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中医古典电子书 > 医学衷中参西录 >

第133章

医学衷中参西录-第133章

小说: 医学衷中参西录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雾而弥漫于全身之脏腑经络不分界限。茅根凉而能散,又能通达经络脏腑无微不至。 
惟性甚平和,非多用不能奏效。是以一剂重用至六两,其凉散之力,能将脏腑经络间之毒热尽数排 
出(茅根能微汗利小便,皆其排出之道路),毒热清肃,烦躁自除矣。愚临证五十年,用白虎加人参汤时 
不知凡几,约皆随手奏效。今此证两次用之无效,而竟以鲜白茅根收其功,此非愚所素知,乃因 
一时会悟后则屡次用之皆效,故特详之以为治温疹者开一法门也。若其脉象洪滑甚 
实者,仍须重用石膏清之,或石膏、茅根并用亦可。又按白茅根必须用鲜者,且必如此煎法方效。但 
根据之成功多用可至十两,少用亦须至四两,不然此证前两方中皆有茅根四钱未见效验,其宜多用可 
知矣。又药局中若无鲜者,可自向洼中剖之,随处皆有。若剖多不能一时皆用,以湿土埋之永久不坏。 

五、医案(十五)温病门
11.温病兼劳力过度
属性:族弟××,年三十八岁,于孟夏来津于旅次得温病。 
x病因x 时天气炎热,途中自挽鹿车,辛苦过力,出汗受风,至津遂成温病。 
x证候x 表里俱觉甚热,合目恒谵语,所言多劳力之事。舌苔白浓,大便三日未行,脉象左部弦硬,右部 
洪实而浮,数逾五 
至。 
x诊断x 此证因长途炎热劳碌,脏腑间先有积热,又为外感所袭,则其热陡发。其左脉弦硬者, 
劳力过度肝肾之阴分有伤也。右部洪实者,阳明之腑热已实也。其洪实兼浮者,证犹连表 
也。拟治以白虎加人参汤以玄参代知母,生山药代粳米,更辅以透表之药以引热外出。 
x处方x 生石膏(三两捣细) 大潞参(四钱) 玄参(一两) 生怀山药(六钱) 
甘草(三钱) 西药阿斯匹林(一瓦) 
将前五味共煎汤两大盅,先温服一盅,迟半点钟将阿斯匹林用开水送下,俟汗出后再将所 
余一盅分两次温服下。 
x效果x 将药服一盅后,即不作谵语,须臾将阿斯匹林服下,遍体 
得汗,继又将所余之汤药徐徐服下,其病霍然全愈。 
x帮助x 白虎汤中以石膏为主药,重用至三两,所以治右脉之洪实也;于白虎汤中加人参更以玄 
参代知母,生山药代粳米,退热之中大具滋阴之力(石膏、人参并用,能于温寒大热之际,立复真阴), 
所以治左脉之弦硬也。用药如用兵,料敌详审,步伍整齐,此所以战则必胜也。至于脉象 
兼浮,知其表证未罢,犹可由汗而解,遂佐以阿斯匹林之善透表者以引之出汗,此所谓因其病机而利 
导之也。若无阿斯匹林之处,于方中加薄荷叶一钱,连翘二钱,亦能出汗。 

