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中医古典电子书 > 经络 >

第5章

经络-第5章

小说: 经络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察一棵树没看到树干只看到树叶一样;也像解剖计算机时,只看到部份的硬件就以为那是计算机的全部,没想到还有软件的存在,更不知有网络这样的怪物一样。今日中医的没落,很大的原因是现代中医的教学,一进学校就先教了这种一知半解的解剖学,使得这些初学的准医生们脑子里就架了一个没有经络的人体结构,再开始教经络和穴位,当然满脑子充满疑问,如何学得懂中医呢?随着经络物质证据的出现,在可预见的未来必定对整体医学界造成很大的影响,原有的解剖学必需跟着调整,当然以解剖学为基础的整个现代医学也必定会跟着发生巨大的变化。
  本图是穴位所在骨间膜表面的各种元素含量,下图是非穴位的含量。其中氩气为一不变的常数,和下一张图中的各种元素相较,穴位的各种元素均远较非穴位多出至少一个数量级。
  第三章、 人体的硬件结构:五脏六腑
  在第一章我们从人体功能的观点,绘制了一张人体系统的方块图,这个方块图的各个方块所代表的是包含硬件、软件和网络的功能,和我们传统所知道的人体的硬件有很大的差别。这一章我们将从人体的硬件来说明人体的结构。五脏六腑是中国人用了几千年的一个名词,就是指人体内的主要器官。“脏”是指实心有机构的脏器,有心、肝、脾、肺、肾五脏,“腑”是指空心的容器,有小肠、胆、胃、大肠、膀胱等分别和五个脏相对应的五个腑,另外将人体的胸腔和腹腔分为上焦、中焦、下焦为三焦,是第六个腑。人体的十一个脏器各有一条相对应的经络,加上心包经,也就是心脏和心脏外层的保护膜之间,称之为心包,其相应的经络称之为心包经。再加上人体躯干前侧的任脉和后侧的督脉,一共有十四条主要的经络。其中彼此之间有错综复杂的关系。例如每一个脏都相对应于一个腑,心脏对应着小肠;肝脏对应着胆囊;脾脏对应着胃;肺脏对应着大肠;肾脏对应着膀胱;三焦则对应着心包。从经络物质基础的研究中,发现手上和脚上的经络多数在骨间膜上,而脏的经络和其相应腑的经络通常都在同一片骨间膜的两面,所以这两个脏腑之间的变化会形成一致的病理现象。五脏对应着五腑,另外的三焦经则对应着心包经,也是在手臂的内外侧之间对应着。这种现象中国的医生在几千年前就明白了。而这种对应的现象,对不懂中医的人而言,则是认为毫无根据的。例如中医认为寒气会入大肠经,从西医来看,受寒就是肺的疾病,和大肠怎么可能相关,一个是消化系统,一个是呼吸系统。两者在解剖中根本就是不相通的两个器官。从经络来看,就会发现大肠经和肺经始终都是非常紧密相邻的。除了脏腑对应的关系之外,脏器之间还存在着相生相克的密切关系,古人将之以五行理论整理后,再依各个脏器的特性予以对应到五行之中就得出了:心属火、肝属木、脾属土、肺属金、肾属水。
  在五行关系中,讲究的是平衡,如果五脏中的任何一个脏器的能力较其它脏器强或弱,就会破坏这种平衡。如心火太旺的症状,有可能是心脏自己的原因引起的,例如夏天天气热,这个季节自然容易产生心火太旺的症状,但是冬天肾气不足时,水克不住火,也会造成心火太旺的症状;春天肝气上升时,也会因为木生火而造成心火跟着也旺的症状。这种脏腑之间的五行关系非常复杂,通常一个好的中医师需要花费数年甚至数十年以上的经验累积,才能完全掌握。掌握了这种五行变化的医生,经常可以非常准确的判断疾病根源,而有手到病除的功力。例如我们常见的腿部外侧不明原因的发麻和疼痛,通常被西医诊断为骨刺压迫神经造成的坐骨神经痛,仔细观察疼痛的部位,其实痛的是胆经的部位,是因为常年肺热引起的。肺属金,胆属木,金克木。肺的问题压制了胆的功能,有时肺热特别严重,就会造成胆经疼痛,这时只要在手部外侧肺经的尺泽穴压住不动一分钟,泄除了肺热,疼痛立即消失,真是手到病除。但是这只是治标而已,这种患者多数都伴随着胆功能方面的疾病,严重的甚至割除了胆囊,因此,只有根治了胆的疾病,才有机会使疾病痊愈。而胆功能的疾病根源又来自于肺里的寒气,只有将肺里的寒气彻底去除才会消除胆里的问题,疼痛才能永远不再发生。虽然这种五行的理论不容易掌握,我们会在后续的章节中将常用的几种五行规律做比较详细的介绍。即使没有这种手到病除的功夫,只要能依照本书所提供的调养方法,慢慢调整生活习惯,也就能使血气能量上升,让人体的诊断维修系统发挥作用消除这种疼痛,差别只是需要忍受稍长时间的皮肉痛苦而已。因此读者不用担心学不会那些难懂的金、木、水、火、土,有兴趣就学,没兴趣就不用学,不会因此就学不会正确使用人体的方法。虽然每个人的血气水平都不一样,但是人体在不同的血气水平,五脏六腑都会形成平衡的状态,身体才不会有不舒服的生病症状。通常出现了不舒服的症状时,就是脏器之间失去了平衡,这时中医的治疗目标,就是消除这种不平衡。这里顺便一提的是,人体是一个充满智能的机体,前面例子中的胆经痛就是最好的例证。这种发生在四肢上的疼痛,通常是用来通知大脑人体生病的讯号。
