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解读-第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闻」就是我听到佛这样说。
阿难的头脑,像录音机一样,佛所讲的东西,他一字不漏记得。为表示负责,他特
别说明是「我闻」,是当时听到佛说的。「如是」两个字是古文,照我们中国文字的写
法,应该是「我闻如是」,佛经翻成中文,产生了另外一种文学,用倒装的文法。「如
是我闻」成为中国佛教文学的一种体裁,优美而有文艺气息,鸠摩罗什译经加上「如是
我闻」,味道就不同了。
如果照旧式的讲经方法,「如是我闻」这四个字,又可以讲上两个月。怎么样叫做
如?如者,如如不动之如也,然后怎么样叫如如不动?如如不动者佛法之境界也……这
么讲起来就没完没了,现在我们就不讲得离题太远了。
那个时侯
「一时」这两个字,倒是一个大问题,没有一本佛经记载时间、年龄;佛经都是
「一时」这两个字。拿白话文来解释,「一时」就是「那个时侯」。那个时侯就是那个
时侯,那个时侯也就是这个时侯,所以这个「一时」很妙。
我们研究印度的文化及历史,知道印度人不太注重时间,所以印度人没有历史观念。
十七世纪以后,靠著英国以及东西方一批学者的整理,才有了印度史。不像中国的历史,
是从古老开始五千年一直下来的。所以有些人要学梵文来研究佛学,那就是一个非常滑
稽的事。尤其是现在的梵文,是十七世纪以后的梵文,唐宋以前的梵文,连一本原经都
找不到了。而且唐宋以后的梵文,有南印、北印、东印、西印、中印,五方梵文各自不
同。我们当时翻译过来的梵文也有不同,咒语的发音也有不同,这些旧的梵文,现在影
子都找不到了。所以说,一般研究梵文的佛学家,用十七世纪以后,欧洲人整理出来的
梵文,追究少数留下来南传佛教的本子,想探讨整个的佛法,拿孟子一句话来说:「缘
木而求鱼」。
当然,这个事情我也很少提到,严格的来说,真正的佛法,全部都在中国大藏经里。
这一两百年来,西方人似乎有意否定东方的佛学,日本人也跟著乱叫。所以说,花很大
的精神学梵文,为了研究佛学,真是浪费光阴,又误人子弟。你慢慢三大阿僧只劫去找
吧!当然,梵文也是一种文字语言,可以去学,但是它同真正佛法是毫不相干的。
再说,印度人除了没有时间观念而没有历史外,数字观念也非常差,所以佛经上这
里八万四千,那里八万四千,等于杭州人说:「木老老」,多得不可数的意思。印度人
说多得很就是八万四千。
「一时」意思非常好,真正悟了道,就没有时间观念。金刚经告诉我们,「过去心
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时间是相对的,真正的时间,万年一念,一
念万年,没有古今,没有去来,等于一首古诗:「风月无古今,情怀自浅深」。
月亮、太阳、风、山河,它们永远如此,古人看到的那个天,那个云,也就是我们
现在看到的这个天和云,是一样的世界。未来人看到的也是。风月虽是一样,但是情怀
有浅深。有些人看到风景很高兴,痛苦人看到一样的风景,却悲哀的要想死,都是个人
自己唯心所造。
在科学上的了解,时间是相对的,在佛法上时间是唯心,不是绝对的。痛苦的时侯,
一分一秒却有一万年那么长,幸福快乐的时侯,一万年一百年,也不过一刹那就过去了。
因此佛法已经点题了,「一时」,就是无古今,也无未来。
舍卫国的讲堂
「一时佛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佛由三十一岁开始说法,直到八十岁,在四
十九年之间,他的教化工作,大部分都在舍卫国。舍卫国在中印度,经济文化发达,财
富很多。舍卫国的国王,就是楞严经上那位波斯匿王,也是佛的弟子。那里有位长者,
年高有道德,是舍卫国一个大财主,名叫「给孤独」长者,也是拜火教的教主。有一天
他到波斯匿城去给儿子相亲,遇到了佛,对佛产生了信仰。他请求佛到波斯匿城去说法,
而且要给佛盖一个讲堂。佛说:有因缘,你盖好讲堂我就来。他回到波斯匿城,找了一
个最好的场地,但是却属于祗陀太子所有。太子提出来一个条件,如果长者能把黄金打
成的叶子,一片片铺满了八十顷的地,就把这地卖给他。
给孤独长者爱布施,孤苦伶仃的人找他,他一概都帮忙,专门做好事,所以叫做
「给孤独」。他真的把金叶子一片片去铺那八十顷地,铺了一半的时侯,有人报告了太
子,太子问他为什么这样作?长者说:「那真是佛啊!是真的圣人。」太子说:「我相
信你的话,你不要铺了,我们两个人共同建造吧!」所以这个讲堂就是祗树,祗陀太子、
给孤独长者两人合力所盖,称为「祗树给孤独园」。楞严经也是在这个地方讲的,这个
园林是佛的大讲堂,经常在这里说法。
千二百五十人
【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
每一本佛经,都提到这两句话,不论佛在那里说法,都是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
人俱。佛说法的时侯,难道都是出家和尚听吗?它这里只讲和尚,没有讲居士多少人,
男人多少,女人多少。有些佛经记载佛说法的时侯,天龙八部亿万,不可知,不可数,