五、医案(十五)温病门
12.温病兼下痢
属性:天津范姓媪,年过五旬,得温病兼下痢证。 
x病因x 家务劳心,恒动肝火,时当夏初,肝阳正旺,其热下迫,遂患痢证。因夜间屡次入厕, 
又受感冒兼发生温病。 
x证候x 表里皆觉发热,时或作渴,心中烦躁,腹中疼甚剧,恒作 
呻吟。昼夜下痢十余次,旬日之后系纯白痢,其舌苔浓欲 
黄,屡次延医服药,但知治痢且用开降之品,致身体虚弱卧 
不能起,其脉左右皆弦而有力,重按不实,搏近五至。 
x诊断x 此病因肝火甚盛,兼有外感之热已入阳明,所以脉象弦而有力。其按之不实者,因从 
前服开降之药过多也。其腹疼甚剧者,因弦原主疼,兹则弦而且有力,致腹中气化不和故疼 
甚剧也。其烦躁者,因下久阴虚,肾气不能上达与心相济,遂不耐肝火温热之灼耗,故觉烦躁也。 
宜治以清温凉肝之品,而以滋阴补正之药辅之。 
x处方x 生杭芍(一两) 滑石(一两) 生怀山药(一两) 天花粉(五钱) 
山楂片(四钱) 连翘(三钱) 甘草(三钱) 
共煎汤一大盅,温服。 
x复诊x 将药煎服一剂,温热已愈强半,下痢腹疼皆愈,脉象亦见和缓,拟再用凉润滋阴之剂,以清其余热。 
x处方x 生怀山药(一两) 生杭芍(六钱) 天花粉(五钱) 生怀地黄(五钱) 
玄参(五钱) 山楂片(三钱) 连翘(二钱) 甘草(二钱) 
共煎汤一大盅,温服。 
x效果x 将药连服两剂,病遂全愈。惟口中津液短少,恒作渴,运动乏力,俾用生怀山药细末煮作 
茶汤,兑以鲜梨自然汁,当点心服之,日两次,浃辰之间当即可撤消矣。盖山药原善滋阴,而其补 
益之力又能培养气化之虚耗。惟其性微温,恐与病后有余热者稍有不宜,借鲜梨自然汁之凉润 
以相济为用,则为益多矣。 

五、医案(十五)温病门
13.温病兼脑膜炎
属性:天津侯姓幼男,年八岁,得热病兼脑膜炎。 
x病因x 蒙学暑假乍放,幼童贪玩,群在烈日中HT 戏,出汗受风,遂得斯证。 
x证候x 闭目昏昏,呼之不应,周身灼热无汗,其脉洪滑而长,两寸尤盛。其母言病已三日, 
昨日犹省人事,惟言心中发热,至夜间即昏无知觉。然以水灌之犹知下咽,问其大便三日未行。 
x诊断x 此温热之病,阳明腑热已实,其热循经上升兼发生脑膜炎也。脑藏神明主知觉,神经因 
热受伤,是以知觉全无,宜投以大剂白虎汤以清胃腑之热,而复佐以轻清之品,以引药之 
凉力上行,则脑中之热与胃腑之热全清,神识自明了矣。 
x处方x 生石膏(三两捣细) 知母(八钱) 连翘(三钱) 茵陈(钱半) 
甘草(三钱) 粳米(五钱) 
煎至米熟其汤即成。取清汁三茶杯,徐徐分三次温服,病愈无须尽剂。 
x效果x 服至两次已明了能言,自言心中犹发热,将药服完,其热遂尽消,霍然全愈。 

五、医案(十五)温病门
14.温热泄泻
属性:天津钱姓幼男,年四岁,于孟秋得温热兼泄泻,病久不愈。 
x病因x 季夏感受暑温,服药失宜,热留阳明之腑,久则灼耗胃 
阴,嗜凉且多嗜饮水,延至孟秋,上热未清,而下焦又添泄泻。 
x证候x 形状瘦弱已极,周身灼热,饮食少许则恶心欲呕吐。小便不利,大便一昼夜十余次,多系稀水, 
卧不能动,哭泣无声,脉数十至且无力(四岁时,当以七至为正脉),指纹现淡红色,已透气关。 
x诊断x 此因外感之热久留耗阴,气化伤损,是以上焦发热懒食, 
下焦小便不利而大便泄泻也。宜治以滋阴、清热、利小便兼固大便之剂。 
x处方x 生怀山药(一两五钱) 滑石(一两) 生杭芍(六钱) 甘草(三钱) 
煎汤一大盅,分数次徐徐温服下。 
x方解x 此方即拙拟滋阴清燥汤也。原方生山药是一两,今用两半者,因此幼童瘦弱已极,气化 
太虚也。方中之义,山药与滑石同用,一利小便,一固大便,一滋阴以退虚热,一泻火以 
除实热。芍药与甘草同用,甘苦化合,味近人参,能补益气化之虚损。而芍药又善滋肝肾以利小 
便,甘草又善调脾胃以固大便,是以汇集而为一方也。 
x效果x 将药连服两剂,热退泻止,小便亦利,可进饮食,惟身体羸瘦不能遽复。俾用生怀 
山药细末七八钱许,煮作粥,调以白糖,作点心服之。且每次送西药百布圣一瓦,如此将养月余始胖壮。 

