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中医古典电子书 > 435-黄帝素问直解 >

第39章

435-黄帝素问直解-第39章

小说: 435-黄帝素问直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x帝曰∶愿闻人之五脏卒痛,何气使然?x 
卒,音促,下同。痛者,脏腑之气不通也,故愿闻五脏卒痛,何气使然。 
x岐伯对曰∶经脉流行不止,环周不休,寒气入经而稽迟,泣而x 
x不行,客于脉外则血少,客于脉中,则气不通,故卒然而痛。x 
泣,作涩,下同。人身十二经脉,乃血气出入之道,流行不 
止,环周不休,若寒气入经,而正气稽迟,则血凝涩而不行,气行 
脉外,血亦随之,今寒客于脉外则血少,血行脉中,气亦随之,今 
寒客于脉中则气不通,寒客经脉,气血不能流行环转,故卒然而痛。 
x帝曰∶其痛或卒然而止者,或痛甚不休者。x 
痛有止不止之不同。 
x或痛甚不可按者,或按之而痛止者,或按之无益者。x 
痛者宜按不宜按之不同。 
x或喘动应乎者,或心与背相引而痛者,或胁肋与少腹相引而痛者,或腹痛引阴股者。x 
痛有上下相应相引之不同。 
x或痛宿昔而成积者,或卒然痛死不知人,少间复生者。x 
间,去声。痛有久暂之不同。 
x或痛而呕者,或腹痛而后泄者,或痛而闭不通者。x 
痛有通闭之不同。 
x凡此诸痛,各不同形,别之奈何?x 
别,音逼。诸痛不同,其形亦异,故举以问。 
x岐伯曰∶寒气客于脉外,则脉寒,脉寒则缩蜷,缩蜷则脉 急, 急则外引小络,故卒然x 
x而痛,得炅则痛立止,因重中于寒,则痛久矣。x 
,音屈。炅 同,音景,下炅及余篇皆仿此。重,平声。中,去声。 ,犹屈也。炅,犹热也。其 
痛或卒然而止,或痛甚不休者,始因寒气客于脉外,则脉寒,脉寒则凝涩而缩蜷。缩蜷则脉 
而急,脉 急则外引小络,小络,孙络也。脉与孙络,寒气客之,故卒然而痛,得阳热之气,复于络 
脉则痛立止。所以其痛或卒然而止也,始因寒空客于脉外,继因重中于寒,则痛久矣,所以或痛甚不休也。 
x寒气客于经脉之中,与炅气相薄则脉满,满则痛而不可按也,寒气稽留,炅气从上则脉充x 
x大而血气乱,故痛甚不可按也。寒气客于肠胃之间,膜原之下,血不得散,小络急引故痛,按x 
x之则血气散。x 
x故按之痛止,按之则热气至,热气至则痛止矣。寒气客于侠背之脉x 
x则深,按之不能及,故按之无益也。x 
旧本,按之则热气至十三字在下段,故相引而痛之下,今改正于此。或痛甚不可按者,乃寒气客于 
经脉之中,与阳热之炅气相薄,阴阳寒热相薄则脉满,脉满则壅滞而痛,壅滞而痛故不可按也。所 
以然者,寒气客于经脉之中则寒气稽留与炅气相薄,则炅气从上。脉满则脉充大,致血气乱而为痛,血 
气既乱故痛甚不可按也。或按之痛止者乃寒气客于肠胃之间,膜原之下。膜原内通脾土,外化肌 
腠,寒气客之则脾络之血不得从经隧而散于肌腠之小络,致小络急引,急引故痛,按之则血气得以散于 
小络,故按之痛止,所以然者,按之则血气散,散则热气至,热气甚故痛止矣,或按之无益 
者,乃寒气客于侠脊之脉,侠脊之脉,五脏之俞也,故客之则深,按之不能及于五内,故按之无益也。 
x寒气客于冲脉,冲脉起于关元,随腹直上,寒气容则脉不通,脉不通则气因之,故喘动应乎矣。x 
x寒气客于背俞之脉,则脉泣,脉泣则血虚,血虚则痛,其俞注于心,故相引而痛。寒气客于厥阴之x 
x脉,厥阴之脉者,络阴器,系于肝。寒气客于脉中,则血泣脉急,故胁肋与少腹相引痛矣。厥x 
