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中医古典电子书 > 证类本草 >

第155章

证类本草-第155章

小说: 证类本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云得之海旁,不必是珠池中也。其北海珠蚌,种类小别。人取其肉,或有得珠者,但不常 
有,其珠亦不甚光莹,药中不堪用。又∶蚌属中有一种似江珧者,其腹亦有珠,皆不及南海 
者奇而且多。入药须用新完未经钻缀者为佳。 
海药云谨按《正经》云∶生南海,石决明产出也。主明目,除面 ,止泄,合知母疗烦 
热,消渴。以左缠根,治儿子麸豆疮入眼。蜀中西路女瓜亦出珍珠,是蚌蛤产,光白甚好, 
不及 
舶上彩耀。欲穿须得金刚钻也。为药须久研如粉面,方∶堪服饵。研之不细,伤人腑腑。雷 
公 
以 
牡蛎约重四、五斤以来,先置于平底铛中,以物四向 令稳,然后着珍珠于上了,方∶下锉 
了三 
件 
细 
,以绢罗重重筛过,却更研二丸下了,用。凡使,要不伤破及钻透者,方可用也。外台秘 
要∶疗子死腹中方,珍珠二两,为末,酒调服尽,立出。千金方∶治儿胞衣不出,苦酒服 
珍珠末一 
珠末 
以鸡冠血和丸小豆大,以三、四粒纳口中。又方∶主镇安魂魄,珠蜜方∶炼珍珠如大豆,以 
蜜一 
蚬壳,和一服与一豆许,日三。大宜小儿矣。抱朴子∶珍珠径寸以上可服,服之可以长久。 
酪浆渍 
之 
绝谷得长生。 
衍义曰∶珍珠,小儿惊热药中多用。河北圹泺中,亦有围及寸者,色多微红,珠母与廉 
州珠 
母不相类。但清水急流处,其色光白;水浊及不流处,其色暗。余如《经》。 

卷第二十上品
玳瑁
属性:r玳瑁pd422。bmpr 
寒,无毒。主解岭南百药毒。俚人刺其血饮,以解诸药毒。大如帽,似龟,甲中有纹 
。生岭南海畔山水间。(今附) 
臣禹锡等谨按陈士良云∶玳瑁,身似龟,首觜如鹦鹉。肉,平。主诸风毒,行气血,去 
胸 
膈中风痰,镇心脾,逐邪热,利大小肠,通妇人经脉。甲壳亦似肉,同疗心风邪,解烦热。 
日 
华子云∶破症结,消痈毒,止惊痫等疾。 
图经曰∶玳瑁,生岭南山水间,今亦出广南。盖龟类也。唯腹、背甲皆有红点斑纹,其 
大者 
有如盘。入药须生者乃灵,带之亦可以辟蛊毒。凡遇饮食有毒,则必自摇动,死者则不能, 
神 
矣。昔唐嗣薛王之镇南海,海人有献生玳瑁者,王令揭取上甲二小片,系于左臂,欲以辟毒 
。玳瑁甚被楚毒,复养于使宅后池,伺其揭处复生,还遣送旧处,并无伤矣。今人多用杂龟 
筒作器皿,皆杀取之。又经煮拍,生者殊不易得。顷有自岭表罢官,得生玳瑁畜养且久,携 
以北归,北人多有识者。又有一种 ,亦玳瑁之类也。其形如笠,四足缦胡无指,其甲有 
黑珠,纹彩亦好,但薄而色浅,不任作器,唯堪贴饰耳。今人谓之 皮,不入药用。 
陈藏器云∶大如扇,似龟,甲有纹,余并同。杨氏产乳∶疗中蛊毒。生玳瑁以水磨如浓 
饮, 
服一盏即解。 
衍义曰∶玳瑁,治心经风热,生者入药,盖性味全也。既入汤火中,即不堪用,为器物 
者矣 
,与生熟犀其义同。 

