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起信论 义理新探-第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於名字,尋名取著,造種種業」,乃指業緣﹔而第六麤相,
亦即業緊苦相,「以依業受果,不自在」,則指苦果。他又
提到(五)意之中最後的相續識,謂「以念相應不斷故﹔住
持過去無量世等善惡之業,令不失故﹔復能成熟現在未來苦
樂等報無差摺省埂S朱督Y尾特別警告毀謗此論的眾生,「
所獲罪報,經無量劫,受
131頁
大苦惱。是故眾生,但應仰信,不應毀謗,以深自害,亦害
他人,斷絕一切三寶之種」。作者撰論的旨趣似在教導眾生
「起大乘正信」而勤修方便,等入涅槃,故對六導轉回,苦
樂業報等事無甚興趣,隨便帶過罷了。
也就是說,作者想要強眨氖墙饷撻T,因此處處顯揚大
乘所倡一切眾生皆能平等獲致涅槃解脫的宏旨﹔特依《起信
論》的摩訶衍心真如法,講說「熏習淨法不斷。…以熏習故
,則自信己身有真如法,本性清淨。知一切境界唯心妄動,
畢竟無有。…無明滅故,心相不起﹔心不起故境界相滅。如
是一切染因染緣,及以染果心相都滅,名得涅槃,成就種種
自在業用」(此段引用語義似較清楚的新本)。作者雖如此
強眨巳四堋傅媚鶚劊删头N種自在業用」,由於他又堅持
《金剛經》,《維摩經》以來的不二法門,故亦同時弔詭地
說﹕「一切眾生本來常住,入於涅槃。菩提之法,非可修相
,非可作相,畢竟無得」。又云﹕「以五陰法自性不生,則
無有滅,本來涅槃故」。然「菩提」或「涅槃」畢竟無得(
吉藏所云「一切不可得」),則所謂「本來涅槃」的真諦又
是甚麼﹖而作者在論中所云「真心,常恒不變,淨法滿足」
,或「眾生自性清淨心」,或「唯心相滅,非心體滅」等語
所指謂的「心體」或「真心」又作甚麼解釋﹖是否在「言語
道斷,心行處滅」之上仍有甚麼「心體」存在﹖對於中觀,
唯識兩派來說,《起信論》一系的「真常唯心論」是很難自
圓其說的。(裕16)我們在「意謂」層次,還無法處理此一難
睿葆嵩偬帷
有了解脫門,接著就有修行門,原指四拢B中第四道諦
的戒定慧三學。我將慧學配屬上面已提的二諦門,狹義的修
行門就可分開,形成禪定門與戒律門。《起信論》是一部思
想相當完整而有系統的論書,故除「一心二門三大」之外又
有「四信五行」,構成「修行信心分」。作者修行論的一大
特點是,強眨扌兄鞍l起大乘正信的必要。四信指謂信根
本(「所謂樂念真如法故」),以及信佛法僧三寶。作者在
「分別發趣道相」中亦提信成就發心,闡明正信與發(菩提
)心乃一體兩面,其中有關發心之相的根本三心(直心、深
心、大悲心),不妨看成各別眾生的真如一心在正信發起之
時的具體表現。杖绱苏摃荆@個特點充份反映著作
者對於理論(知)與實邸ㄐ校┖弦粊阒氐膶氋F見地。
作者所講說的修行五門,即施、戒、忍、進與止觀,其
實祇是大乘菩薩道中六波羅蜜(即布施、持戒、忍辱、精進
、禪定與智慧)的重組
132頁
,其中止觀分別等於禪定與智慧。不過他的止觀說有些新義
,對於後來枺鼇喆蟪酥褂^論的發展有一定的影響。他論「修
止」云﹕「一切諸相,隨念皆除,亦遣除想。以一切法本來
無相,念念不生,念念不滅。亦不得隨心外念境界後以心除
心。…即復此心亦無自相,念念不可得。」此一禪定法,似
已預期後來慧能的無相三昧,幾乎無異作者又說,此禪定法
能入真如三昧,依此三昧,得知「法界一相,謂一切諸佛法
身,與眾生身平等無二,即名一行三昧」。作者又主張止觀
雙撸w因「唯修於止,則心沉洠В蚱鹦傅。粯窂纳疲
遠離大悲」之故。「觀」之修習,分為法相觀、大悲觀、大
願觀與精進觀,乃屬智慧波羅蜜之事。
廣義的戒律門,可以包括持戒以外的布施、忍辱、精進
等三波羅蜜,以及其他佛(大乘)佛教本身的倫理道德。關
於持戒,除不殺、不盜、不婬、不妄言等一般在家戒外,勸
導出家者「修習少欲知足頭陀等行」,「不得輕於如來所制
禁戒」。如此而已,泛泛而無新義,亦未提及一般廣泛的佛
教倫理道德問睿c作者對於大乘起信與禪定的討論相比,
無甚份量,可能是由於作者的關注重點不在戒律,或是由於
他的專長不在戒律的緣故。
應病門關涉種種煩惱、痛苦、邪執的祛除,佛教本身一
開始即有「應病與藥」的實用作風,猶如西方之精神醫學與
精神治療﹔佛陀本人即如良醫,四拢B說(尤其道諦)乃是
良藥之一。在《起信論》也專設一章討論種種邪執的對治,
