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期刊杂志电子书 > 炎黄春秋200911全文 >

第24章

炎黄春秋200911全文-第24章

小说: 炎黄春秋200911全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年,王家湾高文秀老汉的窑洞里,设了毛主席的伙房,老人家回忆说:“那时候好啊,比现在好多啦。”作者感慨:“从高文秀老汉的回忆中,我们明显地感到,现在的王家湾真是不如三十多年前了。”
  书中许多评述性的话,简明、准确、锐利,三言两语,入木三分。比如:“贫困到了极限便接近着死亡。”接近死亡,这是什么样的情景?书中所描述的,搁什么时候都让人心惊:“路过平凉的静宁县时,就碰到一整村的女人都丢下男人和孩子外逃另找对象的悲剧”;“最困难的,要算1973年到1976年的那几年,一口人一百来斤口粮,不到过年早就光了,靠糠和谷壳、麸子对付到开春。苦菜刚一露头,就挖得吃了。苜蓿成了主要食物,根本舍不得喂牲口。苜蓿吃光了,就只得打树叶充饥,槐树花叶、柠条花、枸杞叶子、臭椿叶子都摘来煮着吃。吃了树叶,拉的屎带血,自己都不敢看一眼……”;“‘合作化’以后,她家的土地归了公,羊也交了公,生活一年不如一年。她对革命革了几十年,反而搞成这样子常常迷惑不解,非常伤感……”
  人活于世,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吃饱肚皮,这是再简单不过的“生存权”。一个政权如果总不能让自己的子民填饱肚子,那是没有任何理由继续执政下去的。其实,百姓脖子上只要没有“绳索”,他们是有足够的智慧与能力养活自己的。书中浓墨重彩地描写了一位名叫戈色令的农民,其遭遇让人感慨万千。戈色令可谓农民中的精英分子,在建国初期,他修水渠、栽旱柳、种沙蒿、养牛羊,发家致富,这在当时的西北,是多可贵的模范行为。可到了1958年,统统都要公社化,戈色令的行为变成了“搞资本主义”,他的那些“个人财富”全被集体收走;到了“文革”时,境遇更惨,他被戴上富农分子的帽子,被打得死去活来,最后身体完全垮了,疯疯癫癫不能再干活,1972年戈色令死了,时年才五十五岁……戈色令的经历充分地证明了:大集体的“阳关道”,远不如老百姓自己的“独木桥”。
  我所在的江南,是“种什么长什么”的;西北的黄土高坡,如果好好种树、科学种地,也是有不少收成的——至少不至于饿死人。然而,“三分天灾七分人祸”的时光,却延续着,延续着。简说原由,就是“极左”二字。比如一家最多只许种两棵“自留树”,多一棵都要当资本主义尾巴割掉。更有“学大寨运动”中那极左“套餐”,已深入了人心。一些地方,硬是“因地不制宜”,搞什么“人造小平原”,当地干部就说,搞小平原那也是为了“好看得多”——原来“政绩工程”不是现在才有的,老早就曾经在西北黄土高坡上一展英姿了。所以,那时的山西成了一个“出经验不出粮食”的地方。最大的“经验”传播,当然就是从1964年开始的轰轰烈烈的“学大寨运动”。
