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中医古典电子书 > 340-眼科阐微 >

第1章

340-眼科阐微-第1章

小说: 340-眼科阐微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书名:眼科阐微
作者: 
朝代: 
年份: 



属性:生人之身,耳司听而目司视,故五官之用,耳目居多,而耳与目较,即目尤较重。何也?眯于目,而 
以耳代目者为废人,不聪于耳,而以明兼听者,不失为全士也。昔者炎帝悯天下人之苦于疫疠,而伤夭 
札也,取草木之实,含英咀华,辨其寒温燥热之性,识其君臣佐使之宜,制为方书,民有疾痛,药辄 
愈。而书乃何独疏于疗目耶?盖上古嗜欲未源,葆命 
有利,目之受病极少。厥后知识日启,内摇其心, 
外憾其精。心有疾则血不养目,肾有病则瞳人昏暗,肺 
有症则白珠血丝日生,肝有患则翳膜变起。此皆情欲 
所感,初不自觉,积久而视乃昏,始知目之为病源也。 
呜呼!舋民之生,要无过不利当途,如问炎帝之时, 
其有此乎?故百书多略之者,非疏也。孙真人着《眼 
科秘诀》,以补炎帝方书之未备,而其本常秘,未能 
广其传矣。于云从少时,力学过苦目伤,医不得愈, 
祷于城隍之神,梦授书四帙,觉而遇王覆万传真人书, 
宛然如梦中,云从辄根据其方治之,目得瘥。如人有病 
目者,亦辨其所受病复治之,罔弗疗。云从乃更为《阐 
微》、《入门》传之天下后世,得诸冯隋昆铁树梨 
枣。呜呼!是书一出,又岂在炎帝方书下哉?予宦 
游三十余年,簿书难章,目劳神疲,短于视,云 
从为予药之,得复其元,云从之功也。今云从老矣, 
幸其书得传,吾愿世之读是书者,望其宝之如方书, 
而勿忘云从之功为焉,则感矣。 
x时康熙辛巳春王吉旦奉直大夫知胶州事平陵王基昌序x 



属性:马君云从者,齐之淄青人也。其先与胜国宗 
潢家迭为姻戚,世有显闻。云从当髫 时,颖慧 
过他童子,就外传目辄数行下。宗HT 闾里,咸敬 
惮之,卜为英物。少长,补博士弟子员,蜚声 
黉序间,人皆以云从功名可立致。即云从亦雅自 
负。无何,以攻苦过,时时病目,庸医药之日甚,且 
几于盲,因祷诸神,如有所赐。既觉,心志之,遂遇 
江左王君覆万,邂逅间,授孙真人《眼科秘诀》一书, 
宛然若得诸梦中也。医如其方,罔不效,久而复明, 
目是以得不废。顾云从遭世乱,罹家道中落,不能置 
身青云,居常怏怏,已而自解曰∶“大丈夫处世,不 
为良相,必为良医。向者神人所授,曷不即以此问 
世?”于是,如其法以疗人,能使瞽者复见天日,屏障 
翳以开蒙者,不可胜数。而云从又惧夫身之老且死, 
法或不得传,爱取真人书 绎,反复讨究详解,谋 
登梨枣,力未能达。遇诸冯隋君昆铁,云从为言其状, 
隋君慷慨捐赀,付剞劂以寿世。呜呼!真人眼科一书, 
云从宣其秘,厥功伟矣,而昆铁复广其传,亦不在云 
从下也。予游胶西,得接云从之为人,醇正朴茂, 
其容粹如,其言蔼如。予走四方,阅人多矣,而 
云从实今人中所难。受其书而读之,抉精披奥,能 
发真人之所未发,以晓愚昧,洵乎不朽之绝业也, 
而可以与燮理者参矣。语曰∶“仁人之言,其利溥 
哉!”云从虽不得售于时,而功已施于天下后世。后 
之子孙,昌大前业,固可操券以待,云从亦可以自慰 
也夫! 
x时康熙辛巳春仲上浣华亭王用汲长孺氏顿首谨序x 

