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中医古典电子书 > 435-黄帝素问直解 >

第62章

435-黄帝素问直解-第62章

小说: 435-黄帝素问直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经脉,须间日一刺,一刺不已,至五刺而五脏始周,故五刺已。 
x邪客于手足少阴、太阴、足阳明之络,此五络,皆会于耳中,上络左角,五络竭竭,令x 
x人身脉皆动,而形无知也,其状若尸,或曰尸厥,刺其足大趾内侧爪甲上,去端如韭叶,x 
x后刺足中指爪甲上,各一 ,后刺手大指内侧,去端如韭叶,后刺手心主少阴锐骨x 
x之端,各一 ,立已,不已,以竹管吹其两耳, 其左角之发,方x 
x一寸,燔治,饮以美酒一杯,不能饮者,灌之立已。x 
, 同,俗作剃。承上文邪客五脏之意,而言五络会于耳中,合卫气而行于皮肤也,手足少阴心肾, 
水火之络也,手足太阴肺脾,天地之络也,足阳明胃,中土之络也,心肾开窍于耳;犹天 
地水火,会于中土之义,故凡此五络,皆会于耳中,从耳而上,则上络左角,若五络俱竭,不相交会,则令 
人身脉皆动,而形无知也,动而无知,其状如尸,或曰尸厥者是也,刺其足大趾内侧爪甲上,去端如韭叶, 
脾足太阴隐白井穴也,后刺足心,肾足少阴涌泉穴也,后刺足中指爪甲上各一 ,足阳明厉兑井穴也,后 
刺手大指内侧去端如韭叶,肺手太阴少商井穴也,后刺手心主少阴锐骨之端各一 ,心手少阴掌后高骨大陵 
俞穴也,心者君主之宫,故曰心主,刺其五络,病当立已,如不已,则以竹管吹其两耳,以通五络 
之会于耳中者,更剃其左角之发,方一寸,燔治,使耳中之络,上 
络于左角也,更饮以美酒一杯,不能饮者,灌之,使络脉与卫气相通,周于一身,出于皮肤,则其病立已。 
x凡刺之数,先视其经脉,切而从之,审其虚实而调之,不调x 
x者,经刺之,有痛而经不病者,缪刺之,因视其皮部有血络者,尽取之,此缪刺之数也。x 
此举刺数,以结缪刺之义。经脉在里,络脉在中,孙络脉在外,故凡刺之数,先当视其在里之经脉 
切而从之,审其虚实而调之,不调者,刺其经脉,故曰经刺之,有痛在于络脉而经不痛者, 
则缪刺之,如病在孙络,因视其周身皮部有血络者,尽取刺之而出其血,此所以为缪刺之数也。 

