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中医古典电子书 > 300-针灸逢源 >

第8章

300-针灸逢源-第8章

小说: 300-针灸逢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鼻之 
气。使之无息。乃迎其气而引散之勿令上逆。)大惊之。亦可已。(言以他事惊之,则亦可已 
○哕旧本岁马注岁疑作岁今从类经作哕。) 

卷一灵枢经文
灵枢周痹篇
属性:众痹各在其处。更发更止。更居更起。以右应左。以左应右。非能周也。更发更休也。 
(各 
在其处。谓随聚而发也不能周遍上下。但或左或右。更发更休。患无定所。故曰众痹。)刺 
此者。痛虽已止。必刺其处。勿令复起。(此言必刺其原痛之处也。)周痹者。在于血脉之中 
。随脉以上。随脉以下。不能左右各当其所。(能上能下。但随血脉而周遍于身。故曰周痹 
。)痛从上下者。先刺其下以过之。后刺其上以脱之。痛从下上者先刺其上以过之。后刺其 
下以脱之。(过者去之。之谓先去其标也。脱者拔绝之谓后拔其本也。)此风寒湿气客于外。 
分肉之间。迫切而为沫。沫得寒则聚。聚则排分肉而分裂也。分裂则痛。(邪气客于肌表渐 
入分肉之间。则迫切津液而为汁沫。沫得寒。则聚而不散。故排裂肉理为痛)痛则神归之。 
神归之则热。热则痛解。痛解则厥。厥则他痹发发则如是(痛则心注其处故神归之。神归即 
气归。故热热则寒散而痛暂解。其气尚逆而为厥。厥则三气随血脉以上下者。或痛从上而下 
。或痛从下而上。则彼之为痹。发于血脉之中非若众痹之左右移易也。)此内不在脏而外未 
发于皮独居分肉之间。真气不能周。(即一身之痛症)故命曰周痹。(周身气闭也。)故刺痹者 
。必先切侑其下之六经。(足六经也。)及大络之血结而不通。(宜泻之)及虚而脉陷。空者而 
调之。(宜补之。)熨而通之。(寒凝而气不周者宜之。)其螈坚转。(螈急转筋之谓)引而行之 
(针引其气而行之也。) 

卷一灵枢经文
灵枢海论
属性:人亦有四海。十二经水。经水者。皆注于海。(四海者百川之宗)胃者。水谷之海。其输 
上在 
里。)冲脉者。为十二经之海。其输上在于大杼。下出于巨虚之上下廉。(此即血海也。冲脉 
起于胞中。其前行者。并足少阴之经侠脐上行。至胸中而散。其后行者上循背里。为经络之 
海。故其输。上在于足太阳之大杼。下在于足阳明之巨虚上下廉○水谷之海者。言水谷盛贮 
于此。营卫由之而化生也。血海者。言受纳诸经之灌注。精血于此而蓄藏也。)膻中者。为 
之海。其输上在于柱骨之上下。前在于人迎。(膻中胸中也宗气积于胸中。出于喉咙以贯心 
脉而行呼吸。故膻中谓之气海。气海。营运之输一在颃颡之后。即柱骨之上下谓督脉之喑门 
大椎也。一在颃颡之前。谓足阳明之人迎也。)脑为髓之海其输上在于其盖下在风府。(诸髓 
皆属于脑。脑为髓之海。盖脑盖骨也。即督脉之囟会风府。此皆髓海之上下输也。)气海有 
余者气满胸中 息。面赤。(邪气实也。)气海不足。则气少不足以言。(正气虚也。)血海有 
余。则常想其身大。怫然不知其所病。(怫怫郁也重滞不舒之貌)血海不足亦常想其身小。狭 
然不知其所病。(狭隘狭也。索然不广之貌。病在血者徐而不显故茫然不觉其所病。)水谷之 
海有余。则腹满。(水谷留滞于中。故腹为胀满。)水谷之海不足。则饥不受谷食。(胃虚则 
不能纳故虽饥不受谷食)髓海有余。则轻劲多力。自过其度。(骨髓充足之征。)髓海不足。 
则脑转耳鸣。胫酸眩冒。目无所见。懈怠安卧。(髓为精类精衰则气去而诸症见矣。)审守其 
输。而调其虚实。无犯其害。顺者得复。逆者必败。(凡此四海。俱有顺逆顺者。知所养者 
也不知所养则逆矣。故审察其俞穴。如上文无犯其害无盛盛无虚虚也。) 

