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中医古典电子书 > 证类本草 >

第178章

证类本草-第178章

小说: 证类本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慎风半日。陈藏器云∶芋本功外,食之令人肥白。小者极滑,吞之开胃及肠闭。产后煮食 
之,破血。饮其汁,止血渴。芋有八、九种,功用相似。野芋,生溪涧,非人所种者,根叶 
相类尔。取根醋摩,敷虫疮疥癣,入口毒人。又有天荷,亦相似而大也。日华子云∶芋,冷 
,破宿血,去死肌。其中有数种,有芽芋、紫芋。园圃中种者可食,余者有大毒,不可容易 
食。姜芋辛辣,以生姜煮,又换水煮,方∶可食。和鱼煮,甚下气,调中补虚。叶,裹开了 
痈疮毒,止痛。又云芋叶,冷,无毒。除烦止泻,疗妊孕心烦迷闷、胎动不安。又盐研敷蛇 
虫 
咬并痈肿毒,及 敷毒箭。 
图经曰∶芋,《本经》不着所出州土,陶隐居注云∶钱塘最多,今处处有之。闽、蜀、 
淮、 
甸尤殖此。种类亦多,大抵性效相近。蜀川出者,形圆而大,状若蹲鸱,谓之芋魁。彼人莳 
之 
最盛,可以当粮食而度饥年。左思《三都赋》所谓徇蹲鸱之沃,则以为济世阳丸是也。江西 
、闽中出者,形长而大,叶皆相类。其细者如卵,生于大魁旁,食之尤美,不可过多,乃有 
损也。凡食芋,并须圆圃莳者。其野芋有大毒,不可辄食,食则杀人。唯土浆及粪汁解之。 
《说文解字》云∶齐人谓芋为 。陶云∶种芋三年,不采成莒。二音相近,盖南北之呼不同 
耳。古人亦单用作药,唐·韦宙《独行方》疗癖气,取生芋子一斤,压破,酒五升渍二七 
日,空腹一杯,神良。 
唐本云∶多食动宿冷。其叶如荷叶而长,根类于薯蓣而圆。《图经》云∶其类虽多,叶 
盖相 
似,叶大如扇,广尺余。白芋毒微;青芋多子;真芋、连禅芋、紫芋并毒少,而根俱不堪。 
生 
啖,蒸、煮冷啖,大治烦热,止渴。今畿县遍有,诸山南、江左唯有青、白、紫三芋而已。 
食疗煮汁俗之,去身上浮气。浴了,慎风半日许。史记蜀卓氏云∶汶山之下,沃野有蹲鸱, 
至死不饥。注∶蹲鸱,大芋也。沈存中笔谈处士刘汤,隐居王屋山。尝于斋中,见一大蜂, 
于蛛网,蛛缚之,为蜂所螫,坠地。俄顷,蛛鼓腹欲裂,徐徐行入草,啮芋梗微破,以疮 
就啮处磨之。良久,腹渐消,轻躁如故,自后人有为蜂螫者,挪芋梗敷之则愈。 
衍义曰∶芋,所在有之,江、浙、二川者,最大而长。京、洛者,差圆小,而唯东、西 
京者 
佳,他处味不及也。当心出苗者为芋头,四边附芋头而生者,为芋子。八、九月以后,可食; 
至时掘出,置十数日,却以好土匀埋,至春犹好。生则辛而涎,多食,滞气困脾。唐·杜甫 
诗曰∶园收芋栗不全贫者是此。以梗擦蜂螫处,愈。 

卷第二十三中品
乌芋
属性:r乌芋pd491。bmpr 
味苦,甘,微寒,无毒。主消渴,痹热,温中益气。一名藉姑,一名水萍。二月生叶 
如芋,三月三日采根,曝干。 
陶隐居云∶今藉姑生水田中,叶有丫(乌牙切),状如泽泻,不正似芋。其根黄似芋子 
而小, 
煮之亦可啖。疑其有乌者,根极相似,细而美,叶乖异,状如苋草,呼为 茨,恐此也。唐 
本注云∶此草一名槎牙,一名茨茹(音孤)。主百毒。产后血闷攻心欲死,产难,衣不出, 
捣 
汁服一升。生水中,叶似 (普兮切)箭镞,泽泻之类也。《千金方》云∶下石淋。臣禹 
锡等谨按孟诜云∶茨茹不可多食。吴人常食之,令人患脚。又,发香港脚,瘫缓风。损齿,令 
人 
失 
可 
作粉食。明耳目,止渴,消疸黄。若先有冷气,不可食。令人腹胀气满。小儿秋食,脐下当 
痛。日华子云∶ 茨,无毒。消风毒,除胸胃热,治黄胆,开胃下食。服金石药人食之,良 
。又云∶茨茹,冷,有毒。叶研敷蛇虫咬。多食发虚热及肠风痔 ,崩中带下,疮疖。煮以 
生姜御之佳。怀孕人不可食。又名燕尾草及乌芋矣。 
图经曰∶乌芋,今凫茨也。旧不着所出州土。苗似龙须而细,正青色,根黑,如指大, 
皮浓 
有毛。又有一种,皮薄无毛者亦同。田中人并食之,亦以作粉,食之浓人肠胃,不饥。服丹 
石 
人尤宜,盖其能解毒耳。《尔雅》谓之芍。 
衍义曰∶乌芋,今人谓之 脐。皮浓,色黑,肉硬白者,谓之猪 脐;皮薄泽,色淡紫, 
肉 
软者,谓之羊 脐。正、二月人采食之。此二等,药罕用。荒岁,人多采以充粮。 

