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期刊杂志电子书 > 读者2006合订本 >

第13章

读者2006合订本-第13章

小说: 读者2006合订本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工资和养路费,保险费1050元,拉一趟煤要亏1330元。另一笔是一位拉原煤的师傅计算的,一吨原煤出厂价是85元,每吨原煤要交45元煤检费,5元出井费,这样一吨煤拉出厂就达到135元,如果运到河北宣化,卖价为每吨220元,每吨可获毛利85元,若载重12吨的货车只拉12吨煤可得毛利共1020元,而一趟来回过路费470元,柴油费800元,仅此就亏损250元,这还不包括货车每月2200多元的养路费,司机工资,汽车维修,交警罚款等其他费用。
  看来,亡命超载,是刺激进京物流流动起来的唯一兴奋剂。
  在此我不想给出关于如何治理超载之类的药方,面是想说明一个司空见惯的严酷现实,中国制造在崛起之中,并且质优价廉,但这种低价是非常耐人寻味的,很可能我们衣食住行中许多商品和服务,因为包含着血腥的生命补贴,才使得物品如此廉价。
  暂且以煤炭为例,我们看一下其价格为何如此之低。
  煤是要从地下挖出来的,网络上2003年最应该记住的十张照片中,有一幅是一个年轻人艰难背煤的照片,他叫王致中,17岁,在贵州以背煤为生,一筐煤40公斤,从煤坑向上爬100米,然后再走1000米的山路,可挣1块钱,许多人为此流泪,而我的朋友飘渺亲历的事情比这残忍得多,他这么写道:
  在离山西平遥有名的乔家大院不远之处,往南,有一个小煤窑。
  一个刚刚从井下爬上来的矿工,一个全身上下只是眼睛和牙齿有许白色的矿工,他对我说:“如果我的老板下窑,我一定用煤镐拍死他。”这个矿工一丝不挂,不穿衣服,因为穿不起最便宜的工作服,时已入秋,他的头上,身上到处是淌着泥浆一样的汗水,上得矿来,他先是拼了命似的喝一种很苦的草药水(不敢喝其它水,否则一定会虚脱),然后就用一块牛的肩胛骨,从身上往下刮汗水(从来不用毛巾,因为用不起),他刮得熟练至极,刮下来的黑水,一会儿就在地上无声的洇成双人床那么大一片,不能相信,也不敢相信,伯身上能“搜刮”出这许多的水来。矿工说,他们拼命地挖煤,随时有丧命的危险!
  煤也是要运的,一个标准的超载运输往往是专门的修车厂对煤车进行改造开始的,除了加宽加长,还必须更换底梁和轮胎,只要车头能托动就行。然后就是招收贫苦和不要命的司机,开着超载的卡车,一旦有风吹草动,这些车根本不以有效制动,就算这样,司机为了躲避煤检罚款,还不得不把车开到山里或者二级公路上去绕行,以跑大同到北京昌平一红的煤车为例,走高速公路大半天就到,但高速公路有二十多个煤卡,每过一个都会因超载罚款,一个卡子起码罚二百元,一路下来连买煤的本钱也亏了,所以司机宁可摸黑走小路,这无疑是一种把命勒在裤带上的活计,每次出车回来时,司机的妻儿总是会在村口路边等候,没有知道,这些妇女等来的是尸体还是四肢健全的丈夫,一们记者曾经写过,开煤车的小杨在数年前的一个晚上和表亲开车到北京,到了一个收费站口,他刚把车停下来,“通”的一声,车尾就被重重地撞击了一下,他下车一看,原来他的堂哥的车追尾撞上,当堂哥满身是血在他怀里咽下最后一口气时,他瘫软在地上,感觉自己好像也死了一回,回来之后他就再也没有开过煤车,但并非所有的人都能像小杨那样还有其它选择,他们不卖命家人就没有着落,卖命或许还能活命。
  煤要变成电是需要烧的,司炉工的劳动强度,就不再另叙,每吨煤区区几百元的煤,不是“中国制造”的真实价格,它包含着青山绿水成为纵横沟壑,煤渣酸雨的环境补贴,更包含着从长眠于地的采煤工,到跌下山崖尸骨验难寻的司机们的生命补贴,没有这样,煤不会如此廉价。