謂「一切邪執皆依我見,若離於我則無邪執」,不外重述大
乘佛教對於人法二我的破除,而於應病對治,強眨咦銦o量
性功德的真如法身或如來藏,表明如來藏思想的立場。
教化門與應病門可以說是從正負兩門分別破除煩惱障與
所知障的兩大方便,一方面進行較有消極色彩的施藥治療,
另一方面則要積極地施行正面有益的佛教教育,以便感化眾
生起信發心,修行成道。依此觀點去看,則《起信論》整卷
自始至終即是一部佛教教育的首要材料。我們從作者在因緣
分所列舉的八種撰述理由,不難想見作者確實抱有這個意圖
。他對教化門的關注與重視,也在論中其他各處表現出來。
譬如他論及真如熏習之中的自體相熏習時,就說﹕「雖有正
因熏習之力,若不遇諸佛菩薩善知識等,以之為緣,能自斷
煩惱入涅槃者,則無是處。…則值諸佛菩薩示教利喜,乃能
進趣,向涅槃道。可見作者並不忽略教育家(諸佛菩薩善知
識等)在佛教教化扮演的重要角色。又在修行五門中的「施
」門討論,作者亦擴大「布施」的範圍與性伲譬s「若有
眾生來
133頁
求法者,隨己能解,方便為說,不應貪求名利恭敬,唯念自
利利他,迴向菩提故」。此與大乘菩薩四弘誓願的「眾生無
邊誓願度」與「法門無量誓願學」契合,自學乃自利事,度
人乃利他事,同屬大乘教化門。
教化門的具體表現與成效,必待時機門的適當配合。時
機門關涉眾生機根各別不同的了解、教導者與受教化者之間
的機緣成熟、教化境況與時機的適中等等考懀Вs略等於十
波羅蜜中的第七(廣義的)「方便波羅蜜」。此論作者不但
重視教化門,且有時機門的認真考懀В斒且晃涣瞬黄鸬姆
教教育工作者,對於誘引眾生於真實法所必需的善巧方便極
有慧識。因此,列舉八個撰述理由之後,自己設問﹕「修多
羅中具有此法,何須重說﹖」而自答云﹕「修多羅中雖有此
法,以眾生根行不等,受解緣別。…若如來滅後,或有眾生
能以自力廣聞而取解者﹔或有眾生亦以自力少聞而多解者﹔
或有眾生無自智力,因於廣論而得解者﹔亦有眾生復以廣論
文多為煩,心樂總持少文而攝多義能取解者。如是此論,為
欲總攝如來廣大深法無邊義故﹔應說此論」。印順法師在他
《講記》解說,云﹕「後代的學者,每因自己對於一部論或
一法門的契好,就勸一切人都來學這部論或這一法門。古德
(即此論作者)就不是這樣,用心決不偏讚強眨H缈唇浤
得解了,即無須再讀此論﹔能看廣論而得解了,也無須看此
論。唯有看經不能懂,看廣論又怕煩的,這部論才最適宜而
契機了。我想,起信論所以在中國暢行,大概就是因為它太
適合中國人的那種好簡的根機吧﹗」此論也許適合中國人好
簡的根機,但這並不等於說,一卷《起信論》要比二十八卷
《法華經》或八十卷《華嚴經》容易了解及消化。正因簡約
精要,《起信論》至今仍是一般學者或信徒「敬而遠之」而
不敢問津的一部難書。我們於此詮釋層次,至少析出十四門
《起信論》義理,已夠眩s。如果再進一步探問這麼多門義
理的相互關聯或聯貫性,多門義理底下的深層義蘊或根本義
諦,乃至《起信論》思想的批判性超越與創造性開展,則更
能看出此一論書的內容非同小可,光靠「好簡的根機」想進
「大乘起信論」之門仍是不足的。
(四)「蘊謂」層次
我們在「意謂」層次雖已析出《起信論》十四門義理,
但這祇不過是平鋪分散的安排。此論作者在「因緣分」所提
出的第二撰述理由是﹕「為欲解釋如來根本之義(新本作『
根本實義』),令諸眾生正解不謬故」。然而作者所解釋的
「根本實義」究竟是甚麼﹖我們總不能把「意
134頁
謂」層次析出的十四門合成「根本實義」,因為這十四門中
有的屬於根本義諦,有的涵有更深層的哲理義蘊,有待掘發
,有的附屬他們,並無顯著勝義可言。為了探索「根本實義
」,我們在「蘊謂」層次必須重新設法安排十四門義理的高
低本末出來。
印順法師在《講記》解釋了「根本的法義」說﹕「在如
來的無量法門中,出世的三乘法為根本﹔三乘法中,大乘法
又為根本中的根本。《法華經》說﹕『唯此一事實,餘二則
非真』。大乘法,為如來說法的本懷所在,為佛法的根本道
理。本論所要解釋的,就是這如來根本法的大乘義。又根本
即有力有能,為因為種義。如來是依著大乘法門去修習,去
證悟,才成為如來的。這種法門,是可能成佛的根本因﹔本
論就是解說這成佛的根本的。這第二因緣,即指本論第二立
義分,及第三解釋分的顯示正義與對治邪執」。但是,「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