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中医古典电子书 > 201009301285829654_0 >

第24章

201009301285829654_0-第24章

小说: 201009301285829654_0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克、炒枳实10克、赤白芍各15克、炒黄芩10克、元胡索10克、炒金铃子10克、湘花粉10克、火麻仁15克、代赭石12克、旋复花10克、白花蛇舌草10克。5剂。 
二诊:大便通利,腹痛减半,纳食增进,已无腹胀,但时有嗳气,舌质红苔薄黄干,脉弦略数。 
腑实得通,邪气衰退,但肝胆气郁,通行不畅,再治从疏肝利胆、行气活血为主,兼以和胃降逆,润肠通便,以防积滞复发。处方:元胡索10克、炒金铃子10克、炒竹茹10克、炒枳实10克、柏子仁10克、香橼皮10克、生麦芽15克、大丹参12克、橘皮络各10克、火麻仁15克、芦根18克、白茅根18克、郁金10克。6剂。 
三诊:腹痛消失,大便通畅,食欲旺盛,精神亦振。原青紫之面色渐转红润,舌质红苔薄黄,脉弦细。仍宗上法加油当归10克,续服30余剂。后作B超复查,不见“胆囊扭转”,原有之肝肾囊肿与前几次B超检查相比,亦已明显缩小,追访1年,腹痛未见复发。 
〔评析〕胆囊扭转乃罕见之急性胆道疾病,国内此类疾病报道甚少,而且往往须在手术时方能确诊并制止其疼痛。本案罹患肝、肾囊肿,继发胆囊扭转,右上腹绞痛,面色青紫,大便干结,状如羊矢,嗳气呃逆,恶心厌油,小便灼热,寒冷发抖,乃邪郁肝胆、腑实积滞、气血瘀阻、正邪交争使然。故大胆重用大黄苦寒攻下,辅以黄芩、蛇舌草清解热毒;柴胡、枳实、川楝子、元胡索疏肝解郁、行气止痛;赤芍、白芍柔肝缓急,活血通络;旋复花、代赭石行气和胃,降逆止呕。用湘花粉者,旨在益胃生津,防止燥热伤阴。药后肠腑得通,气机运转,大气周流,腹痛即止。则变攻下为润下,酌参以疏肝理气,和胃健脾之剂,俾邪去而不伤正,正复而不留邪矣。 
第三卷221二、腰以下奇冷案孙某某,男,45岁。1991年9月18日初诊,腰以下寒冷彻骨,痛如折断15年。患者1976年冬月某日劳累后洗澡,不慎受寒,继用热浴,随即感到腰以下寒冷,两侧臀部冷如冰块,腰部冷痛如折断,夜间不能入寐。此后半年,又见滑精、阳痿。曾先后至武汉、贵阳、湖南、江西、上海等地有关专科医院诊治,服药数千剂,用药如肉桂、附子、鹿茸等,反致上身如火,口唇溃烂生泡,而下身冰冷如故。遂经人介绍,求李氏治。时见精神疲惫,表情痛楚,腰以下寒冷,冷彻骨髓,痛如折断,喜近炉火,舌质淡红,舌苔薄白,脉细而濡。李氏曰:此属风寒湿邪,流注关节,厥冷日久,肾气已衰。治宜补益肾元,祛风除湿,活血通络。处方:熟地15克、山药10克、淫羊藿10克、独活10克、防风10克、丹皮10克、赤茯苓18克、当归10克、枣仁12克、泽泻10克、川牛膝10克、炒杜仲10克、防己10克、车前子10克。5剂。 
二诊:药后寒冷稍有减轻,但仍冷痛甚剧、阳痿、滑精、舌质淡红、舌苔薄白、脉细濡。宗上法加强祛风活络、益肾壮骨之味,减去丹皮、泽泻偏于寒凉之类。处方:熟地15克、淫羊藿15克、山药15克、枣皮10克、独活10克、防风10克、茯苓15克、巴戟肉10克、炒杜仲10克、川牛膝10克、正五加皮10克、制苍术6克、制仙茅6克、木瓜10克、薏米30克、车前子10克。10剂。 