x气客于阴股,寒气上及少腹,血泣在下相引,故腹痛引阴股。x 
或喘动应乎者,乃寒气客于冲脉。夫冲脉起于关元,随腹直上,会于咽喉,散于通体,寒气客则冲脉 
不能直上,故脉不通,脉不通则气因之而逆。冲脉不通而痛,故喘动应乎矣。或心与背相引 
而痛者,乃寒气客于背俞之脉则脉涩,脉涩则血虚,血虚则痛,心主血脉,其俞在背,是其背俞注于心, 
注于心故优与背相引而痛也,或胁肋与少腹相引而痛者,乃寒气客于厥阴之脉。夫厥阴之脉 
者,络阴器,系于肝,寒气客于厥阴之脉中,则肝血涩,而阴器脉急,故胁肋与少腹相引痛矣,或腹痛引阴 
股者,亦寒气客于厥阴之脉也。厥阴之脉,循阴股,抵小腹,厥阴受寒则厥气客于阴股,寒 
气上及少腹,肝血凝涩,不能循脉而上,则在下相引,在下相引故 
少腹痛而引阴股也。 
x寒气客于小肠膜原之间,络血之中,血泣不得注于大经,血气x 
x稽留不得行,故宿昔而成积矣。寒气客于五脏,厥逆上泄,阴气x 
x竭,阳气未入,故卒然痛死,不知人,气复反则生矣。x 
或痛宿昔而成积者,乃寒气客于小肠,小肠受寒则内而膜原之间,外而络血之中,血气不相通贯, 
故血涩不得注于大经,而成有形之血积。血涩则气稽留,血气稽留不得行,则积之成也,匪朝伊芳 
夕,故痛于宿昔,久而成积矣。或卒然痛死不知人,少间复生者,乃寒气客于五脏,客于五脏则脏寒,脏 
寒则厥逆之气上泄,阴气竭于内,阳气虚于外,不能即入于阴,阴气竭,阳气未入,故卒然痛 
死不知人,少间则阴气竭而得复,阳气未入而得反,乍刻乍苏则生矣。 
x寒气客于肠胃,厥逆上出,故痛而呕也。寒气客于小肠,小肠不得成聚,故后泄腹痛矣。x 
x热气留于小肠,肠中痛,瘅热焦渴则坚干不得出,故痛而闭不通矣。x 
或痛而呕者,乃寒气客于肠胃,厥逆之气欲从上出,故痛而呕也。或腹痛而后泄者,乃寒气客于小 
肠,小肠不得成聚而传化,故后泄而腹痛矣。或痛而闭不通者,乃小肠之邪不得后泄,闭而则 
热,热气留于小肠,则肠中痛,热气留则瘅热焦渴,瘅热焦渴则小肠受盛之物,坚干不得出,故痛而 
闭不通矣。以上皆言寒气,至终则言热气,以明始因于寒,后乃化热,而寒热之气,皆能致痛也。 
x帝曰∶所谓言而可知者也,视而可见,奈何?x 
诸痛各不同形,必言其痛之所在而后知之,此所谓言而可知者也。医者不问,病者不言,视而可见奈何。 
x岐伯曰∶五脏六腑,固尽有部,视其五色,黄赤为热,白为x 
x寒,青黑为痛,此所谓视而可见者也。x 
五脏为阴,六腑为阳,固尽有所属之部,视其面之五色,而知 
病之所在,如面色红赤,则知脏腑之有热,面色白则知脏腑之有寒,面色青黑则知脏腑之有痛,望面色 
而知其病,所谓视而可见者 
此也。 
x帝曰∶扪而可得奈何?x 
上文云,言而可知,视而可见,扪而可得,故复问扪而可得。 
x岐伯曰∶视其主病之脉,坚而血,及陷下者,皆可扪而得也。x 
视其主病之脉,如寸脉主心肺之病,关脉主肝脾之病者是也。坚而血,是知脉体有余,邪气实也,及陷 
下者,是知脉体不足,正气虚也。邪实正虚,皆可扪而得也。此一节,言诸痛各不同形,皆 
言而可知,视而可见,扪而可得也。 
x帝曰∶善。余知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寒则气收,炅x 
x则气泄,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思则气结,九气不同,何病之生。x 
经脉流行不止,环周不休,气有所述,则病生焉,故知百病之 
生于气也。七情动于内,寒炅发于外,则气因之而痛,然九气不同,何病之生。 
