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哲学宗教电子书 > 一乘大方便方广经讲记+印顺法师 >

第25章

一乘大方便方广经讲记+印顺法师-第25章

小说: 一乘大方便方广经讲记+印顺法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

  所以,有人说起信论,立真如生无明义,实在不妥当。只可说,依真如而

  有无明,迷真如而有无明,无明是不离于真如的。但真如非生死缘起法,不
可说真如生无明。本经说如来藏为依;楞伽、密严经,说如来藏藏识为依,唯识
论以阿赖耶识(识藏)为依。如来藏为依,是真常妙有的大乘经的本义,专依赖
耶说所依,是受著西北方论师的影响。

  壬二为缚脱依‘世尊!若无如来藏者,不得厌苦乐求涅槃。何以故?于此六
识及心法智,此七法刹那不住,不种众苦,不得厌苦乐求涅槃。世尊!如来藏者,
无前际,不起不灭法,种诸苦,得厌苦乐求涅槃。’

  缚是生死系缚,脱是涅槃解脱,这都依如来藏而成立。假“若无如来藏”,
众生即“不得厌苦”,不得“乐求涅槃”。要解脱生死,必先知苦可厌。乐即愿
欲,知三界生死苦可厌,这才希求安乐自在的涅槃。不知厌生死,即不会乐求涅
槃。众生在生死苦中求快乐,而有漏乐,实是行苦而不能知。知厌苦而不彻底,
即不能彻底的乐求涅槃。厌苦心,乐求涅槃的心,这种动机的发生,

  不是没有原因的,这都依如来藏而有的。“何以”没有如来藏,即不知厌苦,
不求涅槃?因为,“于此六识及心法智,此七法”都是“刹那不住”的。生死流
转法,是蕴、处、界,依唯识说,即一切以心识为本。众生的有漏识有七:即眼
识耳鼻舌身意识──六识及心法智。心法智,地论师解说为第七识;嘉祥说是六
识的相应心所;唐译作‘所知’境。然依楞伽经义,即第七末那识,如说:‘其
余诸识,有生有灭,意意识等念念有七’。‘七识不流转,不受苦乐,非涅槃因’。
末那,译为意:真谛三藏每译为心;本经的心法智,实即第七末那的异名。心法
智的智,约凡夫的颠倒智说(智论有‘心想智力’句),妄想执著,不是真智慧。
此七法,是刹那不住的,即念念生灭的。如前前非后后,一切是刹那灭的,那末
众生起善造恶,如何能保持善恶业因,而成为生起未来生死苦的因呢?所以,没
有如来藏,即“不种众苦”,种下的苦种,即是招感三界生死的业;由善业感人
天善果,由恶业感三恶趣果。今七识都是生灭不住的,这些善不善的业种,种在
什么处所呢?谁能保持它不失?生灭易脱的七

  识,不能受熏。本经说如来藏是常住的。是依是持是建立;善恶等熏习依于
如来藏,善恶业不失而能感三界生死果。生死流转,由此而能建立。如没有三界
生死苦,也即“不得厌苦”,不会“乐求涅槃”。而且,在生死苦痛中,众生都
直觉得必有究竟安乐的依处。众生虽不能实证得此究竟安乐,但能信能求。换句
话说,所感受的愈苦痛,愈觉得有此安乐处。否则,即陷于绝望的悲观,不会因
此起乐求涅槃心。这因为众生本有如来藏,为众生自性;虽迷而不觉,然在生死
苦迫中,能直觉的希乐愿求。这样,生死流转,依如来藏而成立;解脱涅槃,也
依如来藏而成立了。“如来藏”的所以为生死涅槃依,不是别的,因为它“无前
际”,法尔如此,本来如此,没有时间性的边际。因此,如来藏是“不起不灭法”。
是不起不灭的常住法,能为生死涅槃作所依,众生这才“得厌苦,乐求涅槃”。
中观和唯识宗,明一切法空性或圆成实性,也是不起不灭,无前际后际的,然都
不说为一切法的依止处。以常住不生灭为所依,即真常唯心论的特色!