不可说,那就很多了,那就是「木老老」。普通说法都是千二百五十人,这一千二百五
十个佛弟子,叫做常随众,佛走到那里跟到那里。拿我们现在的名辞来说,这是基本的
学生,基本的队伍,都是出家人。
为什么只提千二百五十人?佛出来传法以后,第一批招收的学生,拿我们现在的话
讲,最难降伏的学生,就是这一千二百五十人。其中的舍利子,在佛没有出来说法之前,
他已经是大老师了,跟他的有一百个学生。还有三迦叶兄弟(不是拈花微笑那个迦叶),
其中两人各有二百五十个学生,另一位有五百个,合起来一千个学生,他们都是影响当
时社会宗教的大学者。另外有神通的目连尊者也在那里,年龄也比佛大几岁,也在传教,
他也有一百个基本徒弟。还有耶舍长者子,朋党五十个,所以佛有这六个徒弟皈依了以
后,他们带领出家修道的学生,一起皈依佛,才变成了一千二百五十个常随众,就是经
常跟著佛的;每次说法,他们都是听众。
不过千万记住啊!其中有些人年龄都比佛大几十岁,佛是三十一、二岁开始说法,
舍利子年纪较佛大二、三十岁,目连也比佛大。所谓比丘是出家人,翻译成中文的意思
就是「乞士」。乞士是一个好听的名辞,意思是讨饭的,讨什么饭呢?不是讨一口饭吃
的饭,是讨一个永远不生不灭的精神食粮。所以,上乞法于佛,下乞食于一切众生,称
为成佛比丘。比丘的道理,也含有破除一切烦恼,了一切生死,而能有所成就,能证果
的意思。
世间与大千世界
【尔时世尊。食时。著衣持钵。】
尔时,这个时侯。世尊,是佛的另外一个代号,佛经里所称世尊,是指世界上最值
得尊敬的人。不过我们要注意,所谓这个世界,不是只讲这个人世间;佛学里所谓世间,
有三世间与四世间两种概念。所谓三世间是:器世间、国土世间、有情世间。
器世间:就是国土世界,用现在的观念,就是物质世界,是这个地球上,有人类、
生物存在的世界。
国土世间:就是地球上各个分别的国土,中国、美国、欧洲等,是这个世间观念里
的一个范围。
有情世间:有情就是一切众生,有生命有灵知性的存在,这是一个世间的观念,等
于我们现在讲社会、人类等观念差不多。
所谓四世间,除了前三种之外,另外第四种就是圣贤世间,也就是得道的圣贤所成
就的另外一个范围。拿佛教来讲,阿弥陀佛西方极乐世界,就是有道之士所居住的圣贤
世界。其它宗教所讲的天堂,是另外一种圣贤、善人所居住的世间。
佛学里有净土,有秽土,我们这个娑婆世界算秽土,阿弥陀佛西方极乐世界是净土。
所谓土,有两种观念,一种是常寂光土,这个土已经不是土地,不是物质,而是说,在
那个境界里,永远都是快乐的、清净的、寂灭的。另外一种观念是指我们这个世间,是
凡圣同居土,圣人与凡夫共同居住的地方。这个世界也可以说同时包括了四世间,与各
个国土的观念。所以说佛经里所称的世界,是包括我们这个世界,以及超过这个地球范
围所有世间的世界。
另外一个观念是说,释迦牟尼佛是我们这个三千大千世界的佛,为了我们初学同学
们的研究,我们再说明一下三千大千世界在佛学上的概念。
在我小的时侯,有一位老前辈就问我,你晓不晓得世界上有一个吹大牛讲大话的人
是谁?我说不知道。他说:是释迦牟尼佛!他所说三千大千世界这个数字,无量无边,
谁能够把它对立破得了?那真是摸不到边,大极了。当时年轻,听了也是笑笑而已;但
是时代到了现在,更加证明佛的说法真实,他的神通智慧,更是了不起。他对于世界的
看法,认为一个太阳系统是一个世界,这个是普通观念的世界,一个太阳,一个月亮,
带领了九大行星,中间有一个地球,就是一个太阳系。
过去物理学天文学称太阳为恒星,现在有人反对,不一定叫它恒星,这个是科学上
没有定论的。在这一个太阳系中,地球是面积很小的,与其它行星的寿命来比较,也是
很短的。可是在我们看来已经是不得了啦!这算是一个世界。
佛说,这个地球上的人,以六十岁或者以一百岁为一寿命。这个世界上的人,认为
一昼夜很了不起,而在月球上是半个月白天,半个月黑夜。现在人到了太空,发现果然
与佛两千多年前说的一样。佛告诉弟子们说,这个虚空中,像这样的太阳系统,带领很
多星球构成的世界,是无量数、不可知,如恒河沙一样多;也像中国的大黄河里头的沙
子一样的多,数不清的。
一千个太阳系统这样的世界,叫做一个小千世界,一千个小千世界,叫做一个中千
世界,再把一千个中千世界加起来,叫做一个大千世界。他说这个虚空中,有三千个大
千世界,实际上不止三千大千世界,而是不可知、不可数、不可量那样多。这个说法以
前是没有人相信的。
吃饭穿衣
佛的戒律,规定弟子们喝一杯水,必须先用一块布滤了以后,才可以喝。为什么
呢?「佛观一碗水,八万四千虫」。佛的眼睛,看这一碗水,有八万四千个生命。几千
年前他这样说,也没有人相信,觉得他很琐碎,现在科学进步了,都相信了。还有佛的
戒律,规定弟子们每餐饭后都要刷牙,没有牙刷,用杨柳枝。所以观世音菩萨净瓶里泡
的有杨柳枝,大概一方面洒水用,一方面刷牙用。把杨柳枝剪下,放在水里泡,然后拿
石头把根根这一节一敲就散开了,用来刷牙齿。这些生活的规律,都属于佛戒律的范围,
礼仪都是非常严格的。拿现在的观念来讲,各种的卫生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