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中医古典电子书 > 证类本草 >

第103章

证类本草-第103章

小说: 证类本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雷公云∶凡采得后,去单子并五子者,只取两子、三子者。凡使,用铜锤捶之令破,用 
乌牛乳浸一宿,蒸过用。食疗主邪气,难产,绝伤。春初嫩叶亦可食。主瘾疹,牙齿,诸风 
疼。 
外台秘要疗蛔虫心痛。取槐树上木耳,烧灰末如枣许,正发和水服,若不止,饮热水一升, 
蛔虫出。千金方疗胎赤眼。取槐木枝如马鞭大,长二尺,作二段,齐头麻油一匙置铜钵中, 
旦使童子一人以其木研之至瞑止,令仰卧,以涂向眼 ,日三度,瘥。又方疗痔。七月七日 
采槐子,熟捣绞取汁,内铜器中盛,宅中高门上曝之二十日以上,煎成取鼠粪大,纳谷道中, 
日三。亦主 ,百种疮。又方古方,明目,黑发。槐子于牛胆中渍,阴干百日,食后吞一枚, 
十日身轻,三十日白发黑,百日内通神。又方治九种心痛。当太岁上,取新生槐枝一握,去 
两头,水三大升,煮取一升,顿服。又方治鼻气窒塞。以水五升煮槐叶,取三升,下葱、豉 
调和再煎饮。千金翼治蠼 疮。槐白皮醋浸半日,洗之,及诸恶疮。肘后方治内 。用槐白 
皮捣丸,绵裹纳下部中,得效。又方疗肠痔,每大便常下血。槐树上木耳取末,饮服方寸匕 
,日三服。百一方治中风,身直不得屈伸反复者。取槐皮黄白者切之,以酒或水六升,煮取 
二升,去滓,适寒温,稍稍服之。经验方治野鸡痔。用槐、柳枝煎汤洗痔上,便以艾灸之七 
壮。又方治下血。槐花、荆芥穗等分为末,酒调下一钱匕。梅师方治崩中或赤白,不问年月 
远近。取槐枝烧灰,食前酒下方寸匕。又方治痔有虫咬谷道痒,或下脓血多。取槐白皮浓煮 
汁,安盆坐汤之虚其谷道,令更暖,良久欲大便,当虫出,不过三度即愈。如用末,绵裹 
纳下部。食医心镜治野鸡痔下血、肠风,明目方∶嫩槐叶一斤,蒸如造炙法,取叶碾作末, 
如茶法煎呷之。广利方治妊娠难产令易方∶水吞槐子七枚,即出。广济方疗牙齿疼痛。取槐 
树白皮一握切,以酪一升煮,去滓,用盐少许,适寒温含之,日三易之。必效方疗阴疮及湿 
痒。槐树北面不见日处一大握,水二升,煮取一升洗之三、五遍,冷复暖,若涉远恐冲风, 
即以米粉粉之,即效。张文仲疗肠痔方∶槐树上耳捣末,米饮服方寸匕,日三。又槐白皮一 
担,锉,以水煮令浓,脱衣入水中坐,冷更易,不过三用,虫出止。伤寒类要大热心闷者。 
槐子烧末,酒服方寸匕。子母秘录∶日月未足而欲产者。槐树东枝,令孕妇手把,即易产。 
产宝疗崩中不止,不间年月远近方∶槐耳烧作灰为末,以酒服方寸匕。太清草木方槐者,虚 
星之精,以十月上巳日采子服之。去百病,长生通神。 
衍义曰∶槐实,只言实,今当分为二。实本出荚中,若捣荚作煎者,当言荚也。荚中子, 
大 

卷第十二
槐胶
属性:主一切风,化涎,治肝脏风,筋脉抽掣,及急风口噤,或四肢不收,顽痹或毒风,周身 
如虫行,或破伤风,口眼 斜,腰脊强硬。任作汤散丸煎,杂诸药用之,亦可水煮和诸药为 
丸及作下药。(新定) 

卷第十二
槐花
属性:味苦,平,无毒。治五痔,心痛,眼赤,杀脏藏虫及热,治皮肤风并肠风泻血,赤白痢, 
并炒服。叶,平,无毒。煎汤治小儿惊痫,壮热,疥癣及疔肿。皮、茎同用。(新补 见日 
华子。) 
图经文具槐实条下。 
简要济众∶治妇人漏下血不绝。槐花鹅不以多少烧作灰,细研。食前温酒服二钱匕。 
衍义曰∶槐花,今染家亦用。收时折其未开花,煮一沸,出之釜中,有所澄下稠黄滓, 
渗漉为饼,染色更鲜明。治肠风热,泻血甚佳,不可过剂。 