  辛三遮倒解‘世尊!如来藏者,非我非众生非命非人。如来藏者,堕身见众
生,颠倒众生,空乱意众生,非其境界。’

  依如来藏说有生死、涅槃,然如来藏,决非外道凡夫小乘的倒解可明了。一
般外道,执一真实常住的我为生死涅槃的主体,佛法说无常无我,否定外道所执
的常我。现在说如来藏为生死涅槃的所依,但与外道所执的常我不同。“如来藏”,
“非我非众生非命非人”。我、众生、命、人,为我的异名。今说非我非众生非
命非人,和金刚经的‘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的意义一样,都是无我的异名。
我,即主宰、自在。众生,即五众(蕴)假合的有情;依外道说,即是生而又生
的补特伽罗。命,即寿命,生命,约生死的延续说。人,即行人法的,如有意识,
有智慧,能用手,能说话的。我、众生、命、人,是约我的四义不同,实即一神
我。现在说如来藏是不与外道的神我一样的。楞伽经也说:‘无我如来之藏’,
实约一切法空性说。

  次说“如来藏”为三种人所不能知:一、“堕身见众生”,即上文所说‘凡
夫于五受阴我见妄想计著生二见’。身见即是我见,凡夫依我见为本而执断执常,
不能正见无我如来之藏。二、“颠倒众生”,即上文所说‘颠倒众生于五受阴,
无常常想,苦有乐想,无我我想,不净净想’,有了这四颠倒,也就不能正知如
来藏。三、“空乱意众生”,即上文所说‘一切阿罗汉辟支佛净智……本所不见’。
阿罗汉辟支佛净智,也名为空智。二乘空智,不能通达一切法性空,即究竟正见
空义,所以说是空乱意,即迷乱于法空性,而意有错失。这三类倒解,都不能见
如来藏,所以说“非其境界”。然宝性论,别说为:堕身见众生为外道。颠倒众
生为二乘,因法身是常乐我净的,二乘倒执为无常苦无我不净。空乱意众生,为
大乘中的恶取空者。然依本经文义而说,即是二见与颠倒众生,及净智二乘。

  庚二自性清净为入道因辛一列五藏

  ‘世尊!如来藏者,是法界藏,法身藏,出世间上上藏,自性清净藏。’

  如来藏为杂染清净所依,然如来藏自体,实非生死杂染法;生死杂染,不过
依附于如来藏,如来藏是自性清净的。性净而与杂染相关的道理,此处特为说明。
先列五藏名字。这是散见大乘经中的,而实同为如来藏的别名。佛性论解说为:
一、“如来藏”,约自性说。如,即真如,即一切法自性。以真如为藏(或约依
止义,或约摄持义,或约隐覆义,如前说),名如来藏。二、“法界藏”,这是
约因说的。界是因义,发心修行,以及成就无漏功德法,都依于如法性。如如来
藏有过恒沙功德,为一切清净法因;又以法空性为所缘境,引生无漏功德法,故
名法界。三、“法身藏”,约果说。由修行正法所成就的,名为如来法身。依法
成身名法身,即以法性为身;又是一切大功德法聚,故名法身。四、“出世间上
上藏”,这是约真实义说。世间,是浮虚不真实的。如来藏不变常住,真实清净,
所以名出世间。出世间义通二乘,这是出世间的上上法,所以名出世间上上藏。
五、“自性清净藏”,约秘密义说。如来藏自性

  清净,这是甚深难解处。发心修行,与如来藏相顺相应,即成圣贤;与如来
藏相违不相应的,即成外道凡夫。此五藏中的自性清净藏,下文将专为说明。

  辛二释二事‘此自性清净如来藏,而客尘烦恼上烦恼所染,不思议如来境界。
何以故?刹那善心,非烦恼所染;刹那不善心,亦非烦恼所染。烦恼不触心,心
不触烦恼,云何不触法而能得染心?世尊!然有烦恼,有烦恼染心,自性清净心
而有染者,难可了知。’

