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中医古典电子书 > 证类本草 >

第171章

证类本草-第171章

小说: 证类本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水一盏同煎至七分,热服,立效。又方∶治妇人经血不止。五灵 
脂末,炒令过熟,出尽烟气。每服五两钱,用当归两片,酒一中盏,与药末同煎至六 
分,去滓热服。连三、五服效。 
衍义曰∶五灵脂,行经血有功,不能生血。尝有人病眼中翳,往来不定,如此乃是血所 
病也 
。盖心生血,肝藏血,肝受血则能视,目病不治血为背理。此物入肝最速。一法,五灵脂二 
两 
,没药一两,乳香半两,川乌头一两半,炮去皮,同为末,滴水丸如弹子大,每用一丸,生 
姜温酒磨服,治风冷气血闭,手足身体疼痛,冷麻。又有人被毒蛇所伤,良久之间已昏困; 
有老僧以酒调药二钱灌之,遂苏。及以药滓涂咬处,良久,复灌二钱,其苦皆去。问之,乃 
五灵脂一两,雄黄半两,同为末,只此耳。后有中毒者用之,无不验。此药虽不甚贵,然亦 
多有伪者。 

卷第二十二下品

属性:r蝎pd468。bmpr 
味甘、辛,有毒。疗诸风瘾疹及中风,半身不遂,口眼 斜,语涩,手足抽掣。形紧小 
者良。〔出青州者良。(今附)〕 
臣禹锡等谨按蜀本云∶蝎,紧小者名 。段成式酉阳杂俎云∶鼠负虫巨者,多化为蝎。 
蝎 
死 
。江南旧无蝎,开元初尝有主簿,竹筒盛过江,至今江南往往有之,俗呼为主簿虫。蝎常为 
蜗所食,先以迹规之不复去。蝎前谓之螫,后谓之虿。日华子云∶蝎,平。 
图经曰∶蝎,旧不着所出州土,注云出青州者良,今京东西及河、陕州郡皆有之。采无 
时。 
用之欲紧小者。今人捕得,皆火逼干死收之。方∶书谓之 。陶隐居《集验方》云∶蝎 
有雌雄 
用瓦屋 
沟下泥敷之,或不值天雨泥,可汲新水从屋上淋下,取泥用。又可画地作十字,取上土,水 
服五分匕。又云∶曾经螫毒痛苦不可忍,诸法疗不效,有人令以冷水渍指,亦渍手,即不痛 
,水微暖复痛即易冷水。余处不可用冷水浸,则以故布榻之,小暖则易之,皆验。又有咒 
禁法,今人亦能用之有应。古今治中风抽掣手足及小儿惊搐方∶多用蝎。《箧中方》治小儿 
风痫 
裹, 
以微火炙干,渐加火烧令通赤,良久去火,待冷去泥,取中焦黑者细研。乳汁调半钱匕,灌 
之便定。儿稍大,则以防风汤调末服之。 
经验方∶治小儿惊风。用蝎一个,不去头尾,薄荷四叶裹合,火上炙令薄荷焦,同碾为 
末,作 
至小 
者四十九枚,生姜如蝎大四十九片,二物铜器内,炒至生姜干为度,为末。都作一服,初夜 
温酒 
酒至醉,不妨。次日耳中如笙簧,即效。 
衍义曰∶蝎,大人、小儿通用,治小惊风,不可缺也。有用全者,有只用稍者,稍力尤 
功。 
今青州山中石下捕得,慢火逼,或烈日中晒,蝎渴热时,乃与青泥食之,既满腹,以火逼杀 
之 
,故其色多赤,欲其体重而售之故也。医家用之,皆悉去土,如虿人,还能禁止之。自尝被 
其毒,兄长禁而止,及令,故蜇终不痛,翰林禁科具矣。 

