丸桐子大。每服百丸,白汤送 
下。 
又 臭椿根皮为末,醋糊丸汤下。或僵蚕末、乌梅肉蒸、捣,丸服。或苦楝子炒黄为末,蜜 
和丸服。 
又 茄科(烧灰,三钱),米汤下,或木槿煎服。或山楂末,或五倍子末,皆可汤服。 
小便出血∶蒲黄(炒) 破故纸(炒) 陈锻石(炒)等分,研末,汤服。 
又 辰砂五苓散,灯心汤下。或柿饼(烧灰),米汤调下。或车前子水煎服。或车前草捣汁服。 
又 蒲黄(炒),研末服。后四物汤加木通、车前子煎,调玄明粉服,全止。 
小便血条∶当归、白芷为末(二钱),淡豆豉煎汤下。或黄连、黄柏末(二钱),车前子煎汤调下。 
又 五倍子末,乌梅捣丸服。或郁金为末,葱汤调下;或扁柏叶为末,酒调下。 



卷之三

伤食

属性:经曰∶饮食自倍,肠胃乃伤。又曰∶饮食劳倦则伤脾,脾伤则内闭九窍,外壅肌肉,卫气散 
解。此谓自伤,气之削也。又曰∶安谷则昌,绝谷则亡。盖脾者,阴气也。脾居阴静之体,而有 
阳健之用,故司消化之令,贵在节饮食以养脾,使滋荣中外,犹土气盛而万物发生。若肌饱过, 
则诸病所阶。右手气口脉紧盛者,伤食;右关沉迟,脾胃虚寒;关沉而滑,为食不消;两关弦大 
,脾胃饱胀。 
x主方x 人参(五分) 白术 茯苓(各一钱) 炙草 陈皮 半夏 麦芽(各七分) 山 
楂(钱半) 上加姜三片,枣一枚,水煎服。 
脾虚少食加砂仁、白蔻、莲肉、扁豆、官桂;呕加藿香、丁香。 
x行气香苏散x 外感风寒湿气,内伤饮食生冷,腹胀、头痛、身热。 
紫苏 陈皮 香附 乌药 川芎 羌活 枳壳 麻黄(等分) 甘草(减半) 
加生姜三片水煎,热服取汗。寒甚加葱白;伤食山楂、麦芽;湿加苍术。随宜加减。 
x枳术丸x 健脾强胃,利气消痰。除痞满,化饮食,定呕吐,止泄泻。 
白术(土炒,四两) 枳实(麸炒,二两) 
上为细末,荷叶汤煮老米饭为丸,绿豆大,每服百丸,食前白汤下。痰多加橘皮、半夏; 
食不化,神曲、麦芽(各二钱) 腹痛、泻,木香、砂仁(各一两);湿火噎酸,黄连、黄芩( 
炒。各一两)胃火,石膏、栀子; 
血少,归、芍;气郁,香附、萝卜子。 
x保和丸x 宽胸顺气,消滞化食。加白术,名大安丸。 
山楂(二两) 茯苓 半夏 神曲 陈皮(各一钱) 连翘 萝卜子(各半两) 
上为末,水丸或神曲糊丸,绿豆大,每二钱白汤下。消痰利气,去湿热,快脾,加苍、白术 
、香附、朴、实、芩、连(酒炒),姜糊丸。 
x葛花解酲汤x 饮酒太过,呕吐痰逆,胸膈不利,神昏体倦。 
人参 白术 茯苓 白豆蔻 葛花(或根) 砂仁(各一钱) 陈皮 青皮 猪苓 泽泻( 
各七分) 神曲(炒) 木香(各五分) 
上加生姜五片,水煎,食远温服,取微汗。或为末,姜醋汤调下。 
x泻黄散x 脾胃壅滞不食,口内生疮,烦渴。 
防风 藿香 石膏( ) 砂仁 山栀 甘草(等分) 
上加灯心二十枚,黑枣一枚,水煎服。 
x简便方x 萝卜子炒、研,煎服。食已作胀,饮淡盐汤,指搅探吐。 
饮食伤胸满,即以所食之物。如伤酒用酒药,饭食用锅焦,肉食用肉骨之类,烧成炭,研细 
,白汤下。 



卷之三

内伤

属性:(附∶倦怠嗜卧) 
经曰∶阳者,天气也,主外;阴者,地气也,主内。故阳道实,阴道虚。犯贼风虚邪者,阳 
受之;饮食不节,起居不时者,阴受之,即内伤也。阳受之,则入六腑;阴受之,则入五脏。入 
六腑则身热时卧,上为喘呼;入五脏则 满闭塞,下为飧泄(泻而完谷不化),久为肠癖(痢也) 
。盖内伤饮食,劳役房室,亦与外感相似,误治则危。内伤则气口(右寸前一分)脉大,寒热间 
作,恶寒得微暖即解。恶些小风,出言懒怯,先重后轻,手心热,头痛时作时止,怠情嗜卧,四 
肢不收,口不知味,恶食不渴,宜补(温补调养)。外感则人迎(左寸前一分)脉大,寒热齐作 
,恶寒得烈火不除,恶一切风,发言壮厉,先轻后重,手背热,头痛常无止歇,筋挛骨疼,拘急 
蜷卧,口能知味,可食而渴,宜泻(泻利汗吐。) 兼微邪,先用发散药一剂(伤寒主方。) 
x主方x 人参(疑似禁用) 黄 白术(各一钱) 当归(八分) 陈皮 茯苓 炙草(各 
七分) 柴胡(五分) 升麻(三分) 加姜三片,枣一枚,煎服。 
头痛加川芎、羌活;顶脑痛, 本(一钱)、细辛(三分);痰加半夏、前胡;额痛,白芷 
、防风;嗽,桑、杏;食积,楂、曲、芽;舌干,葛根;烦渴,天粉、麦冬;热,芩、连;下体 
无力,牛膝、杜仲;脚弱,木瓜。 
x升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