卷第二十三中品
枇杷叶
属性:r枇杷叶pd492。bmpr 
味苦,平,无毒。主卒 不止,下气。 
陶隐居云∶其叶不暇煮,但嚼食亦瘥。人以作饮,则小冷。唐本注云∶用叶须火炙,布 
拭去 
毛,不尔射人肺,令咳不已。又主咳逆,不下食。今注实,味甘,寒,无毒。多食发痰热。 
臣禹锡等谨按蜀本图经云∶树高丈余,叶大如驴耳,背有黄毛。子 生如小李,黄色,味 
甘、酸。核大如小栗,皮肉薄。冬花春实,四月、五月熟,凌冬不凋。生江南、山南,今处 
处 
有。孟诜云∶枇杷,温。利五脏,久食亦发热黄。子,食之润肺,热上焦。若和热炙肉及热 
面食之,令人患热毒黄病。药性论云∶枇杷叶,使,味甘。能主胃气冷,呕哕不止。日华子 
云∶枇杷子,平,无毒。治肺气,润五脏,下气,止吐逆并渴疾。又云∶叶疗妇人产后口干 
。 
图经曰∶枇杷叶,旧不着所出州郡,今襄、汉、吴、蜀、闽岭皆有之。木高丈余,叶作 
驴耳 
形,皆有毛。其木阴密婆娑可爱,四时不凋。盛冬开白花,至三、四月而成实。故谢瞻《枇 
杷 
赋》云∶禀金秋之青条,抱东阳之和气,肇寒葩之结霜,成炎果乎纤露,是也。其实作 如 
黄梅,皮肉甚薄,味甘,中核如小栗。四月采叶曝干,治肺气,主渴疾。用时须火炙,布拭 
去上黄毛。去之难尽,当用粟杆作刷刷之乃尽。人以作饮,则小冷。其木白皮,止吐逆,不 
下食。 
雷公云∶凡使,采得后秤,湿者一叶重一两,干者三叶重一两者是,气足堪用。使粗布 
拭上 
毛令尽,用甘草汤洗一遍,却用绵再拭,令干。每一两以酥一分炙之,酥尽为度。食疗卒呕 
不止,不欲食。又,煮汁饮之,止渴。偏理肺及肺风疮、胸面上疮。孙真人咳嗽,以叶去毛 
煎汤服之。 
衍义曰∶枇杷叶,江东、西,湖南、北,二川皆有之。以其形如枇杷,故名之。治肺热 
嗽有 
功。花白,最先春也。子大如弹丸,四、五月熟,色若黄杏,微有毛,肉薄,性亦平,与叶 
不 
同。有妇人患肺热,久嗽,身如炙,肌瘦将成肺痨。以枇杷叶、木通、款冬花、紫菀、杏仁 
、桑白皮各等分,大黄减半,各如常制。治讫,同为末,蜜丸如樱桃大。食后、夜卧,各含 
化一丸,未终一剂而愈。 

