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乘大方便方广经讲记+印顺法师-第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来藏空,不是如来藏无体。如来藏是本性清净,自性常住的。在生死中,如宝
珠落在粪秽里一样,珠体还是明净,所以说如来藏与一切烦
恼是若离若脱若异的。何以又名为“不空如来藏”?如来藏自体具有“过于
恒沙不离不脱不异不思议佛法”。如来藏,约离妄染说,名空如来藏;约具足过
恒河沙不思议佛功德法说,名不空如来藏。如来藏唯一,约它的不与染法相应,
与净法相应,立此二名。唯识学者说圆成实,也可有二义:一、约远离一切杂染
说,名为空。二、约由空所显说,名空性,体实是不空的。然本经说不空,不但
约法性不空说,重在体具过恒河沙功德性。如楞伽经、起信论等,都不是从因缘
生法,虚妄生法论空与不空,而是依如来藏性说。
‘世尊!此二空智,诸大声闻能信如来。一切阿罗汉辟支佛空智,于四不颠
倒境界转,是故一切阿罗汉辟支佛,本所不见本所不得。一切苦灭,唯佛得证,
坏一切烦恼藏,修一切灭苦道。’
上释如来藏空智,今释二乘所不见。“此”有空义与不空义的“二空智”,
唯“诸大声闻”(钝根暂时不能),如舍利弗,须菩提,富楼那等广慧声闻,
“能信”受“如来”所说,回小向大。若约证悟说,那末“一切阿罗汉辟支
佛空智”,是不能觉了的。此二乘空智,与如来空智不同,本经又名为净智。
是净除一分烦恼障,离四颠倒的我空智。大乘法中,有的以为:一切法空与涅槃
空寂,与无常、苦、空、无我;及无常、苦、不净、无我的空无我不同。法性空
寂,是离戏论的平等法性,而空无我,但约五蕴和合无我我所说,所以,二乘的
空智,“于”无常、苦、无我、不净──“四不颠倒境界转”,即离四颠倒──
无常计常,苦计为乐,不净计净,无我计我而转起的,不能证入如来藏智。“是
故,一切阿罗汉辟支佛,本所不见,本所不得”。而“一切苦灭”的灭谛,“唯
佛得证”。如来得证如来藏而成就法身,是由“坏一切烦恼藏”而得的。而坏一
切烦恼藏,又从“修一切灭苦道”而来。二乘的所以不见不得如来藏空智,本经
的解说,极为明白。
辛三结成一灭谛壬一简妄存真‘世尊!此四圣谛,三是无常一是常。何以故?
三谛入有为相,入有为相者是无常
,无常者是虚妄法,虚妄法者非谛非常非依。是故苦谛集谛道谛,非第一义
谛,非常非依。一苦灭谛,离有为相,离有为相者是常,常者非虚妄法,非虚妄
法者是谛是常是依,是故灭谛是第一义。’
依如来藏处说圣谛义,是甚深难知的,即四谛中的灭谛。上来已明白说到,
这里再依四谛作一简释。“此四圣谛,三是无常,一是常”。这是略标。有生住
异灭相的,称为无常,反之即是常。四谛中,合于生住异灭相的,如苦谛、集谛,
是生死杂染法,当然是有为的。道谛为修习所生起,也是有为法。所以,苦、集、
道的“三谛,入有为相”中。有为相,或说生住异灭四相,或说生异灭三相,或
说生灭二相。总之,是有起灭变异的。三谛既“入有为相”,所以“是无常”的。
