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中医古典电子书 > 300-针灸逢源 >

第37章

300-针灸逢源-第37章

小说: 300-针灸逢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实则泻之。使火虚而木自平。(针五分灸三壮)治腰溶溶如水浸。膝下肿。百节酸痿痹马刀挟 
瘿汗出振寒疟。 
悬钟(一名绝骨) 在外踝上三寸动脉中。寻摸尖骨者乃是绝骨两分间。为足三阳之大络 
。按 
之阳明脉绝乃取之。为髓之会。(针六分。灸五壮)治心腹胀。胃热不食。喉痹颈项痛。虚劳 
咳逆。香港脚膝 痛。 
丘墟 在外踝下如前陷中去临泣三寸胆脉所过为原。虚实皆拔之。(针五分。灸三壮)治 
胸胁满痛。不得息。久疟振寒目生翳膜。腋下肿。腿 髀枢酸痛。转筋卒疝小腹坚。 
临泣 在足小指次指本节后足跗间陷中。去侠溪一寸五分。胆脉所注为俞。(针二分。 
禁灸) 
治胸胁支满。腋下马刀。(千金方灸百壮)目眩心痛。 疟曰西发者。(一云木有余者宜泻此 
。) 
地五会 在足小指次指本节后陷中。去侠溪一寸(针一分禁灸)治腋痛乳痈。内损吐血。 
侠溪 在足小指次指本节。前岐骨陷中胆脉所溜为荥。虚则补之。(针三分。灸三壮)治 
寒热病汗不出。曰外 赤。胸痛耳聋。 
窍阴 在足小指次指外侧。去爪甲角如韭叶。胆脉所出为井。(针一分。灸三壮)治胁痛 
咳逆不得息。手足烦热。喉痹舌强头痛耳聋。 

卷四经穴考正
足厥阴肝经穴考
属性:(左右二十八穴) 
r足厥阴经穴图pi…i46。bmpr 
大敦 在足大指端去爪甲后如韭叶。及三毛中肝脉所出为井。(针二分。灸三壮)治五淋 
七疝。腹胀遗溺。阴挺出。血崩不止。 
行间 在大指本节前岐骨缝间。上下有筋。前后有小骨尖。其穴正居陷中。有动脉应手 
。肝 
脉所溜为荥实则泻之。(针六分灸三壮)治呕逆咳血。瞑不欲视。胸痛肥气 疟寒疝。妇人崩 
漏小儿惊风。 
太冲 在大指本节后二寸许。有络横连至地五会二寸骨罅间动脉应手陷中肝脉所注为俞 
(针三分灸三壮)治虚劳浮肿呕血嗌干 酸引小腹痛腋下马刀疡淋病 疝。女人漏血。 
中封(一名悬泉) 在内踝前一寸贴大筋后宛宛中肝脉所行为经。(针四分。灸三壮)治 
疟五淋。寒疝足冷。痿厥筋挛阴卵。入腹相引痛。 
蠡沟(一名交仪) 在内踝上五寸足厥阴络别走。少阳。(针二分。灸三壮)治疝痛小腹满 
数噫。恐悸少气足胫寒酸。月经不调。 
中都(一名中 ) 在内踝上七寸当 骨中。与少阴经相直足厥阴 。(针三分。灸五壮) 
治疝。小腹痛胫寒。 
膝关 在犊鼻下二寸旁陷中。(针四分。灸五壮)治膝内廉痛引膑。不可屈伸。 
曲泉 在膝内辅骨下大筋上小筋下陷中。屈膝横纹头取之。肝脉所入为合。虚则补之。 
(针六分。灸三壮)治 疝。阴股痛。小便难女人血瘕。阴痒。阴挺出。 
阴包 在膝上四寸股内廉两筋间蜷足取之看膝内廉有槽者中足厥阴别走者。(针六分。 
灸三壮)治小便难。遗溺月水不调。 
五里 在足阳明气冲下三寸阴股中动脉应手处。(针六分。灸五壮)治热闭不得溺。风劳 
嗜卧。 
阴廉 在羊矢下斜里三分直上去气冲二寸动脉陷中(针八分灸三壮○羊矢在阴旁股内缝 
中。皮肉间有核如羊矢状故名)治经不调。未有孕者。 
急脉 在阴毛中。阴上两旁各开二寸半。按之隐指坚然。甚按则痛引上下此厥阴之大络 
通行 
其中。故曰厥阴急脉即睾之系也。病疝小腹痛者。可灸之(禁刺○气府论王氏注有此穴甲乙 
经以下诸书无之。) 
章门(一名长平。一名胁 ) 在脐上二寸旁开中行各六寸。侧卧屈上足伸下足。以肘尖 
尽处 
。动脉是穴。脾之募。脏之会。脏病治此。又足厥阴少阳之会。(针六分。灸日七壮至百壮) 
治肠鸣食不化胸胁痛不得卧积聚痞块。多灸左边肾积灸两边小儿 疝灸三壮愈。 
(按章门直季胁肋端为的。旧本章门下有大横外三字误○章门之开中六寸。期门之开中 
五寸半寸法以两乳间折为八寸取之。) 
期门 在乳旁一寸半直下又一寸半。第二肋端缝中。平乳根穴。(旧云不容旁一寸半。 
误)肝 
之募足厥阴太阴阴维之会。(针四分。灸五壮)治胸中烦热。奔豚上下目青而呕。霍乱泻痢。 
喘不得卧。伤寒心切痛热入血室。 