卷第二十三中品
荔枝子
属性:r荔枝子pd493。bmpr 
味甘,平,无毒。止渴,益人颜色。生岭南及巴中。其树高一、二丈,叶青阴,凌 
冬不凋。形如松子,壳朱若红罗纹,肉青白若水精,甘美如蜜。四、五月熟,百鸟食之,皆 
肥矣。(今附) 
图经曰∶荔枝子,生岭南及巴中,今泉、福、漳、嘉、蜀、渝、涪州、兴化军及二广州 
郡皆 
有之。其品闽中第一,蜀川次之,岭南为下。《扶南记》云∶此木以荔枝为名者,以其结实 
时 
枝弱而蒂牢,不可摘取,以刀斧 (音利)取其枝,故以为名耳。其木高二、三丈,自径尺 
至 
于合抱,颇类桂木、冬青之属。叶蓬蓬然,四时荣茂不凋。其木性至坚劲,工人取其根作阮 
咸槽及弹棋局。木之大者,子至百斛。其花青白,状若冠之蕤缨。实如松花之初生者。壳若 
罗纹,初青渐红,肉淡白如肪玉,味甘而多汁。五、六月盛熟时,彼方∶皆燕会其下以赏之 
,宾主极量取啖,虽多亦不伤人。小过度,则饮蜜浆一杯便解。荔枝始传于汉世,初唯出岭 
南 
,后出蜀中。《蜀都赋》所云∶旁梃龙目,侧生荔枝是也。蜀中之品,在唐尤盛。白居易图 
序论之详矣。今闽中四郡所出特奇,而种类仅至三十余品,肌肉甚浓,甘香莹白,非广、蜀 
之比也。福唐岁贡白曝荔枝并蜜煎荔枝肉,俱为上方∶之珍果。白曝须佳实乃堪,其市货者 
,多用杂色荔枝入盐、梅曝之成,而皮深红,味亦少酸,殊失本真。凡经曝皆可经岁,好者 
寄 
至都下及关、峡,河外诸处,味犹不歇。百果流布之盛,皆不及此。又有焦核荔枝,味更甜 
美。或云是木生背阳,结实不完就者,白曝之尤佳。又有绿色、蜡色,皆其品之奇者,本土 
亦自难得。其蜀岭荔枝,初生亦小酢,肉薄不堪曝。花及根亦入药。崔元亮《海上方》治 
喉痹肿痛,以荔枝花并根,共十二分,以水三升煮,去滓,含,细细咽之,瘥止。 
陈藏器味酸,子如卵。《广州记》云∶荔枝精者,子如鸡卵大,壳朱肉白,核如鸡舌香。 
《 
广志》曰∶荔枝冬青,实如鸡子,核黄黑似熟莲子,实白如肪脂,甘而多汁,美极,益人也 
。海药∶云∶谨按《广州记》云∶生岭南及波斯国。树似青木香。味甘、酸。主烦渴,头重 
,心 
虫不 
敢近。人才采之,乌鸟、蝙蝠之类,无不残伤。故采荔枝者,日中而众采之。荔枝子,一日 
色变,二日味变,三日色味俱变。古诗云∶色味不逾三日变。员安宇荔枝诗云∶香味三日变 
。今泸、渝人食之,多则发热疮。食疗微温。食之通神益智,健气及颜色,多食则发热。 
衍义曰∶荔枝,药品中今未见用,唯崔元亮方∶中收之。果实中为上品,多食,亦令人 
发虚 
此物喜双实,尤可爱。本朝有蔡君谟《荔枝谱》,其说甚详。唐·杜牧诗云∶二骑红尘妃子 
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此是川蜀荔枝,亦可生置之长安也。以核熳火中,烧存性,为末,新 
酒调,一枚,末服,治心痛及小肠气。 

卷第二十三中品
乳柑子
属性:味甘,大寒。主利肠胃中热毒,解丹石,止暴渴,利小便。多食令人脾冷,发痼癖 
、大肠泄。又有沙柑、青柑、山柑,体性相类,唯山柑皮疗咽喉痛,效;余者皮不堪用。其 
树若桔树,其形似桔而圆大,皮色生青、熟黄赤。未经霜时尤酸,霜后甚甜,故名柑子。生 
岭南及江南。(今附) 
臣禹锡等谨按萧炳云∶出西戎者佳。日华子云∶冷,无毒。皮炙作汤,可解酒毒及酒渴, 
多食发阴汗。 
图经文具桔柚条下。 
陈藏器∶产后肌浮,柑皮为末,酒下。圣惠方∶治酒毒,或醉昏闷、烦渴,要易醒方∶ 
取柑皮二 
。堪食之 
。其皮不任药用,食多令人肺燥、冷中、发 癖。经验后方∶独醒汤∶柑子皮去瓤,不计 
多少,焙干为末,入盐点半钱。 
衍义曰∶乳柑子,今人多作桔皮,售于人,不可不择也。柑皮不甚苦,桔皮极苦,至熟 
亦苦 
。若以皮紧慢,分别桔与柑,又缘方∶宜各不同,亦互有紧慢者。脾肾冷人食其肉,多致脏 
寒 
或泄利。 

卷第二十三中品
石蜜
属性:乳糖也。味甘,寒,无毒。主心腹热胀,口干渴,性冷利。出益州及西戎。煎炼沙糖 
为之,可作饼块,黄白色。 
唐本注云∶用水牛乳、米粉和煎,乃得成块。西戎来者佳。江左亦有,殆胜蜀者。云用 
牛乳 
汁和沙糖煎之,并作饼,坚重。今注此石蜜,其实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