“无常”的有为法,即“是虚妄法”。无常的“虚妄法”,即“非谛非常非依”。
谛是真实不颠倒;虚妄法是虚假而不真实的,所以说非谛。是无常的,所以说非
常。虚妄法不足为究竟依止,所以说非依。这不但苦集,道谛也如此,所以说:
‘法尚应舍,何况非法’?“是故,苦谛、集谛
、道谛,非第一义谛,非常非依”。经说苦等为四谛,今又说苦集道非谛,
这不是矛盾吗?不!说苦集道非谛,是约非如来觉证的第一义说。如约世俗法的
作用说,虽不是究竟真实也可以名之为谛。如佛说无常是苦,真实是苦,不能说
不苦。佛说八正道是道,依此确能证涅槃,不能说不是道。所以约世俗说,苦集
道为谛。如约究竟真实说,即睢“一苦灭谛”,才是“离有为相”的。凡是“离
有为相”的,即“是常”住法。凡是“常”住法,即是“非虚妄法”,“是谛、
是常、是依”,“是故灭谛是第一义谛”。
约四谛辨二谛,声闻乘学者中,有不同的论说。如毗婆沙论(七七)有四家
说,,顺正理论(五八)有五说。也有立苦集道三谛是世俗,灭谛是第一义的,
与本经一致。般若经说,四谛都是假名说,是世俗谛,而四谛的法空性,是第一
义谛,这是因灭谛也通假名施设,而难言寂灭,是第一义,也即与本经的灭谛说
相近。三谛是世俗,灭谛是第一义,古有此说,本经也依此作论。
壬二遮倒示正
癸一遮倒见子一总遮凡小‘不思议是灭谛,过一切众生心识所缘,亦非一切
阿罗汉辟支佛智慧境界。譬如生盲不见众色,七日婴儿不见日轮。苦灭谛者亦复
如是,非一切凡夫心识所缘,亦非二乘智慧境界。凡夫识者,二见颠倒;一切阿
罗汉辟支佛智者,则是清净。’
抉择如来的智境即灭谛。灭谛,即如来藏,法身,大般涅槃,这是凡夫二乘
所不能见不能证的。凡夫与二乘的见地,都不能与灭谛正义相合,故应有简别。
先总遮凡小。
“不思议是灭谛”,不思议即超“过一切众生心识所缘”的,也“非一切阿
罗汉辟支佛”的“智慧境界”。这可以譬喻来说:一、“譬如生盲不见众色”,
这喻如凡夫,于如来藏、法身,一点也没有见到,如生下来即坏了眼根的盲者一
样,青黄赤白的颜色,什么也不知道。二、如“七日婴儿不见日轮”,婴儿虽有
视觉,但经不得强烈的日光,婴儿在日光底下,眼睛就睁不开,不能
正见空中的日轮。这如二乘,虽有净智知生死法,然于如来藏法身,不能正
见。所以合法说:“苦灭谛”,也是“如是,非一切凡夫心识所缘”,也“非二
乘”的“智慧境界”。为什么不能?因为,“凡夫”的心“识”,不能通达无二
无别的一法界性,而常起“二见”;不能正见法相,而都起四“颠倒”。二见很
多,如执有执无是二见,执常执断是二见,执一执异是二见等。总之,众生所认
识的一切,都是相对的,于相对的而执为实有,所以一切都是二见。颠倒,即常
乐我净的妄见。见,是推求执著义。“一切阿罗汉辟支佛智”,“是清净”智。
清净,依本经前后文,即清净智,也即是空智。二乘的空智,是观虚妄杂染法,
于四不颠倒境界转,与如来空智的契证如来藏法身不同。大般涅槃经,于凡夫、
二乘,不能见如来藏、法身、大般涅槃的道理,说得极明白,可为参考!
