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血-第67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盯视着管明棠,蒋介石的心里禁不住还是发出一声长叹,这声长叹中却包含着种种复杂的味道。
“委员长,”
看着蒋介石,管明棠直接开口说道。
“此次卑职之所以这么做,为的是……”
不待管明棠说完,蒋介石的眉头微蹙,声音沉着说道。
“我知道,你是为什么,你管哲勤一心忠于国事,这全中国谁人不知……”
虽然蒋介石这么说着,但管明棠还是觉察出他的不满,这也难怪,在中国,除了自己,谁人如此顶撞过他,谁人又这般威胁过他——要么陪自己演出戏,要么就玩起火来,自己把他逼的没有了退路,甚至没有了选择。
面对蒋介石流露出的不满,管明棠却沉默着,在沉默的同时,他察看了所有的窗户,全都紧闭着。
“哲勤……”
这时,一声叹息传到管明棠的耳中,却听到蒋介石说道o。
“你要知道,中央的权威是要维持的!”
“我明白!”
管明棠当然听出了这句话的潜台词,他知道蒋介石接下来要说什么,中央的权威确实需要维持。
“到时候,需要负责的话,我会负起全部责任!”
无论是演戏也好,诱敌也罢,最终,总需要有人为这件事负责,谁能去负责呢?除去自己,没有更合适的人选了。
“值得吗?”
没有更多的安慰或者说安抚,蒋介石反道是好奇的看着管明棠,他没有听明白自己这句话里的意思吗?
“委员长,我说过,为了国家的未来,我会不惜一切,所以……我想是值得的!”
“哲勤,……”
蹙着眉,蒋介石盯视着管明棠,似乎是想从他的脸上找出一丝虚假之色,但结果却出乎他的意料,他的脸上依然是那副坦荡,毫不做作的眼神中,依旧是那副坦然。
而这份坦然,却恰是让蒋介石无法看透这个青年的原因,他自己或许是一个信徒,但即便是作为信徒,他也有自己的野心与私心,可眼前的这个人,他从来不是某一个主义的信徒,但是他……或许,是因为他的信仰更为崇高吧!至少在他的心中,或许没有任何事物能够与国家、与民族相比了。
在这个世上,能够真正做到不计个人荣辱的,确实不多。
“行政院已经再次否决同盟条约了!”
为了转移话题,蒋介石提及了另一件事,四国条约早在上个月就签字了,但在王宠惠签字后,还需要行政院附属,只不过王宠惠刚一回国,条约就被行政院否决了,这意味着,虽说王宠惠在柏林签了约,但是因为行政院的否决,使得这一缔约还不具备法律效应。
而相应的对于这一局面,作为中**事领导人的“蒋介石”同样也很“无奈”,但这恰正是蒋介石辞去行政院长一职的原因,这个算盘打的确实不错,一方面,签约维持了中央的面子,没有因地方的反对而拒签,另一方面,行政院的否决,却又让人挑不出毛病,签约前,汪精卫等人即反对签约。
“墙头草不好当!”
管明棠摇了摇头,只是随口说了一句,在汪兆铭出任行政院长后,第一件事就是飞抵北平,游说自己,并且向自己发誓,中德绝不可能成为盟友,他会尽一切努力否决条约。而这个所谓的否决,实际上则是为中国充当这场战争中的墙头草提供良好的理由。
极为难听的一句话,让蒋介石的眉头略微一皱,不过他心知管明棠说的是事实,自然的虽说有些不快,也只能轻声说道。
“哲勤,中央需要维持外交!”
蒋介石的回答,却让管明棠笑了笑,看着委员长说道。
“委员长,我觉得,其中恐怕还是有怕错过这班车的想法吧!”
第四百四十九章秘会(下)
不错过最后一班车
管明棠的这一句话,让蒋介石陷入沉默之中,而在他的沉默中,管明棠却是默不作声的思索着过去的一年中,世界局势的骤变。
去年5月dd日升始,德国突然进攻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和法国,让虚假的¨静坐战争”成为了现实。接下来是5月m日荷兰投降;n日布鲁塞尔沦陷;5月底,由于德国人的错误才让敦刻尔克的奇迹出现,而法国的首都巴黎则在月dd日落入纳粹魔爪,德国人渡过英吉利海峡进入伦敦也好像就仅仅是时间问题了。
在历史上,正是因德国的在欧洲取得的辉煌胜利,刺激着日本人,在日本军部和政府里最流行的话就成了¨不要误了班车”,德国人打得这么顺利,现在要考虑的问题不是是不是应该入伙的问题,而是要赶早的问题,太晚了人家是不是愿意带你玩还是个问题呢,所以原本反对签定三国条约的海军也就很自然地从反对转到赞成了。
由此,才真正诞生了历史上的¨轴心国”。而在这个时空之中,时局却出人意料的升了一个玩笑。
两年前的¨夏季反攻”的成功,成功令五国介入调停¨中日冲突”,中日两国结束了¨未宣战的战争状态”,在接下来的两年中,中国更是多次展现了自己的力量,加之¨达里冈爱边境冲突”的大胜,更是令德国第一次真正意义上认识到中国的¨战争潜力”。
去年,在英国陷入岌岌可危的险境,美国明确表示欧亚事务与其无关的情况下,面对德日结盟后可能导致的外交困境,南京作出了一个极为冒险的决定一一通过一系列的行动,激化与英法之间的关系,同时派出访问团前往德国,游说德国方面放弃与日本结盟,而随后的一系列连锁反应,最终造成了现在的这种局面一一中国未能成功的阻止日德结盟,但却把自己¨抬”进了¨轴心国”。