卷四经穴考正
奇经八脉
属性:任脉(腹中行共二十四穴) 
督脉(背中行共二十八穴) 
冲脉(属足少阴经左右二十二穴) 
带脉(属足少阳经左右六穴) 
阳跷脉(属足太阳阳明少阳手太阳阳明五经左右二十二穴) 
阴跷脉(属足少阴太阳二经左右八穴) 
阳维脉(属手足太阳少阳督脉五经共三十穴) 
阴维脉(属足少阴太阴厥阴任脉四经共十二穴) 
任脉者。起于中极之下。以上毛际。循腹里上关元。至咽喉上颐循面入目(骨空论)。 

卷四经穴考正
任脉穴考
属性:(腹中行二十四穴) 
r任脉穴图pi…i48。bmpr 
会阴(一名屏翳) 在大便前小便后两阴之间。任督冲三脉所起。任由此而行腹督由此而 
行背 
。冲由此而行足少阴之分。(灸三壮禁针。一云卒死者针一寸补之如溺死者。令人倒驼出水 
。针之尿屎出即活)治阴汗阴中诸病。 
曲骨 在横骨上。中极下一寸。毛际陷中。动脉应手。任脉足厥阴之会(针八分灸七壮) 
治失精虚冷。小腹胀满。淋癃 疝。妇人赤白 
中极(一名玉泉。一名气原) 在脐下四寸。膀胱之募。足三阴任脉之会。(针八分灸五 
壮。 
至百壮)治冷气时上冲心。脐下结块。水肿疝瘕失精无子。产后恶露不行。血积成块。子门 
肿痛。转脬(音抛)不得尿。 
关元(一名次门。一名下纪) 在脐下三寸小肠之募足三阴阳明任脉之会。(针八分。灸 
百壮 
○孕妇禁针针令堕胎如不应更针昆仑立堕)治积冷诸虚。脐下绞痛。遗精白浊。五淋七疝妇 
人带下月经不通。 
石门(一名利机一名精露。一名丹田。一名命门) 在脐下二寸三焦之募(针六分。灸二 
七壮 
妇女禁针灸。犯之绝孕)治小腹绞痛。气淋血淋。卒疝水肿。妇人血结成块。崩中漏下。 
气海(一名脖HT 。一名下肓) 在脐下一寸半。宛宛中肓之原为男子生气之海(针八分灸 
七壮多灸令生子)治脐下冷气阳脱欲死阴症卵缩四肢厥冷。奔豚七疝妇人带下小儿遗尿囟 
门不 
合。 
阴交(一名横户。一名少关) 在脐下一寸。当膀胱上际。任冲少阴之会。(针八分。灸 
三七壮)治疝痛阴汗。奔豚上腹。妇人阴痒。血崩带下。 
神关(一名气舍) 在当脐中(禁针。针之脐中恶疡溃尿出者死灸止百壮。用炒盐纳脐中 
上 
加浓姜一片盖定。方着艾炷或以川椒。代盐亦可)治水肿鼓胀肠鸣泄泻。小儿风痫脱肛。 
水分(一名风水。一名中守) 在脐上一寸。当小肠下口。至是而沁别清浊。水液入膀胱 
渣滓 
入大肠。故曰水分(针八分。水病禁针。针之水尽即死灸七壮。止四百壮)治绕脐痛。水病腹 
坚。肠鸣泄泻。小儿囟陷。 
下脘 在建里下一寸脐上二寸当胃下口。小肠上口。足太阴任脉之会(针八分。灸二七 
壮。)治痞块连脐。羸瘦翻胃。 
建里 在中腕下一寸脐上三寸(针五分。灸五壮)治腹胀身肿。心痛呕逆。 
中脘(一名太仓一名胃募。一名上纪) 在上脘下一寸蔽骨尖下四寸。脐上亦四寸胃之募 
。腑之会。腑病治此。(针八分灸二七壮)治气喘腹胀。心脾痛。面黄温疟霍乱翻胃。 
上脘 在巨阙下。一寸半脐上五寸。(针八分灸二七壮)治腹中痛雷鸣心痛惊悸。身热黄 
疸奔豚伏梁。 
(按旧本上脘在巨阙下一寸图翼曰当作一寸半正合蔽骨尖至脐八寸之数也)。 
巨阙 在鸠尾下一寸。心之募。(针六分灸七壮)治胸满短气九种心痛。痰饮咳嗽。霍乱 
尸厥。 
鸠尾(一名尾翳。一名 ) 在岐骨下一寸五分。(中庭下五分)任脉别络膏之原也(禁 
针灸。一曰针三分。若针取气多令人夭明堂曰灸三壮)治心惊悸癫痫狂病。 
(按鸠尾在蔽骨下五分。甲乙经曰人无蔽骨者从岐骨际下行一寸半与岐骨下五分为蔽骨 
蔽骨至脐共得八寸之数相合旧本作岐骨下一寸误。) 
中庭 在膻中下一寸六分陷中(针三分灸三壮)治胸胁支满。噎塞吐食。 
膻中(一名上气海。一名元儿) 在玉堂下一寸六分两乳间陷中。仰而取之。为气之会。 
气病治此(灸七壮禁针)治上气咳逆痰喘哮嗽。喉鸣隔食肺痈瘿气。 
玉堂(一名玉英) 在紫宫下一寸六分陷中。仰而取之。(针三分灸五壮)治胸膺痛不得息 
呕吐寒痰。 
紫宫 在华盖下一寸六分。陷中仰而取之(针三分。灸五壮)治胸胁支满。膺痛咳逆上气 
烦心吐血。 
华盖 在璇玑下一寸六分。陷中仰而取之(针三分灸五壮)治咳逆哮嗽喘急上气。喉痹胸 
胁满痛。 
璇玑 在天突下一寸六分陷中仰而取之。(针三分。灸五壮)治胸胁满。咳逆上气。喘不 
能言。喉痹咽肿水饮不下。 
(按中庭至天突七穴折法其计九寸六分。每穴相去各得一寸六分图翼作华盖在璇玑下一 
寸璇玑在天突下一寸皆误。) 
天突(一名天瞿。一名玉户) 在颈结喉下三寸宛宛中。阴维任脉之会。(针五分。一曰 
低头取之针当直下不得低手。灸三壮功不及针)治上气咳逆。咽肿哮喘。舌下急身寒热。 
廉泉(一名舌本。一名本池) 在颔下结喉上中央。仰而取之。阴维任脉之会。(针三分 
。灸三壮)治咳嗽喘息。舌下肿。舌根缩。舌纵涎出。口疮。 
承浆(一名悬浆。一名天池) 在颐前唇棱下宛宛中开口取之(针三分。灸七壮)治偏风口 
眼斜。暴喑。不能言口齿生疮。 
督脉者起于长强。循背而行。以总督阳经也(骨空论曰督脉起于少腹以下骨中央。女子 
人系廷孔故又言冲任与督脉同起于会阴。) 

