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中医古典电子书 > 证类本草 >

第62章

证类本草-第62章

小说: 证类本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自经死绳
属性:主卒发癫狂,烧为末,服三指撮。三年陈蒲煮服之,亦佳。 

卷第七
刺蜜
属性:味甘,无毒。主骨热,痰嗽,痢暴下血,开胃,止渴除烦。生交河沙中,草头有刺, 
上有毛,毛中生蜜,一名草蜜。胡人呼为给 罗。 

卷第七
骨路支
属性:味辛,平,无毒。主上气浮肿,水气呕逆,妇人崩中,余血症瘕,杀三虫。生昆仑 
国,苗似凌霄藤,根如青木香。安南亦有,一名飞滕。 

卷第七
长松
属性:味甘,温,无毒。主风血冷气宿疾,温中去风。草似松,叶上有脂。山人服之。生关 
内山谷中。 

卷第七
合子草
属性:有小毒,子及叶主蛊毒螫咬,捣敷疮上。 蔓生岸旁,叶尖花白,子中有两片如合 
了。 


卷第八
属性:己酉添加衍义 

卷第八
干姜
属性:r干姜pd131。bmpr 
味辛,温、大热,无毒。主胸满,咳逆上气,温中,止血,出汗,逐风湿痹,肠 下 
痢,寒冷腹痛,中恶霍乱,胀满,风邪诸毒,皮肤间结气,止唾血。生者尤良。 
臣禹锡等谨按唐本又云∶治风,下气,止血,宣诸络脉,微汗,久服令眼暗。 
图经文具生姜条下。 
外台秘要∶治疟不痊。干姜、高良姜等分为末。每服一钱,水一中盏,煎至七分服。又 
方∶ 
治卒 
心痛。干姜为末,米饮调下一钱。千金方∶治鼻。以干姜末蜜和塞鼻中。肘后方∶治身体重 
,小 
腹急,热必冲胸膈,头重不能举,眼中生翳,膝胫,拘急。干姜四两,末。汤和温服,覆取 
汗,得解。又方∶治寒痢。切干姜如大豆,米饮服六、七十枚,日三夜一服。痢青色者为寒 
痢 
,累服得效。又方∶治虎、犬咬人。干姜末以纳疮中,立瘥。又方∶治蝎螫人,嚼干姜涂之 
。王 
氏博济方∶治疟。干姜炒令黑色,捣为末。临发时以温酒调三钱服,已发再服。广利方∶治 
诸蛇 
毒螫人欲死兼辟蛇。干姜、雄黄等分。同研,用小绢袋盛系臂上,男左女右,蛇闻药气逆避 
人。螫毒敷之。又方∶治鼻衄出血。干姜削令头尖,微煨,塞鼻中。孙真人治水泻无度。干 
姜末 
,粥饮调一钱服,立效。集验方∶治血痢神妙。干姜急于火内烧黑,不令成灰,瓷碗合放冷 
, 
为末。每服一钱,米饮调下。又方∶治咳嗽,冷气结胀。干姜为末,热酒调半钱服。兼治头 
旋 
眼眩,立效。伤寒类要∶治伤寒,妇人得病虽瘥,未满百日,不可与男交合,为阴阳之病, 
必 
拘急,手足拳欲死,丈夫病名为阴易,妇人名为阳易,速当汗之可愈,满四日不可疗,宜令 
服此药。干姜四两为末,汤调顿服。覆衣被出汗得解,手足伸遂愈。 

