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中医古典电子书 > 脉诀刊误 >

第4章

脉诀刊误-第4章

小说: 脉诀刊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卷上五脏歌
脾脏歌三
属性:脾脉实兼浮。消中脾胃亏。口干饶饮水。多食亦肌虚。(肌一作饥)单滑脾家热。口臭气多粗。 
涩则非多食。食不作肌肤。微浮伤客热。来往作微疏。有紧脾家痛。仍兼筋急拘。欲吐不得吐。冲冲 
未得苏。若弦肝气盛。妨食被机谋。大实心中痛。如邪勿带符。溢关涎退场门。风中见羁孤。 

卷上五脏歌
肺脏歌一
属性:肺脏最居先。大肠通道宣。兑为八卦〔地〕(说)。金〔属〕(次)五行〔牵〕(传)。皮与毛通应。魂将魄 
共连。鼻闻香臭辨。壅塞气相煎。语过多成嗽。疮浮酒灌穿。猪膏凝者吉。枯骨命难存。本积息贲患。 
乘春右胁边。顺时浮涩短。反即大洪弦。实梦兵戈竞。虚行〔涉〕(梦)〔水〕(野田)。 
灵枢曰。厥气客于大肠。则梦田野。今按脉诀以水田为肺虚之梦。非也。大肠虚。为厥气所客。 
则梦田野。腑虚致脏虚。或可连称。若曰水田。则肾梦也。 
三斤三两重。六叶散分悬。 

卷上五脏歌
肺脏歌二
属性:三部俱浮肺藏风。鼻中多水唾稠浓。壮热恶寒皮肤痛。颡干双目泪酸疼。 

卷上五脏歌
肺脏歌三
属性:肺脉浮兼实。咽门燥又伤。大便难且涩。鼻内乏馨香。实大相兼滑。毛焦涕唾粘。更知咽有燥。 
火盛夏宜砭。沉紧相兼滑。仍闻咳嗽声。微浮兼有散。肺脉本家形。溢出胸中满。气泄大肠鸣。弦冷肠 
中结。芤〔暴痛无成〕(为失血荣)。 
暴痛无成。是不痛也。洁古解得之。解作痛者又非。改为失血为当。 
沉细仍兼滑。应知是骨蒸。皮毛皆总涩。寒热两相承。 

卷上五脏歌
肾脏歌一
属性:肾脏对分之。膀胱共合宜。旺冬〔身〕(行)属水。位北定无欺。两耳通为窍。〔三焦附在斯〕二( 
阴窍附斯)。 
三焦非肾所附。说见前篇。肾开窍于二阴。与两耳。皆为肾窍。 
味咸归藿豆。精志自相随。沉滑当时〔本〕(脉)。浮〔摊〕(缓)厄在脾。色同乌羽吉。形似炭煤危。 
冷积多成唾。焦烦水易亏。奔豚脐下积。究竟骨将痿。实梦腰〔难〕(脊)解。 
曰难解。是不解也。 
虚行溺水湄。一斤余一两。〔胁下〕(腰脊)对相〔垂〕(根据)。 
难经曰。肾形如豇豆。相并而曲。附于脊膂。外与脐相对。胁下。肝之部位非肾位。亦不垂。 

卷上五脏歌
肾脏歌二
属性:三部俱迟肾藏寒。皮肤燥涩发毛干。忽梦鬼神时入水。觉来情思即无欢。 

卷上五脏歌
肾脏歌三
属性:肾散腰间气。尿多更滑精。(别本作涩滑并者非)软为膝胫痛。阴汗岂无凭。(别本作其中有聚 
散聚散且无凭者非)实滑小便涩。淋痛涩 。脉涩精频漏。恍惚梦魂多。小肠疝气逐。梦里涉江河。 
实大膀胱热。小便涩难通。滑弦腰脚痛。沉紧病还同。〔单〕(平)匀无病惫。浮紧耳应聋。 