卷四经穴考正
督脉穴考
属性:(背中行二十八穴) 
r督脉穴图pi…i50。bmpr 
x督脉者起于长强。循背而行。以总督阳经也(骨空论目督脉起于少腹以下骨中央。女子人系廷孔 
故又言冲任与督脉同起于会阴。x 
长强(一名气之阴 一名□骨。灵枢谓之穷骨一名骨 ) 在脊 骨端下三分。伏地取之 
。督脉之HT 。别走任脉(针三分灸三十壮)治肠风久痔。下部疳蚀。狂病惊痫。小儿。囟陷。灸尾 
翠骨七壮。治脱肛神良。千金作龟尾。即穷骨也 
腰 (一名背解。一名腰柱。一名腰户。一名髓空) 在二十一椎下。宛宛中。HT 身以 
腹挺地 
。两手相重支额。纵四体取之(针八分。灸七壮。至三七壮)治腰脊痛足痹不仁。温疟汗不出 
。妇人经闭溺赤。 
阳关 在十六椎下。坐而取之(针五分灸三壮)治膝痛。筋挛不行 
命门(一名属 。一名精宫) 在十四椎下与脐相对伏而取之或正立用杖拄地量至脐以墨 
点记乃用度脊间平点处是穴(针五分。灸三壮)治头疼身热如火腰痛骨蒸。 
悬枢 在十三椎下伏而取之。(针三分。灸三壮)治腰脊强腹中积气上下行。 
脊中(一名神宗。一名脊俞) 在十一椎下俯而取之。(针五分禁灸灸令人偻)治风痫癫 
邪。五痔积聚下痢小儿脱肛可灸三壮。 
中枢 在十椎下俯而取之(针五分。禁灸。) 
(按中枢穴诸书皆无。据气穴论曰背与心相控而痛所治天突与十椎及上纪又气府论督脉 
气所发二十八穴王注中枢在十椎下脊间故图翼有中枢穴也)。 
筋缩 在九椎下俯而取之。(针五分。灸三壮。)治癫痫惊狂脊强目上视。 
至阳 在七椎下俯而取之。(针五分灸三壮。)治腰脊痛。胃中寒。羸瘦身黄寒热胫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