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中医古典电子书 > 证类本草 >

第2章

证类本草-第2章

小说: 证类本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曰“今注”;其开宝考据传记者,别曰“今按”、“今详”、“又按”,皆以朱字别于其端 
。凡药名《本经》已见而功用未备,今有所益者,亦附于本注之末。凡药有今世已尝用,而 
诸书未见,无所辨证者,如葫芦巴、海带之类,则请从太医众论参议,别立为条,曰“新定 
”。旧药九百八十三种;新补八十二种,附于注者不预焉;新定一十七种。总新、旧一千八 
十二条,皆随类粗释。推以十五凡,则补注之意可见矣。旧着开宝、英公、陶氏三序,皆有 
义例,所不可去,仍载于首篇云。 
新旧药合一千八十二种 
三百六十种神农本经 
一百八十二种名医别录 
一百一十四种唐本先附 
一百三十三种今附 
一百九十四种有名未用 
八十二种新补 
一十七种新定 

卷第一
本草图经序
属性:昔神农尝百草之滋味,以救万民之疾苦,后世师祖,由是本草之学兴焉。汉魏以来,名 
医相 
继,传其书者,则有吴普、李当之药录,陶隐居、苏恭等注解。国初两诏近(臣),总领上 
医 
,兼集诸家之说,则有《开宝重定本草》,其言药之良毒,性之寒温,味之甘苦,可谓备且 
详矣。然而五方物产,风气异宜,名类既多,赝伪难别,以虺床当蘼芜,以荠 乱人参,古 
人犹且患之,况今医师所用,皆出于市贾,市贾所得,盖自山野之人,随时采获,无复究其 
所从来。以此为疗,欲其中病,不亦远乎?昔唐永徽中,删定本草之外,复有图经相辅而行 
,图以载其形色,经以释其同异;而明皇御制又有《天宝单方药图》,皆所以叙物真滥,使 
人 
易知,原诊处方,有所根据。二书失传且久,散落殆尽,虽鸿都秘府,亦无其本。天宝方书 
,但存一卷,类例粗见,本末可寻。宜乎圣君哲辅,留意于搜辑也。先是诏命儒臣,重校《 
神农本草》等凡八书,光禄卿直秘阁(臣)禹锡、尚书祠部郎中秘阁校理(臣)亿、太常博 
士集 
贤校理(臣)颂、殿中丞(臣)检、光禄寺丞(臣)保衡,相次被选,仍领医官秦宗古、 
朱有 
章等,编绎累年,既而补注本草成书,奏御,又诏天下郡县,图上所产药本,用永徽故事, 
重命编述。(臣)禹锡以谓∶考正群书,资众见,则其功易就;论著文本,出异手,则其体 
不 
一。今天下所上,绘事千名,其解说物类,皆据世医之所闻见,事有详略,言多鄙俚,向非 
专壹整比,缘饰以文,则前后不伦,披寻难晓。乃以(臣)颂向尝刻意此书,于是建言奏请, 
俾专撰述。(臣)颂既被旨,则裒集众说,类聚诠次,粗有条目。其间玉石、金土之名,草 
木 
、虫鱼之别,有一物而杂出诸郡者,有同名而形类全别者,则参用古今之说,互相发明;其 
梗之细大,华实之荣落,虽与旧说相戾,并兼存之;崖略不备,则稍援旧注,以足成文意 
;注又不足,乃更旁引经史,及方书、小说,以条悉其本原。若陆英为蒴 花,则据《尔雅 
》之训以言之;诸香同本,则用《岭表录异》以证之之类是也。生出郡县,则以《本经》为 
先,今时所宜次之。若菟丝生于朝鲜,今则出于冤句;奚毒生于少室,今乃来自三蜀之类是 
也。收采时月有不同者,亦两存其说,若赤箭,《本经》但着采根,今乃并取茎苗之类是也 
。生于外夷者,则据今传闻,或用书传所载,若玉屑、玉泉,今人但云玉出于于阗,不究所 
得之因,乃用平居诲《行程记》为质之类是也。药有上中下品,皆用《本经》为次第。其性 
类相近,而人未的识,或出于远方,莫能形似者,但于前条附之,若溲疏附于枸杞,琥珀附 
于茯苓之类是也。又古方书所载,简而要者,昔人已述其明验,今世亦常用之,及今诸郡医 
工所陈经效之药,皆并载其方,用天宝之例也。自余书传所无,今医又不能解,则不敢以臆 
说浅见,附会其文,故但阙而不录。又有今医所用,而旧经不载者,并以类次,系于末卷, 
曰“本经外类”;其间功用尤着,与旧名附近者,则次于逐条载之,若通脱次于木通,石蛇 
次于石蟹之类是也。总二十卷,目录一卷。撰次甫就,将备亲览。恭唯主上,以至仁浓德, 
函养生类,一物失所,则为之恻然。且谓札瘥荐臻,四时代有,救恤之惠,无先医术。蚤岁 
屡敕近臣,酬校歧黄内经,重定针艾俞穴,或范金揭石,或镂板联编,悯南方蛊惑之妖,于 
是作《庆历善救方》以赐之;思下民资用之阙,于是作《简要济众方》以示之。今复广药谱 
之未备,图地产之所宜;物色万殊,指掌斯见;将使合和者,得十全之效。饮饵者,无未达 
之疑;纳斯民于寿康,召和气于穹壤,太平之致,兹有助焉。(臣)学不该通,职预编述, 
仰 
奉宸旨,深愧寡闻。 
x嘉 六年九月日,朝奉郎太常博士充集贤校理新差和颖州军州兼管内劝 
x农及管句开治沟洫河道事骑都尉借紫(臣)苏颂谨上。x 

