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中医古典电子书 > 证类本草 >

第185章

证类本草-第185章

小说: 证类本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白者 
,不入药。今酒曲、糖用 ,犹同是米麦,而为中上之异。糖当以和润为优,酒以醺乱为劣 
也 
云∶饴即软糖也,北人谓之饧。粳米、粟米、大麻、白术、黄精 
、枳(音止) (音矩)子等并堪作之,唯以糯米作者入药。孟诜云∶饧糖,补虚,止渴, 
健脾胃 
以蔓荆汁煮,顿服之。日华子云∶益气力,消痰止嗽并润五脏。 
食疗∶主吐血,健脾。凝强者为良。主打损瘀血,熬令焦,和酒服之,能下恶血。又, 
伤寒 
大毒嗽,于蔓荆、薤汁中煮一沸,顿服之。外台秘要∶误吞钱。取饴糖一斤,渐渐尽食之, 
环 
哽在喉中,众法不能去。饴糖丸如鸡子黄大吞之。不出,大作丸用 
衍义曰∶饴糖,即饧是也,多食动脾风,今医家用以和药。糯与粟米作者佳,余不堪用, 
蜀 
黍米亦可造。不思食人少食之,亦使脾胃气和。唐·白乐天诗一盘较牙饧者是此。 

卷第二十四

属性:味甘,平,无毒。主恶疮,虫、蚕、蜘蛛等咬。捣碎和油敷之,亦可煮食。亦作浴汤 
去疥癣风瘙。烧为灰,口含及纳齿孔中,杀齿 甘疮。取灰三、四度淋取汁,蚀息肉,除白 
癜风,黑子面 ,着肉作疮,子炊为饭,香滑,杀三虫。生熟地叶心有白粉,似藜。而藜心 
赤,茎大堪为杖,亦杀虫,人食为药,不如白 也。〔(新补) 见陈藏器〕 
雷公∶金锁天,时呼为灰 ,是金锁天叶,扑蔓翠上,往往有金星,堪用也。若白青色, 
是 
忌女茎,不入用也。若使金锁天叶,茎高低二尺五寸,妙也。若长若短,不中使。凡用,勿 
令 
布拭上肉毛令尽,细锉,焙干用之。 


卷第二十五
属性:(己酉添加衍义) 