三诊:腰部以下渐觉温暖,除双臀稍有酸冷外,余处冰冷缓解,阳事能举,滑精亦止,邪实渐去。遂守上法去苍术、薏仁、车前等味,酌加菟丝子10克、橘红10克、核桃肉10克、补骨脂10克、桑寄生15克。连进40余剂,寒冷疼痛均见消失。 
〔评析〕腰以下冰冷,痛如折断,阳痿、滑精持续15年,前医多以肾阳虚衰而治之。要知疾病之源,本于寒湿,寒邪凝滞,湿聚不化,经脉受阻,气血不畅,故腰以下寒冷,疼痛如折;久痛及肾,肾精亏损,命门火衰,则阴器弛软不用;肾气既虚,下元疲惫,精关不固,则频发滑精。若纯用补阳之剂,则阴无以继,以致浮阳躁动于上,使上身热炽口伤烂赤,上热下寒,寒热格柜。此时治法,宜标本兼顾,益阴和阳,阳中求阴,阴中求阳,平衡阴阳。故药用祛风胜湿、散寒止痛之剂以治其标;用补益精血、温肾强健之剂以治其本。标去本实,沉年痼疾,竟侥幸告愈。 
三、肺癌术后胸痛咳嗽案李某,男,68岁,武汉市蔡甸区农民。1988年2月11日初诊。胸痛、咳嗽、咯血反复发作4年,又发加重1月。患者自20岁起至今一直大量吸烟,日1包许,伤害肺系。1987年10月病发胸痛,咳嗽痰中带血,当时到武汉军区总院诊治,胸片检查:周围型肺癌。胸部右侧斜位断层:右中叶新生物可能性大。纤维支气管镜报告:周围性肺癌。遂于1987年12月29日在该院外科住院,在全麻下行右中叶肺切除术。术中见一拳头大包块,有坏死组织液化,经病理切片断为“腺癌”。术后又在该院对症治疗数日,于1988年元月12日出院。出院后月余,胸痛咳嗽又发,即到当地县医院诊治,胸片检查:考虑肺癌复发。用中西药治疗(药名不详)无明显效果。刻诊所见:胸痛、咳嗽、痰少,不易咯出,每天痰中带血1~2口,血色暗红,右颈项部有一鸡蛋大肿块,红肿疼痛,纳食欠佳,舌淡红苔薄黄,脉细数。李氏断曰:此乃大量吸烟,正气伤损,第三卷222邪从肺入,毒热壅肺,久衍成癌也。肺癌手术,正伤更甚,阴液亏耗,而热毒壅肺肺失肃降,治当清热解毒,宣通肺气,滋阴补虚。处方:沙参15克、炒冬术10克、奶参20克、玄参15克、白芍12克、陈皮10克、茯苓15克、炒枳壳10克、土贝母10克、半枝莲20克、白花蛇舌草20克、炒二芽30克、炙甘草6克。日1剂,水煎服,日服3次,禁烟酒辛辣之物。 
1988年6月27日二诊:服上方10剂,胸痛咳嗽咯血均消失,颈项部肿块亦消除。后数月未再服药。近月来因嗜食辣椒,烟瘾又犯(日吸半包许),致胸痛又发,咳嗽,咯痰带血,每日3~4口,血色鲜红,口干欲饮,舌红淡薄黄,脉细弦,是毒热壅肺,痰浊内阻,肺气失宣,肺阴受损之证也。治宜清热解毒,宣肺化痰,养肺生津,凉血止血。方用:蛇舌草18克、贝母10克、半枝莲15克、桑皮10克、苡仁15克、玄参12克、橘皮络各20克、黄芩10克、冬瓜子15克、乌贼骨12克、炙杷叶15克、海蛤粉15克、芦根15克、茅根15克。水煎服。 
1991年12月3日三诊:连服上方30余剂,胸痛咳嗽咯血等症均缓解,3年多时间未有复发,亦未服用其他药物。近日来因劳作太过,又因吸烟未禁,原病复发。证见胸痛,饭后尤为剧烈,咳嗽,每天晨起咯血3~5口,血色鲜红,口渴欲饮,纳食欠佳,舌质尖红,苔薄黄少津,脉象细数。到省某医院胸片检查:考虑肺癌复发,右下胸膜增厚,膈肌粘连。此热毒壅肺,宣肃失职,肺津耗损所致。治拟清热解毒,宣肺化痰,养阴润肺。处方:半枝莲18克、川贝10克、连翘15克、苡仁30克、蛇舌草18克、黄芩10克、芦根15克、茅根18克、冬瓜子15克、桑皮10克、炙杷叶15克、炙紫菀10克、血余炭10克、瓜蒌皮10克、橘皮络各10克、藕节10克。服用上方10剂,咳嗽咯血胸痛消失,精神亦振,惟背部作胀,遂于上方加入宽胸理气、活血解毒之品,继进30余剂,调治而愈。随访3年半未发。 