卷第二十上品
桑螵蛸
属性:r桑螵蛸pd423。bmpr 
味咸、甘,平,无毒。主伤中,疝瘕,阴痿,益精生子,女子血闭腰痛,通五淋, 
利小便水道。又疗男子虚损,五脏气微,梦寐失精,遗溺。久服益气养神。一名蚀 (音尤) 
生桑枝上,螳螂子也。二月、三月采蒸之,当火炙。不尔,令人泄。(得龙骨,疗泄精。畏 
旋复花。) 
陶隐居云∶俗呼螳螂为 (音石)螂,逢树便产,以桑上者为好,是兼得桑皮之津气。 
市人恐 
非真,皆令合枝断取之尔,伪者亦以胶着桑枝之上也。臣禹锡等谨按蜀本图经云∶此物多 
在小桑树上,丛荆棘间,并螳螂卵也,三月、四月中,一枝出小螳螂数百枚。以热浆水浸之 
一 
伏时,焙干,于柳木灰中炮令黄色用之。药性论云∶桑螵蛸,臣,畏戴椹。主男子肾衰,漏 
精,精自出。患虚冷者能止之,止小便利。火炮令热,空心食之。虚而小便利,加而用之。 
图经云桑螵蛸,螳螂子也。《本经》不载所出州土,今在处有之。螳螂逢木便产,一枚 
出子 
百数,多在小木荆棘间,桑上者兼得桑皮之津气,故以为佳。而市之货者,多非真。须连枝 
折之为验。然伪者亦能以胶着桑枝上,入药不宜也。三月、四月采。蒸过收之,亦火炙,不 
尔则令人泄。一法∶采得便以热浆水浸一伏时,焙干,更于柳木灰中,炮令黄用之。《尔雅 
》云∶莫貉(户各切),螳螂蛑。郭璞云∶螗螂,有斧虫,江东呼为石螂。又云∶不过, 
( 
丁郎切) (息详切)。 螳螂别名也。其子蜱(音裨)蛸(音萧),一名 (普莫切) 
(音焦) 
, 卵也。古今方∶漏精及主风药中,多用之。 
雷公云∶凡使,勿用诸杂树上生者,螺螺不入药中用。凡采觅须桑树东畔枝上者,采得 
去核 
子 
治底 
半 
字 
螵 
蛸十二枚,捣为散,分作两服,米饮下。《杨氏产乳》同。又方∶疗小便不通及胞转。桑 
螵蛸捣末,米饮服方寸匕,日三。 
衍义曰∶桑螵蛸,自采者真,市中所售者,恐不得尽皆桑上者。《蜀本·图经》浸炮之 
法, 
不若略蒸过为佳。邻家有一男子,小便日数十次,如稠米泔色,亦白,心神恍惚,瘦瘁食减, 
以女劳得之。今服此桑螵蛸散,未终一剂而愈。安神魂,定心忐,治健忘,小便数,补心气 
。桑螵蛸、远志、菖蒲、龙骨、人参、茯神、当归、龟甲醋炙,以上各一两,为末。夜卧, 
人参汤调下二钱,如无桑上者,即用余者,仍须以炙桑白皮佐之,量多少,可也。盖桑白皮 
行水,意以接螵蛸就肾经。用桑螵蛸之意如此,然治男女虚损,益精,阴痿,梦失精,遗溺 
,疝瘕,小便白浊,肾衰不可阙也。 

卷第二十上品
石决明
属性:r石决明pd424。bmpr 
味咸,平,无毒。主目障翳痛,青盲。久服益精轻身。生南海。 
陶隐居云∶俗云是紫贝,定小异,亦难得。又云是鳆(步角切)鱼甲,附石生,大者如 
手,明 
耀五色,内亦含珠。人今皆水渍紫贝,以熨眼,颇能明。此一种,本亦附见在决明条,甲既 
是异类,今为副品也。唐本注云∶此物是鳆鱼甲也,附石生,状如蛤,唯一片无对、七孔者 
良。今俗用者紫贝,全别,非此类也。今注∶石决明,生广州海畔。壳大者如手,小者如三 
、两指,其肉,南人皆啖之,亦取其壳,以水渍洗眼,七孔、九孔者良,十孔以上者不佳, 
谓 
是紫贝及鳆鱼甲,并误矣。臣禹锡等谨按蜀本云∶石决明,寒。又注云∶鳆鱼,主咳嗽, 
啖之明目。又《图经》云∶今出莱州,即墨县南海内。三月、四月采之。日华子云∶石决明, 
凉,明目。壳磨障翳。亦名九孔螺也。 
图经曰∶石决明,生南海,今岭南州郡及莱州皆有之。旧说,或以为紫贝,或以鳆鱼甲。 
按 
∶紫贝即今人砑螺,古人用以为货币者,殊非此类。鳆鱼,王莽所食者,一边着石,光明可 
爱, 
自是一种,与决明相近耳。决明壳大如手,小者三、两指,海人亦啖其肉,亦取其壳,渍水 
洗眼,七孔、九孔者良,十孔者不佳。采无时。 
海药云∶主青盲、内障,肝肺风热,骨蒸劳极,并良。凡用先以面裹熟煨,然后磨去其 
外 
黑处,并粗皮了,烂捣之,细罗,于乳钵中再研如面,方∶堪用也。雷公云∶凡使,即是珍 
珠母 
也,先去上粗皮,用盐并东流水于大瓷器中,煮一伏时了,漉出拭干,捣为末,研如粉,却 
入锅 
子中,再用五花皮、地榆、阿胶三件,更用东流水于瓷器中,如此淘之三度,待干,再研一 
万匝,方∶入药中用。凡修事五两,以盐半分,取则第二度煮,用地榆、五花皮、阿胶各十 
两。服之十两,永不得食山桃,令人丧目也。胜金方∶治小肠五淋。石决明去粗皮甲,捣研 
细,右件药如有软硬物淋,即添朽木细末,熟水调下二钱匕服。 
衍义曰∶石决明,《经》云∶味咸,即是肉也。人采肉以供馔,及干致都下,北人遂为 
珍味 
。肉与壳两可用,方∶家宜审用之。然皆治目,壳研,水飞,点磨外障翳,登、莱州甚多。 