卷之五
四时刺逆从论第六十四篇
属性:四时刺逆从者,春刺经脉,夏刺孙络,长夏刺肌肉,秋刺皮肤,冬刺骨髓,四时各有所刺,刺之从也。 
刺不知四时之经,正气内乱,中伤五脏,死之有期,刺之逆也。四时合五行,六气亦合五 
行,故论四时刺逆从,先论六气有余不足滑涩之病也。 
x厥阴有余病阴痹,不足病生热痹;滑则病狐疝,风涩则病少腹积气。x 
四时合五行,六气亦合五行,故岐伯论四时之刺,先论六气之有余不足也。厥阴,木也。木,四时 
之春也。厥阴有余,则阳气不足,故病阴痹∶厥阴不足,则阳气有余,故病生热痹。痹,闭也, 
不和也。气病为疝,血病为积。滑主气盛,涩主少血,故厥阴脉滑,则病狐疝。又曰风者,气动风生,风 
主气也,下文肺风脾风心风肾风肝风,皆气动风生之义。厥阴脉涩,则病少腹当有积气。 
x少阴有余病皮痹隐轸,不足痛肺痹;滑则病肺风疝,涩则病积溲血。x 
轸, 同。少阴,火也。火,四时之夏也。少阴有余,则火气外炎,故病皮痹隐轸;少阴不足,则 
火气内虚,故病肺痹。气病为疝,故少阴脉滑则病肺风疝;血病为积,故少阴脉涩则病积、溲血。 
x太阴有余病肉痹寒中,不足病脾痹;滑则病脾风疝,涩则病积,心腹时满。x 
太阴,土也。土,四时之长夏也。太阴有余,则土气壅滞,故病肉痹寒中;太阴不足,则上气不运,故 
病脾痹。气病为疝,故太阴脉滑则病脾风疝;血病为积,故太阴脉涩则病积、心腹时满。 
x阳明有余病脉痹,身时热,不足病心痹;滑则病心风疝,涩则病积、时善惊。x 
阳明,金也。金,时之秋也。阳明有余,则气燥而热,故病脉痹、身时热;阳明不足,则胃络不通 
于心包,故病心痹。气病为疝,故阳明脉滑则病心风疝;血病为积,故阳明脉涩则病积、时善惊。 
x太阳有余病骨痹、身重,不足病肾痹;滑则病肾风疝,涩则病积、善时巅疾。x 
太阳,水也。水,时之冬也。太阳有余则水寒气盛,故病骨痹、身重;太阳不足,则水气虚竭,故 
病肾痹。气病为疝,故太阳脉滑,则病肾风疝;血病为积,故太阳脉涩,则病积、善时巅疾。 
x少阳有余病筋痹胁满,不足病肝痹;滑则病肝风疝,涩则病积,时筋急目痛。x 
少阳,火也,亦时之春也。六气之中有二火,所以合于五行也。少阳厥阴,相为表里,少阳有余,则 
肝木之气亦有余,故病筋痹胁满;少阳不足,则肝木之气亦不足,故病肝痹。气病为疝,故 
少阳脉滑,则病肝风疝;血病为积,故少阳脉涩,则病积、时筋急目痛。 
x是故春气在经脉,夏气在孙络,长夏气在肌肉,秋气在皮肤,冬气在骨髓中。x 
四时之气,合于人身。春气发生,行于周身,是故春时之气在经脉。夏气开张,浮泛于外,故夏时之 
气在孙络。土气敦浓,居时之中,故长夏之气在肌肉。秋气肃杀,化暑为凉,故秋时之气在皮 
肤。冬气闭藏,深伏于内,故冬时之气在骨髓中。 
x帝曰,余愿闻其故。x 
愿闻春夏秋冬,所以在经脉络脉肌肉皮肤骨髓之故。 
x岐伯曰∶春者,天气始开,地气始泄,冻解冰释,水行经通,故人气在脉。x 
春气之所以在经脉者,盖以春者因冬之藏,其时天气始开,地 
气始泄,冻始解,冻始释,水行而经通,故人气在经脉。 
x夏者,经满气溢,入孙络受血,皮肤充实。x 
夏气之所以在孙络者,盖以夏者盛大于外,经满气溢,外入孙络而受血,皮肤充实,故夏气在孙络。 
x长夏者,经络皆盛,内溢肌中。x 
长夏之所以在肌肉者,盖以长夏者,夏时经络皆盛,长夏则内溢肌中,故长夏之气在肌肉。 
x秋者,天气始收,腠理闭塞,皮肤引急。x 
秋气之所以在皮肤者,盖以秋者,天时之气始收,人之腠理闭塞,皮肤内引而急,故秋气在皮肤。 
x冬者,盖藏,血气在中,内着骨髓,通于五脏。x 
上藏,如字。冬气之所以在骨髓者,盖以冬者,气机盖藏,血气在中,内着骨髓,通于五脏。脏 
者,藏也。惟冬主藏,故通五脏,而冬气在骨髓。 
x是故邪气者,常随四时之气血而入客也,至其变化不可为度,x 
x然必从其经气,辟除其邪,除其邪,则乱气不生。x 
人身经络肌肉皮肤骨髓,各主其时,是故邪气者,常随四时所主之气血内虚而入客也。四时主气, 
各有常度,至其邪气变化,不可为度,然必从其经脉之正气,经气充足,辟除其邪,除其邪,则 
乱气不生,而合于常度也。 
x帝曰,逆四时而生乱气奈何?x 
上文云∶从其经气,则乱气不生。从则乱气不生,逆则生乱,故问逆四时而生乱气奈何? 
x岐伯曰∶春刺络脉,血气外溢,令人少气;春刺肌肉,血气环x 
x逆,令人上气;春刺筋骨,血气内着,令人腹胀。x 
人身络脉经脉肌肉筋骨,本于血气,合于四时,刺失其宜,则血气内逆而生乱也。春气在经脉,宜刺 
其经脉。若春刺络脉肌肉筋骨,刺失其宜,则血气外溢,血气环逆,血气内着,而令人生病 
也。筋连于骨,故曰筋骨。刺络脉经脉肌肉筋骨,必由皮肤而入,故不言皮肤。但举四时,故不言长夏也。 
x夏刺经脉,血气乃竭,令人解 ;夏刺肌肉,血气内却,令人x 
x善恐;夏刺筋骨,血气上逆,令人善怒。x 
夏气在孙络,宜刺其孙络。若夏刺经脉肌肉筋骨,则血气乃 
竭,血气内却,血气上逆,而令人生病也。 
x秋刺经脉,血气上逆,令人善忘,秋刺络脉,气不外行,令人x 
x卧,不欲动;秋刺筋骨,血气内散,令人寒栗。x 
秋气在皮肤,宜刺其皮肤。若秋刺经脉络脉筋骨,则血气上逆,气不外行,血气内散,而令人生病 
也。四时刺逆,不及皮肤,但举四时,不及长夏,故上文不言皮肤,此宜刺皮肤,则不言长夏之肌肉也。 
x冬刺经脉,血气皆脱,令人目不明;冬刺络脉,内气外泄,留x 
x为大痹;冬刺肌肉,阳气竭绝,令人善忘。x 
冬气在骨髓,宜刺其骨髓。若冬刺经脉络脉肌肉,则血气皆脱,内气外泄,阳气竭绝,而令人生病也。 
x凡此四时刺者,大逆之病,不可不从也。反之,则生乱气,相淫病焉。x 
总承上文,而言凡四时之刺者。刺失其从,若大逆之病,不可不从也。大逆之病而反刺之,则生乱 
气,乱气生则相淫而为病焉。 
x故刺不知四时之经,病之所生,以从为逆,正气内乱,与精相薄。x 
四时之刺,各有其经。故刺不知四时之经,及病之所生,若以从为逆,必致以逆为从,正气内乱,邪 
气乃生,而与精相薄矣。 
x必审九候,正气不乱,精气不转。x 
欲知四时经病之生,从逆之道,必审九候。人身上中下三部,各有天地人三候,而为九候也。审九候, 
所谓正气内乱者,而正气不乱矣。所谓与精相薄者,而精气不转矣。不转,内存也。 
x帝曰。善。刺五脏中心一日死,其动为噫。中肝三日死,其动为语。中肺五日死,其动为x 
x咳。中肾六日死,其动为嚏欠。中脾十日死,其动为吞。刺伤人五脏必死,其动,则根据其脏之所x 
x变,候知其死也。x 
中,俱去声。三日五日今改正。刺失其宜,是为刺逆,知其逆,则知其从,帝故善之。复举刺禁论 
岐伯之言,以明刺伤五脏,各有死期,各有动病。其死者,刺失其宜,伤人五脏必死。其动 
者,则根据其脏之所变病,以候其动,候其动,而知其死也。 