卷第十二
枸杞
属性:r枸杞pd309。bmpr 
味苦,寒。根大寒,子微寒,无毒。主五内邪气,热中消渴,周痹,风湿,下胸胁气, 
客热头痛,补内伤大劳嘘吸,坚筋骨,强阴,利大小肠。久服坚筋骨,轻身不老,耐寒暑。 
一名杞根,一名地骨,一名枸忌,一名地辅,一名羊乳,一名却暑,一名仙人杖,一名西王 
母杖。生常山平泽及诸丘陵阪岸。冬采根,春夏采叶,秋采茎、实,阴干。 
陶隐居云∶今出堂邑,而石头烽火楼下最多。其叶可作羹,味小苦。俗谚云∶去家千里, 
勿食箩摩、枸杞。此言其补益精气,强盛阴道也。箩摩一名苦丸,叶浓大,作藤生,摘之有 
白乳汁,人家多种之。可生啖,亦蒸煮食也。枸杞根、实,为服食家用,其说甚美,仙人之 
杖,远有旨乎。臣禹锡等谨按尔雅疏云∶杞,一名枸 。郭云∶今枸杞也。《诗·四牡》云 
∶集于苞杞。陆机云∶一名苦杞,一名地骨。春生作羹茹,微苦,其茎似莓,子秋熟,正 
赤,茎、叶及子,服之轻身益气尔。抱朴子云∶家柴一名托卢,或名天精,或名却老,或名 
地骨。药性论云∶枸杞,臣,子、叶同说,味甘,平。能补益精,诸不足,易颜色,变白, 
明目,安神,令人长寿。叶和羊肉作羹,益人,甚除风,明目。若渴,可煮作饮,代茶饮之。 
白色无刺者良。与乳酪相恶。发热诸毒,烦闷,可单煮汁解之。能消热面毒。又,根皮细锉 
,面拌熟煮吞之,主治肾家风,良。又,益精气法∶取叶上虫窠子,曝干为末,入干地黄中 
为丸,益阳事。主患眼风障,赤膜昏痛,取叶捣汁注眼中,妙。日华子云∶地仙苗,除烦益 
志,补五劳七伤,壮心气,去皮肤、骨节间风,消热毒,散疮肿,即枸杞也。 
图经曰∶枸杞,生常山平泽及丘陵阪岸,今处处有之。春生苗,叶如石榴叶而软薄,堪 
食,俗呼为红菜头。其茎干高三、五尺,作丛。六月、七月生小红紫花。随便结红实,形微长 
如枣核。其根名地骨。春夏采叶,秋采茎、实,冬采根。谨按《尔雅》云∶杞,枸 。郭璞 
云∶今枸杞也。《诗·小雅·四牡》云∶集于苞杞。陆机疏云∶一名苦杞,一名地骨。春生, 
作羹茹微苦。其茎似莓。子秋熟,正赤。茎、叶及子服之,轻身益气。《淮南枕中记》着西 
河女子服枸杞法∶正月上寅采根,二月上卯治服之;三月上辰采茎,四月上巳治服之;五月 
上午采叶,六月上未治服之;七月上申采花,八月上酉治服之;九月上戌采子,十月上亥治 
服之;十一月上子采根,十二月上丑治服之。又有并花、实、根、茎、叶作煎,及单笮子汁 
煎膏服之,其功并等。今人相传谓枸杞与枸棘二种相类,其实形长而枝无刺者,真枸杞也。 
圆而有刺者,枸棘也。枸棘不堪入药,而下品溲(音搜)疏条注李当之云∶子似枸杞,冬月 
熟, 
色赤。味甘、苦。苏恭云∶形似空疏,木高丈许,白皮。其子,七月、八月熟。似枸杞子, 
味甘而两两相并。今注云∶虽相似,然溲疏有刺,枸杞无刺,以此为别。是三物相似,而二 
物又有刺。溲疏亦有巨骨之名,如枸杞谓之地骨,当亦相类,用之宜细辨耳。或云∶溲疏以 
高硕为别,是不然也。今枸杞极有高硕者,其入药乃神良。世传蓬莱县南丘村多枸杞。高者 
一、二丈,其根蟠结甚固。故其乡人多寿考,亦饮食其水土之品使然耳。润州州寺大井旁生 
枸杞,亦岁久。故土人目为枸杞井,云饮其水甚益人。 
溲疏生熊耳川谷及田野丘墟地,四月采。古今方书鲜见用者,当亦难别耳。又按∶枸杞 
一名仙人杖,而陈藏器《拾遗》别有两种仙人杖,一种是枯死竹竿之色黑者,一种是菜类, 
并此为三物而同一名也。陈子昂《观玉篇》云∶余从补阙乔公北征,夏四月,次于张掖河洲, 
