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中医古典电子书 > 中医必背 >

第31章

中医必背-第31章

小说: 中医必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治法
心下悸者
半夏麻黃丸──蠲飲降逆,宣發陽氣
13


火邪者
桂枝去芍藥加蜀漆牡蠣龍骨救逆湯──救逆鎮驚
12
血證
茫C辨
衄屬陽經
春至夏──太陽;秋至冬──陽明
3


病人面無色
無寒熱
茫料

5



茫∪酰话粗^
下血




煩咳
必吐血



衄血止與
不止徵象
衄未止
尺茫。烤烖S
2



衄 止
暈黃去,目睛慧了



吐血死證
吐血,咳逆上氣,茫龜涤袩幔坏门P (證情危重,並非即是死證)
6


極飲過度吐血症狀
酒客咳者,必致吐血
7


虛寒亡血茫C
寸口茫掖螅ǜ铮瑡D人則半產漏下,男子則亡血
7

治法
吐血不止
柏葉湯──溫中止血
14


心氣不足,吐血衄血
瀉心湯──清熱降火
17


下血
遠血
先便後血→黃土湯──溫脾攝血
15



近血
先血後便→赤小豆當歸散──清熱利濕,活血解毒
16

禁忌
衄家──禁汗
铡供ぉゎ~上陷,茫o急,直視不能眴,不得眠
4


亡血──禁汗
铡供ぉず異
9
嘔吐噦下利病茫C治第十七:
嘔吐證治:
分 類
病 機
症 狀
治 則
方 劑

虛寒性
嘔吐
寒凝胸膈
嘔而胸滿,吐涎沫,頭痛
散寒降逆,溫中補虛
吳茱萸湯
8;9

中焦陽虛
乾嘔吐逆,吐涎沫
溫中散寒,降逆止嘔
乾薑半夏湯
19

脾胃陽虛
朝食暮吐,暮食朝吐
和胃補虛,降逆潤燥
大半夏湯
16

脾腎陽虛
嘔而茫酰碛形幔
小便復利,手足發冷
回陽救逆
四逆湯
14
熱性
嘔吐
腸胃有積熱上衝,食已即吐
瀉熱通便
大黃甘草湯
17

邪在少陽,嘔而發熱
和解少陽,清裡降逆
小柴胡湯
15
水飲
致嘔
飲停心下,嘔吐而穀不得下
滌飲降逆,健胃止嘔
小半夏湯
12

寒飲積於胸中,似喘不喘,似嘔不嘔,
似噦不噦,徹心中懀鼞|然無奈者
辛散水飲
生薑半夏湯
20

嘔後思水,飲多而不化者
健脾利水
豬苓湯
13

胃反,而渴欲飲水者
化飲利水
茯苓澤瀉湯
18

寒熱相雜
腸鳴而嘔,心下痞
辛開苦降,眨泻臀
半夏瀉心湯
10

挾熱嘔利
乾嘔而利
清熱止利,和胃降逆
黃芩加半夏生薑湯
11
治療禁忌
嘔家有癰膿
不可治嘔
1

病人欲吐者
不可下之
6
病機轉歸
其病欲解
先嘔後渴,為飲隨嘔去
2

支飲
嘔家本渴,今反不渴──厥


下利證治:
泄瀉
虛 寒
下利清穀而有表證
先溫裡→四逆湯;後解表→桂枝湯
35


裡寒外熱,下利清穀,汗出而厥
通茫哪鏈ぉせ仃柧饶
44

實 熱
茫蚱蕉南聢裕蛳吕d語
大、小承氣湯──去實止利
36~40

濕 盛
當利小便
30

氣 利
由實滯引起者
宜通利
30


屬氣虛不固者
宜固澀→訶梨勒散──歛肺澀腸,止利固脫
45
痢疾
熱利下重者
白頭翁湯──清熱涼血燥濕
42

虛寒而便膿血者
桃花湯──溫中澀腸
41
利後
虛熱擾胸,按之心下濡
梔子豉湯──透邪瀉熱,解鬱除煩
43

餘熱未盡,差後,至其時復發
大承氣湯──攻下去積
39
預後判斷
從邪正消長與陽氣盛衰兩方面去判斷
24~29
瘡癰腸癰浸淫病茫C病證並治第十八:
癰模
將發癰之茫C
諸浮數茫礊缾汉粲型刺
1