卷第一
开宝重定序
属性:三坟之书,神农预其一。百药既辩,本草存其录。旧经三卷,世所流传,名医别录,互 
为编 
纂。至粱·正白先生陶景,乃以别录参其本经,朱、墨杂书,时谓明白;而又考彼功用,为 
之注释,列为七卷,南国行焉。逮乎有唐,别加参校,增药八百余味,添注为二十一卷。本 
经漏功则补之,陶氏误说则证之。然而载历年祀,又逾四百,朱字、墨字,无本得同;旧注 
、新注,其文互阙;非圣主抚大同之运,永无疆之休,其何以改而正之哉!乃命尽考传误, 
刊 
为定本;类例非允,从而革焉。至如笔头灰,兔毫也,而在草部,今移附兔头骨之下;半 
天河、地浆,皆水也,亦在草部,今移附土石类之间。败鼓皮移附于兽皮,胡桐泪改从于木 
类。紫矿亦木也,自玉石品而取焉;伏翼实禽也,由虫鱼部而移焉。橘柚附于果实,食盐附 
于光明盐。生姜、干姜,同归一说。至于鸡肠、蘩蒌、陆英、蒴 ,以类相似,从而附之。 
仍采陈藏器《拾遗》、李含光《音义》,或讨源于别本,或传效于医家,参而较之,辨其臧 
否。至如突屈白,旧说灰类,今是木根;天麻根解似赤箭,今又全异。去非取是,特立新条 
。自余刊正,不可悉数,下采众议,定为印板。乃以白字为神农所说;墨字为名医所传;唐 
附、今附,各加显注;详其解释,审其形性,证谬误而辨之者,署为今注;考文记而述之者 
,又为今按。义既刊定,理亦详明。今以新旧药合九百八十三种,并目录二十一卷,广颁天 
下,传而行焉。 