卷之五
刺法论第六十五篇
属性:篇中大旨,论六气升降不前,不迁正,不退位,及化运刚柔失 
守,民病疫疫,帝谋诸岐伯,欲预救生灵,详其刺治之法,以除民病,故曰《刺法论》。 
x黄帝问曰∶升降不前,气交有变,即成暴郁,余已知之,何如预救生灵,可得却乎?x 
六气以次主岁,有升有降,若升降不前,则气交有变,变则暴 
郁而为民病。帝欲详明刺治,以救生灵故问。 
x岐伯稽首再拜对曰∶昭乎哉问!巨闻夫子言,即明天元,须穷x 
x刺法,可以折郁扶运,补弱全真,泻盛蠲余,令除斯苦。x 
天元,天元纪大论也。夫子,鬼臾区也。天元纪大论帝曰,愿夫子推而次之,令有条理, 
而鬼臾区详悉言之,故曰闻夫子言,既明天元,而预救生灵,须穷刺法可除斯苦也。 
x帝曰∶愿卒闻之。x 
愿闻刺法。 
x岐伯曰∶升之不前,即有甚凶也。木欲升,而天柱窒抑之,木x 
x欲发郁,亦须待时,当刺足厥阴之井。x 
六气以次相并,若升之不前,即有甚凶。如辰戌之岁太阳司天,则厥阴木气为司天左间,木欲升, 
而逢天柱之金星窒抑之,则木郁矣。郁而欲发,亦须待时,待时,待居位时也。欲扶运折郁以 
却其病,当刺足厥阴所出之井。 
x火欲升,而天逢窒抑之,火欲发郁,亦须待时,君火相火,同刺包络之荥。x 
巳亥之岁厥阴司天,则少阴火气为司天左间,丑未之岁太阴司天,则少阳火气为司天左间。火 
欲升,而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