卷第二十五
生大豆
属性:r生大豆pd507。bmpr 
味甘,平。涂痈肿,煮汁饮杀鬼毒,止痛,逐水胀,除胃中热痹,伤中,淋露,下 
瘀血,散五脏结积、内寒,杀乌头毒。久服令人身重。炒为屑,味甘。主胃中热,去肿,除 
痹,消谷,止腹胀。生太山平泽。九月采。(恶五参、龙胆,得前胡、乌喙、杏仁、牡蛎良 
。) 
今按陈藏器本草云∶大豆,炒令黑,烟未断,及热投酒中,主风痹,瘫缓,口噤,产后 
诸 
风,食罢,生服半两,去心胸烦热,热风恍惚,明目,镇心,温补。久服好颜色,变白,去 
风 
气肿,压丹石烦热。汁解诸药毒,消肿。大豆炒食极热,煮食之及 
作豉极冷。黄卷及酱,平。牛食温,马食冷,一体之中,用之数变。臣禹锡等谨按蜀本注 
云∶煮食之,主温毒水肿。陈藏器云∶ (音吕)豆,味甘,温,无毒。炒令黑,及热投酒 
中, 
妇人产后冷血。堪作酱。生田野,小黑。《尔雅》云∶戎菽一名驴 
豆,一名KT 豆。孟诜云∶大豆,寒。和饭捣涂一切毒肿。疗男女阴肿,以绵裹纳之。杀 
诸 
药 
毒。谨按煮饮服之,去一切毒瓦斯,除胃中热痹,肠中淋露,下淋血,散五脏结积内寒。 
和桑柴灰汁煮之,下水鼓腹胀。其豆黄,主湿痹膝痛,五脏不足气,胃气结积,益气,润肌 
肤 
服之能肥健人。又,卒失音,生大豆一升,青竹算子四十九枚, 
长四寸,阔一分,和水煮熟,日夜二服,瘥。又,每食后,净磨拭,吞鸡子大,令人长生。 
初服时似身重,一年以后,便觉身轻。又益阳道。日华子云∶黑豆,调中下气,通关脉,制 
金石药毒,治牛、马温毒。 
图经曰∶大豆黄卷及生大豆,生泰山平泽,今处处有之。黄卷是以生豆为 ,待其芽出 
便曝 
干取用,方∶书名黄卷皮,今蓐妇药中用之。大豆有黑白二种∶黑者入药;白者不用。其紧 
小 
性本平,而修治之便有数等之效。煮其汁甚凉,可以压丹石毒及解诸 
炒食则热;投酒主风;作 
豉极冷;黄卷及酱皆平。牛食之温,马食 
之凉,一体而用别,大抵宜作药使耳。杀乌头毒尤胜。仙方∶修制黄末,可以辟谷度饥岁。 
然多食令人体重,久则如故矣。古方∶有紫汤,破血去风,除气防热,产后两日,尤宜服之。 
酒一斗半,炒豆令烟向绝,投于酒中,看酒赤紫色乃去豆,量性服之 
口噤,即加鸡屎白二升和熬, 
投酒中,神验。江南人作豆豉,自有一 
种刀豆,甚佳。古今方∶书用豉治病最多。葛洪《肘后方》云∶疗伤寒有数种,庸人不 
能分别,今取一药兼疗。若初觉头痛肉热,脉洪起一、二日,便作此加减葱豉汤。葱白一虎 
口,豉 
升,煮取一升,顿服取汗。若不汗,更作,加葛根三两,水五升,煮取 
二升,分再服,必得汗,即瘥。不汗更作,加麻黄三两,去节。诸名医方∶皆用此。更有加 
减法甚多。今江南人凡得时气,必先用此汤服之,往往便瘥。 
唐本云∶煮食之,主温毒,水肿。复有白大豆,不入药用也。食疗云微寒。主中风脚弱, 
产 
后诸疾。若和甘草煮汤饮之,去一切热毒瓦斯。善治风毒香港脚,煮食之,主心痛,筋挛,膝痛, 
大豆黄屑忌猪肉。小儿不得与炒豆食之。若食了,忽食猪肉,从必 
壅气致死,十有八、九。十岁以上,不畏。千金方∶治头项强不得顾视。蒸大豆一升,令 
变色,纳囊中枕之。又方∶治喉痹卒不语,煮大豆汁含之。又方∶从高坠下,头破脑出血, 
勿使太热,杵末,蒸之气遍,令甑下盆中,以酒一升淋之。温服一升, 
又方∶中恶。大豆二七枚,鸡子黄,酒半升,和,顿服。又方∶治 
乌豆一升,水五升,煮取三升汁,去滓,纳酒五升,更取三升,分温三服。不瘥再合,服之 
。又方∶治头风头痛。大豆三升,炒令无声,先以盛一斗二升瓶一只,盛九升清酒,乘豆 
热即投于酒中,密泥封之七日,温服之。又方∶治口 。大豆面三升,炒令焦,酒三升淋取 
汁 
令发鬓乌黑。醋煮大豆,黑者去豆煎令稠,敷发。又方∶被打头青 
治卒风不得语。煮豆煎汁 
如饴含之,亦浓煮饮之佳。又方∶治胁痛如 
又方∶从早夜连时不得眠。 
暮以新布火炙以熨目, 
如前。又方∶治消渴得效 
取乌豆置牛胆中,阴干百日,吞之即瘥。又方∶治腰胁卒痛,背痛。大豆二升,酒三升,煮 
石中毒,豆汁解之良。又方∶阴痒汗出,嚼生大豆黄,敷之佳。 
牙齿不生。用黑豆三十粒, 
牛粪火内烧令烟尽,细研,入麝香少许,一处研 
揩。不得见风,忌酸、碱物。 
又方∶治秋夏之 
交,露坐夜久,腹中痞,如群石在腹方∶大豆半升,生姜八分,水二升,煎取一升以来,顿 
服 
痛。黑豆、茱萸子二件,搓摩,吞咽之,宜良。又方∶治破伤风 
十文,同研为末。以酒半盏, 
以上调一字下。食医心镜∶治风毒攻心,烦 
去滓,食后服。又方∶大豆 
末,理胃中热, 
腰中痛。大豆一升 
升,煮取七合,去滓,空心服之。又方∶治产后风虚,五缓六急,手足顽痹,头旋眼 
气不调。大豆一升,炒令熟, 
热投三升酒中,密封,随性饮之。广利方∶治香港脚冲心, 
升,浓煮取汁,顿服半升。 
如未定,可更服半升,即定。又方∶ 
要∶辟温病。以新布盛大豆 
一斗,纳 
或身头皆重 
呕逆,直视,此皆虚热中风。大豆三升,熬令极熟,候无声,器盛,以酒五升沃 
得二升,尽服之,温覆令少 
汗出,身润即愈。产后得根据常稍服之,以防风气,又 
消结血。又方∶治小儿斑疮,豌豆疮。熟煮大豆,取汁服之佳。又方∶治小儿汤火疮。 
水煮大豆汁涂上,易瘥,无斑。又方∶治小儿尿灰疮,黑豆皮熟嚼敷之。杨氏产乳∶疗有孕 
月数未足,子 
母欲闷绝。取大豆三升,以醋煮浓汁三升。顿服,立出。产书治产后犹觉有余血水气 
服豆淋酒。黑豆五升熬之, 
令烟绝出,于瓷器中,以酒一升淬之。又方∶治胞衣不 
下。以大豆大半升,醇酒三升,煮取折半,分三服。博物志∶云左元亮荒年法∶择大豆粗细 
调匀 
暖气彻豆则纳先下食一日,以冷水顿服讫。其鱼肉菜果,不得复经口。 
饮。初小困,十数月后,体 
力壮健,不复思食。抱朴内篇云∶相国张公 
文蔚,庄在东都柏坡,庄内有鼠野狼穴,养四子为蛇所吞。鼠野狼雄雌情切,乃于穴外 土,恰 
容 
处出头,度其回转不及,当腰咬断而劈蛇腹,衔出四子,尚有气。 
置于穴外,衔豆叶嚼而敷之,皆活。 
衍义曰∶生大豆,有绿、褐、黑三种,亦有大、小两等。其大者出江、浙、湖南、北, 
黑小 
者生他处。今用小者,力更佳。炒熟,以枣肉同捣之,为 ,代粮。又治产后百病、血热, 
并 
口噤,但烦热、螈 、若渴、身背肿、剧呕逆,大豆五升,急水 
淘净,无灰酒一斗,熬豆令微烟出,倾入酒瓶中沃之。经一日以上,服酒一升,取瘥为度。 
如素不饮酒,即量多少服。若口噤,即加独活半斤,微微捶破同沃,仍增酒至壹斗贰升。暑 
月旋作,恐酸坏,又可 为腐食之。 