卷第二十上品
海蛤
属性:r海蛤pd425。bmpr 
味苦、咸,平,无毒。主咳逆上气,喘息烦满,胸痛寒热,疗阴痿。一名魁蛤。生东 
海。(蜀漆为之使,畏狗胆、甘遂、芫花。) 
唐本注云∶此物以细如巨胜,润泽光净者好,有粗如半杏仁者,不入药用。亦谓为豚耳 
蛤, 
粗恶不堪也。今按别本注云∶雁腹中出者极光润,主十二水满急痛,利膀胱、大小肠。粗 
者如半片郁李仁,不任用,亦名豚耳。臣禹锡等谨按蜀本图经云∶今莱州即墨县南海沙湍中 
。四月、五月采,淘沙取之。当以半天河煮五十刻,然后以枸杞子汁和, 竹筒盛,蒸一伏 
时 
;勿用游波虫骨,似海蛤而面上无光,误食之令人狂眩,用醋蜜解之即愈。吴氏云∶海蛤, 
神农∶苦。歧伯∶甘。扁鹊∶咸。大节头有纹,纹如磨齿。采无时。萧炳云∶止消渴,润五 
脏,治服丹石人有疮。药性论云∶海蚧亦白海蛤,臣。亦名紫薇。味咸,有小毒。能治水气 
浮肿,下小便,治嗽逆上气。主治项下瘤瘿。日华子云∶治呕逆,阴痿,胸胁胀急,腰痛, 
五痔,妇人崩中带下病。此即鲜蛤子。雁食后粪中出,有纹彩者为文蛤,无纹彩者为海蛤。 
乡人又多将海岸边烂蛤壳,被风涛打磨莹滑者,伪作之。 
图经曰∶海蛤、文蛤,并生东海,今登、莱、沧州皆有之。陶隐居以细如巨胜,润泽光 
净者 
为 
为 
海蛤是海中烂壳,久为风波涛洗,自然圆净,此有大小而久远者为佳,不必雁腹中出也。文 
蛤是未烂时壳,犹有纹理者,此乃新旧不同,正一物而二名也。然海蛤难得真烂久者。海人 
多以它蛤壳经风涛摩荡莹滑者伪作之,殊无力。又有一种游波骨,极类海蛤,但少莹泽,误 
食之令人狂眩,用醋、蜜解之则愈。《本经》海蛤一名魁蛤。又别有魁蛤条云∶形正圆,两 
头空,表有纹,乃别是一种也。按∶《说文》曰∶千岁燕化为海蛤,魁蛤即是伏翼所化,故 
一名伏老。并采无时。张仲景《伤寒论》曰∶病在阳,应以汗解,反以冷水 之,若水灌之, 
其热被却,不得去,弥更 
益烦,皮上粟起,意欲水,反不渴者,文蛤散主之。文蛤五两,一 
味捣筛,以沸汤和一方寸匕服,汤用五合。此方∶医家多用,殊效。 
雷公云∶凡使,勿用游波蕈骨,其虫骨真似海蛤,只是无面上光。其虫骨误饵之,令人 
狂走 
, 
事 
一两,于浆水中煮一伏时后,却以地骨皮、柏叶二味,又煮一伏时后出,于东流水中淘三遍 
,拭干,细捣研如粉,然后用。凡一两,用地骨皮二两,并细锉,以东流水淘取用之。 
衍义曰∶海蛤、文蛤,陈藏器所说是。今海中无雁,岂有食蛤粪出者?若蛤壳中有肉时, 
尚 
可食,肉既无,焉得更有粪中过数多者?必为其皆无廉棱,乃有是说。殊不知风浪日夕淘汰, 
故如是。治伤寒汗不溜,搐却手脚,海蛤、川乌头各一两,穿山甲二两,为末,酒糊和丸, 
大一寸许,捏扁,置所患足心下。擘葱白盖药,以帛缠定。于暖室中,取热水浸脚至膝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