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中医古典电子书 > 证类本草 >

第194章

证类本草-第194章

小说: 证类本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菜茹之美者,非药品所须,不复悉录。大抵南土多芥,亦如菘类。相传岭南无芜菁,有人携 
种至彼,种之皆变作芥,言地气暖使然耳。《续传信方》∶主 
腹冷夜起,以白芥子一升,炒熟,勿令焦,细研,以汤浸蒸饼,丸如赤小豆,姜汤吞七丸, 
甚效。 
食疗∶主咳逆下气,明目,去头面风。大叶者良。煮食之动气,犹胜诸菜。生食发丹石, 
其 
子,微熬研之,作酱香美,有辛气,能通利五脏。其叶不可多食。又,细叶有毛者杀人。圣 
惠 
小芥子末,和鸡子白,调敷之。又方∶妇人中风,口噤,舌本 
缩。用芥子一升,细研,以醋三升,煎取一升。用敷颔颊下,立效。外台秘要∶治聋。芥子 
捣碎,以 
耳,瘥。孙真人芥菜合兔肉食之成恶疮。广济方∶治 有九种,不过此方 
水及蜜和滓,敷喉上下,干 
易之。子母秘录∶小儿紧唇。捣马芥子汁,令先揩 
左传季氏与 氏斗鸡,季氏 
金其距, 氏芥其羽。注 
衍义曰∶芥,似芜菁,叶上纹皱起,色尤深绿为异。子与苗皆辛,子尤甚,多食动风。 
一品 
入药用 

卷第二十七
莱菔(音卜)根
属性:r莱菔(音卜)根pd524。bmpr 
味辛、甘,温,无毒。散服及炮煮服食,大下气,消谷,去痰癖,肥健人。 
生捣汁服,主消渴,试大有验。 
唐本注云∶陶谓温菘是也。其嫩叶为生菜食之。大叶熟啖,消食和中。根效在芜菁之右。 
今 
注俗呼为萝卜。(唐本先附)臣禹锡等谨按蜀本图经云∶名芦卜,生江北,秦、晋最多。尔 
雅云∶ ,芦 ,释曰∶紫花菘也。俗呼温菘,似芜菁,大根,一名 ,俗呼雹 ,一名芦 
菔 
云∶萝卜根,消食,利关节,理颜色,练五脏恶气,制面毒。凡人 
饮食过度,生嚼咽之,便消。研如泥制面,作 佳,饱食亦不发热。亦主肺嗽吐血。酥煎 
食,下气。孟诜云∶萝卜,性冷。利五脏,轻身。根,服之令人白净肌细。日华子云∶萝卜 
,平,能消痰止咳,治肺痿吐血。温中,补不足,治劳瘦,咳嗽,和羊肉、鲫鱼煮食之。 
子,水研服,吐风痰。醋研消肿毒。不可以地黄同食。 
图经文具芜菁条下。 
孙真人∶久服涩营卫,令人发早白。食医心镜∶治消渴口干。萝卜绞汁一升,饮之则定。 
又方∶主积年上气咳嗽,多痰喘促,唾脓血。以子一合,研煎汤,食上服之。又方∶下气, 
消谷,去痰癖,肥健, 
作羹食之。生绞汁服,理消渴。简要济众治∶消渴独胜散∶出子了萝卜三枚,净 
洗薄切,晒干为末。每服二钱,煎猪肉汁澄清调下,食后并夜卧,日三服。胜金方∶治风痰 
以萝卜子为末,温水调一 
匙头,良久吐出涎沫。如是摊缓风,以此吐后,用紧疏药服,疏后服 
肺疾咳嗽。以子半升,淘择 
洗,焙干,于铫子内,炒令黄熟,为末 
。以沙糖丸如弹,绵裹含之。洞微志萝卜解面毒。杨文公谈苑∶江东居民,岁课种艺,初年 
种芋 
次年种萝卜三十亩,计益米三十斛。可知萝卜消食也。《尔雅》∶ 
芜菁属,紫花大根,俗呼雹 
。更始败掖庭中宫女数百人,幽闭殿 
门内,掘庭中芦菔根食之。今萝卜是也 
。偏头疼用生萝卜汁一蚬壳,仰卧注之鼻,左痛注左,右痛注右,左右俱注亦得,神效。 
衍义曰∶莱菔根,即前条所谓芦菔,今人只谓之萝卜,河北甚多,登、莱亦好。服地黄、 
何 
子又 
菔。 