  二事,一、本性清净,是主;二、烦恼杂染,是外附,是客性。如来藏自性
清净,以虚空、宝珠等为喻,似乎是易解的。其实,一切众生有如来藏净性,而
众生位中的一切,又都是不清净的;不清净法,覆蔽染污清净性的如来藏,这是
极难明了的。所以说:“此自性清净”的“如来藏”,是清净的,“而”又为
“客尘烦恼上烦恼所染”污,这是“不思议”的“如来境界”,非凡夫二乘所知。
烦恼与随烦恼,称为客尘。客对主说,有后起的,外来的,不久即

  去等含义。如来藏是本来如此的,所以称自性。烦恼随烦恼,是可断除法,
类如附著于摩尼宝珠的尘垢,所以称客尘,尘是染秽不净义。这如来藏的不染而
染,染而不染的境界,非一般众生所能了知。

  烦恼的客尘,是后起的,还是本来就有的?若是本有,何以名客尘?如某处,
有甲就有乙,即都是主人,不能说有主客的分别了。有就同有,如来藏何以不与
烦恼那样,也称为客呢?假使说:烦恼是后起的,那么,如来藏本性清净,圆满
究竟,而后又起烦恼,佛已断烦恼而证圆满清净,烦恼也可能再起了!这是不合
理的。又如,现在一念善心,这应该说有无烦恼呢?如说有烦恼,善心即不成为
善心,善与不善,是不能同时存在的。如说善心起时,没有烦恼,那怎能说烦恼
染污净心?若更微细分别,心是心王,烦恼是心所,烦恼不起时,不能说心为烦
恼所染污。就是烦恼现前时,烦恼心所与心,虽缘起相依,而实互不相及。一念
现前时,烦恼不能渗入净心;净心也不能渗入烦恼,怎能说烦恼染污净心?何不
说净心净化烦恼?‘心性本净而为客尘烦恼所染污’,

  这是佛法共有的教说,而实在甚深甚深,极难思议!所以说:“何以”如来
藏为烦恼所染,是这样的难知?因为,“刹那善心”生起,不能同时有烦恼生,
所以“非烦恼所染”。如“刹那不善心”生起,心即是相应不善的;自身即是不
善,还说染个什么?这是约善不善心的生起,以说明自性清净的心,不能为烦恼
所染。又“烦恼不触心,心不触烦恼”,因为法法是不相到的,各住自性,烦恼
是烦恼,心是心,就是同时能生起,也还是互不相入,“不触法”,怎“能得染
心”呢?“然”而,事实上“有烦恼”,也确“有烦恼”能“染心”。不是推论
与思议的境界,而烦恼与为烦恼所染的心,却是确实的。所以“自性清净”的
“心,而有染”污,是“难可了知”的。依下文说,这唯佛能知,我们仅能以信
仰去接受它。

  本经不以自性清净心论可否为烦恼染污,而约自性清净的善心或不善心,论
是否可为烦恼所染污。自性清净心,不出自性清净的善心(立三性,即摄无覆无
记),自性清净的不善心(立三性,即摄有覆无记)。善心不善心,约心

  相说:自性清净心,约善不善心的自性说。善心与不善心的自性清净,有漏
位中,为烦恼所染污,这是极难理解的。心性本净与客尘所染,也许由于难解,
所以常为大小空有诸宗所共诤。有不承认心性本净的,即以经文为不了义。有部
解说为:心有善、不善、无记三性,无记是心的本性,初生及命终,以及善不善
心所不起时,心都是无记的。与善心所及恶心所相应,成为善不善心,即是客性。
约心相续的为不善心所染,说心性本净,客尘所染,并非不善心的自性,是清净
无漏的。成实论师,说心性通三性,也以此经为不了义,约相续假名心说。声闻
中的大众部,分别论者,是以心的觉性为本净的。大乘中,如般若经、中观论等,
以为此约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