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期刊杂志电子书 > 长江文艺 2003年第10期 >

第19章

长江文艺 2003年第10期-第19章

小说: 长江文艺 2003年第10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了她。她没站稳,一下倒在阿宽的怀里。阿宽醉醉地说,菊,别走开。阿宽说完便睡着了。菊静静地躺在阿宽的怀里,情不自禁搂紧了阿宽。这时,客厅的时钟敲响十二点。菊猛地想起了自己死去的老公。她又跑到客厅望着老公的遗像哭泣起来。阿宽在床上打着呼噜,菊在客厅的沙发上坐了一夜。
  阿宽显然不知道这些,还是一天到晚忙着跑运输,菊的脸色也开始红润起来。终于有一天,阿宽西装革履提着一个小包来到菊家。菊说,今天咋这么精神?阿宽说,要娶媳妇嘛,能不精神?说着,就拉菊去婚姻登记处登记。菊迟疑地说,等两天不行吗?阿宽说,不行。我等不及了。等两天到哪儿去找你这么不贪钱的女人。菊噗嗤一下笑了。
  
  竹
  
  竹是个喜怒哀乐爱挂在脸上的人。今天看到报上又称她是女强人,就满脸不高兴,逮着谁就想对谁撒气。凌志见竹进门后鞋都不脱就气呼呼地把报纸重重地摔在饭桌上,便奇怪地问,嗳,又谁惹你哪?竹坐在沙发上,把脱下的鞋往门口一扔,没好气地说,没你事儿,做你的饭去。
  竹最烦别人说她是女强人,她对女强人这个称谓很反感。
  一听到女强人这个词,竹就会联想到强人所难、强盗等词汇。总之,竹的思维很奇特。
  她认为能干的女人还是女人,只不过背后比别人付出了更多的艰辛和酸楚而已。女人天生就是弱者,爱哭、胆小几乎是所有女人的共性。竹说自己也不例外。
  如今这年月,女人能干,还不如年轻貌美。你费尽心机谈的合同,左推右拖签不下来,人家漂亮小姐撒个娇就结了。能干有什么用?什么女强人?全是扯淡。
  然而,竹确实精明强干,在前任总经理贪污受贿锒铛入狱,公司连年亏损的情况下,竹极不情愿地接下这个烂摊子,能把它经营得有条不紊,并创收千万元,这就是本事。
  竹是个典型的工作狂,工作起来不分白天黑夜。同事们怕她累垮了,就劝她悠着点儿。竹说,我也想悠着点,可别人都在拼命挣啊,你悠着饭碗就被别人抢跑,那就要挨饿。再说老天爷不叫我生孩子,不就是让我轻装上阵,全力以赴地工作吗?
  自从当上了总经理,竹就很少在家吃饭。总经理少不了应酬,而竹最怕这种应酬。竹是个直肠子,不会说违心的话,搞不好就把人得罪了。那次请工商、税务吃饭,酒喝到最高潮时,大家都在相互说些逢场作戏的话,竹却念了段时下流行的顺口溜:“财政是爹,银行是娘,工商税务两条狼。”搞得大家不欢而散。
  更令人心焦的是,应酬来,应酬去,竹的身体应酬得越来越胖,脾气也应酬得越来越坏了。凌志却说,竹是到了更年期。
  更年期寓意着什么?竹想,男人四十一朵花,女人四十豆腐渣。何况自己都四十二了,恐怕连豆腐渣都算不上。瞅着自己发胖的躯体,竹下了下狠心,开始节食,喝减肥茶。直到有一天,胖是减了,但她在作报告时昏倒了。
  躺在医院里,竹望着凌志忍不住流下了眼泪。凌志对竹耍贫嘴说,以后别再减肥了,瘦子有啥好?搂着像一捆干柴。我不嫌你胖。别人说啥没用,管他呢。
  竹是不在乎别人说什么。记得有一次,一个泼妇为了泄私愤,在办公室指着竹破口大骂,骂竹是不会下蛋的老母鸡。竹只平静地回敬了一句,你除了会下蛋还会干什么?
  竹回家还是大哭了一场。自己受委屈不要紧,她感到对不起凌志,不能为他生个孩子。每次和凌志一起散步时,凌志看人家孩子那种慈爱的目光就像钢针一样刺痛着竹的心。
  竹虽然很少回家吃饭,但早餐她每天必须亲手做。她做的甜米酒,能让凌志喝一口,甜上一天。凌志就笑,以后你别做早餐了,怪忙的,怪累的。竹说,那不行。撒切尔夫人都天天给丈夫做早餐,何况我这个小小的总经理。凌志说,不是的,再这样下去,我的牙都得甜掉了。
  竹笑说,甜掉了,我不嫌你就行。
  凌志大笑,老婆你搞清楚,到底谁嫌谁哟?
  