卷之一·元集
总论
属性:眼有五轮八廓,十二经络,三百六十脉络, 
皆一身精气上升,入通灵空窍,而为光明。其中轮 
廓、经络、表里、阴阳、气血、生克等论,各家眼科 
或编歌诗,或列像图,详悉明白,故不复着。至于病 
分内、外七十二症,是古人因形定名,示后人看症用 
药,不致差错。然往往按症用药,小病或愈,大病难 
痊,即眼前虽效,久则必犯者,何也?亦以治外而不 
治内,治标而不治本,根源之地未明故也。所以眼科 
外障虽有四十九种,内障虽有二十三候,其病源皆起 
子肝、肺,传于五脏六腑,达于十二经络,随其所感, 
变化多端,而七十二症之名出焉。然其中有虚、实不 
同,须要反本穷源,辨别明白。审得内外障,凡系实 
症,当除风散热,用孙真人吹冲之法,凡系虚症,当 
养血安神,用杞实粥补益诸方。庶几由博反约,不致 
症多方乱也夫。 

卷之一·元集
辨眼症虚实论
属性:眼有七十二症,大要不外虚、实二者而已。虚者 
眼目昏花,肾经真阴不足;实者暴赤肿疼,肝经风热 
有余。治虚症宜滋真阴、补气血,所以益其不足;治 
实症宜散风热、泄火毒,所以损其有余。间有虚实相 
半之症,则滋肾、散热,兼而用之。夫何眼疾之不瘳哉! 
每见世之治目者,不审虚实,不究来历,不按经 
络,凡遇眼目昏花,直曰热邪熏蒸,误以凉药投之, 
不知寒凉伤胃,生意不能上升,变成青盲等内障 
矣。凡遇暴赤肿疼者,直曰火盛水衰,误以补肾之药 
投之,不知补肾生肝之气,肝气上冲,则翳膜更生, 
变成玉翳浮瞒等外障矣。此皆用药之差,而非目病 
之原不可治也。呜呼!举世迷路,混乱用药,轻病治 
为重病,重病治成坏病,堂堂七尺之躯,竟作废人, 
可叹可叹!余故为切切辨之,实症点白玉锭(方见三 
卷)、点扫雾丹(方见《秘诀》)。虚症不点。 

卷之一·元集
辨眼疼有虚实论
属性:眼疼属火,有虚火、实火不同。暴疼为实,久痛 
为虚;肿起为实,细小沉陷为虚,实痛肿且胀,虚痛 
陷且涩。此眼疼虚实之辨也。 
治实痛则泄其火,治虚痛则养其气、生其血。泄火 
不可骤用寒凉,补气不可遽为助长。且眼以气血为主, 
养血不可损血,补气不可动火。然气乃阳明之火,补 
气焉得不动火?盖气实则热,气虚则寒,气平则温。 
故补气无动其火,而温补之,何动火之有,是以止痛 
之法,亦不外补、泄二端矣。实疼外用拈痛散(方见 
四卷),内点元灵丹(方见《秘诀》),虚痛点白玉锭。 

卷之一·元集
辨药宜忌论
属性:治目之法多端,切忌刀针、割肉、刺血、生 
生信诸般伯道。刀针易损精水,刺血易伤瞳人, 
信、 中毒入深。且败血之药固当戒,凉血之药亦不 
过多。败血药多,而生黑暗之疾患;凉血药多,而生 
青黄之障翳。是木贼、蒺藜之类,虽止痛除风,能伤 
肝与肾,可宜佐用,不宜久服,密蒙、谷精之类,虽 
能明目,止可暂用为君,佐以养血和阳,方可通行。 

卷之一·元集
辨热症有虚实气不同论
属性:大抵眼热之症,有虚热、实热、气热之不同。苟一 
概视之,而昧昧从事,则热闭于中,精光因而失神。 
今分指其详,大约虚则生寒、实则生热,补泄之法, 
宜按症参之。 
虚热者,乃新病后失保养,或房事劳伤,虚耗元 
阳,相火炎上,熏蒸脾胃,以致两目赤涩,羞明怕光。 
其目惟赤而不肿,故治法以血分为主,滋肾为佐,兼 
除胃热,使邪火下降。此治虚热之法也。 
实热者,其人禀气浓,或饮酒过多,或怒气冲上, 
或动心火。心火既动,火克金,金克木,以致两目赤 
肿难开,故治法宜泄心、平肝气、凉血为主。此治实 
热之法也。 
气热者,时气也。其疾多发于三伏秋后之际,人 
不谨慎、感天地邪热之气,以致暴发赤肿,如火刺痛, 
热泪流溢。治法宜发散降火之剂为主,先用白芍、柴 
胡、干葛等类,次养血之药继之。此治气热之法也。 
虚热点白玉锭、点元灵丹(方见《秘诀》);实热 
点梨汁膏(方见三卷)、扫雾丹。洗用小枣儿(方见 
三卷)。气热点赛宝丹(方见一卷)、赛空青(方见 
二卷)。 

