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针灸逢源-第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壬日辛丑(与前辛卯时重遇阴干。血纳包络合曲泽。阴合属水。辛金生水) 壬寅(膀胱
并至阴引气行) 甲辰(胆荥侠 ) 丙午(小肠俞后 并过膀胱原京骨) 戊申(胃经解 ) 庚戌(
癸日壬子(与前壬寅时重遇阳干。气纳三焦并关冲。阳井金。生壬水) 癸亥(肾并涌泉引血行)
卷三群书汇粹
流注开阖
属性:(医学入门)
人每日一身周流六十六穴。每时周流五穴。(除六原穴乃过经之所)相生相合者为开则刺
之。相克者为阖则不刺 阳生阴死阴生阳死。如甲木死于午。生于亥。乙木死于亥。生于午。丙
火生于寅。死于酉。丁火生于酉。死于寅。戊土生于寅。死于酉。己土生于酉。死于寅。庚
金生于巳。死于子。辛金生于子。死于巳。壬水生于申。死于卯。癸水生于卯。死于申凡值
生我我生及相合者。乃气血生旺之时。故可辨虚实刺之。克我我克。及阖闭时穴。气血衰绝
。非气行未至。即气行已过不得妄引邪气。坏乱真气也。
卷三群书汇粹
流注时日
属性:阳日阳时阳穴。阴日阴时阴穴。阳以阴为阖。阴以阳为阖。阖者闭也。闭则以本时天干
与某穴相合者针之阳日遇阴时。阴日遇阳时。则前穴已闭。取其合穴针之合者。甲与己合化土。
乙与庚合化金。丙与辛合化水。丁与壬合化木。戊与癸合化火。五门十变。此之谓也
其所以然者。阳日注腑则气先至而血后行。阴日注藏则血先至而气后行顺阴阳者。所以
或曰阳日阳时已过。阴日阴时已过。遇有急疾奈何。曰夫妻子母互用。必适其病为贵耳。
妻闭则针其夫。夫闭则针其妻。子闭则针其母。母闭则针其子。必穴与病相宜。乃可针也。
用穴则先主而后客。用时则弃主而从宾
假如甲日胆经为主。他穴为客。针必先主后客。其甲戍等时主穴不开。则针客穴。
按日起时。循经寻穴。时上有穴穴上有时。分明实落。不必数上衍数。此所以宁守子午而舍尔灵龟也。
(按徐氏灵龟飞腾针法。乃无稽之说。故此不录。所可宗者惟八脉交会八穴也)
卷三群书汇粹
八脉交会八穴
属性:公孙二穴父通 冲脉
内关二穴母通阴维脉(合于心胸胃)
后 二穴夫通 督脉
由脉二穴妻通阳跷脉(合于目内 颈项耳肩膊小肠膀胱)
临泣二穴男通 带脉
外关二穴女通阳维脉(合于目锐 耳后颊颈肩)
列缺二穴主通 任脉
照海二穴客通阴跷脉(合于肺系咽喉胸膈)
(按此八穴乃通奇经八脉。参交互注犹十二经之有井荥俞经合也其治病主客相应之法详
见卷五)
卷三群书汇粹
十二经纳天干歌
属性:(诸府配阳诸藏配阴)
甲胆乙肝丙小肠。丁心戊胃己脾乡庚属大肠辛属肺壬属膀胱癸肾藏。三焦阳府须归丙。
包络
包络附心主。安得云癸。且二藏表里皆相火也。今改正之。
卷三群书汇粹
子午流注逐日按时定穴歌
属性:甲日戌时胆窍阴。丙子时中前谷荥。戊寅陷谷阳明 。返本丘墟木在寅庚辰经注阳 穴
。壬午膀胱委中寻。甲申时纳三焦水。荥合天干取液门
乙日酉时肝大敦。丁亥时荥少府心己丑太白太冲穴。辛卯经渠是肺经。癸巳肾官阴谷合
。乙
未劳宫火穴荥。丙日申时少怿当。戊戌内庭医胀康。庚子时在三间 。本原腕骨可祛黄。三
焦寄有阳池穴。返本还原慎莫忘(三焦阳池旧本在壬日下。误)壬寅经火昆仑上。甲辰阳陵泉
合长。丙午时受三焦 。中渚之中仔细详
丁日未时心少冲。己酉大都脾土逢。辛亥太渊神门穴。包络太陵寄丁宫。此是寄宫真的