五、医案(十五)温病门
15.温病兼虚热
属性:山西高××,年二十八岁,客居天津,于仲秋得温病。 
x病因x 朋友招饮,饮酒过度,又多喝热茶,周身出汗,出外受风。 
x证候x 周身骨节作疼,身热39。4℃,心中热而且渴,舌苔薄而微黄。大便干燥,小便短赤, 
时或干嗽,身体酸软殊甚,动则弦晕,脉数逾五至,浮弦无力。自始病至此已四十日矣, 
屡次延医服药无效。 
x诊断x 此证乃薄受外感,并非难治之证。因治疗失宜,已逾月而外表未解,内热自不能清。病 
则懒食,又兼热久耗阴,遂由外感之实热,酿成内伤之虚热,二热相并,则愈难治矣。斯 
当以大滋真阴之药为主,而以解表泻热之药佐之。 
x处方x 生怀山药(一两) 生怀地黄(一两) 玄参(一两) 沙参(六钱) 
生杭芍(六钱) 大甘枸杞(五钱) 天冬(五钱) 天花粉(五钱) 滑石(三钱) 甘草(三钱) 
共煎汤一大碗,分三次温饮下,其初饮一次时,先用白糖水送服西药阿斯匹林半瓦,然后服汤药。 
x复诊x 初服药一次后,周身得汗,骨节已不觉疼,二次三次继续服完,热退强半,小便通畅, 
脉已不浮弦,跳动稍有力,遂即原方略为加减,俾再服之。 
x处方x 生怀山药(一两) 生怀地黄(八钱) 玄参(六钱) 沙参(六钱) 
大甘枸杞(六钱) 天门冬(六钱) 滑石(三钱) 甘草(二钱) 真阿胶(三钱捣碎) 
药共九味,先将前八味煎汤两大盅,去渣入阿胶融化,分两次温服。其服初次时,仍先用白糖 
水送服阿斯匹林三分之一瓦。此方中加阿胶者,以其既善滋阴,又善润大便之干燥也。 
x效果x 将药先服一次,周身又得微汗,继将二分服下,口已不渴,其日大便亦通下,便 
下之后,顿觉精神清爽,灼热全无,病遂从此愈矣。 
x帮助x 方中重用大队凉润之品,滋真阴即以退虚热,而复以阿斯匹林解肌、滑石利小便者,所以 
开实热之出路也。至于服阿斯匹林半瓦,即遍身得汗者,因体虚者其汗易出,而心有燥 
热之人,得凉药之濡润亦恒自出汗也。 

五、医案(十五)温病门
16.温病体虚
属性:辽宁刘××幼子,年七岁,于暮春得温病。 
x病因x 因赴澡塘洗澡,汗出未竭,遽出冒风,遂成温病。病初得时,医者不知,用辛凉之药解 
饥,而竟用温热之药为发其汗,迨汗出遍体,而灼热转剧。又延他医遽以承气下之,病 
尤加剧,因其无可下之证而误下也。从此不敢轻于服药,迟 
延数日见病势浸增,遂延愚为诊视,其精神昏愦间作谵语,气息微喘,肌肤灼热。问其心中亦甚 
觉热,唇干裂有凝血,其舌苔薄而黄,中心干黑,频频饮水不能濡润。其脉弦而有 
力,搏近六至,按之不实,而左部尤不任重按,其大便自服药下后未行。 
x诊断x 此因误汗误下,伤其气化,兼温热既久阴分亏耗,乃邪实正虚之候也。宜治以大剂白虎 
加人参汤。以白虎汤清其热,以人参补其虚,再加滋阴之品数味,以滋补阴分之亏耗。 
x处方x 生石膏(四两捣细) 知母(一两) 野党参(五钱) 大生地黄(一两) 
生怀山药(七钱) 玄参(四钱) 甘草(三钱) 
共煎汤三大盅,分三次温饮下。病愈者勿须尽剂,热退即停服。白虎加人参汤中无粳米者, 
因方中有生山药可代粳米和胃也。 
x效果x 三次将药服完,温热大减,神已清爽。大使犹未通下,心中犹觉发热,诊其脉仍似有力, 
遂将原方去山药仍煎三盅,俾徐徐温饮下,服至两盅大便通下,遂停药勿服,病全愈。 

五、医案(十五)温病门
17.温热腹疼兼下痢
属性:天津张姓媪,年过五旬,先得温病,腹疼即又下痢。 
x病因x 因其夫与子相继病,故屡次伤心,蕴有内热,又当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