x岐伯曰∶怒则气逆,甚则呕血及飧泄,故气上矣。x 
怒则肝气内逆,肝主冲任之血,故逆甚则呕血,木王土衰,故及为飧泄,怒则气上,以此故也。 
x喜则气和志达,荣卫通利,故气缓矣。x 
喜则心气和而心志达,和于内而达于外,则荣卫通利,喜则气缓,以此故也。 
x悲则心系急,肺布叶举,而上焦不通,荣卫不散,热气在中,则气消矣。x 
悲则心气并于肺,故心系急,心系上连于肺,故肺布叶举,肺位房上,主行荣卫阴阳之气,今肺布 
叶举,而致上焦不通,荣卫不散,上焦不通,荣卫不散,则气郁于中,而致热气在中,悲则气消,以此故也。 
x恐则精却,却则上焦闭,闭则气还,还则下焦胀,故气不行矣。x 
恐则肾伤而精却。却,退却也。精却则生阳之气不能上升,故 
却则上焦闭,闭则在上之气还归于下,故闭则气还,上而复还,不 
能环转,故还则下焦胀,恐伤肾而上下不交,故气不行,不行者不行于上也,恐则气下,以此故也。 
x寒则腠理闭,气不行,故气收矣。x 
寒则肌腠之文理,闭而不开,闭则三焦之气,不能通会于肌腠,故气不行,寒则气收,以此故也。 
x炅则腠理开,荣卫通,汗大泄,故气泄矣。x 
炅则阳热气盛,故腠理开,开则荣卫通,腠理开而荣卫通,则汗大泄,炅则气泄,以此故也。 
x惊则心无所倚,神无所归,虑无所定,故气乱矣。x 
惊则心气动而无所倚,神气越而无所归,思虑惑而无所定,惊则气乱,以此故也。 
x劳则喘息,汗出,外内皆越,故气耗矣。x 
劳则气血皆伤,气虚而喘息于内,血虚而汗出于外,外内皆越,气血耗竭,劳则气耗,以此故也。 
x思则心有所存,神有所归,正气留而不行,故气结矣。x 
思则心有所存,不能肆应,神有所归,不能周遍,心存神归,则正气寿而不行,思则气结,以此 
故也。此一节,因诸痛各不同形之意,而言百病皆生于气,以明九气之不同也。 

卷之四
腹中论第四十篇
属性:腹中之气,不能从脐腹而行于胸膈,达于四肢,则为鼓胀肿痛之病。腹中之血不能从脐腹而内通 
于胞中,外通于经络,则为血枯脓血之病。前节论腹中气血不和,则有腹中之病;后节论土气不和而 
厥逆,经血不和而热甚,亦有腹中之病,故曰《腹中论》也。 
x黄帝问曰∶有病心腹满,旦食则不能暮食,此为何病?x 
心腹,心之下,腹之上也。满,胀满也。心腹胀满而不能食,外满内虚,此为何病? 
x岐伯对曰∶名为鼓胀。x 
外胀满而内不食,外劲内空,如按鼓革,故名为鼓胀。 
x帝曰∶治之奈何?x 
鼓胀之病,何以治之? 
x岐伯曰∶治之以鸡矢醴,一剂知,二剂已。x 
矢,屎通。鸡矢醴,以鸡屎和醴酒同服也。鸡属酉金,又主巽木,阳明燥金,济土之湿,东方 
风木,伐土之顽;鸡无前阴,屎溺同窍。鼓胀则水气不行,治以鸡屎,使水湿从大便出也。醴者,熟 
谷之液,见行皮毛,先充络脉,后谷而入,先谷而出,治之以醴,使足太阴脾土之气,合乎太阴肺主之 
皮毛,从皮毛而行络脉,从络脉而通水道,使水湿从小便出也。一剂知,一剂则腹中和,二剂已, 
二剂则腹膨潜消也。 
x帝曰∶其时有复发者,何也?x 
治以鸡屎醴,使水湿下行,则地土之气陷而不升,一周环转,土气虚而水复聚,故有复发之问。 
x岐伯曰∶此饮食不节,故时有病也,虽然其病且已时,故当病气聚于腹也。x 
此脾土气先虚,而饮食不节,故时有复发之病也。病虽复发,其腹满之病,且有已时,病已而土虚, 
土虚而饮食不节,故当病气聚于腹而复发也。是知病已之后,饮食当慎择而有节也。 
x帝曰∶有病胸胁支满者,妨于食,病至则先闻腥臊臭,出清液,x 
x先唾血,四肢清,目眩,时时前后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