有膿無膿辨
以手掩模希河袩嵴擤ぉび心摚粺o熱者──無膿
2

內癰通用方
排膿湯──排毒化膿;排毒散──行氣血,和營衛
6
腸癰
膿已成
茫C
少腹模Γ粗慈缌埽瑫r時發熱自汗出,復惡寒,茫t緊
4


方劑
大黃牡丹湯──消瘀瀉熱


膿未成
茫C
其身甲錯,腹皮急,按之濡,如模睿頍o熱,茫龜
3


方劑
薏苡附子敗醬散──排膿解毒

金 瘡
茫C
寸口茫刀鴿坏陡鶄
5

方劑
王不留行散──消瘀止血鎮痛

浸淫瘡
輕重
輕證──從口起,流向四肢→可治
6


重證──從四肢來,流入口→不可治


方劑
黃連粉 (方未見)
7
趺厥手指臂模мD筋陰狐疝蚘蟲病茫C治第十九:
病 名
病因病機
症 狀
方劑及其治則

趺 厥
太陽經傷
但能前,不能卻
刺腨
1
手指臂模
風濕痰涎引起
手指臂模樱眢w瞤瞤
藜蘆甘草湯──涌吐膈上風痰
2
轉 筋
脾土虛而木乘之
臂腳直,茫舷滦校⑾遥D筋入腹
雞屎白散──下氣散結,清熱通便
3
狐 疝
寒濕侵襲
陰囊偏有大小,時上時下
蜘蛛散──散寒瀉結
4
蛔 蟲
因藥毒不止

甘草粉蜜湯──緩之 (誘以殺蟲)
6

蛔厥
吐蛔,時靜時煩,得食而癒,手足逆冷,腹痛
烏梅丸──袪寒養正安蛔
7
8
腹痛的鑑別:
病 機
主 證
茫∠
治 則
方 劑
蟲擾腹痛
臍腹疼痛,吐涎,眼白睛有耍唿c,鼻孔搔癢,齒介齒,貪食或異嗜,大便不眨
反洪大
袪蛔安蛔
烏梅丸等
虛寒腹痛
腹痛耄щ',時緩時止,得溫則減,肢冷
當沉而弦
溫中散寒
小建中湯等
食積腹痛
腹脹滿疼痛,按之痛甚,口臭噯酸,瀉後痛減
弦 滑
消食導滯
保和丸;木香檳榔丸
瘀血腹痛
痛如針刺,痛有定處,按之劇痛,晝輕夜重
細 澀
活血化瘀
少腹逐瘀湯等
婦人妊娠病茫C並治第二十:
妊娠病茫C治
初期詳
婦人停經六十日,得平茫㈥幟}弱小、渴、不能食、無寒熱
1

