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古代小清新 作者:御井烹香(晋江金牌推荐vip2014-10-27完结) >

第29章

古代小清新 作者:御井烹香(晋江金牌推荐vip2014-10-27完结)-第2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宋四叔虽有几分为难,但萧禹算准他是儒门弟子,最重礼数,只是再三相邀,宋四叔最终也是只能答应下来,至于齐国公府这边,早有人接到消息,热情地迎了出来。
    萧家曾出过宰相,自然是四处联姻,萧禹此来居住的齐国公府,便是曾和萧相公同朝为官的老宰相范氏府上。范相公和萧相公在朝时关系平淡,不料两家都退下来以后,倒是给孙儿孙女定了姻亲,范家冢妇便是萧家女,亦是皇后之妹,萧禹之姑。他这个做侄儿的到姑姑家来过端午,哪还有人敢给脸色看?一听说宋家也有人在门口,连姑丈都亲自迎了出来,大家好生见礼了一番,宋四叔终究未留下用饭,只喝了一碗茶,便带着宋竹告辞而去。
    范衙内这才带着萧禹到内室见了范萧氏,范萧氏也不要萧禹见礼,上来一把搂住,上下审视了许久,方才心疼地说道,“读书一个多月,瘦了!你若是就这样回去,我怎么和你娘交代?”
    说着,忙便打发人上菜,一副要在这几日内把他补胖回来的势头,萧禹被她闹得头疼,心知若是辩解,这话题简直就没完了,只好默不作声,由得范萧氏折腾,范萧氏又问了许多书院起居之事,萧禹虽然尽量简略,但她依然心疼得频频吸气,连说宜阳不好住,让萧禹回洛阳读书。
    范姑丈本来只是坐在一边吃茶,此时方笑道,“别听她的,宋先生收你,是你的福气。去年宜阳书院一科就中了三十多个进士,天下还有哪家书院有这个本领?”
    “小鱼儿又不考科举,无非也就是读书学个道理罢了,他哪怕考中三百个呢,和咱们小鱼儿又有什么关系?”范萧氏虽是这么说,却也不再纠缠此事了。
    正好饭也上来,众人吃过了,范姑丈又自去书房消闲,萧禹坐着陪范萧氏吃水果,见范萧氏大概唠叨也告一段落了,方才笑道,“说来,今日宋四叔还带了他们家三姐,刚才也进来见过您了吧?”
    范萧氏果然被他勾动谈兴,闻言便啧啧赞叹道,“真是璞玉一般的小姑娘,虽说打扮得太简朴,可那一双眼睛水灵灵的,漂亮得来——洛阳这一辈的小娘子,有一个算一个,我看都比不上她。”
    她也真不愧是萧禹的亲戚,脑筋一瞬间就转到了宫里,“可惜,宋家上几代门庭不显,她父亲又是大儒,否则,光冲这长相,都得送进宫里去。”
    所谓的门庭不显,说的是没出宰执将帅,国朝规矩,宫中后妃,都是从名门之后中采选的。
    萧禹虽然也有过类似的想法,但此时却又不怎么看了,心想,“门庭不显是好事才对,太子身体不好,说句丧气话,谁知道能活几年……”
    他直接忽略了最后一句,夸张地惊讶道,“衣着太简朴?有多简朴啊?”
    凡女人,没有不喜欢说这个的,范萧氏撇了撇嘴,“一身青布衣裳,虽是细布,却也太普通了,说难听些,咱们家里的女使都穿得比她好——大抵便是名儒家风吧,唉,真是暴殄天物!如她是我们家的小娘子,早就打扮得锦镶玉绣了,只可惜你那两个姐姐,都像爹,生得太平常,穿起来也不好看。”
    萧禹劳累这么久,特地跑了三十多里,为的就是这句话,他立刻就顺着杆子往上爬了,“这——可怎生是好?我听说三娘子此来,是要参与颜家娘子办的什么文会,您也知道,这文会上……”
    范萧氏呀了一声,也有些吃惊,“那这可不行,她要就穿着这样过去,不到几天,城里就得传开了。虽说你先生家是名儒,不讲究这个,但究竟也有些丢人。”
    萧禹也是算准了范萧氏心热,见一切顺遂,心中微微有些得意,面上却做出忧急状,口口声声,只是为宋先生的名气,和宋家的名声担忧。
    范萧氏不知底细,见此反而有些欣慰,道,“都说你孝顺,我原还不以为然,今日见你这般真心孝敬师长,倒是信了,怪不得这些孩子里,就数你最得宠。你且安心,此事也不是没有办法,那文会是哪天?”