卷第二十七
菘(音嵩)
属性:r菘(音蒿)pd525。bmpr 
味甘,温,无毒。主通利肠胃,除胸中烦,解酒渴。 
陶隐居云∶菜中有菘,最为常食,性和利人,无余逆忤,今人多食。如似小冷,而又耐 
霜雪 
。其子可作油,敷头长发;涂刀剑,令不锈(音秀)。其有数种,犹是一类,正论其美与不 
美 
尔。服药有甘草而食菘,即令病不除。唐本注云∶菘菜不生北土,有人将子北种,初一年半 
为芜菁,二年菘种都绝,将芜菁子南种,亦二年都变。土地所宜,颇有此例。其子亦随色变 
,但粗细无异尔。菘子黑,蔓荆子紫赤,大小相似。唯芦菔子黄赤色,大数倍,复不圆也。 
其菘有三种∶有牛肚菘,叶最大浓,味甘;紫菘,叶薄细,味少苦;白菘似蔓荆也。臣禹锡 
等谨按陈藏器云∶去鱼腥,动气发病,姜能制其毒。叶大多毛者是。萧炳云∶北人居南方, 
不胜土地之宜,遂病足,尤宜忌菘菜。又云∶消食下气,治瘴气,止热气嗽,冬汁尤佳。日 
华子云∶凉,微毒。多食发皮肤风瘙痒。梗长,叶瘦,高者为菘,叶阔浓短肥而痹及梗细者 
,为芜菁菜也。陈士良云∶紫花菘,平,无毒。行风气,去邪热气。花可以糟下酒藏,甚美 
。尔雅云∶苞 菜,吴人呼楚菘,广南人呼秦菘,此菘苔不毒,宜食之。 
图经曰∶菘,旧不载所出州土,今南北皆有之。与芜菁相类,梗长叶不光者为芜菁;梗 
短叶 
阔浓而肥痹者为菘。旧说菘不生北土,人有将子北土种之,初一年半为芜菁,二年菘种都绝, 
种菘,都类南种,但肥浓差不及耳。扬州一种菘,叶圆而大,或若 
,啖之无滓,绝胜他土者,此所谓白菘也。又有牛肚菘,叶最大浓,味甘,疑今扬州菘。 
近之紫菘,叶薄细,味小苦。北土无有菘,比芜菁有小毒,不宜多食,然能杀鱼腥,最相宜 
也。多食过度,唯生姜可解其性。 
食疗∶温。治消渴。又发诸风冷。有热人食之亦不发病,即明其性冷。本草云温,未解。 
又 
,消食,亦少下气。九英菘,出河西,叶极大,根亦粗长。和羊肉甚美。常食之,都不见发 
病 
之,能消宿食,下气治嗽。诸家商略,性冷,非温,恐误也。又, 
北无菘菜,南无芜菁。其蔓荆子细,菜子粗也。圣惠方∶治酒醉不醒。用菘菜子二合,细 
研,井华水一盏调,为二服。食医心镜∶主通利肠胃,除胸中烦热,解酒渴。菘菜二斤,煮 
作羹 
亦得。伤寒类要∶辟温病。菘菜如粟米,酒服方寸匕,日三,辟五年 
杵地菘汁一升,日再服, 
以瘥止。子母秘录∶主小儿赤游,行于上下,至 
衍义曰∶菘菜,张仲景《伤寒论》,凡用甘草皆禁菘菜者,是此菘菜也。叶如芜菁,绿 
色, 
差淡,其味微苦,叶嫩、稍阔,不益中,虚人食之觉冷。 

卷第二十七
苦菜
属性:味苦,寒,无毒。主五脏邪气,厌(于协切)伏也谷胃痹,肠 ,渴热中疾,恶疮。久 
服安心益气,聪察,少卧,轻身耐老,耐饥寒,高气不老。一名荼草,一名选,一名游冬。 
生益州川谷,山陵道旁,凌冬不死。三月三日采,阴干。 
陶隐居云∶疑此即是今茗。茗一名荼,又令人不眠,亦凌冬不凋,而嫌其只生益州。益 
州乃 
有苦菜,正是苦 (音式)尔。上卷上品白英下已注之。《桐君录》云∶苦菜,三月生扶疏, 
六月花从叶出,茎直黄,八月实黑;实落根复生,冬不枯。今茗极似此,西阳、武昌及庐江 
、晋熙皆好,东人正作青茗。茗皆有 ,饮之宜人。凡所饮物,有茗及木叶、天门冬苗,并 
菝,皆益人,余物并冷利。又巴东间别有真茶,火 作卷结,为饮亦令人不眠,恐或者此 
。俗中多煮檀叶及大皂李作茶,并冷。又南方∶有瓜芦木,亦似茗,苦涩。取其叶作屑,煮 
饮汁,即通夜不睡。煮盐人唯资此饮,而交、广最所重,客来先设,乃加以香 (音耄)辈。 
唐 
谁谓荼苦。又云∶堇荼如饴,皆苦菜异名也。陶谓之茗,茗乃木 
类,殊非菜流。茗,春采为苦荼。音迟遐反,非途音也。按∶《尔雅》释草云∶荼,苦菜。 
释木云∶ 、苦荼,二物全别,不得为例。又《颜氏家训》按《易通卦验玄图》曰∶苦菜, 
生 
乃成。一名游冬。叶似苦苣而细,断之有白汁,花黄似菊。此则与 
桐君略同,今所在有之。苦 乃龙葵尔,俗亦名苦菜,非荼也。臣禹锡等谨按蜀本图经云 
∶春花夏实,至秋复生,花而不实,经冬不凋。陈藏器云∶苦 ,味苦,寒,有小毒。捣叶 
敷 
小儿闪癖,煮汁服,去暴热目黄,秘塞。叶极似龙葵,但龙葵子无壳,苦 子有壳,苏云是 
龙葵,误也。人亦呼为小苦耽。崔豹《古今注》云∶苦 ,一名 子,有实形如皮弁,子圆 
如珠。 
月令王瓜生,苦菜秀。 
衍义曰∶苦菜,四方∶皆有,在北道则冬方∶雕毙,生南方∶则冬夏常青。此《月令》 
小满 
节后,所谓苦菜秀者是此。叶如苦苣,更狭,其绿色差淡,折之白乳汁出,常常点瘊子,自 
落。味苦, 
花与野菊相似,春、夏、秋皆旋开花。去中热,安心神。 