卷之一·元集
辨五轮病源用药论
属性:夫两眼角红丝穿入白珠如线者,乃心火克肺金 
也。当用柴胡、黄连、菊花以泻心火,肺金自得其平。 
白珠红赤灌入黑睛,乃肺金克肝木也。当用桑白 
皮、枳壳、黄芩以泻肺火,肝木自得其平。 
黑珠凸出胀痛,两胞红肿难开,乃肝木克脾土 
也。当用赤芍、胆草、生地、麦冬以泻肝火,脾土自 
得其平。 
两胞肿,黑珠下陷难开,是脾土克肾水也。当用 
栀子、石膏以泻脾土,肾水自得其平。 
三症俱先点白玉锭,次点元灵丹,有云点至宝丹 
(方见三卷)。 

卷之一·元集
辨五轮生克论
属性:五轮者、金、木、水、火、土也。相生则无病, 
相克则有病。 
何谓相生?如肺属金为气轮,肾属水为水轮,肝 
属木为风轮,心属火为血轮,脾属土为肉轮。金生水。 
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复生水,生生 
不绝,何病之有? 
何谓相克?若五脏不平,郁发心火,克于肺金, 
肺金克肝木,肝木克脾土,脾土克肾水,肾水克心火, 
心火复克肺金,克克不已,万病生焉。 
治法须明生克之理,自然药到成功。故五轮、八 
廓,各属一经,治疾先详根源,然后对症加减。 

卷之一·元集
辨心火克肺金白珠生赤丝论
属性:五轮分部云∶白睛属肺。凡白睛生红丝,皆因心 
火克肺,肺经积热无处消散,随肺之经络上入于目, 
遂生红丝,盘结于白睛。延及二载,即长白脂皮一层, 
将红丝瞒着;脂皮外又长红丝一层,如此数层,其 
病成矣。 
初见红丝时,宜利小便,令心火由小便而出,心 
与小肠为表里也。邪火既去,肺不受侵矣。若病止在 
肺经,未入于肝经,间用寒凉药亦无妨,以乌睛尚 
未生云翳也;点扫雾舟、至宝舟,用《秘诀》吹冲法。 

卷之一·元集
辨肺金克肝木黑睛生翳膜论
属性:五行生克云金克木。肝属木,肺属金,木受金伤, 
枯燥生火,肝上因生脂膜如豆腐皮,粘延缠扰不清。 
热毒随肝之经络上升于目,而生红丝,自白睛而入黑 
睛,睛上云翳如称星,如丝缕,如梅花,时长时退, 
甚至遮蔽瞳人。 
治法宜服发散、和解之药,清热退翳为妙。 
合观二症,黑白珠上未生翳膜,肝、肺上先生翳 
膜,如何钩割得?先点扫雾丹,次用《秘诀》吹冲法, 
点赛宝丹(方见《秘诀》)。 

卷之一·元集
辨眼内生云翳用凉药难退论
属性:目不因火则不病,是火为受病之源也。 
云翳因火而生,退云翳又不可遽然清火。何也? 
心火积久,白珠生云翳,肺经一团热血也;肺毒蕴深, 
入肝经,乌珠生翳,肝经一团热血也。此时误用寒凉, 
将热血冰住不得流通,经络阻塞,云翳赤丝死于眼 
睛上,为不退之翳,俗名为冷翳是也。治法当相其虚 
实,活血养血,发散清火,缓缓治之可也。夫云翳犹 
之舟也,火犹之水也,舟以水来,亦以水去,若先彻 
水,舟落泥中矣。云翳因火而生,还借火而退,火与 
云翳一齐退,是良法也。点扫雾丹、至宝丹,亦用《秘 
诀》吹冲法,点赛宝丹。 

卷之一·元集
辨眼珠生翳膜滋肾更甚论
属性:世之眼科,遇人眼症,无论虚实,辄用寒凉之剂, 
久而不愈,又用补肾之药。以为肾水不足,火因上行, 
宜补肾水。殊不知肾乃肝之母,补肾生肝之气,肝气 
上冲,脑斗下堕,翳膜转生,为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