(包络太陵旧本在癸日下误)癸丑复溜肾水通乙卯肝经曲泉合。丁己包络太陵中 戊日午时厉
兑先。庚申荥穴二间迁。壬戍膀胱寻束骨。冲阳土穴必还原。甲子胆经阳辅是。丙寅小海穴
安然戊辰气纳三焦脉。经穴支沟刺必痊
己日巳时隐白始。辛未时中鱼际取。癸酉太 太白原。乙亥中封内踝比。丁丑时合少海
己卯间使包络止。庚日辰时商阳居。壬午膀胱通谷之甲申。临泣为 木。合谷金原返本归。
丙戌小肠阳谷火。戊子时居三里宜。庚寅气纳三焦合。天井之中不用疑
辛日卯时少商木癸巳然谷何须忖。乙未太冲原太渊。丁酉心经灵道引。己亥脾合阴陵泉
丑曲泽包络准土日寅时起至阴。甲辰胆脉侠 寻。丙午小肠后 。本原京骨亦同斟戊申时
至解 胃庚戌大肠曲池临壬子气纳三焦位。井穴关冲一片金
癸日亥时井涌泉。乙丑行间穴定然。丁卯 穴神门是本寻肾水太 原。己巳商丘内踝穴
。辛未肺经尺泽连癸酉中冲包络纳。流传后学莫忘言。
卷三群书汇粹
十二经病井荥经合补泻
属性:(针灸聚英今较正)
手太阴肺属辛金(辛日乙未时血行本原太渊)
补虚(又丁日辛亥时)太渊为 土(土生金为母经曰虚则补其母)
泻实(用甲日辛未时)尺泽为合水(金生水为子。经曰实则泻其子)
手阳明大肠属庚金(庚日甲申时。气行木原合谷)
补(用壬日庚戌时)曲池为合土 泻(用戊日庚申时)二间为荥水
足阳明胃属戊土(戊日壬戌时。气行本原冲阳)
补(用壬日戊申时)解 为经火 泻(用戊日戊午时)厉兑为井金
足太阴脾属巳土(己日癸酉时血行本原太白)
补(用丁日己酉时)大都为荥火 泻(用甲日己巳时)商丘为经金
手少阴心属丁火(丁日辛亥时血行本原神门)
补(用丁日丁未时)少冲为井木 泻(又甲日丁卯时)神门为 土
手太阳小肠属丙火(丁日庚子时。气行本原宛骨)
补(用壬日丙午时)后 为 木 泻(用己日丙寅时)小海为合土
足太阳膀胱属壬水(壬日丙午时。气行本原京骨)
补(用壬日壬寅时)至阴为井金 泻(用戊日壬戌时)束骨为 土
足少阴肾属癸水(甲日丁卯时。血行本原太 )
补(用戊日癸丑时)复溜为经金 泻(用癸日癸亥时)涌泉为井木
手厥阴心包络(寄丁)属相火(丁日辛亥时。血行本原太陵)
补(用甲日癸酉时)中冲为井木 泻(又戊日丁巳时)太陵为 土
手少阳三焦(寄丙)属相火(丁日庚子时。气行本原阳池)
补(用丁日丙午时)中渚为 木 泻(用辛日庚寅时)天井为合土
足少阳胆属甲木(乙日戊寅时。气行本原丘墟)
补(用壬日甲辰时)侠 为荥水 泻(用己日甲子时)阳辅为经火
足厥阴肝属乙木(丙日乙丑时。血行木原太冲)
补(用戊日乙卯时)曲泉为合水 泻(用甲日乙丑时)行间为荥火
(按脏腑各有五行生合之义。并荥俞经合各有气血流注日时。今合为一法。则学人易晓
如。心病虚者补其肝木。实者泻。其脾土。是亦补母泻子之谓。又如心虚者。取少海之水。
所以伐其胜也。心实者。取少府之火。所以泄其实也。余藏皆同论治者。当于此会而通之)
卷三群书汇粹
子母补泻迎随
属性:六十九难曰虚者补其母。实者泻其子。当先补之。然后泻之(此以别经为子母也。母。
生我
之经。如肝虚则补肾。经也母气实。则生之益力。子。我生之经如。肝实则泻心经也。子气
衰。则食其母益甚)不虚不实。以经取之者。是正经自生病。不中他邪也。当自取其经。故
言以经取之(即于本经取所当刺之穴。不必补母泻子也)
七十五难曰。东方实。西方虚。泻南方。补北方。何谓也。然金木水火土。当更相平(
言金
克木。木克土。循环相制。不令一藏独盛而生病也)东方木也。西方金也。木欲实。金当平