  我们可以告别饥饿,但我们无法告别历史。把如此真实的“当代史”呈现在公众面前,这需要多大的胆识。谁说新华社记者只会写“新华体”的消息?这4位新华社记者的西行调研,在当代中国新闻史留下了重要的一页。半年采访归来之后,他们将采访笔记梳理了一遍,结合此前的内参,形成了一部沉甸甸的书稿。书稿先后送给了近十家出版社,当时编辑看了都说好,却没有一家敢出版——因为内容太真实太尖锐。直到199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20周年之际,人民出版社终于将书稿付梓,取名为《告别饥饿——一部尘封十八年的书稿》。哦,《告别饥饿》,一部中国记者的《西行漫记》,十八年之后才与公众见面。著名作家贾平凹读过后这样说:“全书没有华丽的词句,也没有故弄玄虚的技巧,质朴到了极致,你说是新闻调查也可,是报告文学也好,是长篇散文也好,但你为中国改革初期现状的巨大真实所震撼,为作者的胆识、良知和职业责任心所凝聚的灵魂所感动。”
  我与本书作者之一的傅上伦老师相识。“为新闻而来”的傅老师后来调到浙江工作,他曾回忆那次采访,说那是他记者生涯中“直面现实生活,敢讲真话,敢讲真理,最难忘的一次采访”。《杭州日报》发表他口述的回忆长文,其中讲到:陕北之行,十分艰苦。许多村庄不通公路,全靠两条腿走。我清楚记得,子长县西部丛山中有个叫白季峁的生产队,离县城九十多里,我走了一天,才走到半路,夜里发起高烧,一点力气也没有了。白季峁的农民听说北京的记者要专程到他们那里调查,连夜打着火把走了几十里山路来迎接我,他们是盼望着中央给个好政策呀!
  惊动胡耀邦赶到偏远的六盘山下进行考察的内参,只有500字,是傅上伦捏着手摇的老式电话筒口授,新华总社那边记录成稿的。说的是固原县什字公社有十几个生产队的社员“罢工”了,成熟了的麦子也不去收割。原因是农民强烈要求包产到户,但县里坚决不同意。上下对着干,“火山”要爆发。而胆子大一点的队干部则不管三七二十一,领头搞了包产到户,说“我宁要‘资本主义的苗’,也不要‘社会主义的草’,先把肚子吃饱再说”……胡耀邦看到那500多字内参,深受震动,当天就决定亲赴六盘山,直接来做宁夏干部的思想工作。这就是新闻的力量,尽管是“中国特色”的“内参新闻”。
  顺便说一句,傅老师一直关心我在《都市快报》的“快报快评”专栏,曾与我有过一次关于新闻评论的深入探讨交谈。没想到的是,2008年11月,也就是《告别饥饿》再版的当月,原本说话精气神十足的傅老师因病突然辞世,留给我们恒久的遗憾。
  历史总是追随着时间,但它却注定要落在时间的后面;为了让时间中的历史不至于褪色得太厉害,那么,记者让自己记录的新闻成为信史,就是一个重任大责;光有诗人“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的浪漫,那是远远不够的。