而之所以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并非仅仅只是出于突破¨外交困境”以及¨避免友邦为敌邦所用”的外交需求,更为重要的一点是英国的岌岌可危,德国的辉煌胜利,同样让肌肉刚刚充实起来的南京政府内部,产生了一种心态一一这是一个机会,一个雪洗百年国耻的机会,¨不要误了班车”,这个声音在南京同样也极具说服力。
否则的话,以南京政府高层内部的亲美倾向,又岂会赞同与德国结盟,而汪精卫之所以反对与德国结盟,与其说是政治远见,倒不是说是政治需要。面对管明棠的反问,蒋介石沉吟片刻,然后叮着管明棠说道。
¨对德结盟,是中悳央破除外交困局的无奈之择,但在世界大战中,如何保持立场原本就是极困难之事,是选择德国,亦或是英国,实是两难,选择早了,可能会输掉全部家当,如果晚了,恐怕到时候……”
¨到时候,别人带不带咱们玩都是两说”
接过这句话时,管明棠倒不得不承认一点,无论是眼前的这位,还是南京的那些人,可以说都是煞费一番苦心,他们硬是在这个空子想出这么一个¨招术”来。
¨现在,这样也好,德国人会千方百计的促成行政院通过条约,英国人,甚至美国人,也会千方百计的阻止行政院通过条约,委员长……”
迎着蒋介石的视线,管明棠的心里知道,至少在外交上,委员长又占了优势,用这个悬而不决,把主动权抓到了自己的手中。
南京的这个算盘,不单把自己算计进去了,同样也把德国、日本以及英国、美国都算了进去,过去,主动权在他国而不在中国,但现在主动权却回到了中国的身上,而且随着这场世界大战的进程,中国这个筹码的份量只会越来越重,到那时,无论是德日也好,英美也罢,他们为了得到中国这个筹码,只能不断的许以重诺。
这……或许是一个意想不到的收获吧
而在另一方面,自己一一已经在不经意间,被英国¨抛弃”了,不过对此,管明棠并不觉得有什么意外,原本的对于英国人,他就没抱任何希望,只是借机从英国捞取一些好处罢了,比如一一两艘英制的潜艇,那是自己¨卖国”的回报。
¨哲勤,你就那么确定,德国一定会战败吗?”
心知管明棠接下来会说什么的蒋介石立即打断他的话,看着他试探着问道。
这恰恰是蒋介石最为好奇的,在他的身边,那些德**事顾问们总是不断的告诉他一个事实一一德军如何的强大,装备如何精良,士兵训练如何有素,军官团是何等的优秀,加之德国强大的工业力量,所有的一切,构成了德国现在强大的战争机器,刚一运转就赢得了几乎是人类历史上最为辉煌的军事胜利。
德国的胜利震惊了整个世界,同样也让南京,甚至就是他的那位亲美的妻弟,亦不无赞同的认为,就现在而言同德国结盟是理智的选择,但相比于南京的震惊与羡慕,在北平,他们却坚决反对与德国结盟,似乎在他们看来,德国必定将会战败。
这种根本性的分歧自然让蒋介石好奇,但在好奇之余,他却想听听管明棠想说什么。
¨这个,我不敢保证”
摇摇头,管明棠并没有拍着胸膛说德国一定会失败,因为现在历史已经改变,在日本选择北进的情况下,德国还有可能战败吗?这些都是未知数。
¨不过,我所知道的一点是,德国肯定会在今年进攻苏联”
¨怎么会这么快,苏德两国的不是签订《互不侵犯条约》才两年吗?”
迎着蒋介石的疑惑,管明棠不无嘲弄的说道。
¨我们也和苏联签了〈互不侵犯条约〉,委员长,无论是希特勒也好、史达林也罢,他们的秉性如此,对于他们而言,条约的签订就是用来撕毁的”
随口嘲讽着那两位¨领悳袖”,管明棠又接着说道。
¨当年德国之所以和苏联签订〈互不侵犯条约〉是为了瓦解¨苏法安全同盟”,有了那一条约,才有了波兰和法国战乱,才有了现在的欧战,但实际上,就希特勒本人来说,他一直希望攻克西俄以剥削当地的斯拉夫人。因此他签订这项条约只是为了短暂的方便。再加上希特勒和斯大林两人都对攻克领土抱有极大野心,而双方的意识形态差距则导致最终的冲突爆发……”
在管明棠分析着苏德战争爆发的可能性时,蒋介石只是安静的听取着他的分析,在这一点上,南京方面与他有很大的分歧,南京方面,甚至包括德**事顾问团,无不认为,德国现在更专注于解决英国问题,德国正在准备入侵英国,甚至王宠惠从德国回国时,带回的从德国高层获得的信息,亦是德国正在准备进攻英国。
¨而当初的三国同盟条约现在的四国同盟的签订,同样是导致苏德分裂的最后因素。在去年德国和意大利签订条约之后,苏联也表示希望成为轴心国的一部分。其间德国向苏联提出了加入轴心国的条件,而苏联则在去年岁末提出了一份修正的版本,然而从此德国没有再进行回复,随后便有了德国邀请我国加入同盟条约一事,由此来看,德苏之间的战争已经不可避免……”
¨不可避免,并不意味着现在就会打响,上一次德国之所以战败,正是两线升战,以希特勒出色的战略决策来看,他应该不会再犯同错的错误吧”
在蒋介石的疑问中,管明棠却摇头说道。
¨问题不在于德国是否愿意两线作战,而是不得不两线作战”
管明棠的回答,让蒋介石微微一愣,全是一副认真倾听之状。
¨在德国,虽然一些军事和外交人员也曾劝告希特勒,应该先解决大英帝国后才升辟对苏战场较为妥当,但大多数德军的参谋幕僚都同意这场侵略应该在某个必要的时间点发起……”
¨必要的时间点?”
在蒋介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