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中医古典电子书 > 证类本草 >

第181章

证类本草-第181章

小说: 证类本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釜上安盆,盆上钻孔,用筝弦悬车辖至釜底,其孔以纸缠塞,勿令泄气。初着糠火并干牛粪 
火,一日三动车辖,以衮其汁。五日有露液生,十日白霜起,又三日白霜尽,即金花出,若 
见此候,即知丹霜成。开盆用炭火炙干,以雄鸡翎扫取,以枣肉和为丸,如梧桐子大。釜中 
独角成者为上,其釜口次也,丹滓亦能治冷疾。服丹法∶如人吃一斗酒,醉,即吃五升;吃 
一升者只吃半升。下药取满日,空心暖酒服三丸。至七日,宿疾除,愈声喑、盲、挛跛、疝 
气、野鸡、瘿气、风痫、 气、疮肿,万病皆除。愈头白却黑,齿落更生。张先师云∶二两 
为一剂,一剂延八十年,两剂延二百四十年,三剂通灵不死。若为天仙一万年,永忌房室。 
若为地仙五千年,三年忌房室。若为人仙一千五百年,百日忌房室。陈居士上表,十月以后 
,泥炉造为雷息之时,亦不用车马轰阗声。何以十月造?天雷二月起八月息。初造丹时,祭 
五岳、神仙地祗,亦取童子看火候。二十四气,五星五行,阴阳十二时,取此气候用火,丹 
乃成矣。圣所服皆致长生久寿,世人不能常服。或言此药无效,若精气确志,必就神仙长年 
矣。 
衍义曰∶杏核仁,犬伤人,量所伤大小,烂嚼沃破处,以帛系定,至瘥,无苦。又汤去 
皮, 
研一升,以水一升半,翻复绞取稠汁,入生蜜四两,甘草一茎约一钱,银、石器中,熳火熬 
成 
稀膏,瓷器盛。食后、夜卧,入少酥,沸汤点一匙匕服,治肺燥喘热,大肠秘,润泽五脏。 
如无上证,更入盐点,尤佳。杏实,《本经》别无治疗,日华子言多食伤神。有数种皆热, 
小儿尤不可食,多致疮痈及上膈热。晒蓄为干果,其深赭色,核大而褊者为金杏。此等须接 
,其他皆不逮也。如山杏辈,只可收仁。又有白杏,至熟色青白或微黄,其味甘淡而不酸。 

卷第二十三下品
安石榴
属性:r安石榴pd497。bmpr 
味甘、酸,无毒。主咽燥渴,损人肺,不可多食。酸实壳,疗下痢,止漏精。东行 
根,疗蛔虫、寸白。 
陶隐居云∶石榴,以花赤可爱,故人多植之,尤为外国所重。入药唯根、壳而已。其味 
有甜 
、醋,药家用醋者。子为服食者所忌。臣禹锡等谨按蜀本图经云∶子味甘、酸,其酸者尤 
能 
主 
涩肠,止赤白下痢。一方∶取汁止目泪下,治漏精。根青者,入染须方∶用。陈藏器云∶ 
石榴本功外,东引根及皮,主蛔虫,煎服。子止渴。花、叶干之为末,和铁丹服之,一年变 
毛发 
为丹,亦铁粉之属是也。孟诜云∶石榴,温。多食损齿令黑。皮,炙 
令黄杵末,以枣肉为丸,空腹三丸,日二服。治赤白痢腹痛者。取醋者一枚并子,捣汁顿服 
。段成式酉阳杂俎云∶石榴甜者,谓之天浆,能理乳石毒。 
图经曰∶安石榴,旧不着所出州土,或云本生本域。陆机与弟云书云∶张骞为汉使外国 
十八 
年,得涂林安石榴是也。今处处有之。一名丹若。《广雅》谓之若榴。木不甚高硕,枝柯附 
干 
息,折其条盘土中便生。花有黄、赤二色,实亦有甘、酢二种。 
甘者可餐,酢者入药。多食其实,则损人肺。东行根并壳,入杀虫及染须发口齿等药。其花 
百叶者,主心热吐血及衄血等。干之作末,吹鼻中立瘥。崔元亮《海上方》疗金疮,刀斧 
伤破血流。以锻石一升,石榴花半斤,捣末,取少许敷上,捺少时,血断便瘥。又,治寸白 
虫 
东南引者良。水二升三合,煮取八合,去滓,着少米作稀粥,空腹 
食之,即虫下。又一种山石榴,形颇相类而绝小,不作房,生青、齐间甚多,不入药。但蜜 
渍以当果,或寄京下,甚美。 
雷公云∶凡使皮、叶、根,勿令犯铁。若使石榴壳,不计干湿,先用浆水浸一宿,至明 
漉出 
,其水如墨汁。若使枝、根、叶,并用浆水浸一宿,方∶可用。肘后方∶治赤白痢,下水谷 
酸石榴皮烧赤为末,服方寸匕。百一方∶治疔肿,以针刺四畔,用 
灸,以痛为度。纳末敷上急 
裹,经宿连根自出。经验方∶治肠滑久痢 
急取出,不令作白灰,用瓷 
碗盖一宿出火毒,为 
肺。又方∶治耳聋 
法∶以八、九月取石榴一,开上作孔如球子大,留靥子,纳米醋满石榴中,却以靥子盖之, 
然后搜 
出, 灰火中烧面熟,药成。入少黑李子、仙沼子末,取水滴点耳内, 
不得辄转。脑中痛勿惊。如此三夜,又点别耳,根据前法,佳。又方∶粪前有血,令人面色 
黄。 
石榴皮杵末,茄子枝汤下。斗门方∶治女子血脉不通。用根东生者取一握炙干,浓煎一大 
盏,服之瘥。妇人赤白带下同治。广利方∶治吐血,衄血。以百叶石榴花作末,吹在鼻中瘥。 
石榴东引根一握,净洗细锉,用水三升,煎取半碗以下,去滓,五更 
一大团,永绝根本,一日吃 
粥补。古今录验∶治冷热不调,或下带水,或 
升汁,每服五合,至二升尽, 
即断。小儿以意服 
衍义曰∶安石榴,有酸、淡两种,旋开单叶花,旋结实,实中子红,孙枝甚多,秋后经 
雨则 
自坼裂。道家谓之三尸酒,云三尸得此果则醉。河阴县最多。又有一种,子白,莹澈如水晶 
者 
唯酸石榴皮合断下药,仍须老木所结及收之陈久者,佳。微炙为 
末,以烧粟米饭为丸,梧桐子大,食前热米饮下三十至五十丸,以知为度。如寒滑,加附子 
、赤石脂各一倍。 