  兰
  
  兰的婚姻终于走到了尽头。十年的忍让,到头来换来的是丈夫一句冰冷如铁的话:我们的缘分已尽,分手吧。
  兰听后没有感到震惊,只是很绝望。她想知道自己错在哪里,可丈夫说,离婚谈不上谁对谁错。
  结婚十五年来,前五年兰和昆还是出双入对的恩爱夫妻。可后十年,昆的文凭、职务日渐见长,脾气也日渐见长。动不动就说兰是个只会卖菜做饭目光短浅的小市民,开始是笑着说,后来是板着脸说,再后来就不愿和兰一起上街了。昆觉得兰像一潭死水,怎么也激不起一点浪花。怎么说她都不急不恼,夫妻之间连架都吵不起来,日子过得没味透了。
  兰心里更是万分委屈,这些年来,为了支持昆学习工作,自己把外出培训学习的机会一次又一次地自动放弃,一天到晚老黄牛一样任劳任怨地为昆服务,可到头来,昆已是具有硕士学位踌躇满志的处长了,自己还是个原地踏步的中专生。兰是个本分人,从不指望夫贵妻荣。但让她始料不及的是,昆和她在文凭、职务上产生距离后感情也产生了距离。
  兰万万没想到这一点。她不知自己错在哪里?
  记得上小学时,昆总抢着帮她背书包,成天蜜蜂一样围着她转。上初中男女生一般都不大搭话,可昆每天放学还要等兰一起回家。上中专时,昆发现班里好几个男生对兰献殷勤,就幡然醒悟,开始疯狂地追兰。兰性格温柔沉静,以为与昆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相互了解,可以白头偕老,谁知感情这东西如此变幻莫测?
  兰心里郁闷时,就回忆从前美好的日子。那时,昆爱调皮地歪着脑袋看着她,说她是美丽的兰花,带着淡淡的幽香。遇上她,是他这一辈子的幸福。
  因此,昆每次发脾气,兰都忍着,承受着,从不向外人提起。
  一次,昆喝醉酒后被人送回家,躺在沙发上喊着一个人的名字,兰听到这个名字叫雨霞。兰的心被深深刺痛,她知道这个雨霞是昆的女秘书,一个大学毕业分来不久的靓女生。后来,兰没有向昆问起此事,她也不想知道昆和雨霞之间的故事。
  日子还是一天一天地熬着。兰一天比一天消瘦。
  终于有一天,昆不在家,雨霞来了。一身素雅的装束,一脸纯真的笑容。兰一见到她就情不自禁地自惭起来,而雨霞与她见面的第一句话就是兰姐你真漂亮。兰心里没谱,不知说什么好。雨霞直截了当谈到昆,谈到她和昆的关系,谈到鲁迅的小说《伤逝》,爱情要不断更新。兰一直静静地听着,最后,她听明白了,这个可爱的女孩与昆只是上下级关系。雨霞性格活泼开朗,昆爱和她聊天,自然也谈到家庭的关系。她这是特地来劝说兰的。雨霞最后一句话兰记忆犹深,她说,兰姐,你一直是在为别人活着。
  兰说,我一直是在为别人活着?
  雨霞着实给兰上了一课。兰忽然明白了自己这些年错在哪里,她善于忍受,但不善于沟通;最重要的是,她一直忽视了自己的存在。
  一个女人,无论什么理由都不能成为男人的附庸。自尊、自强永远是女人自我保护的法宝。兰感到自己醒悟得太迟了。与昆的距离已经拉大,这是一条鸿沟,尽管两人都想去填平它,但也难免有刮风、下雨、发山洪的时候,这条鸿沟还能填平吗?兰决定和昆好好地谈一谈。
  
