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中医古典电子书 > 009-奥秘心理学 >

第20章

009-奥秘心理学-第20章

小说: 009-奥秘心理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慊嶙稣庾瞿牵慊岽锏秸獯锏侥牵亲晕椅拗╯elf一屯norance)的感觉~直跟你在一起。它潜伏在你的后面;无论你怎么想方设法忘记它、怎么想方设法逃避它,它都是你的形影不离的伙伴。你无法逃避你的无知。你知道你不知道。这就是第五个身体的疾病。
  那些住在特尔菲城的人,以阿波罗神庙为题材,写了一本名为《认识你自己》的书,他们很关心第五个身体。他们写的就是它。苏格拉底一直反复强调。认识你自己。他很关心第五个身体。对第五个身体来说,自我认知(selfknowledge)是唯一的知识。
  摩河毗罗说:“一个人通过认识自己认识一切。”这句话不对。一个人无法通过认识自己来认识一切。但它的反命题是正确的。一个人不认识自己就无法认识任何东西。所以,为了平衡这句话,摩河毗罗又说:“通过认识你自己,你会认识一切。”就算我无所不知,如果我不认识自己,那有什么用呢?如果我连自己也不认识的话。我怎么可能认识根本的、基本的。
  终极的呢?那是不可能的。
  所以,对第五个身体来说,紧张就在知和无知之间。但是要记住,我说的是知(knowing)和无知;我不是说知识(knowledge)和无知。知识可以从经典里面收集;知无法从任何地方收集。有那么多人都是在这种错误的妄见、这种对知识和知的误解下操作的。知永远是你的。我无法把我的知传给你;我只能传递我的知识。经典传递知讽,不传递知。它可以说你是神,你是atman——你是我,但这不是知。
  如果你执着这种知识,就会产生极大的紧张。无知将伴随着虚假的、获得的知识和信息——借来的知识。你是无知的,但是你会感觉你知道。这样就会产生极大的紧张。最好保持无知,同时清楚地知道“我是一个无知的人”。这样紧张虽然在那里,但是不会那么强烈。如果你不用从其他地方获得的知识来欺骗自己,那么你就能够在自己的里面寻找和探索,那么知就是可能的。
  因为你存在,所以这一点是肯定的:不管你是什么,你都存在。这一点不可能被否定。其次:你是一个知道的人。可能你知道别人,可能你只知道幻觉,可能你所知道的并不正确,但是你知道。所以,有两件事情可以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你的存在和你的意识。
  但是第三件事情是缺乏的。人的基本人格可以通过三个向度表达:存在,意识和喜乐。我们知道我们就是存在本身;我们知道我们是知道的人——意识本身。只有喜乐是缺乏的。但是如果你在自己的里面寻找,你也会认识第三件事情。它就在那里。一个人的存在的喜乐、狂喜就在那里。而且当你认识它的时候,你就会彻底认识自己:你的存在、你的意识、你的喜乐。
  除非你认识喜乐,否则你无法彻底认识自己,因为一个不喜乐的人总是不断地逃避自己。我们的整个人生就是逃避自己。别人对于我们至关重要,因为他们可以帮助我们逃避。所以我们都是面向别人的。一个人就算开始信仰宗教,他也把上帝创造成别人。他又开始面向别人;他在重复同样的错误。
  所以在第五个阶段,一个人必须从内在寻求自己。这不是寻求,而是“在寻求之中”(being in search)。直到第五个身体,你才被需要。超过第五个身体,事情就变得简单而自然了。
  第六个身体是宇宙身。它的紧张在你——你的个体的、局限的感觉——和无限的宇宙之间。即使在第五个阶段,你也会在你的灵性身里被具体化。你是一个人。那个“人任第六个身体的紧张D所以,为了达到踉宇宙在一起的不紧张的存在,为了用宇宙融合为一,你必须停止做一个个体。
  耶稣说:“无论谁失去自己,都会找到自己。”这句话就和第六个身体有关。直到第五个身体,这句话都无法被理解,因为它是完全反数学的。但是从第六个身体开始,这是唯一的数学、唯一合理的可能性:失去自己。
  我们一直都在增强自己、使自己结晶。直到第五个身体,你都可以携带这个结晶、这个自我、这个个性。但是,如果有人坚持要做一个个体的话,他就会留在第五个阶段。所以,有很多灵性系统都在第五个阶段停止了。所有那些说灵魂有自己的个性,而且个性甚至可以在解放的状态下保持——你将是一个个体,体现在你的自我里面——所有说这些话的系统,都停止在第五个阶段。在那样一个系统里面,不会有上帝的概念。不需要这个概念。
  上帝的概念只能跟着第六个身体产生。“上帝”意味着宇宙的个性,或者,最好说,宇宙的无个性(no—individuality)。不是“我”在存在里面;而是全体都在我的里面,这使我的存在成为可能。我只是无限的存在连接中的一个点、一个环节。如果太阳明天不升起来,我就不存在了。我将出离存在;火焰将熄灭。我之所以在这里,是因为太阳存在。虽然它十分遥远,但是它依然跟我有关。如果地球死了,正如那么多植物已经死了一样,我就无法生活,因为我的生命跟地球的生命是一体的。每一样东西都在一条存在的链锁上。我们不是岛屿。我们是海洋。
  在第六个阶段,个性的感觉是唯一距海洋的感觉:无限的感觉,无始无终的感觉,不是我的感觉,而是我们的感的—一相对立的紧张。“我们”包括每一样东西。不仅包括人。
  不仅包括生物,而且包括一切存在的东酉。“我们”意味着存在本身。所以“我”将是第六个身体的紧张。你怎么可能失去“我”、你怎么可能失去你的自我?虽然你不能马上理解,但是如果你达到了第五个身体,它就变得容易理解了。这就好像一个依恋玩具的孩子无法想象他怎么可能丢弃这个玩具一样。然而童年一过,玩具就被抛弃了。他再也不会回到玩具的身边。直到第五个身体,自我都是至关重要的,但是超过第五个身体,它就变得像孩子一度摆弄过的玩具一样。你就这么形法扔了;易如反掌。
  唯一的困难在于:如果你是以次第达到第五个身体的,而不是以突艄的开悟达到的,那么,要在第六个阶段彻底丢弃这个“我”就变得很困难。所以在第五个身体以上,所有那些突然的变化都变得很有帮助;在第五个身体以前,次第前进看起来似乎比较容易;但是超过第五个身体,它们就变成障碍了。
  所以第六个身体的紧张在个性和海洋般的意识之间。那滴水必须失去自己以成为海洋。它并非真的在失去自己,只是从一滴水的立场来看,似乎是这样的。相反,那滴水一旦消失,它就获得了整个海洋。那滴水并非真的失去自己了。现在,它已经变成了海洋。
  第七个身体是湿婆身。它的紧张在存在和不存在之间。在第六个阶段,求道者已经失去自己了,但是没有失去存在。他存在着——不是作为个体,而是作为宇宙。存在在那里。
  有一些哲学和系统就停止在第六个阶段。它们停止在上帝或者moksha—一解脱上。第七个身体意味着连存在也化入不存在了。那不是在失去自己。那只是在失去。存在的变成不存在的。然后你来到一切存在发生和消隐的本源。存在来自于它;不存在回归于它。
  存在本身只是一个阶段、它必须回归。就像夜以继日。日以继夜一样,存在之后跟着不存在,不存在之后跟着存在。如果一个人想完全知道,那么他就不应该逃避不存在。如果他想知道整个圆,他就必须变成不存在的。即使宇宙也不是完全的,因为不存在超越于它。所以即使上帝也不是完全的。上帝只是梵的一部分;上帝并不是梵本身。梵意味着所有光明和黑暗的结合、生命和死亡的结合。
  存在和不存在的结合。上帝不是死亡;上帝只是生命。上帝不是不存在;上帝只是存在。上帝不是黑暗;上帝只是光明。他只是全部存在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存在。知道全部就是变成无。只有无才能知道整体。整体就是无,而无就是唯一的整体——对于第七个身体来说。
  这些是七个身体的紧张,从肉身开始。如果你了解你的肉身的紧张、它的解脱和它的健康。那么你就能够非常容易地延伸到所有七个身体。实现第一个身体的安泰会成为登上第二个身体的台阶。如果你实现了第二个身体的什么——如果你感觉到以太身的不紧张的时刻——那么你就登上了通向第三个身体的台阶。
  在每一个身体里面,如果你都以健康开始,那么下一个身体的大门就会自动打开。但是,如果你在第一个身体里面失败了,要想打开后面几扇大门就变得相当困难,甚至不可能。
  所以要从第一个身体开始,根本不要考虑另外六个身体。完全地生活在肉身里,你会突然知道一扇新的门已经打开了。然后继续前进。但是千万不要考虑其他身体,否则它会干扰你,并且引起紧张。
  所以,不管我说了什么——忘掉它!