子二别遮凡夫丑一遮二见
‘边见者,凡夫于五受阴,我见妄想计著,生二见,是名边见,所谓常见断
见。见诸行无常,是断见,非正见;见涅槃常,是常见,非正见,妄想见故,作
如是见。于身诸根,分别思惟,现法见坏,于有相续不见,起于断见,妄想见故。
于心相续愚闇不解,不知刹那间意识境界,起于常见,妄想见故。此妄想见,于
彼义若过若不及,作异想分别若断若常。’
“边见”,先说凡夫的二见。即二边见。“凡夫于五受阴”境,以“我见”
为本;依此我见而起种种“妄想”和“计著”。我见是六十二见的根本,一切见
依我见而生。种种妄想执著,“生二见,是名边见”。落于二边,边鄙而不中正
的倒见,名为边见。二见极多,今举出特重要的,即“常见断见”。为何特别举
出这断常二见?因佛法宗本,为生死流转与解脱涅槃法。于此二而引生的倒见,
不是误认为常住的,就是错执为断灭的。
二见的解说,有二番。先约于生死涅槃所起的断常见说:“见诸行无常,是
断见,非正见”。行是有生灭法,如五阴。凡夫见有生灭,见生者必归于无
常灭,不了五阴无常相似相续,不了如来藏为依而不失不坏。于是就起断见,
以为不免无常,不免一死,终于是什么都没有。有些凡夫外道,厌生死而求涅槃,
“见涅槃常,是常见”,也“非正见”。因为凡夫不能真知涅槃,仅是比对世间
无常,而推想离世间的常住。这样的常见,还是不正见。凡夫于诸行无常起断见,
于涅槃起常见,由于“妄想见”而“作如是”的执“见”。次约有为身心所起的
断常见说:“于”有情“身”分的“诸根”──能见的眼,能闻的耳,到能触的
身。“分别思惟”,于“现法”中“见”它“坏”了。现法即现在,现在生中的
诸根,一旦坏了,不能再起作用,或部分坏了,或完全坏了,如人的死亡。这类
凡夫,专在物质所集成的诸根著想,于是见诸根坏了,就以为有情不再存在。他
对“于”三“有相续”的事理,“不”能明“见”,所以执为什么都没有了,
“起于断见”。这是唯物论者的偏见,由于不契真义,但凭“妄想”的执“见”
而如此。有一类凡夫,“于心相续”的真义,“愚闇不解”。心虽是相续的,但
以愚痴闇昧而不能如实了解,“不知刹那间”生灭
的“意识境界”,所以“起于常见”;这是唯心论者的偏见。唯心论者,执
有精神的常住;他们以为眼等诸根坏了,心是相续常住而不断的。不知道心──
意识是刹那刹那生灭的相续,如火焰一样,流水一样,是前后相续不断的,但并
不是常住。于心相续所起的常见,也是由于“妄想见”而生起的。
上面所说的于生死涅槃起断常见,或说于有为的物心二法起断常见,“此妄
想见”,都是“于彼”真“义,若过若不及”,而不能恰当,所“作异想分别”,
才以为是“若断若常”。过与不及,都不合中道正义。不及是损减见,太过是增
益见。如见眼等坏灭,即否认业果不失的缘起法,起于断见,即是不及的损减。
见到心识的相续,误以为常住,这是太过的增益见。这过与不及的断常二见,即
是上来所说的二见──边见。
丑二遮颠倒‘颠倒众生,于五受阴,无常常想,苦有乐想,无我我想,不净
净想。’
颠倒,即凡夫的四种颠倒。“颠倒众生”,“于五受阴”的生死诸法,不
能正确的了解,而起错乱的认识。如诸行是“无常”的,他却作“常想”;
一切有漏诸行是“苦”的,他却起“有乐想”;一切法是“无我”的,他却生起
“我想”;一切有漏法是“不”清“净”的,他却起清“净想”。颠倒以见为体;
于法必先现有错乱的倒想,而后才成为倒见,所以经中都称为倒想。如人是无常
的,但从小到大,有相似相续相,不了相似相续的生灭性,所以起常想。众生的
心境中,似乎有乐,而不知乐是轻微的苦,如为重担所压,感受苦痛;转一转肩,
轻松一些,即似乎快乐,实仍为苦。有漏无常的诸行,众生倒起乐想。五蕴的一
合假相,没有真实的自体,也没有绝对的自由,但众生为我执所蒙蔽,倒觉为有
一自在的自我;自在即我。生死法,一切是不清净的;如身为三十六物所成,秽
恶所积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