病與胎的鑑別

素有癥病,停經未及三月,而得漏下不止,動在臍上
2



停經前三個月,月經正常,妊娠六月胎動在少腹部


嘔吐
脾胃不合
桂枝湯──眨椭
1


胃虛飲停
乾薑人蔘半夏湯──益氣蠲飲,降逆止嘔
6






腹痛
陽虛寒盛
附子湯──溫陽散寒
3


沖任虛寒
膠艾湯──溫經暖宮
4


肝脾不眨
當歸芍藥散──眨透纹
5

漏下
癥病下血
桂枝茯苓丸──化癥止血
2


沖任虛寒,陰血不能內守
膠艾湯──溫經補血
4

小便不利
血虛濕熱,氣鬱化燥
當歸貝母苦蔘丸──養血散結清熱
7


氣化受阻,而有水氣
葵子茯苓丸──通福Ю
8

胎氣不安
血虛濕熱內阻
當歸散──養血健脾,清化濕熱
9


脾虛寒濕停留
白朮散──健脾溫中,除濕安胎
10
婦人產後病茫C治第二十一:
新產三證

產後亡血傷津,感受風邪
養血復陰為其總治則
1

鬱冒
寒邪乘虛侵襲



大便難
腸胃失濡


鬱冒便堅
產後血虛而厥,大便堅,嘔不能食
小柴胡湯──和利樞機,扶正袪邪
2
產後腹痛
血虛中寒
腹中拘急綿綿作痛
當歸生薑羊肉湯──養血散寒
4

氣血瘀滯
腹痛煩滿不得臥
枳實芍藥散──宣通氣血
5

瘀血內停
著於臍下而痛
下瘀血湯──下血逐瘀
6

惡露停留
兼陽明胃家實
大承氣湯──清熱行血
3;7
其 他
煩亂嘔逆
竹皮大丸──安中益氣
既不拘於產後
又照顧到產後
10

下利虛極
白頭翁家甘草阿膠湯──養陰清熱

11

產後胃實大便難
大承氣湯

7

產後中風連續數十日不解
陽旦湯

8

產後中風兼陽虛
竹葉湯──表裡兼治

9
婦人雜病茫C並治第二十二:
總則:(8)
病 因

氣虛血少
導致經水不眨醵鴶嘟^

積冷
久積冷氣


結氣
氣機鬱結

病 機
在上
寒飲侵肺
男女共有

在中
寒邪盤結──繞臍寒疝,或兩茫弁
(陰寒凝結,木鬱乘土)



結為熱中──痛在關元,茫龜禑o瘡,肌若魚鳎
(內有鬱熱,新血不榮)


在下
陰部掣痛,或少腹惡寒,或上引腰脊,下根氣街,及膝脛疼煩,眩冒,狀如厥癲,憂慘悲嗔
婦人獨有
浴≈
審證
陰陽緊弦
同病異茫┮圆煌畏

辨證
虛實寒熱


治法
行其針藥



其他雜病證治:
經水不利
因瘀血而月經不眨
土瓜根散──活血通瘀
10

因瘀血內阻而經椋Р恍
抵當湯──逐瘀下血
13

因水與血俱結於血室而經椋В”阄㈦y
大黃甘遂湯──逐水破血
12
漏 下
瘀血內阻而漏下不止
溫經湯──溫經養血袪瘀
9

漏下色黑屬於虛寒
膠薑湯──溫補沖任,養血止血
11
腹痛
挾風邪而瘀血內阻
紅耍ň譬ぉせ钛雇
15

血行不暢,兼挾水濕
當歸芍藥散──通眨浹牫疂
16

中氣虛寒
小建中湯──養血溫中
17
白帶
濕熱
凳瑭ぉで寤餄瘛。ㄍ庥萌幹校
14

寒濕
蛇床子散──逐陰中寒濕 (迹幹凶帲
19
寒飲铡
先治其吐涎沫
小青龍湯
7

涎沫止乃治痞
瀉心湯

陰中生瘡蝕爛
狼牙湯──燥濕清熱以止癢痛 (洗滌)
20
陰吹
豬膏髮煎──潤導
21
轉胞
腎氣丸──振奮腎氣,通利小便
18
咽中炙脔 (梅核氣)
半夏厚樸湯──開結化痰
5
臟躁
甘麥大棗湯──止躁緩急
6
熱入血室的四種不同證治:(1;2;3;4)
主 證
治 則
針刺與藥物
病情轉歸
中風經水適斷
寒熱如瘧
透裡達表,因勢利導
和解少陽
小柴胡湯
可酌加桃仁、丹皮、赤芍

傷寒經水適來
晝明瞭,暮譫語
無犯胃氣及上中焦
小柴胡湯加生地黃
適當選用涼血之品
可自癒
中風經水適來,熱除
茫t身涼,胸茫麧M
瀉血室之瘀熱
刺期門
桂枝紅花湯,海蛤散

陽明病下血譫語
但頭汗出
瀉血室之瘀熱
刺期門
濈然汗出則癒












二十四、中医名言集锦
  一、天人合一 
  1.夫人禀五常,因风气而生长,风气虽能生万物,亦能害万物,如水能浮舟,亦能覆舟。(汉·张机《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 
  2.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灵枢·顺气一日分四时》) 
  3.夫百病者,多以旦慧、昼安、夕加、夜甚。(《灵枢·顺气一日分四时》) 
  4。 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5.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素问·宝命全形论》)  
  二、养生保健 
1.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2.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素问·上古天真论》) 
3.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素问·上古天真论》) 
4.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5.精、气、神,养生家谓之三宝。(明·绮石《理虚元鉴·心肾论》) 
  6.善养性者,先饥而食,先渴而饮,食欲数而少,不欲顿而多。(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道林养性》) 
  三、防病治未病
  1.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2.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汉·张机《金匮要略》) 
  3.上工治未病。(《难经·七十七难》) 
  4.虚邪贼风,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