    萧禹已知得计,忙道,“听说正赶上了颜娘子的生日,便安排在正日初三。”
    “这不是明儿还有一天么?”范萧氏便道,“刚才宋三娘她们落脚在她三姨家里,倒是没说这三姨又是哪家,你可知道?”
    萧禹却一直没找到机会问,范萧氏见他不知道,便转头吩咐使女,“你且出去问问官人,可知道他们在哪里落脚。再送张帖子过去,邀她明日过来我们家园子里玩玩。”
    那使女应了一声,转身出去,过了一会,回来道,“帖子已送去了——宋娘子住在提刑司副使刘官人家中。”
    提刑司并非什么红衙门,怎在范萧氏眼中?她听了也是微微一笑,“也罢,虽是名儒人家,但毕竟底蕴浅些,今番好在是有你这个孝顺弟子——看在小鱼儿你面上,我便为你操一回心吧。”

第24章 欺凌

宋竹倒不是一直住在宜阳;她是在开封出生的;说起来;还算是半个东京人,在开封住到五六岁;这才跟着父母一道回乡,当时经过洛阳,还在洛阳住了有一个多月;这几年来逢年过节;也偶尔会被带到洛阳去走亲戚;只是上女学读书以后才没得闲空;因此对洛阳也不算太陌生。
    宋家在洛阳亲戚不少;不过要说和小张氏关系最亲密的,那就是提刑司刘副使的夫人刘张氏了;小张氏是家中次女,刘张氏是她的嫡亲姐妹,论关系还要比大张氏这个从姐更近。若是小张氏带了女儿来洛阳,泰半时间都在刘家落脚,这回也不例外,宋四叔把宋竹送到刘家,便先告辞去了,宋竹一人留在刘家也不怕生,先和小兄弟们玩耍了一遭,又好生梳洗一番,把一路骑马的沙尘给洗去了,这才扑到上房。见刘张氏和乳娘闲话已毕,便笑眯眯地投入刘张氏的怀里,好生撒了一番娇,“三姨母,粤娘好想你呀。”
    刘张氏生的都是儿子,没个女儿,因此素来最疼爱宋竹,搂着她心肝儿肉儿地哄了半天,又取了好些点心来,“知道你们家规矩大,有好东西都藏着不给吃,今儿到了姨母这里,你想吃什么就尽管说。”
    宋竹笑道,“其实也没有,时常师兄们都送这送那的,也不知道谁传说出去,都知道了先生爱吃樱桃,这一整个樱桃季,就没断过往我们家送,我天天吃,吃得都不爱吃了。”
    刘张氏不以为然,“虽说如此,可你们家人多,你能分到多少?你爱吃樱桃也不早说,今年就多买些回来煎——”
    说着,便唤人道,“去把蜜煎樱桃取些来给她吃。”
    两人正说这些琐事时,忽然外头来人回报,说是范家送了帖子来,刘张氏打开看了,还有些奇怪,递给宋竹道,“你们家什么时候又和齐国公府有关了?”
    宋竹道,“哦,这是爹新收的一个学生,说是萧家的幼子——就是望海侯萧家。”
    她倒是不以萧家的《明学寄闻》为念,在她看来,这本书虽然重要,但刘张氏却未必还记得作者是谁,但皇后的娘家这对于一个官太太来说是无论如何都不可能忘记的。既然如此,突然抬出那本经典,感觉就挺造作。
    她解释了一番,刘张氏大概也明白了,“想来是你投了范大夫人的缘法,想接你去说说话。——只是听说你来,本来还想带你去几家亲戚那里坐坐——”
    说着,便看了乳娘一眼,和她交换几个眼色,不动声色又改了口风,“不过既然是人家特地下帖子来请,倒也不能太怠慢了,明日我便带你过去坐坐吧。”
    又道,“今日你就穿了刚才那身衣服进去见的范大夫人?”