〔评析〕肺癌胸痛咳嗽咯血反复发作4年,曾作切除术,术后又反复发作,舌质红苔薄黄,脉细数,是毒热壅肺,肺失宣肃,阴津耗伤使然,故李氏用药,始以清热解毒,宣肺化痰,养阴润肺之重剂为法,首见捷效。药后数月,因患者食无禁忌,吸烟不止,胸痛诸证又作,则以清热解毒、宣肺利气、化痰止咳、凉血止血为治,药后缓解。时越3年,劳作过度,痼疾又发,而用清热解毒、宣肺化痰、凉血上血、养阴生津之法奏效。细审此病,前后长达4年。4年之中,胸痛咯血大发4次,然病机总在毒热壅盛、正伤邪恋之间。是以临证用药,始终谨守病机,以清热解毒、宣利肺气、养阴生津为本,不以久病虚损而忌用寒凉,而又深合中医辨证论治之道。1994年底,其子来谢曰:服药至今,诸证未发,已存活6年有余,且精神爽健,尚能下田间劳作,而其原同病室之5名肺癌术后病友,因未服中药,早已谢世多年云云。 
四、恶性神经鞘瘤术后胸痛咳嗽案张某,男,29岁,黄岗某中学教师。1993年12月27日初诊。左侧胸痛2月。1993年9月6日因劳累而胸痛,未予重视。15天后胸闷烦躁,疼痛加剧,自觉日渐消瘦,但无发热咳嗽咯血等症。1993年10月6日到黄岗某医院住院诊治,胸片检查:左侧胸腔大量积液,纵隔心影均向右侧移位。CT报告:左上肺尖块影,考虑为转移性肺癌。后2次CT复查均维持上述诊断。用放疗(VDOP)及抗痨药链霉素等治疗月余,并行胸腔穿刺抽胸水,症状无明显改善,遂出院来诊。刻诊所见:胸闷胸痛,左侧尤甚,烦躁欲死,咳嗽痰少,身体消瘦,右腋下淋巴结肿大(如鸽蛋大),舌质红苔薄黄,脉细弦数。既往史:1992年6月因在上臂外侧神经恶性鞘瘤在第三卷223同济医院做过切除术;1992年10月因右侧臂部恶性鞘瘤在黄岗医院做过切除术;1993年4月左上臂内侧又发恶性神经鞘瘤在该院手术。几次手术后行病理切片均证实为恶性神经鞘瘤。 
且近月来手术疤痕处又长出硬节,有疼痛感。CT检查:左上肺块影,考虑转移性肺癌,左侧胸膜肥厚并包裹性积液。胸腔穿刺:胸水为血性物。李氏谓:病者曾患恶性神经鞘瘤,做过3次手术,而屡有复发,毒热内蕴,转移于肺,肺失清肃,痰瘀阻络,水道失于通调,而有胸痛咳嗽瘰疬痰核之证也。当以清热解毒,宣肺化痰,软坚散结为治。处方:桑皮10克、冬瓜子20克、苡仁30克、川贝10克、桃仁10克、炒黄芩10克、炙杷叶15克、白花蛇舌草18克、炒瓜蒌皮15克、连翘15克、橘皮络各10克、茅根30克。 
1993年12月27日二诊:服上药19余剂,胸闷胸痛减轻,咳嗽已平,腋下肿大淋巴结竟告消退,精神振奋,纳食正常,二便通利,舌脉同前。药中肯綮,守上法而适当增损为治。处方:冬瓜子20克、夏枯草30克、苡仁50克、川贝10克、橘络10克、半枝莲10克、炙杷叶15克、炒瓜蒌皮15克、桑皮10克、蒲公英15克、连翘15克、炒黄芩10克、白茅根15克、芦根15克、车前子10克。前后加减服至30余剂,诸证缓解,体重增加,继以宣肺化痰、清热解毒、软坚散结、健脾益气之剂调理善后。 
〔评析〕此例李氏断为热毒内蕴,痰瘀阻络,肺失清肃,以清热解毒,宣肺化痰,软坚散结为治。药用蛇舌草、半枝莲、黄芩、连翘等清热解毒,消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