  煤仅仅是可列举的一种,其它饱含生命补贴的“中国制造”何处不在呢以鞋帽箱包为例,情况同样令人触目惊心。有报道说,1984年以来,大量外资鞋革企业涌向福建莆田。这上百家鞋厂中,普遍使用含有苯、甲苯、二甲苯成分的强挥发性胶水黏合剂,而在鞋厂里工作的从四面八方来的7万名少女,为了低微的收入,每天淹没在高浓度的毒气中工作十几小时。1993年一批女工在晋江鞋厂打工几个月便中毒住院。其中两位女工患白血病去世,临死之前全身腐烂、发肿发臭。更让人触目惊心的,是两位女工死时腹中七八个月的胎儿也一起夭折。这种现象并非福建所特有,哪个制造鞋帽箱包的基地不是如此即使是北京,在2001年也出现过类似情况,当时北京天晔包装制品有限公司陆续有好多女工因鼻子出血、牙龈出血而病倒,事后有20人被确诊为再生障碍性贫血,其中2人死亡。在东南沿海,打工妹、打工仔每月500元左右的微薄收入,几乎十年来没有什么改变。
  以五金加工为例,有多少操作冲床的工人能保全他的十根手指
  以印染为例,还有多少江南小镇不是淹没在臭水沟中
  以进城从事建筑的农民为例,为了追讨劳动所得,不得不爬塔吊、跳立交桥乃至自残。据非正式的统计,目前中国9400万进城务工农民,被拖欠工资竟然高达1000亿元!
  孙志刚事件折射出,赤贫的人不仅需要为工作付出生命,也往往不得不为生活也同样付出生命,很多本来可以健康成长的生命,在工作或并非工作时突然死去。目前全国打工者有1亿左右,其中珠江三角地区就集聚了上千万人,他们往往从事最脏、最累、最苦的工作。在一些劳动密集型的制衣、皮革、玩具、电子企业,老板因为赶着交货而无休止地要求工人加班加点,有的甚至三四个月不安排一天休息,员工昏倒、吐血、猝死的案例不在少数。有媒体曾经披露,这些工人的住宿条件极其恶劣,一间10平方米的房间住着20多个人是常事,甚至工人不得不就在生产车间休息;有的老板专门在市场买价低发霉的米给工人吃。此外,工人的人格尊严受践踏也每每见诸报端。广东曾经有抽样调查显示,1997年在外企工作被搜过身的工人多达10。4%。在一些韩资、台资企业,工人被辱骂、罚跪的不胜枚举。有个工人因被怀疑偷了东西,被保安拉到树林里用木棍毒打,打昏后,撒尿将他淋醒再打。有个工人因连续加班病倒,老板不许其请假,在证实工人的确身体已很虚弱后,被赶出宿舍,死于返乡的长途车中。当然如今情况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那就是老板们不再傻到长期雇用同一批工人,而是会在他们工作几个月,那些病症还没有充分发作之前就赶走他们,换另外一批同样贫困而对自身生命缺乏保障意识的工人。中国有多少劳工是在有毒、有害甚至完全是亡命的状态下工作,有多少人死去,笔者始终找不到哪怕是不完全的统计。鉴于有统计显示,2000年全国工伤死亡人数为11。7万人,因此如果说每年有30万—50万中国工人因“工作”而丧生,应该并不过分。那些廉价的商品背后,是昂贵的生命代价。在此不得不提的,是一些地方的官员和干部强调吸引外资以出政绩,或者以对内招商引资为能事,担心保护工人权益会影响外国资本、民间资本,与外商、民企老板交往过密到不恰当的程度,对劳工的悲惨境遇置若罔闻,对资方的恶劣行径姑息迁就。
  和拥有资本、技术、资金者相比,除了拥有自己之外一无所有的劳动者,能够出卖的就只有劳动力,甚至有时能够出卖的还包括尊严、健康和性命。他们在收入分配中,所能够得到的是最微薄的份额。因此,在我们下一次看到“中国制造”的价签时,不应该忘记,这些低廉的价格,很可能是以劳动者付出生命为代价补贴出来的血淋淋的价格。
  也许是无意或者偶然,一位外国投资者一语道破了来华投资的秘密:“在中国,工人很老实,没有令我们不快和与我们作对的行为。”
  本文摘自《读者》2006年第11期P36
  上一页目录页下一页
 