之。火欲实。水当平之。土欲实。木当平之。金欲实。火当平之。水欲实。土当平之。东方
者肝也。则知肝实。西方者肺也。则知肺虚。泻南方火。补北方水。火者木之子也。木者木
之母也。水胜火。(泻火者。一则以夺木之气。一则以去金之克。补水者。一则以益金之气
。一则以制火之光。故曰水胜火)子能令母实。母能令子虚。故泻火补水。欲令金得平木也(
母能令子实。子能令母虚。乃五行之生化。即虚者补母。实者泻子之义。今言子能令母实。
母能令子虚者。用针之子夺也)经曰。不能治其虚。何问其余。此之谓也(虚指肺虚而言也)
七十二难曰。所谓迎随者。知营卫之流行。经脉之往来。也随其逆顺而取之故曰迎随(迎者
针锋逆其来处为泻。随者针锋顺其往处为补。)
卷三群书汇粹
泻南方补北方论
属性:(HT 洄集)
王安道曰。夫子能令母实。母能令子虚。以常情观之。则曰心火实。致肝木亦实。此子
能令
。法当泻心补脾。则肝肺皆平矣。越人则不然。其子能令母实。子谓火。母谓水。固与常情
无异。其母能令子虚。母谓水。子谓木。则与常情不同矣。故曰水者木之母也子能令母实。
一句言病因也。母能令子虚一句言治法也。盖火为木之子。子助其母。使之过分而为(病矣
水为本之毋若补水之虚)使力可胜火。火势退而木势亦退。此则母能虚子之义所谓不治之治
也(此虚谓抑其过而欲虚之也)水胜火三字。此越人寓意处。虽泻火补水并言。而其要又在于
补水耳。然水不虚而火独暴旺者。固不必补水也若先因水虚而致火旺者。不补水可乎。且夫
肝之实也。其因有二心助肝。肝实之一因也肺不能制肝。肝实之二因也。肺之虚也。其因亦
有二。心克肺。肺虚之一因也。脾受肝克而不能生肺。肺虚之二因也。今补水而泻火。火退
则木气削。又金不受克而制木。东方不实矣。金气得平。又土不受克而生金。西方不虚矣。
若以虚则补母言之。肺虚则当补脾。岂知肝势正盛。克土之深。虽每日补脾。安能敌其正盛
之势哉。纵使土能生金。金受火克。亦所得不偿所失矣。此所以不补土而补水也。或疑木旺
补水。恐水生木而木愈旺。殊不知木已旺矣。何待生乎况水之虚。虽峻补尚不能复其本气。
安有余力生木哉。若能生木。则能胜火矣。泻火补水。使金得平木正所谓能治其虚不补土。
不补金乃泻火补水。使金自平。此法之巧而妙者。苟不能晓此法。而不能治此虚。则不须问
其他。必是无能之人矣。
卷三群书汇粹
奇经八脉总论
属性:(本草刚目)
人身有经脉络脉直行曰经。旁行曰络。经凡十二手之三阴三阳足之三阴三阳是也。络凡
十五
。乃十二经各有一别络。而脾又有一大络。并任督二络为十五络也。其二十七气。相随上下
。如泉之流。如日月之行。不得休息。阴脉营于五脏。阳脉营于六腑。阴阳相贯如环无端。
其流溢之气入于奇经。转相灌溉。内温脏腑。外濡腠理。奇经凡八脉。不拘制于十二正经。
无表里配合。故谓之奇。盖正经犹沟渠。奇经犹河泽。正经之脉隆盛。则溢于奇经。故秦越
人比之天雨降下。沟渠溢满。滂沛妄行。流于河泽。此灵素未发之旨也。
(八脉)阳维起于诸阳之会。由外踝而上行于卫分。阴维起于诸阴之交。由内踝而上行于
营分
。所以为一身之纲维也。阳跷起于跟中。循外踝上行于身之左右。阴跷起于跟中。循内踝上
行于身之左右。所以使机关之跷捷也。督脉起于会阴。循背而行于身之后。为阳脉之总督故
曰阳脉之海。任脉起于会阴。循腹而行于身之前。为阴脉之承任。故曰阴脉之海。冲脉起于
会阴。夹脐而行。直冲于上。为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