卷上
左右手分诊五脏四时脉歌
属性:左右须候四时脉。四十五〔动为一息〕(日三气毕)。 
难经曰。脉不满五十动一止。一脏无气。脉诀生死歌云。五十不止身无病。数内有止皆知病。正本难经。 
今此乃曰四十五动为一息。及六部脉歌。皆以四十五动为准。乖于内经。谬于名数。今于后六歌。 
皆当改作五十动为是。且一息者一呼一吸也。四十五动。非止一息也。若以息为止息。则脉经所谓 
五十动不止者。五脏六腑皆受气。即无病。五十动一止五岁死。五动一止五日死。四十五动。除去五动。 
而不及五十。不知何意。今详此句。想因四时脉而言。或本于内经。冬至夏至各四十五日。为阴阳上 
下之期。一时六气九十日。三气得四十五日。今改为四十五日。以合内经。李 范脉髓。作四十五动图说。 
亦巧而未敢信。通真子洁古诸解穿凿。皆非。盖脉之流行。如环无端。无一息之停。未尝以五十动一止为限。 
但止即为病。根据数而止。期以岁死。不根据数而止。则为结促代三病脉矣。 
指下〔弦〕(浮)急洪〔紧〕(数)时。便是有风兼热极。忽然匿匿慢沉细。冷疾缠身〔无他事〕(兼患气)。 
贼脉频来问五行。屋漏雀啄终不治。 

卷上
左手寸口心脉歌
属性:左手头指〔火〕(木之子)。〔四十五动〕(五十动脉)无他事。 
左手者。病患之手。头指者。医者按脉。初下第一部之指。下准此。心火为木之子。 
三十一动忽然沉。顿饭忽来还复此。春中候得夏须忧。夏若得之秋绝体。秋脉如斯又准前。 
冬若候之春必死。 
脉沉顿饭之久然后来。乃绝止之脉。见于三十一动之间。三十动一止。应在三年死。今云在三 
月一时之后。是以月为年也。此下六歌之非皆然。当以在后生死候歌为正。 

卷上
左手关部肝脉歌
属性:左手中指木相连。脉候还须〔来一息〕(足五十)。二十六动沉却来。〔肝脏有风兼热极〕(克在 
二年为死日)。 
曰沉却来。即是止脉。不可为风热之诊。此歌盖传误。大抵止脉。皆不吉之兆。诸家穿凿以求符合。 
皆非。今直据诊生死候歌断之。二十动一止。二岁死。下仿此。不再论。 
三十九动涩匿匿。木脏及筋终绝塞。一十九动便沉沉。肝绝未曾人救得。 

卷上
左手尺部肾脉歌
属性:左手肾脉指第三。〔四十五动〕(五十动足)无疾咎。指下急急动〔弦〕(数)时。便是热风之脉候。 
忽然来往慢慢极。肾脏败时须且救。此病多从冷变来。疗之开破千金口。二十五动沉却来。肾绝 
医人无好手。努力黄泉在眼前。纵在也应终不久。 

卷上
右手寸口肺脉歌
属性:右手头指肺相连。〔四十五动〕(五十动足)无忧虑。极急明知是中风。更看二十余七度。忽然指 
下来往慢。肺冷莫言无大故。一朝肺绝脉沉沉。染病卧床思此语。十二动而又不来。咳嗽唾浓兼难补。 
〔发直如麻只片时〕(毛折皮枯喘不休。)扁鹊也应难救护。 
发直如麻。小肠绝也。改作毛折皮枯。以合难经手太阴脉绝之证。仲景云。若汗发润。喘不休者。 
肺先绝。 

卷上
右手关上脾脉歌
属性:右手第二指连脾。〔四十五动〕(五十动足)无诸疑。急动名为脾热极。食不能消定若斯。欲知病患 
多为冷。指下寻之慢极迟。吐逆不定经旬日。胃气冲心得几时。 

卷上
右手尺部〔命门〕(肾)脉歌
属性:右手〔命〕(肾)脉三指下。五十动足不须怕。一十九动默然沉。有死无生命绝也。指下急急动 
如弦。肾脏有风犹且治。七动沉沉更不来。努力今朝应是死。 