卷一灵枢经文
灵枢五乱
属性:清气在阴。浊气在阳。营气顺脉卫气逆行。清浊相干乱于胸中。是谓大 。(清气属阳 
在阴则乱浊气属阴而降在阳则乱营气阴性精专行常顺脉卫气阳性剽悍昼当行阳。夜当行阴若 
卫气逆行则阴阳相犯乱于胸中而为 闷总由卫气之为乱耳。)故气乱于心。则烦心密嘿。俯 
首静伏。取手少阴心主之 。(神门大陵)乱于肺。则俯仰喘喝。接手以呼。取手太阴荥足少 
阴。(鱼际太 )乱于肠胃。则为霍乱。取足太阴阳明。(太白陷谷)不下者。取之三里(气 
乱于内者上则在心肺下则在肠胃也。)乱于臂胫则为四厥。取之先去血脉。(臂足之有血络者 
刺去其血。)后取其阳明少阳之荥 。(在臂取二间三间液门中渚。在足取内庭陷谷侠溪临泣 
。)乱于头。则为厥逆。头重眩仆。取之天柱大杼。(足太阳经穴。)不知取足太阳荥输。(通 
谷束骨○气乱于外者。下则在四肢上则在头也。) 
徐入徐出。谓之导气。补泻无形。谓之同精(凡行针补泻皆贵和缓故当徐入徐出导气复 
元而 
已。然补者导其正气泻者导其邪气总在保其精气故曰补泻无形。谓之同精)是非有余不足也 
。乱气之相逆也。(言此非为有余不足而设特以乱气相逆宜导治之如是耳。) 

卷一灵枢经文
灵枢逆顺肥瘦
属性:年质壮大。血气充盈。肤革坚固。因加以邪。刺之者。深而留之。此肥人也。(气血 
正盛故与肥壮之人同其法)广肩腋项肉薄浓皮而黑色。唇临临然 
。( 
唇浓质浊之谓)其血黑以浊其气涩以迟。为人贪于取与刺此者。深而留之。多益其数也。(久 
留针)瘦人者。皮薄色少肉廉廉然。(薄也)薄唇轻言。(肉瘦气少)其血清气滑。易脱于气。 
易损于血。刺此者。浅而疾之 刺常人。视其白黑。各为调之。(白者同瘦人。黑者同肥人 
当调其深浅之数也)端正敦浓者。其血气和调。(即常人之度)刺此者。无失常数也。(如经水 
篇足阳明刺深六分。留十呼之类) 
婴儿者。其肉脆。血少气弱。刺此者。以毫针浅刺而疾发针。日再可也。(若邪有未尽 
少阴之脉独下行何也。夫冲脉者。五脏六腑之海也。五脏六腑皆禀焉。其上者。出于颃 
颡。 
于气街。循阴股内廉入 中。伏行 骨内。下至内踝之后属而别。其下者。并于少阴之经渗三 
阴。(自少阴以渗及肝脾二经所以下行也。)其前者。伏行出跗属下。(足掌属也。)循跗入大 
指间。渗诸络而温肌肉。(皆冲脉之气也。)故别络结。则跗上不动。不动则厥。厥则寒矣( 
若冲脉之络因邪而结。则跗上之经不动而为厥寒矣。足三阴脉从足走腹。而独有足少阴肾 
脉绕而下行者以冲脉与之并行故耳。) 

卷一灵枢经文
灵枢血络论
属性:脉气盛而血虚者。刺之则脱气。脱气则仆。(苦泻其气则阴阳俱脱故为仆倒)血气俱盛。 
气多者。其血滑。刺之则射。阳气蓄积。久留而不泻者。其血黑以浊故不能射。(阳气久留 
不泻阴血日枯。)新饮而液渗于络。未合和于血也。故血出而汁别焉(血汁相半。)其不新饮 
者。身中有水。久则为肿。阴气积于阳。其气因于络。故刺之血未出而气先行。故肿。(阴 
滞于阳而不易散)阴阳之气。其新相得而未和合。(血气初调。)因而泻之。则阴阳俱脱。表 
里相离。故脱色而苍苍然(衰危之色。)刺之血出多。色不变。而烦 者。刺络而虚(及)经。 
虚经之属于阴者阴脱。故烦 阴阳相得。而合为痹者。此为内溢于经。外注于络如是者。阴 
阳俱有余。虽多出血。而弗能虚也。 
热气因于针。则针热。热则肉着。于针。故坚焉。(肉着者。即针入而紧涩难穷坚不可 