    宋竹理直气壮,“出门行路,还要多讲究不成?您瞧这路上尘土多大,我骑了半日的马,土都溅到膝盖了,这要是绸子衣裳,多难洗呀?还是布衣更方便些。”
    刘张氏无奈地摇了摇头,“姐妹们都是一个脾性,我还记得大姐出嫁的时候,我送了一匣子首饰,大姐还说跟了她可惜了,平日里她竟是连一根荆钗都觉繁琐。”
    宋竹对此也是深以为然,她觉得头发盘双螺髻本来就挺沉的了,还要再坠首饰,拉扯头皮不说,并且还行动不便,连低头写字都觉得重心不稳。——刘张氏见她表情,免不得又是一番无奈,“去把你的包袱拿来,我给你把明日穿去齐国公府的衣服挑一挑。”
    宋竹也是好一阵无奈,但又不敢违逆长辈,只好配合刘张氏一道,挑三拣四地把衣服挑了一套,又去洒水熨好,挑在屏风上晾干了,第二日起来吃过早饭,方才回去由乳娘帮着穿好了衣服,又梳了双螺髻,乳娘还为她稍微把眉毛绷了一绷,杂毛修剪一番——虽然只插戴了朴素的米珠银簪,手上套了一对镯子,再戴了一个银璎珞,但这对宋竹来说,已算是十分繁琐难得的盛装了。
    刘张氏自己,打扮得倒是中规中矩的,和宋竹一样都穿了罗衣,又随身带了一个使女服侍,一行三人便往齐国公府过去,到了门□上帖子,自有人出来接待,那范大夫人却未亲自出迎。
    范家落脚洛阳已有五十多年,在洛阳一带家大业大,齐国公府自然是踵事增华富贵奢靡,宋竹从车马院下了车以后,一路往府里走,只觉园林美景令人目不暇接,虽然碍于仪态不好形于颜色,也在心中默默赞叹,直到堂前才忽然想起来:昨日她进来受大夫人的招待,大夫人没出迎也不奇怪,毕竟她是长辈。可今日按说姨母身份也不低,大夫人不说迎出中门,起码也该走到堂门前来接一下吧?毕竟,虽说齐国公是国公,但这种爵位又不能世系,只是封给宰执本人而已,大夫人的夫婿按官职似乎还没三姨父显赫,这么做,是不是有些不知礼数了?
    她本人倒还好,很少为这些事生气,却只怕三姨母觉得受辱,偏头看了几眼,见三姨母神色淡然,这才放下心来。好在进了内堂以后,大夫人也不大傲慢,主动起身问好,态度也颇为热情。
    双方寒暄了一阵,又叙了叙亲戚,还真叙出了几条联系,一个是刘姨夫是范家三衙内的同年,还有便是两家有共同的姻亲——大夫人的神色倒是越发亲近,反而三姨母一直也淡淡的,宋竹坐在一边颇觉无聊,也不知两人要说到何时。好在没过一会,大夫人便看了看她,笑道,“今日接你来,是昨日一见了三姐你,便觉得喜欢,只是昨日你赶着去你姨母家,也不能多留。今日有闲空,何如在我们家园子里玩玩?正好,族学这两日歇息,我们家大姐在家呢,她明日也去颜娘子家文会,你们今日认识了,明日倒可以结伴。”
    说着,便令人请了个十六七岁的小娘子出来,打扮得也是花团锦簇,不过宋竹对此毫无兴趣,自然也无审美眼光,只觉穿得的确好看,却又不知好看在哪,又奢华在哪里,再者范大姐生得比较寻常,穿得这么漂亮,倒显得被衣服压过了人去,面目倒都模糊了。
    她比范大姐小了几岁,宋竹嘴甜,见面就叫了姐姐,这范大姐虽然生得一般,但脾气倒好,见到宋竹,和许多来访的客人长辈一般,先夸了许多声漂亮,又牵着她的手,带她去逛园子,宋竹觉得她人挺和气,谈吐也不错,倒是颇为喜欢和她聊天,又暗自遗憾,她为何不去宜阳书院上学。
    两人手拉手逛了一圈园子,范大姐便把她带到自己闺房里,笑道,“我看你是越看越爱,好似看个‘摩合罗’似的,若你是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