卷第一
唐本序
属性:(礼部郎中孔志约撰) 
盖闻天地之大德曰生,运阴阳以播物;含灵之所保曰命,资亭育以尽年。蛰穴栖巢,感 
物之 
情盖寡,范金揉木,逐欲之道方滋。而五味或爽,时昧甘、辛之节;六气斯 ,易愆寒燠之 
宜。中外交侵,形神分战。饮食伺舋,成肠胃之眚;风湿侯隙,构手足之灾。机(当作几) 
缠 
肤腠,莫知救止;渐固膏肓,期于夭折。暨炎晖纪物,识药石之功;云瑞名官,穷诊候之术 
。草木咸得其性,鬼神无所遁情。刳麝 犀,驱泄邪恶;飞丹炼石,引纳清和。大庇苍生, 
普济黔首;功侔造化,恩迈财成,日用不知,于今是赖。歧、和、彭、缓,腾绝轨于前;李 
、华、张、吴,振英声于后。昔秦政煨燔,兹经不预;永嘉丧乱,斯道尚存。梁·陶景雅好 
摄生,研精药术。以为《本草经》者,神农之所作,不刊之书也。惜其年代浸远,简编残蠹 
,与桐、雷众记,颇或 驳与言撰缉,勒成一家,亦以雕琢经方,润色医业。然而时钟鼎峙 
,闻见阙于殊方,事非佥议,诠释拘于独学。至如重建平之防己,弃槐里之半夏。秋采榆人 
,冬收云实。谬粱米之黄、白,混荆子之牡、蔓;异繁蒌于鸡肠,合由跋于鸢尾。防葵、野狼 
毒、妄曰同根;钩吻、黄精,引为连类。铅锡莫辨,橙、柚不分。凡此比例,盖亦多矣。自 
时厥后,以迄于今。虽方技分镳,名医继轨,更相祖述,罕能厘正。乃复采杜蘅于及己,求 
忍冬于络石;舍陟厘而取 藤,退飞廉而用马蓟。承疑行妄,曾无有觉;疾瘵多殆,良深慨 
叹。既而朝议郎行右监门府长史骑都尉臣苏恭,摭陶氏之乘违,辨俗用之纰紊,遂表请修定 
,深副圣怀。乃诏太尉扬州都督监修国史上柱国赵国公臣无忌、太中大夫行尚药奉御,臣许 
孝崇等二十二人,与苏恭详撰。窃以动植形生,因方舛性,春秋节变,感气殊功。离其本土 
,则质同而效异;乖于采摘,乃物是而时非。名实既爽,寒温多谬。用之凡庶,其欺已甚; 
施之君父,逆莫大焉。于是上禀神规,下询众议;普颁天下,营求药物。羽、毛、鳞、介, 
无远不臻,根、茎、花、实,有名咸萃。遂乃详探秘要,博综方术。《本经》虽阙,有验必 
书;《别录》虽存,无稽必正。考其同异,择其去取。铅翰昭章,定群言之得失;丹青绮焕 
,备庶物之形容。撰本草并图经、目录等,凡成五十四卷。(臣禹锡等谨按蜀本草序作五 
十三卷,及唐英公《进本草表》云∶勒成本草二十卷,目录一卷,药图二十五卷,图经七 
卷,凡五十三卷。又英公序云∶撰本草并图经、目录等,凡成五十三卷,据此三者,合作五 
十三卷。又据李含光《本草音义》云∶正经二十卷,目录一卷,又别立图二十五卷,目录一 
卷,图经七卷,凡五十四卷。二说不同,今并注之。)庶以网罗为古,开涤耳目,尽医方之 
妙极,拯生灵之性命。传万祀而无昧,悬百王而不朽。 

卷第一
梁·陶隐居序
属性:隐居先生,在乎茅山岩岭之上,以吐纳余暇,颇游意方技,览本草药性,以为尽圣人之 
心, 
故撰而论之。旧说皆称《神农本经》,余以为信然。昔神农氏之王天下也,画八卦,以通鬼 
神之情;造耕种,以省杀生之弊;宣药疗疾,以拯天伤之命。此三道者,历众圣而滋彰。文 
王、孔子、彖、象繇、辞,幽 人天。后稷、伊芳尹,播厥百谷,惠被群生。岐、黄、彭、扁 
, 
振杨辅导,恩流含气。并岁逾三千,民到于今赖之。但轩辕以前,文本未传,如六爻指垂, 
画象稼穑,即事成迹。至于药性所主,当以识识相因,不尔,何由得闻。至乎桐、雷,乃着 
在于编简,此书应与《素问》同类,但后人多更修饰之尔。秦皇所焚,医方、卜术不预,故 
犹得全录。而遭汉献迁徙,晋怀奔迸,文籍焚靡,(臣禹锡等谨按蜀本作KT ,音糜。)千 
不遗 
》 
《神农本草》三卷。又据《本经》陶序后朱书云∶《本草经》卷上、卷中、卷下。卷上注云∶ 
序药性之源本,论病名之形诊;卷中云∶玉石、草、木三品;卷下云∶虫兽、果、菜、米食 
三品。即不云三卷外别有序录,明知韩保所云∶承据误本,妄生曲说,今当从三卷为正。) 
是其《本经》。所出郡县,乃后汉时制,疑仲景、元化等所记。又云有《桐君采药录》,说 
其花叶形色。《药对》四卷,论其佐使相须,魏、晋以来,吴普、(臣禹锡等谨按蜀本注 
∶普,广陵人也,华佗弟子。撰《本草》一卷。)李当之(臣禹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