九、知识的缺陷

  我不是教导一种学说。教导学说是一件没有意义的事情。我不是一个哲学家;我的头脑是反哲学的。哲学向来毫无结果,也可能会有任何结果。思考的、提问的头脑无法知道。
  世界上有那么多种学说。然而学说就是杜撰、人的杜撰。它不是什么发现,而是一种发明。人的头脑能够创造无数个系统和学说,但是要通过理论知道真理是不可能的。一个塞满知识的头脑必然停留在无知上。
  启示出现于知识停止的时刻。有两种可能性:要么我们能够思考某样东西,要么我们能够存在地(existentially)进入它。一个人思考得越多,他就离此时此地越远。思考某样东西就等于丧失跟它的接触。
  所以,我教的是一种反学说、反哲学、反思索的体验。怎样存在,只是存在。怎样处于此时此地。打开,不防卫,跟它合一。那就是我称之为静心的内容。知识只能导致杜撰、导致投射的东西。它无法充当达到真理的渡船。可是一旦你体悟了真理,知识就可以成为跟不知道的人进行交流、分享的工具。于是语言、学说、理论都可以变成一种手段。然而手段还是不够的。它必然会歪曲。
  任何东西,只要它不是被存在地认识的,它就不能被完全地表达。你只能指示它。在我表达我所知道的东西时,我的语言传到你那里,但是它的意义却留在了后面。死的语言传到你那里。在某种程度上,它是没有意义的,因为意义就是体验本身。
  所以,知识能够成为表达的工具,但它不是达到了悟的手段。知道的头脑是一个障碍,因为当你知道的时候,你不谦卑。当你塞满知识的时候,你的里面没有空间来接受未知。头脑必须变得空无所有:一个子宫,一种全然的接受性。知识是你的过去。它是你已知的东西。它是你的记忆。你的累积、你的财产。这种累积成为一个障碍。它来到你和新的领域、你和未知的领域中间。
  只有在谦卑的时候,你才能向未知打开。一个人必须不断地觉知他的无知:他仍然有未知的东酉。一个基于记忆、资料、经典、理论、学说、教条的头脑是自我中心的,不是谦卑的。知识不可能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