卷第二十五
赤小豆
属性:r赤小豆pd509。bmpr 
味甘、酸,平,无毒。主下水,排痈肿脓血,寒热,热中,消渴,止泄,利小便, 
吐逆,卒疝,下胀满。 
陶隐居云∶大、小豆共条,犹如葱、薤义也。以大豆为 芽,生便干之,名为黄卷。用 
之亦 
熬,服食所须。煮大豆,主温毒水肿殊效。复有白大豆,不入药。小豆性逐津液,久服令人 
枯燥矣。唐本注云∶《别录》云,叶名藿,止小便数,去烦热。今按∶陈藏器本草云∶赤小 
豆和桑根白皮煮食之,主湿气痹肿。小豆和通草煮食之,当下气无限,名脱气丸。驴食脚轻, 
蜀本注云∶病酒热饮汁即愈。药性论云∶赤小豆,使,味甘。能 
消热毒痈肿,散恶血不尽,烦满,治水肿,皮肌胀满。捣薄涂痈肿上,主小儿急黄烂疮。取 
汁 
令人美食。末与鸡子白调,涂热毒痈肿瘥。通气,健脾胃。陈士良 
云∶赤小豆,微寒。缩气行风,抽肌肉。久食瘦人,坚筋骨,疗水气。解小麦热毒。日华子 
云∶赤豆粉,治烦解热毒,排脓,补血脉,解油衣粘缀甚妙。叶食之明目。 
图经曰∶赤小豆,旧与大豆同条,苏恭分之。今江淮间尤多种莳。主水气,香港脚方∶最 
急用 
。其法用此豆五合,葫一头,生姜一分,并碎破,商陆根一条,切,同水煮豆烂,汤成,适 
寒温 
腹食之,旋旋啜汁令尽,肿立消便止。韦宙《独行方》疗水肿, 
从脚起入腹则杀人。亦用赤小豆一斗,煮令极烂,取汁四、五升,温渍膝以下。若已入腹, 
但 
李绛《兵部手集方》亦着此法,云曾得效。昔有人患香港脚,用此 
豆作袋置足下,朝夕展转践踏之,其疾遂愈。亦主丹毒。《短剧方》以赤小豆末和鸡子白, 
消也。其遍体者,亦遍涂如上法。又诸肿毒欲作痈疽者,以水和 
往用之有效。 
食疗云∶和鲤鱼烂煮食之,甚治香港脚及大腹水肿。别有诸治,具在鱼条中。散气,去关 
节烦 
热。令人心孔开,止小便数。绿、赤者并可食。暴痢后,气满不能食,煮一顿服之即愈。千 
金 
方∶小豆三七枚,烧作屑,筛,冷水顿服之佳。肘后方∶辟 
温病。取小 
豆,新布囊盛之,置井中,三日出。举家服,男十枚,女二十枚。又方∶治肠痔,大便常 
血。小豆一升,苦酒五升,煮豆熟,出干,复纳法酒中,候酒尽止,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