卷第二十二下品
蝼(音娄)蛄(音姑)
属性:r蝼(音娄)蛄(音姑)pd469。bmpr 
味咸,寒,无毒。主产难,出肉中刺,溃痈肿,下哽噎,解毒,除恶疮 
。一名蟪蛄,一名天蝼,一名 (音斛)。生东城平泽,夜出者良,夏至取,曝干。 
陶隐居云∶以自出者,其自腰以前甚涩,主止大小便。从腰以后甚利,主下大小便。若 
出拔 
刺,多用其脑。此物颇协神鬼,昔人狱中得其蟪力者。今人夜忽见出,多打杀之,言为鬼所 
使也。臣禹锡等谨按蜀本注云∶《尔雅》曰∶ ,天蝼是也。《图经》云∶夏至取,今所 
在有之。尔雅疏云∶一名硕鼠。《夏小正》三月云∶ 则鸣是也。日华子云∶冷,有毒。治 
恶疮水肿,头面肿,入药炒用。 
图经曰∶蝼蛄,生东城平泽,今处处有之。穴地粪壤中而生,夜则出求食,人夜行忽见 
出, 
多打杀之,言其为鬼所使也。夏至后取,曝干,以夜出者良。其自腰以前甚涩,主止大小便, 
或云止小便。自腰以后甚利,主下大小便。若出拔刺,多用其脑,此一名 。《尔雅》云∶ 
,天蝼。《夏小正》篇云∶三月 则鸣是也。《广雅》云∶一名硕鼠,《易》晋如硕鼠。 
孔颖达《正义》云∶有五能而不能成技之虫也。又引蔡邕《劝学篇》云∶硕鼠五能不成一技 
术。注云∶能飞不能过屋;能缘不能穷木;能游不能度谷;能穴不能掩身;能走不能免人。 
《荀子》云∶梧鼠五技而穷。并为此蝼蛄也。而《魏诗》硕鼠刺重敛。《传》注∶皆谓大鼠 
。则《尔雅》所谓硕鼠,关西呼为 (音瞿)鼠者。陆机云∶今河东有大鼠,能人立,交见 
两 
脚于颈上,跳舞善鸣,食人禾苗,人逐则走木空中,亦有五技,或谓之雀鼠,其形大,然则 
蝼蛄与此鼠二物而同名硕鼠者也。蝼蛄有技而穷,此鼠技不穷,故不同耳。蝼蛄又名梧鼠, 
《本经》未见也。今方∶家治石淋导水,用蝼蛄七枚,盐二两,同于新瓦上铺盖焙干,研末 
。温酒调一钱匕,服之即愈。 
圣惠方∶治十种水病,肿满喘促不得卧。以蝼蛄五枚,干为末。食前汤调半钱匕至一钱, 
小便通,效。外台秘要∶治鲠。蝼蛄脑一物吞,亦治刺不出,敷之刺即出。孙真人∶治箭镞 
在咽 
喉,胸膈及针刺不出。以蝼蛄捣取汁滴上,三、五度箭头自出。 
衍义曰∶蝼蛄,此虫当立夏后,至夜则鸣,《月令》谓之蝼蝈鸣者是矣。其声如蚯蚓, 
此乃 

卷第二十二下品
马陆
属性:味辛,温,有毒。主腹中大坚症,破积聚,息肉,恶疮,白秃,疗寒热痞结,胁下满 
。一名百足,一名马轴。生玄菟川谷。 
陶隐居云∶李云此虫形长五、六寸,状如大蛩,夏月登树鸣,冬则蛰,今人呼为飞 (音 
玄) 
虫也,恐不必是马陆尔。今有一细黄虫,状如蜈蚣而甚长,俗名土虫,鸡食之醉闷亦至死。 
书云∶百足之虫,至死不僵(居良切)。此虫足甚多,寸寸断便寸行,或欲相似,方∶家既 
不 
复用,市人亦无取者,未详何者的是。唐本注云∶此虫大如细笔管,长三、四寸,斑色,一 
如 
蚰蜒,襄阳人名为马 ,亦呼马轴,亦名刀环虫,以其死侧卧,状如刀环也。有人自毒,服 
一枚便死也。 
雷公云∶凡使,收得后,糠头炒,令糠头焦黑,取马陆出,用竹刮足去头了,研成末用 
之。 
衍义曰∶马陆,即今百节虫也,身如槎节,节有细蹙纹,起紫黑色,光润,百足。死则 
侧卧 
如环,长二、三寸,尤者粗如小指。西京上阳宫及内城砖墙中甚多,入药至鲜。 

卷第二十二下品

属性:r蛙pd470。bmpr 
味甘,寒,无毒。主小儿赤气,肌疮,脐伤,止痛,气不足。一名长股。生水中,取无 
时。 
陶隐居云∶凡蜂、蚁、蛙、蝉,其类最多。大而青脊者,俗名土鸭,其鸣甚壮。又一种 
黑色 
,南人名为蛤子,食之至美。又一种小形善鸣唤,名蛙子,此则是也。臣禹锡等谨按蜀本 
注 
背 
有黄路者,名金线。杀尸疰病虫,去劳劣,解热毒,身青绿者是。 
图经曰∶蛙,《本经》不载所出州土,云生水中,今处处有之。似虾蟆而背青绿色,俗 
谓之 
青蛙。亦有背作黄纹者,人谓之金线蛙。陶隐居云∶蜂、蚁、蛙、蝉,其类最多,大腹而脊 
青 
即《尔雅》所谓在水曰黾者是也。黑色者,南人呼为蛤子,食之 
至美,即今所谓之蛤,亦名水鸡是也。闽、蜀、浙东人以为珍馔。彼人云∶食之补虚损,尤 
宜产妇,即此也。小形善鸣唤者,名蛙子,即药中所用蛙是也。其余蝼蝈、长肱、蠼子之类 
非药中所须,不复悉载也。 
衍义曰∶蛙,其色青,腹细嘴尖,后脚长,故善跃。大其声则曰蛙,小其声则曰蛤,《月 
令 
》所谓雀入大水化为蛤者也。唐·韩退之诗∶一夜青蛙啼到晓者是。此食之性平,解劳热。 