  梅
  
  梅是我的好友,不是《家》中那个郁郁寡欢的梅表姐;而是一位活泼开朗的现代女性。
  在我眼中梅是个独特的女子:美得独特,善得独特,处事更独特。
  认识梅,首先是因为梅的美丽。
  梅是那种让人见了一眼就难以忘怀的女人。而我这人又天性“好色”,喜欢与美女为伍(可我不是同性恋),这就是我与梅交友的前题。
  与梅第一次相见,是在几年前一个很尴尬的场面。
  那天,我们年轻帅气的科长杨在科里几位靓女的怂恿下,率领全科先是在海鲜楼喝得五迷六道,然后又晃晃悠悠去歌舞厅唱歌。正当一位浓妆艳抹的坐台小姐坐到杨的腿上撒娇时,忽地进来了一位白衣紫裙的靓丽佳人。这位佳人的到来,男士都眼前一亮,我们科几位靓女都感到相形见绌。佳人露出玉齿微微一笑,指着坐台小姐说:“小姐,您坐错了地方吧?”坐台小姐恼怒地说:“关你什么事?管得着吗?”这时,杨大惊失色,猛地推开坐台小姐呼地站起来(酒可能也醒了一半)吼道:“怎……怎么管不着?她是我老婆。”等大家醒过神来,想再仔细一睹芳颜时,佳人已影去无踪了。
  靓女们顿时讪笑:“科长今天可惨了,准备回家下跪吧。”
  要说,杨算是个不错的男人。工作认真负责,长得又帅气,脾气也温和。唯一的缺点,也是他致命的弱点,就是太花心。
  他的理论是,天下男人都一个德性,都希望自己的老婆保守些,别人的老婆开放些。男人见了漂亮女人,就像女人见了漂亮衣服一样,即使到不了手,也要眼巴巴多瞅几眼。
  杨倒是表里如一。
  他不像有的男人,人前装得满脸严肃,人模狗样;背地里却是猪狗不如。他敢公开地大大方方地与美女们调笑周旋。那种泡沫爱情把他滋润得很茁壮。
  他善于处理内外关系,对外逢场作戏,对老婆情真意切。因此,他一直保持着外面“彩旗飘飘”,家里“红旗不倒”的良好纪录。
  在没见到梅之前,我猜想科长老婆肯定和我一样,长得对不起观众。
  自从那天见到了梅,我心中就感到忿忿不平。科长也是的,守着那么漂亮的老婆还心猿意马,四处拈花惹草。真是太不知足了。
  心里是那么想,但每次杨出差不在家时,科里派我去梅那儿送工资或什么的,我从不说杨半句闲话。不是因为我多高尚,我是不愿看到梅这样的漂亮女子委屈生气。
  梅对我很友好,每次去她家,她总是倾其所有拿出家里最好的东西招待我。她爱笑,一笑嘴角就微微上翘,眼睛弯如月芽儿,迷人极了。她脸上的笑容犹如冬日的阳光,让你感到暖融融的。
  与梅交往很轻松很愉快,我们常常一起逛商店、书店,她从不向我打听科里的事,这让我感到安然。
  她爱美的劲,让你没辙。见了她喜欢的时装,她能一件件试个没完。自个儿在镜子跟前照够了,就笑嘻嘻地来问我:“怎么样,好看吗?”我说:“好看。”其实梅真的穿啥都好看。
  梅试衣多,买衣少。梅悄悄告诉我,她每月的工资要省下五十元寄给她资助的那个山区特困生。这件事她不想让别人知道,包括杨。她说:“能帮助别人,心里感到很幸福。”
  梅十分爱自己的丈夫,包括杨的缺点她都能包容。她处处用柔情浸染感化着杨。
  我佩服她的大度,欣赏她的为人。但我也担心她将来成东郭先生。
  中国进入WTO后,梅就报名学起了英语,而且学得很起劲,有时还酸不溜秋地给我对几句。白天上班忙,只有晚上去上课。杨有些不以为然了,嘴上说是担心梅的安全,心里却是另一番滋味。
  憋了几天,杨终于装着玩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