卷上
七表
属性:x〔一〕浮者阳也。x指下〔寻〕(按)之不足。举之有余。〔再再寻之如太过〕(脉在肉上行)曰浮。 
主咳嗽气促。冷汗自出。背膊劳倦。夜卧不安。 
脉诀曰。如太过曰浮。既曰举之有余矣。如何而太过。曰太过。则浮洪浮紧浮弦之脉。如何诊之。 
脉经并无如太过之文。又寻与按不同。按者重手于肌肉筋骨部也。寻则或上或下。或左或右。随脉 
部以寻之。浮脉按之不足。非寻之不足也。 
按之不足举之余。再再寻之指下浮。脏中积冷荣中热。欲得生精用补虚。 
寸浮中风头热痛。关浮腹胀胃虚空。尺部见之风入肺。大肠干涩故难通。 
x〔二〕芤者阳也。x〔指下寻之两头即有中间全无〕(举之。浮大而软。按之。两边实。中间虚。) 
曰芤。〔主淋沥气入小肠〕(主失血。) 
芤、草名。其叶类葱。中心虚空。故以指按芤草叶。喻失血之脉。芤之名不见于内经。又曰安卧脉 
盛。谓之脱血。至仲景伤寒论曰。脉弦而大。弦则为减。大则为芤。减则为寒。芤则为虚。虚寒相搏。 
此名为革。亦未尝以芤为定名。但附见于革。至王叔和始立芤脉。脉经曰。芤脉。其象两边似有。 
中间全无。今脉诀乃曰。两头则有。中间全无。则误矣。夫尺脉上不至关为阴绝。寸口下不至关为阳绝。 
若两头似有。中间全无。则是阴阳绝脉也。安得为芤脉乎。经曰。营行脉中。是血在脉中行。脉以血 
为形。血盛则脉盛。血虚则脉虚。故芤脉中空者。血之脱也。芤脉。先举指时浮大而软。因按而中空。 
今脉诀首言指下寻之。非也。仲景曰。脉浮而紧。按之反芤。其人本虚。若浮而数。按之不芤。此人本 
不虚。是皆于按上以见芤脉。寻者在浮举沉按之间耳。下仿此。 
指下寻之中且虚。邪风透入小肠居。患时〔淋沥〕(尿血)兼疼痛。大作汤丸必自除。 
诸家论芤皆为失血之诊。今曰邪风入小肠而淋沥。非其证也。盖是尿血之证矣。 
寸芤积血在胸中。关内逢芤肠里痈。尺部见之虚在肾。小便遗沥血凝脓。 
x〔三〕滑者阳也。x〔指下寻之三关如珠动按之即伏不进不退〕(往来前却。流利展转。替替然与数珠 
相似。应指圆滑。又曰漉漉如欲脱。)曰滑。主肢体困弊。脚手酸痛。小便赤涩。 
脉经曰。轻手得之为浮滑。重手得之为沉滑。其象往来流利。应指圆滑。若珠之隐指。今脉诀曰。 
按之即伏。不进不退。则是有浮滑而无沉滑也。经曰。一阴一阳者。谓脉来沉而滑也。是沉中亦有滑也。故王裳 
言脉诀论表不及里也。且脉有独见于一部者。有通三部见者。今曰三关如珠动。非也。按之即伏。 
不进不退。则是脉不往来而定。岂所谓滑乎。今取脉经所载。而去其浮中而有力之语。盖此语只言浮滑。 
亦一偏之言。夫血多则脉滑。滑之本体也。若气血和顺。其动不涩不急不缓。和滑之脉。为不病。 
妇人为妊子。今若曰滑为阳为病热为实。则此滑字。当带数及小实言之。大抵此脉诀言脉之形状。 
往往未当。今据经改正之。而脉下所主之证。多与本脉不类。改之则不胜改。姑置之可也。 
滑脉如珠动曰阳。腰中生气透前肠。胫酸只为生寒热。大泻三焦必得康。 
滑脉寸居多呕逆。关滑胃〔寒〕(热)不下食。尺部见之〔脐似冰〕(热下焦。)〔饮水下焦声 
沥沥〕(月信不通尿血涩。) 
前脾脏歌云。单滑脾家热。今云胃寒不下食。何也。脉经曰。关滑。胃中有热。又云中实逆滑为 
热实。故不欲食。食即吐逆。可明为热。池氏谬言肝木克脾土。致寒弦为肝脉。滑岂肝脉乎。 
脉经曰。尺滑下利少气。脉赋解义云。男子尺滑。主膀胱冷气。小腹急胀。便漩利数。又云尺滑。 
主胞络极冷。月经不调。直以滑脉为阴。主冷。不当。不若脉经所谓尺滑。血气实。妇人经脉不利。 
男子尿血为得。今脉诀云。脐似冰。则滑为阴证。又曰饮水。则滑为阳热。又曰沥沥作声。则滑为 
停水之证。既言冷又言热。不知何谓。今正之。 
x〔四〕实者阳也。x〔指下寻之不绝举之有余〕(浮中沉三候皆有力)曰实。主伏阳在内。脾虚不食。 
肢体劳倦。柳氏曰。实者气结不通。欠疏快意。上部实。则气壅。下部实。则气胀。中部实。中脘不快。 
素问曰。气来实 
强。是谓太过。病在外。气来虚微。是谓不及。病在内。此表里虚实之诊也。今脉实而曰脾虚。未敢信。 
实脉〔寻之举〕(浮沉皆)有余。伏阳蒸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