卷第二十三下品

属性:r梨pd498。bmpr 
味甘、微酸,寒。多食令人寒中,金疮,乳妇尤不可食。 
陶隐居云∶梨种复殊多,并皆冷利,俗人以为快果,不入药用,食之多损人也。唐本注 
云∶ 
梨削贴汤火疮,不烂,止痛,易瘥。又主热嗽,止渴。叶,主霍乱,吐痢不止,煮汁服之。 
今按别本注云∶梨有数种,其消梨,味甘,寒,无毒。主客热,中风不语,又疗伤寒热发 
,解石热气,惊邪,嗽,消渴,利大小便。又有青梨、茅梨等,并不任用。又有桑梨,唯堪 
蜜 
冷中,不可多食。臣禹锡等谨按孟诜云∶梨除客热,止心烦, 
不 
出停冷,去椒食之。又方∶去核纳酥蜜,面裹,烧令熟,食之。又取梨肉纳酥中煎,停 
冷食之。又捣汁一升,酥一两,蜜一两,地黄汁一升,缓火煎,细细含咽。凡治嗽,皆须待 
冷, 
之,反伤矣,令嗽更极不可救。如此者,可作羊肉汤饼饱食之,便 
卧少时。又胸中痞塞热结者,可多食好生梨,即通。卒暗风失音,不语者,生捣汁一合,顿 
服之 
热结 
图经曰∶梨,旧不着所出州土,今处处皆有。而种类殊别,医家相承用乳梨、鹅梨。乳 
梨出 
其香则 
类甚多 
儿 
《海上 
一大两,消讫,细细含咽立定。又治卒患赤目, 肉,坐卧痛者,取好梨一颗,捣绞取汁, 
黄连三 
医不效 
,青城山邢道人以此梨绞汁而进,帝疾遂愈。后复求之,苦无此梨。常山忽有一株,因缄实 
以进,帝多食之,解烦躁殊效,岁久木枯,不复有种者,今人不得而用之。又,江宁府信州 
出一种小梨,名鹿梨。叶如茶,根如小拇指,彼处人取其皮,治疮癣及疥癞,云甚效。八月 
采。近处亦有,但采其实作干,不闻入药。 
食疗云∶金疮及产妇不可食,大忌。圣惠方∶治小儿心脏风热,昏懵躁闷,不能食。用 
梨 
三枚切,以水二升,煮取汁一升,去滓,入粳米一合,煮粥食之。梅师方∶治霍乱,心痛利, 
无 
水一升,煎取一升服。又云∶正月、二月勿食梨。钱相公疗蠼 尿疮 
干即易。又方∶小儿寒疝 
腹痛,大汗出。浓煮梨叶汁七合,顿服 
,以意消息,可作三、四度饮之。又方∶治中水毒。取梨叶一把熟杵,以酒一盏搅服之。北 
梦 
诊之曰∶风疾已深,请速归去。朝士复见 州马医赵鄂者,复诊之, 
曰∶只有一法,请官人试 
吃消梨,不限多少,咀 不及,绞汁而饮 
。到家旬日,唯吃消梨,顿爽矣。庄子∶譬犹楂梨桔柚耶,其味相反,而皆可于口。魏文诏 
曰∶真定郡梨,甘若蜜,脆若菱,可以解烦渴。 
衍义曰∶梨,多食则动脾,少则不及病,用梨之意须当斟酌。唯病酒烦渴人,食之甚佳, 
终不能却疾。 