卷第八
生姜
属性:r生姜pd132。bmpr 
味辛,微温。主伤寒头痛鼻塞,咳逆上气,止呕吐。久服去臭气,通神明。生犍为川 
谷及荆州、扬州,九月采。(秦椒为之使,杀半夏、茛菪毒,恶黄芩、黄连、天鼠粪。) 
陶隐居云∶干姜,今唯出临海、章安,两三村解作之。蜀汉姜旧美,荆州有好姜,而并 
不能 
作干者。凡作干姜法,水淹三日毕,去皮,置流水中六日,更去皮,然后晒干,置瓮缸中, 
谓之酿也。又云生姜,归五脏,去痰下气,止呕吐,除风邪寒热。以服少志少智,伤心气。 
如此则不可多食长御,有病者是所宜尔。今人啖诸辛辣物,唯此最常。故《论语》云∶不彻 
姜食。言可常啖,但勿过多尔。唐本注云∶姜,久服通神明,主风邪,主痰气。生者尤良 
。《经》云久服通神明,即可常啖也。今云少智少志,伤心气,不可多食者。谬为此说,检 
无所据。今注陶注生姜,别出菜部韭条下,今并唐本注移在本条。臣禹锡等谨按药性论云 
∶ 
干姜,臣,味苦、辛。治腰肾中疼冷,冷气,破血去风,通四肢关节,开五脏六腑,去风毒 
冷痹,夜多小便。干者治嗽,主温中,用秦艽为使。主霍乱不止,腹痛,消胀满,冷痢,治 
血闭。病患虚而冷,宜加用之。又云生姜,使。主痰水气满,下气。生与干并治嗽,疗时疾 
,止呕逆,不下食。生和半夏,主心下急痛。若中热不能食,捣汁和蜜服之。又汁和杏仁作 
煎,下一切结气实,心胸拥隔,冷热气,神效。萧炳云∶生姜,一名母姜。孟诜云∶生姜, 
温。去痰下气,多食少心智,八、九月食伤神。又冷痢,取椒烙之为末,共干姜末等分,以 
醋和面作小馄饨子,服二七枚。先以水煮,更稀饮中重煮,出停冷,吞之,以粥饮下,空腹 
日一度作之良。谨按止逆,散烦闷,开胃气。又姜屑末和酒服之,除偏风。汁作煎,下 
一 
切结实,冲胸膈恶气,神验。陈藏器云∶生姜,本功外,汁解毒药,自余破血,调中,去 
冷 
,除痰,开胃。须热即去皮,要冷即留皮。日华子云∶干姜,消痰,下气,治转筋,吐泻, 
腹脏冷,反胃干呕,瘀血,扑损,止鼻洪,解冷热毒,开胃,消宿食。 
图经曰∶生姜,生犍为山谷及荆州、扬州,今处处有之,以汉、温、池州者为良。苗高 
二、 
三 
尺,叶似箭竹叶而长,两两相对。苗青根黄,无花实。秋采根,于长流水洗过,日晒为干姜 
。汉州干姜法∶以水淹姜三日,去皮,又置流水中六日,更刮去皮,然后曝之,令干,酿于 
瓮 
中,三日乃成也。近世方有主脾胃虚冷,不下食,积久羸弱成瘵者。以温州白干姜一物,浆 
水煮,令透心润湿,取出焙干,捣筛,陈廪米煮粥饮,丸如梧子。一服三、五十枚,汤使任 
用,其效如神。又《千金方》∶主痰 ,以姜附汤治之,取生姜八两,附子生用四两,四破 
之 
,二物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分再服。亦主卒风。禁猪肉、冷水。崔元亮《集验方∶》载敕 
赐 
姜茶治痢方,以生姜切如麻粒大,和好茶一、两碗,呷,任意,便瘥。若是热痢即留姜皮, 
冷 
即去皮,大妙。刘禹锡《传信方》李亚治一切嗽及上气者。用干姜,须是合州至好者,皂荚 
炮去皮子,取肥大无孔者,桂心紫色辛辣者削去皮,三物并别捣下筛了。各秤等分,多少任 
意,和合后更捣筛一遍,炼白蜜和搜,又捣一、二千杵。每饮服三丸,丸稍加大如梧子,不 
限食之先后。嗽发即服,日三、五服。禁食葱、油、咸、腥、热面,其效如神。刘在淮南与 
李同幕府,李每与人药而不出方,或讥其吝。李乃情话曰∶凡人患嗽,多进冷药,若见此方 
用药热燥,即不肯服,故但出药多效,试之信然。李卿换白发方云∶刮老生姜皮一大升,于 
铛中以文武火煎之,不得令过沸,其铛唯得多油腻者尤佳,更不须洗刷,便以姜皮置铛中, 
密固济,勿令通气。令一精细人守之,地色未分,便须煎之,缓缓不得令火急。如其人稍疲 
,即换人看火,一复时即成,置于瓷钵中,极研之。李云∶虽曰一复时,若火候匀即至日西 
药成矣。使时先以小物点取如麻子大,先于白须下点药讫,然后拔之,再拔以手指熟拈之, 
令入肉。第四日当有黑者生,神效。 
食疗生姜,温。去痰下气,除壮热,治转筋,心满,去胸中臭气,通神明。又,胃气虚, 
风 
热,不能食。姜汁半鸡子壳,生地黄汁少许,蜜一匙头,和水三合,顿服立瘥。又,皮寒, 
性温。作屑末和酒服,治偏风。又,姜汁和杏仁汁煎成膏,酒调服,或水调下,善下一切结 
实 
冲胸膈。外台秘要∶治霍乱,注痢不止,转筋入腹欲死。生姜三两捣破,以酒一升,煮三、 
四 
沸顿服。又方∶久患咳噫,连咳四、五十声者。取生姜汁半合,蜜一匙头,煎令熟,温服。 
如 
此三服,立效。又方∶治咳噫。生姜四两烂捣,入兰香叶二两,椒末一钱匕,盐和面四两, 
裹 
作烧饼熟煨,空心吃,不过两、三度。又方∶去燥粪。生姜削如小指,长二寸,盐涂之,纳 
下 
部中,立通。千金方∶治干哕,若手足厥冷。宜食生姜,此是呕家圣药。又治心下痞坚不能 
食 
,胸中呕哕。生姜八两细切,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半夏五合洗去滑,以水五升,煮取一升 
,二味合煮取一升半,稍稍服之。又方∶治喉闭并毒瓦斯。生姜二斤捣汁,好蜜五合,慢火煎 
令 
相得,每服一合,日五服。又方∶治产后秽污下不尽,腹满。生姜二斤,以水煮取汁服,即 
出 
。肘后方∶治霍乱,心腹胀痛,烦满短气,未得吐下。生姜一斤切,以水七升,煮取二升, 
分 
作三服。经验方∶善治狐臭,用生姜汁涂腋下,绝根本。梅师方∶治霍乱吐下不止,欲死。 
生 
姜五两,牛儿屎一升,切姜以水四升,煎取二升,分温服。又方∶治腹满不能服药。煨生 
姜 
绵裹,纳下部中,冷即易之。孙真人治小儿咳嗽,用生姜四两,煎汤沐浴。孙真人食忌正月 
之节,食五辛以辟疠气,一日姜。又方∶八月、九月食姜,至春多眼患,损寿,减筋力。食 
医 
心镜治呕吐,百药不瘥。生姜一两切如绿豆大,以醋浆七合,于银器中煎取四合,空腹和滓 
旋呷之。又,生姜归五脏,理伤寒,头痛,去痰下气,通汗,除鼻塞,咳逆上气,止呕吐, 
去骨熟,胸膈中臭气,除风邪,伤寒,调和饮食。汤壶居士云∶姜杀腹内长虫,久食令人少 
智惠,伤心性。兵部手集治反胃,羸弱不欲动。母姜二斤烂捣,绞取汁作拨粥服。作时如葛 
粉粥法。杨氏产乳胎后血上冲心。生姜五两切,以水八升,煮三升,分三服。唐崔魏公铉夜 
暴亡,有梁新闻之,乃诊之曰∶食毒。仆曰∶常好食竹鸡,多食半夏苗。必是半夏毒,命生 
姜捩汁,折齿而灌之,活。 
衍义曰∶生姜,治暴逆气,爵三、两皂子大,下咽定,屡服屡定。初得寒热痰嗽,烧一 
块, 
啮 
之终日间,嗽自愈。暴赤眼无疮者,以古铜钱刮净姜上取汁,于钱唇点目,热泪出。今日点 
,来日愈。但小儿甚惧,不须疑,已试良验。 