  (作者系杭州《都市快报》首席评论员;社会职务:浙江省杂文学会副会长、杭州市政协委员)

由奥巴马摆酒平风波说起·魏兴荣
  2009年7月16日,哈佛大学著名的非洲裔教授亨利·路易斯·盖茨在结束了中国之行乘车从机场回到在马萨诸塞州剑桥市的家时,由于房门被意外卡住,盖茨和他的司机猛力撞门。此时,有路人怀疑他们行窃,拨打电话报警。当班的白人警官詹姆斯·克劳利赶往现场。警员表明执法身份后,要求盖茨出示证件,以证明他是房主。但盖茨只出示了哈佛大学的工作证,而不是有住址的驾照,而且大骂警员们种族歧视,声音高的无以复加。克劳利等人劝阻无效后,只好将暴跳如雷的盖茨带往警察局,关押了数小时。但盖茨后来坚称自己交出了所有证件。 
  7月22日,奥巴马在白宫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被问及此事时说警察逮捕盖茨的行为十分愚蠢,证明美国的种族偏见仍然存在。奥巴马表示,他在哈佛法学院上学时就认识盖茨教授,他们既是师生也是朋友。他说,盖茨教授是一个学者,对他实施逮捕毫无道理,而剑桥市警方就是因为盖茨教授是一个非洲裔美国人,才对他表现出极度的不信任。 
  针对总统奥巴马的言辞,警方大为不满。7月23日,代表全美警察的“国际警员兄弟会”主席戴维德…贺尔维称“奥巴马的言论伤害了警界绝大多数正直的警员”。7月24日,剑桥市警察局长哈斯表示支持克劳利,称奥巴马总统的批评令警员“受到严重伤害”。克劳利在接受多家媒体采访时表示,自己在办案过程中并无过失,总统不了解事实。剑桥市巡警协会也要求奥巴马向全体执法人员道歉。 
  面对警方的批评,奥巴马亲自与克劳利通电话后,公开承认自己“用词不当”,并且表示将邀请克劳利和盖茨到白宫喝一杯,化干戈为玉帛。7月30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在椭圆形办公室外野餐桌宴请“种族案件”的当事双方喝啤酒,副总统拜登也来作伴。四个人在树下一起喝啤酒,气氛轻松,大批传媒被隔在一定距离外拍摄采访,这次引人注目的会面被传媒形容为“啤酒高峰会”。但奥巴马会面前强调,所谓风波其实是被夸大和渲染,邀请克劳利与盖茨到来不是一场啤酒群英会,而是几个大男人喝两杯、聊聊天,减少怒气的同时自我反省。奥巴马称希望能以此事为鉴,花更多时间聆听彼此,改善种族关系,而不是互相指责。 
  盖茨教授说,愿意用自己的经验,给大家做一个反对种族主义的教材。他说他非常希望借总统的白宫之请,与白人警官达成和解,平息种族对立情绪。而且盖茨还表示,他最大的遗憾就是让总统因为支持自己而受到冲击。而警官克劳利也不再陈述他在整个事件中的委屈,并称即使事件发生之后他也一直都是奥巴马的“粉丝”。 
  一场波及敏感问题“种族之争”的风波在一场总统主持的温馨啤酒会中优雅地落下帷幕。 
  奥巴马摆酒息风波的信息在网络披露后,引起了包括中国网民在内的强烈反响和网友热议—— 
  湖北十堰网友发帖:天佑美国。事情看似很小,但关系到了根本,首席管家亲自出面,让人感慨,让人佩服,让人向往。 
  河南平顶山网友跟帖:天佑美国。他给全人类树了一面旗帜,一个榜样。一个理想国! 
  河南漯河网友跟帖:上帝保佑美利坚,伟大的国度,伟大的人民(白人,黑人,黄人,亚洲人,南美人)!祝愿所有心中有美国梦的人能够实现! 
  河北唐山网友:这样的国家,想不强大也难。 
  广西玉林网友:在中国,下级永远不敢向上级要求“道歉”,不管你是否有理!上级尤其是首脑人物,也永远都是对的,绝对不会有错误的事情。 
  黑龙江佳木斯网友:差别啊,距离啊。 
  奥巴马此举看似轻易、轻松,却给这个世界太大的感官冲击和心灵启悟。 
  一位知名教授风尘仆仆从国外归来,却打不开自家的门,情急可料。但雪上加霜的是,在撬自家门时,竞被负责任的路人疑为盗贼向警方报案,警察迅疾出现场,且履职认真,盘查详尽,令情急中的教授火上浇油,对警察大喊大叫。因教授提供不出带住址的证件,又被警察带走。客观地说教授急愤有情可原,而警察带走教授也是秉公办事。这场本不该发生的冲突发生了但仍有它发生的自然逻辑。问题是被带走的人是黑人、是奥巴马的老师,总统便在不了解全面情况的前提下贸然指责警察“行为愚蠢”,此举确实有失轻率,致使一起与种族无关的普通执法事件陷入了“种族歧视”的敏感漩涡,从而引发了警察的群体抗议和媒体的非议。 
  在沸沸扬扬的抗议面前,身为总统的奥巴马如何处置呢?他刻不容缓,亲自给当事者克劳利警员打电话了解情况,并公开承认自己“用词不当”,然后邀请当事者双方到白宫喝啤酒! 
  一场“啤酒峰会”把事件的转折推向了顶峰,推向了一个令人遐思无限的美妙境界,推出了一段传遍世界且必会载于美国历史的政坛及驾控调处人际关系的佳话。 
  人与人之间,官与民之间,如果都有这样的境界和善意,还有什么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