卷第二十三下品
林檎
属性:r林檎pd499。bmpr 
味酸、甘,温。不可多食,发热涩气,令人好睡,发冷痰,生疮疖,脉闭不行。其树 
似柰树,其形圆如柰。六月、七月熟,今在处有之。(今附) 
臣禹锡等谨按孟诜云∶林檎,主止消渴。陈士良云∶此有三种,大长者为柰;圆者林檎, 
夏熟;小者味涩为 ,秋熟。日华子云∶林檎无毒,下气,治霍乱肚痛,消痰。 
图经曰∶林檎,旧不着所出州土,今在处有之。或谓之来禽,木似柰,实比柰差圆,六、 
七 
月熟。亦有甘、酢二种。甘者早熟,而味脆美;酢者差晚,须熟烂乃堪啖。病消渴者,宜食 
之 
生冷痰,今俗间医人亦干之。入治伤寒药,谓之林檎散。 
食疗云∶温。主谷痢、泄精。东行根治白虫、蛔虫。消渴,好睡,不可多食。又,林檎 
味苦 
、涩,平,无毒。食之闭百脉。食医心镜∶治水痢。以十枚半熟者,以水一升,煎取一升, 
和林檎,空心食。子母秘录∶治小儿痢。林檎、构子杵取汁服,以意多与服之,瘥。又方∶ 
羸瘦。杵林檎末,以和醋敷上,癖和移处,就敷之。 

卷第二十三下品
李核仁
属性:r李核仁pd500。bmpr 
味苦,平,无毒。主僵仆跻瘀血,骨痛。 
x根皮x 大寒,主消渴,止心烦,逆奔气。 
x实x 味苦,除痼热,调中。 
陶隐居云∶李类又多,京口有麦李,麦秀时熟,小而甜脆,核不入药。今此用姑熟所出 
南居 
李,解核如杏子者为佳。凡实熟食之皆好,不可合雀肉食;又不可临水上啖之。李皮水煎含 
之,疗齿痛佳。今按别本注云∶李类甚多,有绿李、黄李、紫李、朱李、水李,并堪食。 
味极甘美,其中仁不入药用。有野李,味苦,名郁李子,核仁入药用之。臣禹锡等谨按尔雅 
李。驳,赤李。释曰∶李之无实者名休。郭云∶一名赵李。痤,接 
与麦同熟,因名云。李之子 
赤者名驳。药性论云∶李核仁,臣。治 
女子小腹肿满。主 折骨疼肉伤,利小肠,下水气,除肿满。又云李根皮,使。苦李者入用 
,味咸。治脚下气,主热毒烦躁。根煮汁,止消渴。孟诜云∶李,主女人卒赤白下,取李树 
东面皮,去皴皮,炙令黄香,以水三升,煮汁去滓服之。日再验。谨按生子亦去骨节间 
劳热,不可多食。临水食令人发痰疟。又牛李,有毒。煮汁使浓含之。治 齿,脊骨有疳虫, 
盏。其子中仁,主鼓胀。研和面作饼子,空腹食之,少顷当泻矣。 
日华子李,温,无毒。益气,多食令人虚热。又云李树根,凉,无毒。主赤白痢,浓煎服。 
华,平,无毒。治小儿壮热, 疾,惊痫,作浴汤。 
图经曰∶李核仁,旧不着所出州土,今处处有之。李之类甚多,见《尔雅》者有∶休, 
无实 
李。李之无实者,一名赵李。痤(祖和切),接虑李,即今之麦李,细实有沟道,与麦同熟, 
故 
者是也。又有青李、绿李、赤李、房陵李、朱仲李、马肝李、黄李 
,散见书传。美其味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