卷第八
(私以切)耳实
属性:r (私以切)耳实pd133。bmpr 
味苦、甘,温。叶,味苦、辛,微寒,有小毒。主风头寒痛,风湿周痹, 
四肢拘挛痛,恶肉死肌,膝痛,溪毒。久服益气,耳目聪明,强志轻身。一名胡 ,一名地 
葵,一名 (音施),一名常思。生安陆川谷及六安田野。实熟时采。 
陶隐居云∶此是常思菜,伧(士行切)人皆食之。以叶覆麦作黄衣者,一名羊负来,昔 
中国无 
此,言从外国逐羊毛中来,方用亦甚稀。唐本注云∶苍耳,三月以后,七月以前刈,日干为 
散。夏,水服。冬,酒服。主大风癫痫,头风湿痹,毒在骨髓。日二服,丸服二十、三十丸 
;散服一、二匕。服满百日,病当出如 疥,或痒汁出,或斑驳甲错皮起,后乃皮落,肌如 
凝脂,令人省睡,除诸毒螫,杀疳湿 。久服益气,耳目聪明,轻身强志,主腰膝中风毒尤 
良。忌食猪肉、米泔。亦主 狗毒。今按陈藏器本草云∶ 耳,叶挪安舌下,令涎出,去目 
黄,好睡。子炒令香,捣去刺,使腹破,浸酒,去风,补益。又烧作灰,和腊月猪脂,封疔 
肿,出根。又毡中子七枚,烧作灰,投酒中饮之,勿令知,主嗜酒。叶煮服之,主狂狗咬。 
臣禹锡等谨按尔雅云∶苍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