卷第二十七
荏子
属性:味辛,温,无毒。主咳逆,下气,温中,补体。 
x叶x 主调中,去臭气。九月采,阴干。 
陶隐居云∶荏状如苏,高硕白色,不甚香。其子研之,杂米作糜,甚肥美,下气,补益。 
东 
人呼为KT (音鱼),以其似苏字,但除禾边故也。笮其子作油,日煎之,即今油帛及和漆 
所用 
者,服食断谷亦用之,名为重油。唐本注云∶《别录》荏叶,人常生食,其子故不及苏也。 
今按陈藏本草云∶荏叶,捣敷虫咬及男子阴肿。江东以荏子为油,北土以大麻为油,此二 
油俱堪油物,若其和漆,荏者为强尔。臣禹锡等谨按孟诜云∶荏子,其叶性温。用时捣之。 
治男子阴肿,生捣和醋封之。女人绵裹内,三、四易。萧炳云∶又有大荏,形似野荏高硕, 
叶 
大小荏一倍,不堪食。人收其子,以充油绢帛,与大麻子同。其小荏子欲熟,人采其角食之 
,甚香美。大荏叶不堪食。日华子云∶荏,调气,润心肺,长肌肤,益颜色,消宿食,止上 
气咳嗽,去狐臭,敷蛇咬。子,下气,止嗽,补中,填精髓。 
食疗∶主咳逆下气。其叶杵之,治男子阴肿。谨按子,压作油用,亦少破气,多食发心 
闷。 
温。补中益气,通血脉,填精髓。可蒸令熟,烈晒干之,当口开。春取米食之,亦可休粮。 
生食,止渴润肺。梅师方∶治虺中人。以荏叶烂杵,猪脂和,薄敷上。 

卷第二十七
黄蜀葵花
属性:r黄蜀葵花pd526。bmpr 
治小便淋及催生。又主诸恶疮脓水,久不瘥者,作末敷之即愈。近道处处有之。 
春生苗叶,与蜀葵颇相似,叶尖狭,多刻缺,夏末开花,浅黄色,六、七月采之,阴干用。 
(新定) 
图经文具冬葵条下 
经验后方∶治临产催产。以黄蜀葵子焙干为末,井华水下三钱匕。如无子,以根细切, 
煎 
汁令浓滑,待冷服。 
衍义曰∶黄蜀葵花,与蜀葵别种,非为蜀葵中黄者也。叶心下有紫檀色,摘之,剔为数 
处, 
就晒干之;不尔,即 烂,疮家为要药。子,临产时,取四十九粒,研烂,用温水调服,良 
久 

卷第二十七
蜀葵
属性:r蜀葵pd527。bmpr 
味甘,寒,无毒。久食钝人性灵。根及茎并主客热,利小便,散脓血恶汁。叶烧为末 
,敷金疮。煮食,主丹石发,热结。捣碎,敷火疮。又叶炙煮,与小儿食,治热毒下痢及大 
人丹痢。捣汁服亦可,恐腹痛,即暖饮之。 
x花x 冷,无毒。治小儿风疹。子,冷,无毒。治淋涩,通小肠,催生落胎,疗水 
肿,治一切 
葵,一名KT 
《尔雅》云∶ ,戎葵。释曰∶ ,一名戎葵。郭曰∶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