  多数不明原因的疼痛可能都是经络痛,当人体脏器的能力不足时经络才会痛,多数时候必需触压才会有痛感,到了问题很严重时,才会不碰也痛。因此当发生不明原因的疼痛时,应先找一份经络图,仔细分辨疼痛的位置是那一条经络,直接按摩疼痛的经络,或者按摩其相生或相克的经络,多半能够缓解疼痛。有些人很容易扭伤手脚,多数都会认为是意外的伤害,其实只有真正的严重外力才会造成扭伤,一般性的用力不当,是不容易造成扭伤的。通常被扭伤的部位会不断的重复受伤,其实主要原因并不是外力造成的,而是该经络相应的脏器早就有问题,使得经络的弹性变差,自然就容易扭伤了,这种扭伤不是偶然的意外,而是必然的结果。
  第四章、 人体的血气模型
  在第一章人体的系统方块图中,我们定义了一个能量供应系统,这就像个人计算机中的电源供给器(Power Supply)是计算机的能量供应中心一样。可惜的是目前还没有任何科学的方法可以量测人体的能量,不像用三用电表很简单就可以量测计算机的能量供应状况这么方便。中医衡量患者血气的情况只能用多方采证的方式,从患者的外表症状,例如头发的粗细,皮肤的颜色,嘴唇和牙龈的血色,舌头的状况…等各种症状,利用学理和经验来评估和判断。这种方式因为缺乏客观的数据,每个中医师的诊断都会有差异。因此,我们正和上海的一些科学家一起激活一个寻求测量血气方法的研究计划,希望在不久的未来能够找到合适的方法,比较科学的测量人体的血气能量。虽然目前没有仪器可以直接量出人体的血气能量,但是我们利用传统中医古籍所提供的资料,加上我们多年来累积的观察经验,仍然能够对人体的血气能量进行正确的判断,并将之分类,发展出一套模型。我们可以用这个模型来推断疾病发生的原因,再依这些原因拟订治疗的方案。血气模型一:五个血气水平的疾病和症状
  中医的诊断经常用阴、阳、虚、实、血气、火等这些字,对于大多数的人,听这些用词并不明白自己的身体倒底出了什么问题。这些文字经常用来描述人体血气和脏器的状况。这一章我们谈到血气,因此,先把这些字用来描述血气时的意义做一个初步的说明。首先中医把人体的能量分为“血气”和“火”,血气指的是一个人的正常能量,“火”则指人体储存的能量,也就是我们透支体力时的能量来源。另外也用阴阳来代表这两种能源,阴指储存的“火”,阳指正常的“血气”。“阳虚”指的是血气略有不足;“阴虚”则是人体血气不足到需要动用储存的“火”;“阴虚火重”则说明不但动用储存的“火”,而且还在大量透支;“阴阳两虚”则代表“血气”和“火”都已大量亏虚接近殆尽。就我对中医的理解,将人体的血气能量依高低水平分为五个等级,由于古时候数字概念不是很普遍,因此用阴、阳和虚、实来表达。接下来我们用现代的语言说明这些区分的等级。读者可以自己尝试将自己的情况分类,了解自己处在什么样等级的血气能量水平。1。  健康水平:
  用中医的眼光来说,这样的人各方面都很平衡,不偏阴也不偏阳,不偏虚也不偏实,平衡是中医追求的目标。因此这是最健康的等级,这个等级的特征是身材匀称,脸色红润,脾气温和,作息规律。由于人体有很强的防御力量,各种外来的疾病不容易侵入,不容易生病。一般很少见到这样的人,也许练气功或瑜珈有成的高手才有这样的身体。我们至今没有看过这样的人,当然这样的人不必要也不可能来找我们。2。  阳虚水平:
  血气低于健康水平,造成血气下降的原因很多,如睡眠太晚,或长期营养吸收不良等。这时人体抵抗疾病的能力和疾病侵入的能力很接近,在伯仲之间。因此有外来的疾病侵入时,人体仍有能力抵抗,但是不像健康水平的人一样可以很快的击退疾病,会在人体的各个器官发生激烈的战事,因此会出现各式各样的症状。有些人由于身体经常有这种战事的现象,传统上会认为他体弱多病。一般经常感冒甚至发烧的人,或者有过敏性体质的人,都是处在这个等级里的血气水平。3。  阴虚水平:
  血气下降的趋势长期不能扭转,血气降至低于阳虚的下限后,由于人体的能量太低,诊断维修系统无法完全正常工作,疾病入侵或器官的损伤如没有立即的危险,就暂时将之搁置。这时的血气只够维持日常工作或活动的需要。一般的疾病侵入时,人体并不抵抗,疾病长驱直入。由于没有抵抗的战事,因此也没有任何不舒服的疾病症状,但是会在人体的肤色、体形及五官上留下痕迹,有经验的医生能够识别出来。这样的人是目前工商社会的最大一群。许多人都觉得自己非常健康,有无穷的体力,每天忙到三更半夜,尽情的透支体力也不会生病,这些现象就是典型阴虚水平血气能力的症状。
  这个血气水平的人,愈晚精神愈好,这是由于人体日常产生的“血气”无法支应每天的透支,只好从人体原来储存的“火”中提取。比较通俗的说法,这一级的人并不是没有病,而是没有能力生病。
  每个人可以在这个血气水平维持的时间长短是不同的,一方面要取决于幼年或年轻时的生活作息是不是正常,是不是储存了足够的能量;另一方面也取决于他平时是不是会抽空休息,补充能量。
  根据我们的经验,农村长大的人,比城市长大的人,可以经得起更长时间的透支,这是由于农村长大的人,在幼年时的睡眠较早,身体储存了较多的能量。现代的孩子,比上一代都晚睡,将来可以透支的能量必定较少,生大病的机会一定比较多也比较早。4。  阴阳两虚水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