卷第二十二下品
鲮鲤甲
属性:r鲮鲤甲pd471。bmpr 
微寒。主五邪,惊啼悲伤,烧之作灰,以酒或水和方寸匕,疗蚁 。 
陶隐居云∶其形似鼍而短小,又似鲤鱼,有四足,能陆能水。出岸开鳞甲,伏如死,令 
蚁入 
中,忽闭而入水,开甲,蚁皆浮出,于是食之。故主蚁 ,方∶用亦稀,惟疗疮癞及诸疰疾 
尔。臣禹锡等谨按蜀本图经云∶生深大山谷中,金、房、均等州皆有之。药性论云∶鲮鲤甲 
,使,有大毒。治山瘴疟,恶疮,烧敷之。日华子云∶凉,有毒。治小儿惊邪,妇人鬼魅悲 
泣 
及痔漏,恶疮,疥癣。 
图经曰∶鲮鲤甲,旧不着所出州郡,今湖岭及金、商、均、房间,深山大谷中皆有之。 
似鼍 
而短小,色黑,又似鲤鱼而有四足,能陆能水。日中出岸,开鳞甲如死,令蚁入中,蚁满便 
秘 
而入水,蚁皆浮出,因接而食之,故主蚁 为最。亦主恶疮疥癞,烧其甲,末,敷之。杨炎 
《南行方》∶主山瘴疟,有鲮鲤甲汤。今人谓之穿山甲,近医亦用烧灰,与少肉豆蔻末, 
米饮调服,疗肠痔疾。又治吹奶,疼痛不可忍,用穿山甲炙黄,木通各一两,自然铜半两, 
生用 
三味捣罗为散。每服二钱,温酒调下,不计时候。 
外台秘要∶《肘后》治蚁入耳。烧鲮鲤甲末,以水调灌之,即出。千金翼∶治蚁漏。取 
鲮鲤 
甲二七枚,末,猪膏和敷之。简要济众∶治产后血气上冲心成血晕。穿山甲一两,童子小便 
浸一 
宿,取出慢火炙令黄,为散。每服一钱,狗胆少许,热酒调下,非时服之。 
衍义曰∶鲮鲤甲,穴山而居,亦能水。烧一两存性,肉豆蔻仁三个,同为末,米饮调二 
钱, 
服,治气痔,脓血;甚者加 皮一两,烧入,中病即已,不必尽剂。 

卷第二十二下品
芫青
属性:r芜青pd472。bmpr 
味辛,微温,有毒。主蛊毒,风疰,鬼疰,堕胎。三月取,曝干。 
陶隐居云∶芫花时取之,青黑色,亦疗鼠 。臣禹锡等谨按蜀本图经云∶形大小如斑蝥, 
纯青绿色,今出宁州也。 
图经曰∶芫青,《本经》不载所出州土,今处处有之。其形颇与斑蝥相类,但纯青绿色, 
背 
上一道黄纹,尖喙。三、四月芫花发时乃生,多就花上采之,曝干。凡用斑蝥、芫青、亭长 
之 
类,当以糯米同炒,看米色黄黑,即为熟,便出之。去头、足及翅翼,更以乱发裹之,挂屋 
东营一宿,然后用之,则去毒矣。旧说斑蝥、芫青、葛上亭长、地胆皆一类而随时变。古方 
∶皆用之。深师疗淋用亭长,说之最详。云;取葛上亭长,折断腹,腹中有白子如小米二、 
三 
分,取着白板子上阴干燥,二、三日药成。若有人患十年淋,服三枚;八、九年以还,服二 
枚。服时以水着小杯中,水如枣许,纳药盏中,爪甲研,当扁扁见于水中,仰头,乃令人写 
着咽喉中,勿令近牙齿间,药虽微小,下喉自觉当至下焦淋所,有顷,药大作,烦急不可堪 
者,饮干麦饭汁,则药势止也。若无干麦饭,但水亦可耳。老、小服三分之一,当下淋疾如 
脓血连连尔。石去者,或如指头,或青,或黄,男女服之皆愈。此虫四月、五月、六月为葛 
上亭长,七月为斑蝥,九月、十月为地胆。随时变耳。亭长时,头当赤,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