  借钱讲艺术
  上一页目录页下一页
  作者:刘克升
  买车还差两万元。老婆说:“不如去找对门的老王看看他是做生意的,借两万元还不容易”
  我硬着头皮来到了老王家里,嗫嚅着说明了来意。老王正翻着一份报纸,头也没抬,回答十分果断:“太不凑巧了,我刚从外地进了一批货,手里现在一分钱也没有,估计现钱一时半会也周转不过来。”我一脸的沮丧,两手空空地从老王家里晃了出来。
  第二天一大早,我和老婆还在睡梦中,老王就敲开了我家的门。他把一叠钱塞到了我手里,一脸诚恳:“朋友有难,我不能坐视不管。这是我从别处想办法弄来的两万元钱,你拿去用吧!”我和老婆感动得一塌糊涂。
  当天我们就把车买回来了。晚上,我去老王家里拜谢。老王正在接电话,我坐在沙发上随手拿起一份报纸翻了起来。当翻到某一版时,发现有一段话被红笔重重地勾了出来:将钱借给别人是有技巧的,可以先拒绝他的请求,让他陷入极度绝望,忍受心理折磨,然后突然出现并满足他的需求,可以起到先抑后扬的效果,使他对你感激涕零。。。。。。
  本文摘自《读者》2006年第11期P37
  上一页目录页下一页
 
  穷人凭什么给富人腾地方
  上一页目录页下一页
  作者:薛涌
  二十年前,我住的地方有许多民房,老百姓临街开店,生意火得很。可后来有人觉得破旧的民房碍眼,就盖了一堵墙,把民房封在里面。墙外侧粉刷成红色,上面还加了琉璃瓦,颇为可观。但内侧连基本的粉刷也没有,老百姓原来临街的门窗,对着一面劣质砖头,一点儿阳光也没有,可谓“未敢出门已碰头”。更糟的是,这一堵墙,把一条街的个体户生意都给封了。后来干脆连墙带民房一并拆掉。许多人家在那里住了半个世纪以上,说走就得走。
  你可以说穷人应该希望富人都住上好房,这样缴税多,国家用来补贴穷人住房的资金也多。但是,穷人也不是要饭的命,只配等人家施舍。当年地坛一带的居民,个体户甚多,许多人仗着他们居住的风水宝地,不少赚钱。等几年人家也成了富人了。而现在,由于一些不合法的拆迁,把穷人都挤走,把人家致富的机会给砸了,腾出地方给富人盖房,然后再说穷人惟一的指望是等富人都住上好房、缴了税后,国家可以给他们一些救济。这是否有些太傲慢呢
  老百姓恨的不是富人,他们恨的是掠夺致富。房地产开发商,很多人欠着这些被赶走的穷人的债。我并非反对市场竞争。相反,我主张在保障竞争者权利的前提下的充分市场竞争。用违法拆迁赶走老百姓,这是合理的市场竞争吗
  再有,贫富分区虽然各国都有,而且永远无法根除,但发达国家大都把这种分区看成社会问题。任先生忽视了这一点。比如他讲到洛杉矶贫富区之判然可分,字里行间,透露出赞赏之意,仿佛这就是天理。他似乎忘记了,十几年前洛杉矶大骚乱时,美国媒体连篇累牍报道当地的社会问题,其中之一就是这种贫富分区。去年年底法国骚乱,一个重要因素也是因为贫富分区。在社会管理成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