卷一灵枢经文
灵枢淫邪发梦
属性:阴气盛。则梦涉大水而恐惧。(以阴胜阳。故梦多阴象。)阳气盛则梦大火而燔 。(以 
阴。故梦多阳象。)阴阳俱盛。则梦相杀。(俱盛则争。)上盛则梦飞。(阳胜者。亲乎上也。 
)下盛则梦堕。(阴胜者亲乎下也。)甚饥则梦取。(因不足也。)甚饱则梦予。(与同因有余也 
。)肝气盛。则梦怒。(肝在志为怒也。)肺气盛。则梦恐惧哭泣飞扬。(肺在志为忧。故梦恐 
惧哭泣肺主气故梦飞扬。)心气盛。则梦喜笑恐畏。(心在志为喜。在变动为忧也。)脾气盛 
。则梦歌乐。身体重不举。(脾在声为歌喜音乐主肌肉也。)肾气盛则梦腰脊两解不属。(腰 
为肾之腑。故若腰脊不相运属。)凡此十二盛者。至而泻之立已。(阳盛则有余于腑。阴盛则 
有余于脏但察其邪之所在。而以针泻之则已。)厥气客于心。则梦见丘山烟火。(厥之在人也 
谓其为阳。则本非阳盛。谓其为阴。则又非阴盛。盖以五脏隔绝精神散越故为妄梦。心属火 
故梦烟火。)客于肺则梦飞扬。见金铁之奇物(肺属金也。)客于肝。则梦山林树木。(肝属木 
也。)客于脾。则梦见丘陵大泽坏屋风雨(脾属士。其主湿也。)客于肾。则梦临渊。没居水 
中。(肾属水也。)客于膀胱。则梦游行。(膀胱属三阳之表也。)客于胃。则梦饮食。(胃为 
水谷之海也)客于大肠。则梦田野。(大肠为传导之官其曲折纳沃类田野也。)客于小肠则梦 
聚邑冲衢。(小肠为受盛之官。物之所聚。类邑衢也。)客于胆。则梦斗讼。自刳。(胆主决 
断其气刚也。)客于阴器则梦接内。(欲念之所注也)客于顶则梦斩首(恐怖之所及也。)客于 
胫。则梦行走而不能前。及居深地 苑中。(厥逆之邪在下也。)客于股肱。则梦礼节拜起。 
(劳倦之所致也)客于胞 。则梦泄便。(胞溲脬也。 。大肠也。在前则梦泄在后则梦便。) 
凡此十五不足者至而补之。立已也。(当各随其经以针补之。) 

卷一灵枢经文
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
属性: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气之常也。(皆以阳气为言。)人亦应之以一日分为四时朝则为 
日中为夏日入为秋。夜半为冬。(自子之后太阳从左而升。升则为阳自午之后太阳从右而降 
。降则为阴。大而一岁小而一日。无不皆然故一日亦分四时也。)朝则人气始生。病气衰。 
故旦慧。日中人气长。长则胜邪。故安。夕则人气始衰。邪气始生。故加。夜半人气入藏。 
邪气独居于身。故甚也。其时有反者。是不应四时之气。藏独主其病。是必以藏气之所不胜 
时者甚。(如脾病畏木之类。值其时口。故病必甚。)以其所胜时者起也。(如脾病喜火土。 
肺病喜土金。肾病喜金水。肝病喜水木。心病喜木火。值其时日。故病当起。) 
人有五脏。五脏有五变。五变有五输。故五五二十五输。以应五时 病在脏者。取之井。( 
脏主冬。冬刺井。)病变于色者取之荥。(色主春。春刺荥。)病时间时甚者。取之输。(时主 
夏。夏刺俞)病变于音者。取之经。经满而血者。(音主长夏。长夏刺经。)病在胃及以饮食 
不节得病者。取之于合。故命曰味主合。(味主秋秋刺合○按本篇五时之刺。以应五俞。谓 
冬刺井春刺荥夏刺俞。长夏刺经秋刺合者以井应冬荥应春俞应夏。经应长夏。合应秋也。考 
他篇文义皆与此同及六十六难曰。井者。东方春也。万物之始生。合者北方冬也。阳气入藏 
。七十四难曰。经言春刺井夏刺。荥季夏刺俞。秋刺经冬刺合。与本篇不合。必难经之误也 

卷一灵枢经文
灵枢五变
属性:人之有常病也。亦因其骨节皮肤腠理之不坚固者。邪之所舍也。故常为病也。 

卷一灵枢经文
灵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