草木无他异,唯有仙人杖,往往丛生,予昔尝饵之。此役也,息意滋味,戍人有荐嘉蔬者, 
此物存焉。因为乔公唱言其功,时东莱王仲烈亦同旅,闻之喜而甘心食之,旬有五日,行人 
有自谓知药者,谓乔公曰∶此白棘也。仲烈遂疑曰∶吾亦怪其味甘,乔公信是言,乃讥予, 
予因作《观玉篇》。按此仙人杖作菜茹者,叶似苦苣。白棘木类,何因相似而致疑如此。或 
曰乔公所谓白棘,当是枸棘,枸棘是枸杞之有针者。而《本经》无白棘之别名。又其味苦, 
仙人杖味甘,设疑为枸棘,枸棘亦非甘物。乃知草木之类,多而难识,使人惑疑似之言,以 
真为伪,失青黄甘苦之别而至于是,宜乎子昂论著之详也。 
雷公云∶凡使根,掘得后使东流水浸,以物刷上土了,然后待干,破去心,用熟甘草汤 
浸一宿,然后焙干用。其根若似物命形状者上,春食叶,夏食子,秋冬食根并子也。食疗寒, 
无毒。叶及子并坚筋能老,除风,补益筋骨,能益人去虚劳。根主去骨热,消渴。叶和羊肉 
作羹尤善益人。代茶法煮汁饮之,益阳事,能去眼中风痒赤膜,捣叶汁点之良。又取洗去泥, 
和面拌作饮煮熟吞之,去肾气尤良,又益精气。圣惠方枸杞子酒,主补虚,长肌肉,益颜色 
,肥健人,能去劳热。用生枸杞子五升,好酒二斗,研搦勿碎,浸七日,漉去滓饮之。初以 
三合为始,后即任性饮之。《外台秘要》同。千金方治齿疼,煮枸杞汁含之。又方治肝虚或 
当风眼泪等新病方∶枸杞子取肥者二升捣破,内绢袋置罐中,以酒一斗浸讫,密封勿泄气, 
三七日,每旦饮之,任性勿醉。又方治虚劳客热。用枸杞根末调服,有固疾人不得吃。肘后 
方,治大赫疮。此患急,宜防毒瓦斯入心腹,饮枸杞汁至瘥。又方疗目热生肤赤白眼。捣枸杞 
汁 
洗目,五七度。又方犬食马肉生狂方。忽鼻头燥,眼赤,不食,避人藏身,皆欲发狂。便宜 
枸杞汁煮粥饲之,即不狂,若不肯食糜,以盐涂其鼻,既舐之,则欲食矣。经验方金髓煎枸 
杞子,不计多少。逐日旋采摘红熟者,去嫩蒂子拣令洁净,便以无灰酒于净器浸之,须是瓮, 
用酒浸以两月为限,用蜡纸封闭紧密,无令透气,候日数足漉出,于新竹器内盛贮,旋于沙 
盆中研令烂细,然后以细布滤过,候研滤皆毕,去滓不用,即并前渍药酒及滤过药汁搅匀, 
量银锅内多少升斗作番次,慢火熬成膏,切须不住手用物搅,恐粘底不匀,候稀稠得所,待 
冷,用净瓶器盛之,勿令泄气。每早辰温酒下二大匙头,夜卧服之,百日中身轻气壮,积年 
不废,可以羽化。经验后方治五劳七伤,庶事衰弱。枸杞叶半斤切,粳米二合,以豉汁中相 
和,煮作粥,以五味末,葱白等调和食之。又方变白轻身。枸杞子二升,十月壬癸日采,采 
时面东摘,生地黄汁三升,以好酒二升,于瓷瓶内浸二十一日了,开封,添地黄汁同浸,搅 
之,却以纸三重封其头了,更浸,候至立春前三十日开瓶,空心暖饮一杯,至立春后,髭鬓 
却黑。勿食芜荑、葱,服之耐老轻身,无比。孙真人备急方治满口齿有血。枸杞和根、苗煎 
汤,食后吃。又治骨 风。《经验后方》同。兵部手集疗眼暴赤痛神效,枸杞汁点眼立验。 
沈存中方陕西枸杞,长一、二丈,其围数寸,无刺,根皮如浓朴,甘美异于诸处,生子如樱 
桃,全少核,曝干如饼,极烂有味。外台秘要疗眼暴天行肿痒痛。地骨皮三斤,水三斗,煮 
取三升,绞去滓,更纳盐一两,煎取二升,敷目。或加干姜二两。治疽凡患痈疽恶疮,出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